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座强军舰艇的商业大楼驻守,好像忽然获得了中国人该有的骨气,连大楼附近的破败楼房,都带上了即将大变模样的气势。立安港灯塔是温柔,宝岛舰归航是威慑。特别是最近的新闻,播出了菲律宾战火平息,开始了停战谈判。身在安稳国度的人,才能更深的感受到和平的不易。殷知礼站在《舰归航》面前,满意打量着入口处高挑的风帆。早些年菲律宾受到美国把持,还有力气跟我们争南海,现在他欣慰地仰望自己的作品,还是得有军舰保障,我们才能掌握话语权。作为心胸广博的建筑师,殷知礼不会在菲律宾刚刚结束战争,急需重建的时候,去嘲笑他们曾经的不自量力。国家之间没有什么友谊,不过是为了各自利益,各取所需。但是他作为中国人,想起过去与现在,对国家的决策和武力值感到骄傲。并且对邻国处境感到遗憾。他道:我听建筑师协会的朋友说,这次菲律宾要邀请美国来协助重建?嗯。律风也见过类似的新闻,身边还有易兴邦这样渴望重返菲律宾的内幕人士,自然知道得更清楚。好像是菲律宾政府横向对比了各国提供的竞标方案,最终选择了美国建筑公司承接重建项目。在公平竞争之下,这样的抉择无可厚非。即使易兴邦冷着脸讽刺菲律宾政客鼠目寸光,一定是不懂中国方案的精妙,律风也完全没有因为国家错失菲律宾重建项目感到生气。不是自己国家的事情,律风的情绪都会弱许多。中国援菲队伍依然可以回去继续工程,并且得到菲律宾政府的补偿承诺。易兴邦也可以重返菲律宾,继续中菲国际通道上两座大桥的建设。那么,他懒得去关心,中国建筑旁边的居民楼、政府厅究竟是哪国制造,更没空感慨,菲律宾人会因为美国的援建发生什么变化。悠闲的律风,享受完假期,回到了久违的今澄市。国院朝九晚五的准时上下班,使他这样习惯了高强度工作的人觉得无比轻松。返岗第一天,律风带着愉快的心情,跟吴赢启做了汇报,顺便筹谋起下一个工作项目。负责国内各大桥梁设计的国院,总有赶不完的工程。然而,吴赢启对律风如春风般温暖,还能拿出好几个项目方案,让他慢慢挑。毕竟,南海隧道跨海大桥项目持续时间太久,国院其他项目的设计进度,都步入了中期或者进入尾声。不缺人,更不缺帮手。律风这么一个经历过乌雀山大桥、南海隧道的优秀设计师,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等着职称评审,一跃成为新晋高级工程师。于是,律风闲得发慌,坐在桥梁分院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一边翻设计图,一边查看自己错过的桥梁项目信息。不到三天,他便收到了翁承先的联络电话。隧道建设阶段,翁承先作为监督,比当初直接负责跨海大桥要轻松许多。专业的沉管施工团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能够帮他分担无数工作。也使得他需要肩负起更多的责任。翁承先声音温和,状似随意地问道:你想不想去菲律宾看看?这话说得随意,好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可是律风清楚记得,瞿飞偷偷报了援菲项目,还被老先生提拎去加班,让他努力为国奉献。翁承先绝对不是心系菲律宾的国际主义善人,更不会突发奇想,问人去不去菲律宾。律风心里升起困惑,认真问道:是发生了什么事吗?电话那段沉默片刻,回答道:菲律宾搞了个中菲建筑交流会,特地邀请了我们南海隧道项目组翁承先补充道:国家批示了。经过国家批示的邀请,意义不同凡响,绝对不只是交流一下那么简单。律风身在国院多年,懂得每一项批示背后深藏的意义。那些写在文件报告上的简短文字,不是商量,更不是建议。而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作者有话要说: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王进喜。第69章中菲建筑交流会, 不是翁承先一个人得到的消息。当天下午,国院就召开了紧急会议,共同研究这项经过特殊批示的任务。菲律宾重建城市项目涉及近十个受损城市, 按照菲方活动迹象,已经确定了这个项目由美国建筑集团承接。他们要讨论的, 则是中菲建筑交流会背后, 隐隐透露出来的复苏计划。菲律宾复苏计划, 以大面积振兴国民经济为核心,全国范围开展基础建设。几乎效仿中国一般, 想要通过总统直接领导, 确定菲境内三大岛组未来二十年建设方案,并且尽可能的, 在海洋割裂开的三大岛上寻找适合的架桥、埋隧区域,将整个国家连成一体。宏伟的复苏计划, 只需要看一眼菲律宾散落在海洋上的地形,就能知道它有多么冒险。可对于中国来说, 菲律宾的每一次冒险, 都像是新的机遇。这个项目还没有公开竞标,但是在一建落选重建城市项目之后, 菲方谈过复苏计划的框架,并且极力邀请我们派出南海隧道项目组工程师、设计师参加。李院的话, 无异于在说菲律宾希望中国拿下连通三大岛组的复苏计划。至少在基础建设这一方面, 有不少人支持着中国的竞标。重建城市落选背后的利益纠葛, 国家设计院无从得知。他们只知道手上的代表团名单,涉及了桥梁、隧道、公路、高铁、地铁方面,近三十位专家。其中,就有律风的名字。这不是国院讨论出来的名单, 更不是律风的毛遂自荐。当保密文件递交到国院的时候,内容反复提及了南海隧道跨海大桥,而批示的意思也足够明显务必要通过中菲建筑交流会,带回有利于竞标复苏计划的消息。美国介入菲律宾,给中国的未来援建、合作造成了重大影响。如果美国借助着这次重建城市项目,重新控制菲律宾,将会对中国国际战略埋下严重隐患。这不仅仅是基础建设的问题、经济的问题,更是政治和战略决策的问题。中国陆陆续续援助菲律宾军火、基建,就是为了自己所处的南海以南,不会变为美军的驻地。大的形势格外严峻。小的建设势在必行。国家设计院众多院长,完全没有任何推辞和开脱,接下了自己院里负责的工作传达、人员谈话工作。连吴赢启这么一位决心坚定的人,都没有像拒绝宝岛一样,拒绝中菲建筑交流会。毕竟,交流会而已。律风跟着团队前往菲律宾,最多一周就能回来,当作出国考察风土人情了。吴赢启的态度轻松,跟律风谈话过程也格外轻松。因为翁总工提前打过电话,律风听完吴赢启的工作安排,没有感到特别惊讶。只是有些担心。担心师兄觉得自己食言而肥、言而无信,是个嘴上说着我才不去菲律宾,结果转头就跑菲律宾开会的大骗子!骗子的心情格外忐忑。即使他没有在吴院面前表现出来,出发前的情绪都显得低沉。哪怕是易兴邦兴高采烈给他发消息,律风都没办法跟这位重回总工之位的同事感同身受。瀑帕大桥这次经过了美式导弹的考验,肯定验收没有问题!我们项目组已经拿回了桥梁资料!等瀑帕大桥结束,马上就能继续库坎大桥的建设工程。可惜飞哥去不了。律工,你们交流会结束有空的话,我带你们逛瀑帕大桥!平时语言平铺直叙,句号都懒得打的易兴邦,此时频繁感叹号。律风能够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开心。心里只有桥的家伙,哪怕这桥建在菲律宾,都能叫他兴奋不已。好。律风收拾心情,回复道,我们都去看看你们造的桥。这边跟小伙伴约好了菲律宾大桥游,这边国院放了律风假,让他准备好东西跟代表团汇合。然而,临近出发前两天,律风还是没有跟殷以乔开口。跨海大桥项目完成后,殷以乔在立安港的综合旅游区工程,终于恢复了一位建筑师该有的悠闲。建造前监工、定时检查,有耐心负责的余工在场,殷以乔半个月去一次就行。于是,律风在国院朝九晚五,殷以乔在工作室里画画。那幅搁置许久的《山水逍遥》,干涸的画布总算铺上了新的痕迹,以完美的模样挂在了他们家的客厅。青色山水,银白湖面。律风每次回家,见到殷以乔亲手绘制的巨幅油画,焦虑的思绪都会被慢慢抚平,显露不出半点儿烦恼来。他假装无事发生,思考怎么不着痕迹地提起菲律宾,探探师兄口风。谁知道吃晚饭的时候,殷以乔却问:易工是不是要去菲律宾了?毕竟菲律宾停战,新闻都在播出援菲项目即将重启的消息,殷以乔会问并不奇怪。律风斟字酌句,对,毕竟停战了,好几个项目中断这么久,拖下去对中国和菲律宾都没好处,过两天他就走了。那你去吗?殷以乔又问。律风愣在当场,心中思绪百转。就这么两三秒的空隙,殷以乔无奈摇了摇头,肯定道:果然你要去。律风眉头都皱起来了,你怎么知道的?新闻播报里绝对只会提及援菲项目重启,不可能说出中菲建筑交流会的消息。因为,这是保密的邀请会,只有他们到达菲律宾,正式展开交流,新闻上才会出现代表团具体成员的信息。然而,殷以乔猜透律风,早就不用靠新闻了。你晚上说梦话。律风:?说你对不起我,很难过。律风:??而且你发誓,这次去菲律宾回来后,这辈子都不离开我了。律风:!!!殷以乔三连击,说得律风目瞪口呆。他捧着汤碗,后背到脖颈烧得通红,几次张口想解释,却被心里的呼啸剧烈震颤得说不出话来!我怎么会说梦话!还把要去菲律宾的秘密给说了!律风表情不亚于泄露国家机密一样难以置信。殷以乔勾起一丝笑意,夹杂着不为人知的恶趣味。骗你的。他说了实话,是瞿工给我打电话,打听你的情况。说你在项目组怎么聊天也不说私人事情。家里什么情况他完全不清楚,每次让填紧急联系人又留的我,所以特地感慨了一下,你去菲律宾开会,家里会不会有人担心。在同事眼里孤家寡人的律风,除了工作让人敬佩,私人生活完全成谜。他始终一个人扑在工作上,没有什么温香软玉、红袖添香,只有最开始面试时流传了多年的誓言。坚定不移地践行着他不结婚、不缺钱的承诺。这么一个像风一样,国家哪里需要就飘到哪里的家伙,根本不是应该被他困住的人。殷以乔一旦想通,就格外宽容。你想去就去,就当旅游了。但是,你出了事必须告诉我,不准跟上次发烧一样,还要我去问别人。殷以乔大公无私,律风倒是为自己这几天的挣扎纠结羞愧。他将晚饭的热汤一饮而尽,不会了。以后我有事,第一个告诉你。逃避才是真正的软弱,他必须得变得更坚强才行。中国代表团,带着任务前往菲律宾,进行建筑交流。约马尔知道这个消息时,心里满是傲慢。他不清楚总统又发布了什么新项目,引得中国前来借着交流名义协商。但是,挑起战争、尚在和谈之中的匪首,拥有新款美式坦克、导弹,随时都可以冲着中国负责的项目,再来一次袭击。然后,让美国去建设它们。他完全不在乎这场中菲建筑交流会,可出于对狡猾的中国人的忌惮,仍是安排了不少新闻媒体到场,帮他探听消息。会场里几十家新闻记者,早就架设好了摄影机相机。无论是菲律宾本土媒体,还是国际报社,都做好了功课,等待神秘的中国代表团出现。早上十点,浩浩荡荡的车队,停在了交流会现场。记者们有序地涌上去,见到了他们想要见到的人。南海隧道总工程师翁承先,头发花白,走在了桑托斯身边。紧随他其后的,则是记者们期待已久的乌雀山大桥、南海隧道跨海大桥设计师律风!震惊全球视野的年轻设计师,穿着衬衫西裤,沉默严谨得像是翁承先的助理。然而,他们一踏入会场,记者们准备好的话筒闪光灯就快速运作了起来。翁总工,中国是否还有机会参与菲律宾城市的重建项目?律风,能不能谈一谈你对于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的设计思路?你们这次来到菲律宾,有新的建设计划吗?记者的提问声音,中英夹杂,清晰无比。仿佛未曾平息的炮火,直攻代表团队。他们队伍一路向前,问话都没有消失过。律风甚至余光见到,金发蓝眼的西方记者,用半生不熟的追问道:请问,你们对于美国抢走了中国的基建项目,有什么想法吗?想法,有的。律风脸色严肃,目不斜视,做一个成熟的参会人员,随着翁总工走入前方会议室。不选中国建设团队,损失的是菲律宾,又不是中国。中国从来不缺援建国外的项目。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