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6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68(1 / 1)

d这些禁军。这些禁军,因为武力孱弱,一般情况下都不敢太过欺压百姓,两者相安无事。所以,这些百姓才敢这么看热闹。这不,一路跟着禁军来到了银行前面。只见为首的,是一个皇城司亲从官的模样,摊开一张圣旨道:“诏曰:朕存五百万贯于银行,着令妥善用于修筑新城。望尔等克懋清规,风声益昭于闾巷。宜膺霈泽,用保百姓”一连串的文言文,普通百姓不明觉厉,都呆在了原地,张目茫然。好在,周边有读书人,帮忙解释道:“这道圣旨是说,官家要给五百万贯给银行,用作建造新城池。”“咦,不是说要加税么”“这谣言不攻自破了啊”“但这钱是哪来的”“怕是官家的内帑中出钱罢”“俺听闻,是从那些贪官手里夺下来的。前些时日,不时有钱银送入汴京,新闻省探都传开消息了”“还真的有这么回事啊”“大快人心啊”消息传开之后,怕是只有那些贪官心中在滴血:“那钱原先是我的”而张正书也目瞪口呆,赵煦居然会用舆论来为自己造势了吗这实在是太令人吃惊了啊实在意想不到啊不过,张正书从来没有小看任何一个古人的智慧,更别说对方是皇帝了。要知道,这些“古人”比起张正书这个穿越者,不过是少了后世的见识罢了。但是要说到聪明,张正书未必就比他们聪明。毕竟张正书只是中人之姿,要不是有卓越的见识,开挂的系统,他还真的没信心在宋朝这个危机四伏的环境生存下去。“郎君,官家这么做,岂不是逼着你快些动作”曾瑾菡有点偷笑的意味,要知道这很可能就是赵煦的报复了。张正书苦笑道:“没想到啊,没想到啊,赵煦的动作居然会这么快”要知道,彭元量前脚刚走,那伙人就同时到银行宣旨了。甚至,还转了一圈,来到了“京华报社”,把圣旨交到张正书手上。更为难得的是,赵煦有了“名正言顺”地用兵名头,让一支禁军妥善地“保护”银行。其实,这支禁军,就是张正书和赵煦说好的,用来护送钱银的禁军。这伙禁军,不仅有最精锐的装备,为首的将领,还能就地格杀半路抢劫的劫匪。这样的特权,让将门都流口水了。要不是这银行是官家的产业,他们都要忍不住插一手。也难怪石家等将门眼巴巴赶着来送钱,这是在讨好赵煦啊第八百一十六章:瞎指挥资本的力量是强大的,这边消息还没传开呢,祥符石家已经找上门来了。不得不说,体制内的人消息就是灵通。像祥符石家这种将门,消息不知道灵通成什么模样了。当门房来禀报的时候,张正书甚至怀疑这个石可斓是专门逗留在汴梁城中的,就为了等这么一日。想想看,银行开张才三日啊“难道真的有做生意的天才”也不由得张正书不这么想,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要知道,内黄县大兴土木的事,也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为何祥符石家不见动静“看来,这祥符石家,也是暗地里的皇商不成”张正书不由得这么想,不然的话,这事情也就太奇怪了。要知道,当年石守信为什么突然做了个大商贾,甚至还赚很多不义之财,自污名声即便是现在,石家也依然是声色犬马,聚敛财物,多积金宝,广置良田美宅,歌儿舞女的。说起来,这是因为当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石守信不得不学着王翦、萧何等人自污罢了。但是,石家自污一时,卸了兵权,或者是石守信死了之后,这事就该停了吧然而,石家也好,其他将门也罢,还是疯狂地聚敛财物。为何这事换做旁人,可能认为他们是在取信皇帝,好保住一家荣华富贵而已。但是,张正书却想得更深一层,这些将门怕是和皇家是有关系的。事实上,还真的是如此。但是,这个皇商的关系,并不像赵煦和张正书那样,那么利益分明罢了。要是利益分明,将门怎么可能还被文官压得那么惨崇文抑武,这是宋朝祖宗制定下来的国策,是推不翻的。那石家这个皇商,又是怎么回事呢说起来,也简单。政治嘛,向来都是绵里藏针的。皇帝不经意的一句话,你就要乖乖地送钱上门了。比如,皇帝暗示你,你给多少钱多少钱来,这官就安排你石家的人了,你给不给给,当然是给啊,还有什么买卖好得过这个又比如说,皇帝都明摆着跟你说了,那银行是我开的。你能怎么办只能眼巴巴地给张正书送钱过来了,其实那笔钱,石家也不打算拿回去了,权当是花钱挡灾。在宋朝,在强权政治下,在皇帝、朝廷都忌惮将门的情况下,石家还能有什么抗争的幸亏石家家大业大的,这几万贯钱完全是九牛一毛。别的不说,单单是张正书给石家的炒茶,都足够他们赚回这些钱了,还多得多事实上,石家和张家的关系,也很迷糊的。说是合作伙伴吧,也算是合作伙伴。要知道,石家的炒茶,还在“家乐福”超市上架了。要说多亲密无间吧,那也说不上,张正书哪里敢去攀高枝啊,被赵煦知道了,第二天他就在天牢里吃牢饭了。可这一次,石可斓是发了疯吧,突然要来见他“你去打发他走吧”张正书对门房说道。曾瑾菡也聪明,大概知道了点什么,说道:“郎君,你这么赶他走,是不是有点不近人情了”“若是他聪明,他就不会再来了。要是他坚持,那说明他真的带着事情来。”张正书很笃定地说道。这也算是前一世的经验了,像祥符石家这样的将门,不可能来求张正书什么的。唯有的可能,就是带着合作目的来了。可合作也看对象啊,张正书能想到的只有新建城池。没错,那一座新建的城池,别人可能看不到商机,但是祥符石家没理由看不到商机的。但是,张正书的合作对象,不可能会的将门,这太犯忌讳了。要知道现在谁都知道他的靠山是皇帝,你跟将门搅和在一起,这算什么事然而,门房去而复返。“小官人,那人还是不肯走,说是有天大的事要和你商议。”张正书明白过来了,这回石可斓是带着赵煦的意思过来的。要不然,以他的身家,还有什么天大的事情天大的事情,怕是只有皇帝的吩咐了。其实,张正书也很可悲。一代将门之后,居然活得这么没尊严。不错,就是没有尊严,像条狗一样。有用了,就拿着骨头诱惑两下,没用了就一脚踢走的那种。军人,特别是将军,一旦失去了挺立的脊梁,这个国家也就完了。事实证明,张正书是对的。指望文人打仗是不可能的,毕竟文人无法亲自上阵,没办法身先士卒激励士气。冷兵器时代,打仗打的其实就是气势。文人领兵,本就士气低了一头。要是人数碾压,士气也高那还能打个胜仗。要是瞎指挥,乱打一气,那铁定就输了。换句话说,从宋真宗年间起,宋朝对外战争就是输多赢少,问题就在这里。要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是范仲淹,不是每个人都是韩琦啊文人领兵,太不靠谱了。偏生,宋朝国情如此。能领兵打仗的,全都关着养起来当吉祥物。这不,有用了,才牵出来溜达溜达。张正书是绝不会做这等事的,即便他和赵煦合作,也是公平互利,这是天大的原则。要不,他宁愿自己一个人玩,也不想卑躬屈膝。像将门这种,如同使唤狗一样的,张正书是绝不可能接受的。哪怕他深知这是宋朝,皇权能压倒一切的朝代。正胡思乱想着,石可斓摊着折扇进来了。折扇这东西,也是张正书带着流行起来的,特别的飘逸潇洒,现在汴梁城中的小官人,小员外,但凡有一点点身份的,都喜欢用它。“家乐福”超市里的折扇都卖疯了,因为定价不算高也不算低,关键是样式还挺好看的。有字画折扇,也有空白折扇,留着别人题词作画的反正,就这么一项,张正书也间接养活了数百人的扇子作坊。这不,张正书平时闲得无聊,还鼓搞出了一个手拉式风扇。这个风扇是固定在某处的,想要吹风了,就自己动手,或者让僮仆动手,在旁边拉着一条细麻绳。细麻绳牵动齿轮,齿轮带动扇叶,就能有风了。当然了,这风一阵大一阵小的,这没办法,人工嘛第八百一十七章:足够了这种风扇,也风靡一时,甚至皇宫内都有订购。而且一般人,都仿造不来。因为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齿轮,而是复位机关。这个机关,其实就是弹簧的作用力。没有造出弹簧来,想要弄这种风扇,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可惜的是,中国人太聪明了,很快就有人想到了人工扭式风扇,也就是说不用复位,直接用扭动的方式来驱动扇叶,倒也可行。不管怎么说,总算能抵消暑气的。汴梁城的夏天太热了,冬天又太冷了。现在时近深秋,却也还有一点余热。张正书看着石可斓,皮笑肉不笑地说道:“石兄啊,怎么今天这么有空莅临寒舍啊”石可斓看到旁边没人,也就是曾瑾菡在,他才轻笑一声:“张贤弟,你可学坏了,你分明闲得很,怎么那门房说你很忙”“呵呵,这不是怕石兄你么”张正书有心无心地,把实情说了出来。“因为官家”石可斓也是聪明人,虽然他有点顾忌曾瑾菡也在这里,但还是试探性地问了一下。张正书点了点头:“石兄是聪明人,聪明人就不用多说了。”说着,张正书把他迎进了书房,示意让曾瑾菡去沏茶。曾瑾菡也知道,可能接下来的谈话是机密的,所以也没有多说什么。看着曾瑾菡在一旁沏茶,石可斓也不客气地坐了下来,开门见山地说道:“我知道我不应该出现的,但这一次不一样,是官家叫我过来的。”好嘛,这算是直奔主题了。虽然张正书也猜到了来意,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眼皮一跳。“官家”张正书轻笑一声,说道:“又有什么旨意给我”“不是,官家只是让我过来,说你若是在建城池之时,遇到钱银不足之时可以找我们石家。”石可斓很直白,张正书也听明白了。原来,赵煦是怕五百万贯还不够张正书挥霍的。确实,五百万贯看起来很多了,推起来的话怕是能筑起一座铜山。但要建造一座城池,还是一座坚城,那就显得捉襟见肘了。特别是工期很长的这种建设,那简直是在烧钱。要是有徭役那会还好,起码有免费的劳动力可以用。但是,宋朝这会已经实行差役法了,也就是说,想要用人,就必须用钱。没钱,就等于没人可用。五年的工期,工钱已经占了不小的部分了。要不,怎么说建城池是在烧钱呢张正书却惊讶地看着石可斓,直言不讳地说道:“石家能拿得出这么多钱”“几十万贯还是可以的。”石可斓好像在说几十贯钱一样,语气十分平淡。张正书也笑了,说道:“几十万贯钱,我张家也是能拿得出来的。再说了,五百万贯,足够了。”这一下,轮到石可斓吃惊了,虽然他没表现出来,但他的眼神一滞,却给张正书看得正着。“足够了”面对石可斓喃喃自语似的问话,张正书笑了笑说道:“不然你以为呢”石可斓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要知道为什么宋朝很少建城池了就是因为财政吃紧,没有多余的钱财去挥霍了。要不然,宋朝早就在北面筑起了第二道防线了。虽然迫于澶渊之盟,宋辽不得在边境建城池。但是,宋朝是可以构筑第二道防线的。可惜的是,因为财政问题,宋朝这个计划只来得及实施了一部分。也就是说,宋朝各地的驻军,比如什么永兴军路、保定军、信安军、广信军、安肃军之类的,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了。没办法,没有天险,只能堆放一些城池了,确切来说,应该是堡寨而已。说实话,这种堡寨,更多的用途是恐吓一下辽国罢了。要说真的有什么牵制作用,张正书是不相信的。华北平原一马平川,这些堡寨有什么用只要骑兵挥军南下,绕过这些城池,缺少战马的宋朝禁军,是无论如何都追不上的。堡寨没用,但城池宋朝也建不起啊,太贵了。所以当张正书说建造一座坚城,只需要五百万贯不到,石可斓是打死都不相信的。“这不可能”张正书平静地说道:“有多了。”“你怎么可能做得到”石可斓傻眼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啊“因为商铺。”张正书笑道,“我建造城池的同时,还把地给卖出去做商铺,这也是官家允许的。事实上,那块地我早就买下来了。”这一刻,张正书都有点自嘲了,他成为了他最厌恶的人房地产开发商。没错,在后世张正书恨不得把每一个房地产开发商都画个圈圈诅咒了。但世事弄人,现在的张正书居然要成为了他最厌恶的人,这让张正书感慨世事无常。但张正书也知道的,人心本就是买涨不买跌,要是他不按照开发商那一套来,怕是这坚城也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