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1 / 1)

翁承先说:也许再过两三个小时,利苏就会在菲律宾登陆。它究竟会以什么样的形象进入南海就要看菲律宾的情况了。地处中国南端的菲律宾海岛众多,阻挡了无数超强台风的步伐。两个人国家算不上什么亲兄弟,但是它总能以一己之力抗住台风,时时刻刻因为特殊地理位置,被迫保卫着中国。为了响应一带一路号召,中国派出了不少支援菲律宾基础建设的团队。菲律宾命名利苏之后,国内立刻收到了消息,并且得到了菲律宾当地躲避利苏的一手资料。就算是菲律宾,也有四五年没见过这么大的台风了。移动速度很快,并且不见减弱,登陆菲律宾里可岛的时候,也许会达到17或者18级。他们已经在疏散沿海地区的居民,试图在台风过境前减少损失。所以我们也要尽快做好南海隧道的检查工作,保证南海隧道不会受到利苏的破坏。律风安静听着翁承先的交代,笔尖记录的每一项事物,都带着无形的重量。任何建筑物,还没建成之前宛如脆弱的瓷器。狂风、地震、洪水,都会对它们造成无法挽回的损伤。即使台风利苏还在菲律宾海域旋转,也吓得全体负责人开工清点人数,立刻交代了后续的防护工作。南海隧道从桥隧到人工岛,都是可以抗住16级台风的。然而,那是隧道严丝合缝建成后的理论强度,谁也无法保证,建设之中突如其来的超强台风会对它造成什么影响。早上六点,南海隧道几千名成员,正在忙碌地驾船登桥,对建设之中的跨海大桥进行检查加固。早上七点,立安港各部门狂轰乱炸的短信息,就发送到了刚刚醒来的居民手中。中央气象台发布红色预警:预计x月x日6时前后,台风利苏将在南海立安港、宝岛沿海地区登陆尊敬的业主您好:根据市气象预报,台风利苏将于x日6时前后在立安港登陆,请远离水域,避免室外活动。通知:为做好台风利苏防范工作,特布置以下防台防汛任务要求只不过是一闭眼、一睁眼,陌生的台风利苏成为了南海沿海地区首要大敌。连早间新闻、午间新闻,都在持续播报菲律宾方面的台风利苏消息。史无前例的消息轰炸,让利苏这个名字攀上热点。几乎全国都在关注,远在祖国南端声势浩大的台风防范工作。因为,那里有着中国最新的超级工程南海隧道!16级台风啊希望南海隧道没事。之前我看报道,跨海大桥已经建到南海海峡了,如果利苏登陆,那边肯定会受到重创qaq靠,难道这种时候我们又要开始拜菲律宾山神吗?求求里可岛大显神威,把利苏给削弱搞掉啊!网络很难不开展迷信祈福活动。更何况这次利苏又要优先拜访中国人的老朋友,菲律宾。年年台风入境,都会惨烈地刮过那个四面环海的国度,降低超强台风恐怖的风速。这次仍不例外,甚至有无数人开始发誓:只要菲律宾山神挡住利苏,我下辈子只吃菲律宾香蕉还愿。好好的祈福活动,变成了菲律宾水果大赏。中国人民的友邦情谊,总是淳朴又好吃。忽然,有人甩出了一连串恐怖照片,打断了和谐融洽的祈福会。我在论坛看到菲律宾的基建兄弟发的照片了!他还不在台风登陆的里可岛,里可岛已经完全断水断电断网了!照片里阴沉漆黑、大雨瓢泼,乌泱泱的雨水之中,只能见到腥黄泥水混杂着树木残枝喷涌在大街小巷。甚至有肮脏屋顶,碎裂在洪水之中,撞击着无数建筑物的烂瓦破墙。场面恐怖地展现出洪峰过境,再加上身处现场的基建兄弟们阐述的现状,顿时炸得网络沸沸扬扬。断水断电断网对于国内温室中花朵来说,简直难以想象。但是,他们更加无法想象的,还是菲律宾糟糕的基础建设情况。网络上官方发出的报道,令网友再也没有心情去讨论菲律宾什么水果好吃。台风利苏席卷里可岛,菲律宾北部近百万人受灾,至少十人死亡。狂风掀翻屋顶,吹倒树木,引发山洪。简短的文字速报,足够所有人感受到利苏的疯狂。而这道疯狂的利苏,正在快速靠近中国海域,最晚明天进入南海海峡!悠闲的闲聊祈福终结在邻国台风之后的惨状里。傍晚时分,新闻电视台直击菲律宾灾后情况,气象局专家正在分析疾驰而来的超强台风究竟会以什么样的状态来到中国。本该安宁的夜晚,南海隧道的员工依旧在探照灯照耀下进行加固。他们争分夺秒确保桥梁的稳固,有了菲律宾的前车之鉴,更不敢懈怠半分。律风和众人在工程作业船上,观看新闻播放的菲律宾情况。肆虐的利苏过后,里可岛损失惨重,数万人流离失所,死亡人数持续攀升。国家设计院、建设集团送出去的援菲基建队,在里可岛没有负责的项目,但是他们所在的建设工程,大面积受到洪水影响,发回来的消息占满了会议室所有人的工作群。前线受灾的程度,比新闻播报里展现得更加严重。赤黄洪水淹没了低矮楼房,竟然找不到一座高楼矗立,只剩下残垣断壁。失去住所的百姓漂浮在洪水之中,用木板托起自家孩童。而面对这样的景象,菲律宾只能宣布进入重大灾难状态并且寻求国际援助。中国不远处的邻国,落后得毫无抗击超强台风的能力。居民房屋、商业楼宇毁于一旦,北部正在遭受有史以来最为惨重的洪水灾害。律风见到新闻之中,一掠而过的救援场景。没有先进的直升机、没有迅速神勇的冲锋橡皮艇。更没有可靠的人民子弟兵。普通民众在这样的天灾面前,全凭自救,然后汇聚到人头攒动的避难所,等候国际援助。会议室沉默地响着新闻播报。对讲机时不时传来检查完毕的汇报声音。菲律宾情况如此惨烈,身为中国人更加能够感同身受。中国建国后的重大灾难,成为了一代传一代的记忆,无论生活如何富裕,都会被这幅惨不忍睹的景象唤醒。瞿飞叹息一声,菲律宾有很多中国建设的项目,也没逃过这次台风。我们肯定是会派出救援队的。救援归救援,老百姓还是太惨了。翁承先摇了摇头,在核实地图上勾画了一下,今晚我们一定要完成跨海桥的加固工作,全国都盯着南海隧道呢。立安港小风小雨不断,建设中的南海隧道,还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考验。律风熬了一整夜,在工程作业船和跨海大桥之间来来去去,反复用仪器检测每一棱六方三角。他这样的行为有些多此一举。跨海大桥的材质是全世界最稳固的碳钢,六方三角格栏支撑起的桥体,绝不可能出现任何的问题。但是,他脑海里挥之不去菲律宾的惨状。他最初做六方三角格栏设计,是为了迎接凶猛的浪涌、狂风。而不是让一道恐怖得摧毁陆地的台风通过。律风会忐忑。即使跨海大桥拥有全中国最为先进的建造技术,从脚底的海上平台到桥顶的尖角,都从实验数据里显示它们能够在16级台风中安然无恙。也挥不散他心中的害怕与恐慌。因为,利苏将要刮过的不止是南海隧道,还有宝岛重建中的桥梁建筑,以及立安港整片宽阔城市与村庄。跨海大桥深入南海的最后一段加固结束。为了防止造成危害,工程师们拆除了平时施工搭建的临时平台与扶梯,放回工程作业船,准备返航。可律风依然站在甲板上,眺望远处台风将来的方向。本该熹微的晨光敛去踪影,变得阴沉无比,预示着那道恐怖台风即将进入南海。回船舱吧,台风要来了,我们得快点返航。翁承先的声音,清浅地从律风身边传来。翁总工。律风看着身边的老人,问道:您遇见过这么强的台风吗?他一贯温和的笑意,不见了痕迹,只剩下眉心深重的皱纹。遇见过。翁承先扶了扶眼镜,96年我在广东造桥。那时候我们技术还没现在这么强,能抗住的台风,也不过是10级左右那时候,来了一个破坏力远超我们认知水平的超强台风。楼塌了、桥毁了、人没了。他声音变得很轻,视线变得极远,好像透过辽阔海域,重回了曾经的人间地狱。人在灾难面前,如蚂蚁一般挣扎,被无情的大自然吞噬。人类尚且如此脆弱,又怎么有能力去保住一座建设中的桥梁。但是,翁承先勾起笑容,恢复了他平时的慈祥。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我们一定可以从利苏手上,保住南海隧道的跨海大桥。他声线里满是自信,因为我们研究了几十年的桥梁,绝对不会重蹈覆辙。第53章 桥,修得很好!南海隧道工程作业船集体返航。一路上对讲机汇报没有停过。每一个部分的加固工作都按照计划完成, 就算是预测中不会登陆的宝岛区域,也进行了相同的防护。工程作业船固定在港口,所有人进入了项目组大楼。远处黑压压的乌云快速涌来,平时已经亮起来的天空重新沉入了黑夜。负责人刚刚回到办事处会议室, 狂风乱作, 瓢泼大雨席卷而来!律风站在会议室紧闭的窗前, 眺望着远处的大桥。雨水逐渐变大, 铁灰色的桥梁,染上了墨海般的色泽,渐渐被窗户上的雨痕掩盖。会议室打开的中国新闻台,正在持续播报着台风利苏的情况。沿海地区严阵以待,电视里可以见到防台防洪工作人员四处奔走, 检查台风登陆地区的安全设施。早上六点, 新闻进行了现场连线。律风以为会在安稳室内,见到前线采访, 谁知道连线现场背景里,竟然是灰蒙蒙的南海隧道。记者穿着雨衣, 面容都被暴雨浇得模糊, 拿着话筒止不住在暴雨中声嘶力竭。各位观众,我正在立安港!这里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台风来临前的南海隧道跨海大桥的影子律风耳边轰隆的雷鸣雨落,与电视里传来的声音渐渐重叠,此起彼伏。清晰的中国新闻电视台记者丁鸿达几个字, 出现在直播画面上。丁记者?律风诧异地盯着丁鸿达。律风你认识丁鸿达?瞿飞也发现了老熟人,这个家伙怎么台风来了还没忘记直播。记者嘛, 肯定是新闻台给的任务!翁承先听着丁鸿达语气快速的播报,眉头紧皱,台风要来了怎么还不跑!电视画面清晰直播着汹涌海浪, 拍击岸边。丁鸿达站立的位置,离跨海大桥直线不到1公里,台风登陆绝对会受到袭击。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丁鸿达眼睛都被雨水砸得睁不开了,依然语调快速的播报情况,并且有摄像机传回跨海大桥的加固情况。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南海隧道全体工作人员已经加班加点完成了跨海大桥的加固,现在利苏即将登陆,进入了南海范围,风特别大、大!他的声音被吹出了不同的杂音,甚至有些站立不稳。身后巨浪直立,穿过跨海大桥,拍出了一波又一波的回声。律风没能从雨幕遮挡的窗前见到的画面,从高清摄像机镜头里看得清清楚楚。蔚蓝碧波变为了白色,席卷起超出桥面的浪涌,一层一层砸向跨海桥。台风还没登陆,浪子就两桥高了。咱们后续的防风、防浪设施是不是该再加几米?这么大的浪子打过去,承受不住啊。利苏几年才一次?台风要来肯定停运。我们该担心的是台风过后的维护处理。搞不好桥面、桥缝的泥啊哎议论声夹在窗外暴雨与电视中台风声里。哪怕工程师们亲手做了防护,也止不住担心亲手建起的大桥,更担心的是这场台风过后,麻烦又繁重的清理维护。他们盯着电视里跨海大桥的样子,揪心程度与丁鸿达竭力的喊声相近。丁鸿达刚才还戴得好好的雨衣帽子,早就吹得挡不住砸脸的大雨。他握着话筒,脚步都变得不稳,仍旧大声播报道:现在风力已经达到了15级,根据气象局监测,利苏经过里可岛确实削弱了强度,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感受还没说完,一阵狂风吹起爆音。摄像机剧烈颤抖起来,连画面中间的丁鸿达,雨衣都给吹破了,随风猎猎飘扬的样子,好像他穿了一件鲜艳的斗篷!即使如此,丁鸿达的声音短暂停顿后,继续传来。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剧烈的台风!跨海大桥完好无损,在台风中巍然矗立!信号中断,新闻画面又回到了演播厅。丁鸿达狼狈的身影消失不见,好像他拼尽全力,就是想在前线告诉全国关注着南海隧道的人民跨海大桥没事,它矗立在那里,我帮你们见到了!演播厅的主持人,感谢过前方的报道,便开始转入气象分析。覆盖整个南海隧道的恐怖台风,即使被里可岛的高山削弱,仍旧恐怖无比。然而,室内沉默地听着新闻,没有继续刚才的窃窃私语。因为丁鸿达结束直播前的那句话,吼得他们心绪起伏,很难平静。过了半晌,瞿飞才悠悠感慨一句。丁鸿达真的拼啊。以前我跟师父搞曲水湾大桥的时候,他也经常来现场采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