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7章(1 / 1)

不到一天时间,翁承先刚带着律风回来,收到手上的新设计图,又变了一副模样。原本普普通通的岛岸线围挡,加高了约十五厘米高度,可是弧形坡度设计,令加高的围挡完美融入了海岸边,成为了跨海大桥的一部分。柔和曲线勾勒出黄金海岸角度,不仅完美弥补了拆除栈桥之后的突兀墙围,而且支撑起了容纳环形匝道的天顶。律风一看设计图,就知道是师兄的风格。他不禁担心道:这个预算预算没超。殷以乔说,用的材料也是金屿人工岛修建海蚌观景台用过的材料。你放心。殷以乔来到这里,不是为了挑错找茬做汇报,而是为了解决金屿人工岛的问题。他重新要求修改的设计图,基于原本设计上,进行了一点微调,材料和建筑工序不会费事,但是从视觉感官来说,跟换了一种设计似的,充满了海岸线应有的温柔包容。图定了、材料选了,那当然是立马开工。人工岛热火朝天开工,环形匝道就位立刻动手。停滞了近两个多月的项目,再次启动,仍是迅猛得一天一变。金屿人工岛作为南海隧道服务区,天生具有临海看桥的优势。当跨海大桥完成了环形匝道建设,要进行收尾的桥塔烽火台对接时,国家派来记录、采访的记者们,便汇聚到了金屿海蚌一般的观景台。长浪人工岛的对接,象征着跨海大桥从立安港不如深海。而金屿人工岛的对接,象征着跨海大桥终于抓住了遥远的宝岛。意义非凡的桥塔对接工程,在观景台栏杆后面数台摄影机注视下,于早上六时准时动工。趁着和煦温柔的海风,艰苦建设了近十四个小时,才将那座重要的烽火台,对接到金屿人工岛上。海洋昏黄夜色中,整座岛屿灯火通明,还有光线极强的探照灯,照亮整个施工现场。弯曲对称的环形匝道,仿佛是烽火台下蜿蜒的阶梯,循着点点火光,铺在了深邃的海洋上。这座铁灰色的跨海长城,终于完成了海平面以上的所有工程。等待着它的,是海平面以下,漫长艰难的隧道沉管深挖、安装。普通民众一觉醒来,便被南海隧道跨海大桥圆满完工的消息炸得心花怒放。横跨南海海峡,可供车辆、高铁快速穿行的隧道,跨海桥阶段随时可以畅通。只要政府开放通车,他们可以毫无阻碍地从立安港开车到南海!这种前所未有的刺激体验,推高了南海隧道的关注热度。任何新闻里,都能见到南海隧道完整示意图,那道弯弯曲曲的通道,亮起了立安港-长浪、金屿-宝岛两段,好像两只手,即将在南海握住对方。金屿人工岛的跨海大桥对接,显然比长浪人工岛对接工程更震撼。当完整的新闻配图出现,所有人都期待着能够登上金屿人工岛的宽阔观景台,去看一看温润如珍珠的岛岸边,气势如虹的跨海桥。更令人诧异的,是新闻专题采访。总工程师翁承先,在谈论金屿人工岛与跨海大桥对接工程时,没有回避金屿发生过的问题。他说:金屿人工岛对接,比计划晚了两个多月,因为在设计过程中人工岛和桥梁出现了不匹配的误差,所以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这个错误。像大家看到的环形匝道,最初的设计之中是不存在的,它盘旋对称的花型,是这个错误带来的美丽结果。做项目工程的,总会轻描淡写遭遇过的困境。一切尘埃落定,回首金屿人工岛焦头烂额的改图、测算、重置方案,也不过是浩瀚海洋里的一朵浪,拍在岛屿上,留下了湿润的水泽,不足挂齿。观看者欣赏着金屿温柔海岸线,赞美着伟大建设者随机应变的超强能力。视线落在配图中,圆润温柔的错误上,见到了翁承先最后的感谢。他说:这次非常感谢建筑师殷以乔的协助,更希望未来立安港综合旅游区,能够给整片南海增添不一样的风景线。这句感谢没有说殷以乔帮过什么忙,足够观看新闻的人震惊错愕。他殷以乔是立安港综合旅游区的建筑师,又怎么合南海隧道的总工程师扯上关系了!网络永远不缺侦探、挖掘家、好奇宝宝。只要有疑问的地方,必定有回答。因为律风啊!他是殷知礼的徒弟,也是殷以乔的师弟!对!之前看殷老先生在宝岛做检测,律风都是全程陪同的。不不不,其实更早之前殷工就陪律工到处跑了。乌雀山大桥地震时候,网上还发过他们一起去乌雀山的照片。令人震撼的跨海大桥新闻,背后是简单的师兄弟情谊。好像殷以乔这个著名建筑师,成为了国家设计院的编外成员,随时随地能够帮忙解决各种问题。一位享誉国际的建筑师,回国开展设计建设。殷以乔的足迹,已经从今澄市走向了立安港。任何人只用稍稍查一下律风的设计作品,就能见到殷以乔相伴的身影。很难不叫人感慨,殷氏师兄弟的亲密关系。他们两个人从英国归来,携手建设祖国的美好画面,总是透着社会主义阳光普照的光辉。再加上立安港博物馆那座形似灯塔的地标,夜夜亮起引航灯光,照亮跨海大桥前行的道路,足够令网友们多愁善感。有你的地方必然有我的影子,哪怕深入南海也没有关系,反正有南海隧道总工程师亲自盖章谢谢帮忙。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也能从灯塔南海桥共赴金屿岛里脑补出凄美兄弟情。今天的网友也在为有志青年建设社会主义的绝美景象落泪。当晚的新闻,他们期待已久的航拍视频如约而至。灯塔亮起指引前方的光芒,照耀远方海面。铁灰色桥梁从繁华城市深入漆黑海域,高速公路特有的昏黄,温暖了冰冷的海洋。它站立于夜晚,在俯视的视野里一往无前。黑夜与白昼交替。朝阳跳出海面,穿透六方三角窗棱。阳光洒在人工岛烽火台上,点燃了南海将要破晓的辉煌。雄伟辉煌的跨海桥,瑰丽温润的人工岛,在航拍之中稳稳立于波涛汹涌的海面上,等候着全线贯通的那一天。哪怕所有人都清楚知道关键的海下隧道还在紧张建设,远远不到宣布南海隧道成功的时候。可他们仍旧止不住满怀激动的赞美。因为,跨海大桥迎着太阳升起,好像迎着新的希望,看得他们心绪激昂。这是只有中国能够建成的跨海大桥。它矗立在一望无际的海洋上,成为了中华民族留在祖国大地又一项波澜壮阔的印迹,将会陪伴中国迈步下一个百年。第68章整个世界都被跨海大桥奔向太阳的视频震撼。这样绝无仅有超级工程, 简直是国际视野无法想象的神迹。几乎全球的专家学者,都在重新测算中国大陆与宝岛的距离。他们甚至主动查找关于南海隧道的工程学术论文,认真思考如何在南海频繁台风下, 波涛汹涌狂浪中,站稳海底裂缝暗礁, 建造这么一座世界最长跨海桥。在桥梁建设上, 国际顶尖建筑公司再一次后知后觉地意识到了他们和中国的差距。135公里的长线桥隧, 不是单纯的花费时间就能建造的东西。前所未有的技术难度,建设思路, 都足够他们认真研究十几年。再来一个十几年先不提这座即将完工的南海隧道了。说不定中国人的超级工程, 已经快速进步到了跨洋阶段,甚至可以环绕地球一整圈。关于跨海大桥建成的消息, 始终会出现律风的名字。就算是南海以南的菲律宾,在停战期间都密切关注着一海之隔的南海隧道。如果有这样的设计师和建设团队, 我们也不用担心接下来的重建工作了。然而,中国怎么可能会把他们最优秀的设计师送过来。战争刚刚摧毁了中国援建的设施。哦, 除了瀑帕大桥。完美的战争掩体, 约马尔跟总统先生提议炸桥包围,结果变成了自投罗网, 真是有意思。坐在一起负责菲律宾战后重建工作的建筑师们,总是艳羡邻国的稳定, 和出色的建筑能力。他们在感慨中国新奇迹的同时, 还会坐在一起研讨战争都没法摧毁的瀑帕大桥。菲律宾一场内部战争, 摧毁了不少建筑。甚至有大量的建筑被炮火波及,都是因为议员的提议和背后势力的窜用。就像约马尔为了他背后数量众多的建筑资本重新控制菲律宾,他竟然游说总统向敌人空袭,并在军队的精准打击下, 如愿以偿地重击了中国留下来的援建工程。只不过,这场空袭根本是失败的决策。一场被政客影响的战争,最终导致了停火谈判,总统与匪首坐下来签署和平协议的闹剧。一个参会建筑师说道:所以,我始终不明白,总统为什么还让约马尔负责重建项目!他脸色凝重,语气愤怒,美国傲慢的设计,根本不符合我们国家的情况,他们总是要求进口建筑材料,建筑寿命不及中国,还造价昂贵!这样目的不就达到了吗?摧毁中国的建筑,又有大笔资金能够通过约马尔的集团咳。坐在会议室上位的负责人桑托斯打断了他们的议论,今天我们是为了敲定重建城市计划才聚集在这里。而不是聊背后没有凭据的流言。即使菲律宾上上下下都通过报社的猜测,认为这场战争是美国背后操控的阴谋,桑托斯这样为政府服务的建筑师,也不能妄加推断议员的是非。在枪火炮弹随时可能误伤的国度,政治更加诡秘莫测。他们能做的,也只是谨言慎行,做好手上的工作。重建城市计划,几乎确定了由美国建筑师、工程师主导的重建方案。约马尔为了这个方案,游走多年,终于在一场意外战争后得偿所愿。著名建筑师弗格、桥梁工程师戴维斯,成为了重建方案里重金聘请的人物。即使是青睐于中国的菲律宾建筑师们,面对这样的结果也无可奈何。那么,诸位还有什么建议吗?桑托斯为这次会议,抛出了最后的确认。坐在会议室末端,始终没有发言的冈萨,忽然长叹一声。桑托斯先生。他说,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呢?他的问话,引得周围的人都纷纷投以视线。不需要冈萨直说试试什么,他们清楚的知道为什么不再试一试,将重建项目交给中国。桑托斯当然懂得他的意思,坐在上位的负责人道:中国会继续建设我们签订过合同的项目,但是重建计划交给美国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什么大多数人?冈萨一改沉默的状态,激动地追问道,大多数议员?大多数资本家?还是大多数政客?这话问得极其尖锐,在资本控制的国度,答案简单直白,却又是纷纷掩盖在冠冕堂皇为了民众利益之下的真相。会议室沉默得冷漠,可冈萨坚定得近乎祈求。他说:中国来到菲律宾仅仅五年,就建设出了美式导弹无法摧毁的瀑帕大桥。对,没错,这座桥是中国为了未来的国际通道,自己修建的桥梁,可它真实的站立在菲律宾的土地上,即使以后我们与中国关系变得恶劣,再也不相往来,也没有人可以带走它!中国和美国不一样,我去过每一个中国的建筑基地,我们的人民可以学到和中国人一样的建筑技术,更不用去进口什么造价昂贵的材料。您清楚美国给我们带来的一切,那些人让国家负债累累,买回来一些落伍过时的专利技术!我们虚有其表的繁华,填满的只是政客的腰包!但是我们人民,还是那么贫穷!会议室里的沉默气氛,出现了如同会议开场时的低沉骚动。冈萨所说的事情,对他们这些土生土长的菲律宾人来说,并不陌生。美国的慷慨援助,带着高昂的利息与附加要求。涌入菲律宾的资本主义,本质从未产生任何变化,反而加重了菲律宾光鲜亮丽背后掩盖的疮痍。冈萨在众人的沉默里,凝视着桑托斯。他说:桑托斯先生,我尊敬您为国家付出的一切。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我们的人民有权知道中国,值得信任。律风度过了最为愉快的半个月。跨海大桥成功验收后,他待在立安港,白天陪师兄逛逛即将完工的商业街,夜晚作为超级vip,登上还没正式开放的博物馆顶层。在远处航拍的灯塔光亮,走到了灯塔之上,视野更加开阔。引航灯火照出前方浓雾,海面的大桥,好像陆地延展出去的轨道。律风依靠在博物馆顶层栏杆,微眯着眼睛惬意道:我有些迫不及待想登上立安港的旅游大巴,一路穿海去宝岛了。殷以乔笑道:怎么回事?我带爷爷来看灯塔的时候,他也这么说。真正的爷孙没能心有灵犀,倒是师徒俩说出了一模一样的话。律风和殷以乔乘着船,沿着游轮开辟的跨海大桥南海游路线,一路观赏着南海隧道,前往宝岛。殷知礼见到他们第一句话,就是问:乘船看的南海隧道怎么样?是不是比坐飞机见到的清楚多了?律风一听,就知道老师已经对比过了。当然。他笑着走上去扶着老人,飞机云雾层层又隔得远,怎么会有乘船沿途看桥来得清楚。他们一路聊着海上看桥、空中看桥的不同体验,慢慢乘车前往富云县沿海。名为《舰归航》的大型商业楼栋,站在海岸边,守卫着完工的南海隧道。阳光下熠熠生辉的深蓝色窗户,折射出温柔光亮。光线在白天看起来,好像一艘艘舰艇并肩激荡出了一层层白色浪花。宝岛一直以外强中干的印象闻名于大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