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然猜到了事情的真相,却也没揭穿,依旧为他们两人添茶倒水。但是,曾瑾菡的一双耳朵,都放在窗外了。只见秦元早有预料,上前一拱手,说道:“不知道几位官人这是有何贵干”“有人告发,你这银行少交了税钱”那个看似税务所的管事,语气非常坚硬,“乖乖的,你就跟我走一趟左户司衙门,不然的话,封你铺子”“几位官人,此事好说,好说。”秦元也笑了,“我这建设银行今日刚刚开张,也就做了几个客人的生意,如何能少了朝廷的税钱大伙都给评评理,是不是啊”只可惜,周围的百姓,没有一个敢帮腔的。人性如此,遇到官了,百姓的底气就泄得差不多了,根本不敢与之做对。只有一些“托”纷纷跑出来“作证”,让这些个税务所的官吏好生没面子。“真的是给脸不要脸啊,莫道我们左户司是吃闲饭的”那领头之人有点恼羞成怒的意思了,“你这铺子,早就在七月开张了,到今日为止,已经逾时一月,何曾交过税莫要说你今日开张,我们左户司查得很清楚,你们的行钱,早就派出去了”秦元也明白了,大概是张正书的“夫人路线”出了差错。一个月的时间,确实是张正书把那些“行钱”,也就是现在的银行贷款专员派出去的时候。但很可惜,拉到的顾客寥寥无几,甚至还被人抓住了把柄。“诶,这位官人说话就不对了。那些确实是我们银行的员工,但我银行和他们签的契约,却是今日生效的,不信,我可以拿来给你们瞧瞧”秦元还没说完,那个领头的就粗暴地打断了他的话:“少聒噪,给我封了”“且慢”秦元也怒了,他还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官,一时间,他脸上的那股憨厚劲也不见了。“这位官人,我劝你还是三思而后行比较好。”秦元冷笑道,“给人做刀枪,最后怕是会折了自己的。这汴京城里,你有很多人,惹不起。比如,我的东家。”第八百零七章:明摆着的事这个税务所的领头却笑了,笑得很不屑:“不就是大桶张家么”“如果你的消息止于此,我劝你还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好。有时候身先士卒的,到头来都是倒在冲锋的路上。这句话,是我东家说的。”秦元的话很轻,轻到只有那领头的才听得到。“你在威胁我”这个领头的也有点怒了,要知道他的后台也很硬,但是这一次他确实有点心虚了。没办法,越是虚张声势,就越显得心里没底气。事实上,他也不知道这一次到底为何要来为难这“建设银行”,只是打听了一下背后的东家是“大桶张家”,他就带人过来了。说实话,税务所这些年来,横征暴敛的也不少,但终归不会做得太出格。像这等开张就堵门的,甚至要封铺的,那是绝无仅有的。针对的意味如此浓,围观的百姓也瞧出来了。或许是这税务所官吏的气场太足了,他们才不敢出言相助。毕竟税务所假公济私这种事,在汴梁城也不算少见了。“我只不过是劝你不要冲动而已,如果你执意如此”秦元拍了拍身上沾染的鞭炮硝烟味,都不拿正眼看他,淡淡地说道:“那就勿谓言之不预也”“哼,装神弄鬼”那领头的也不是吓大的,手一挥:“封铺”“官家有旨意”这时候,皇城司的人也瞧够戏码了,总算出面了。秦元一听这话,也差点没双腿一软。虽然他早就知道“建设银行”的靠山是皇帝,但没想到这官家出手,居然是这么耿直的。“唉,这下银行想低调都低调不起来了。”这是张正书的心里话,他自然也听到了皇城司亲从官的这一声呼喊。当即明白,这事已经尘埃落定了。“不过也好,反正时间紧迫,比起稳扎稳打,银行激进一点,也是好的”那领头的一听这句话,也吓得当场愣住了,似乎觉得自己双耳出现了幻听。“你是银行的掌柜罢”那皇城司亲从官淡淡地问道。秦元定了定神,连忙说道:“不错,在下是银行的行长。”“那就是了,官家赐予你一块匾额,且好生护着。至于银行的税,官家亲自下旨,免了。”那皇城司亲从官抛下这么一句话,就让后面的随从拿梯子把匾额给挂上了。秦元都来不及回过神来,那些皇城司亲从官就已经转身离开了。“这是怎么回事”那个税务所领头的官吏也吓住了,他已经宕机的脑袋,只能呆呆地看着那些皇城司亲从官离去的背影,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官家,居然是官家”这个领头的官吏死心了,确实,在大宋,还有谁的靠山硬得过皇帝啊别看宋朝的皇帝很憋屈,下一道圣旨都要七绕八绕的,臣子不同意还不能通过。但是,宋朝的皇帝说免谁的税,那确实金口玉言,绝不会更改的。为何因为宋朝的皇帝,就有这么个特权。好像当年宋太祖收复了江南后,当即下令免除两年税役,那些文武百官没有一个敢反对的。同样的道理,赵煦给自己的产业免除税收,那些文官们自然也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纠缠的。因为,这是“惯例”随从的税务所官吏问那领头的:“我等还要不要继续封铺”那领头的抬起头来,苦笑地看着那匾额,喃喃地说道:“原来如此”“还要不要继续”“算了罢,我们走”那领头的当机立断,立即头也不回地退走了。周围的吃瓜群众,却震惊莫名:“这是怎么回事”“嘿,这是和尚脑袋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啊”“怎个说”“这银行想必是官家的,不然的话,官家怎么会免除税收”“啊,原来是这样,怪不得哩”“那这些左户司的官人,又是怎么回事”“嗐,这你都不清楚这银行表面的东家是谁张小官人啊,张小官人早就得罪好些朝中相公了,这是在敲打他”“啊这些个相公,心肠居然如此恶毒”“这算甚么事,朝中倾轧比你想象都要惨烈得多。像之前范文公,不也是被那些奸党所害么”“诶,不对,我怎么听闻那张小官人是官家的人,所以是官家在”“嘘,噤声,你再说,不怕吃牢饭”“我这不是道听途说么”“要俺说啊,这张小官人是好人啊,你瞧瞧张小官人都雇了多少人做事往少里说,足足都有几千人了。我还听闻,那李家村还在招工哩要不是俺会甚么手艺,早就去投靠张小官人了”“这倒是真的,张小官人的作态,已和先前大有不同,算是洗心革面了罢”“说不定人家先前,就是装出来的哩”“要我说啊,他如今才是装的。早晚有一日,他会原形毕露”“这我就觉得你说得不对了,别的也就罢了,但这银行确实是利民之好事。你想想看,有了银行,那些钱民、当铺、检校库之类,还敢收那么多息么怕是连生意都做不成了罢日后啊,别个银行,绝对是会出现的”“诶,你们说,这银行名叫建设银行,是不是和官家要新建的那座城池有关”这句话刚刚落下,周围的吃瓜群众就用鄙夷的眼光看向了他,这不是明摆着的事么,还需要问就在此时,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你这铜钱怎生是这个模样的这能用”众人被这一声大叫给吸引了过去,只见那小摊贩手上拿着一枚黄澄澄的铜钱,不知道比寻常的铜钱明艳了多少,众人都投去了惊奇的目光:“咦,难道这是假钱”要知道,宋朝所铸的,大多是青铜钱,也就是使用久了,会产生铜绿色的那种铜钱。虽然很硬,含铜量也足,是钱币中的上品。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所以大宋的铜荒越演越烈铜值钱了,当然是融了铜钱来铸造铜器啊第八百零八章:这是个冤大头“怎么,难道这钱不能用”很明显,这个用新钱买东西的,是银行的“托”。所有人都知道,金属里面只有黄金和铜是黄色的。至于后世所发现的“铯”也是黄色的,但由于铯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所以略等于无,这里就不提了。这个“托”也知道,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所以,他很有恃无恐。铜就是钱,在金属货币的时代,这个就是真理。只有金属货币退出市场之后,铜才有价格。不然的话,纯铜绝对是能当钱用的。甚至在很多时候,在皇帝赏赐的时候,都喜欢说赏多少多少金。这里面的金,其实就是铜。一万金,其实就是黄铜,还是铸成了钱的黄铜。好吧,铜在古代算是硬通货,好过没有。不过话说回来了,这新钱卖相这么好,那小摊贩会不会收下这些新钱呢只见这小摊贩拿着这几枚铜钱,一脸不舍的样子。“你且莫走,我试它一试”说罢,这小摊贩单独拿起一枚新钱,用力地掰了起来。很明显,这铜钱是掰不弯的,毕竟这小摊贩只是个普通人,并非一个大力士。“很硬,应该是真钱”这小摊贩放心了,其实,在汴梁城别说铜钱了,铁钱都有流通的。只是大宋的铁钱实在太垃圾,铸铁太过渣了,所以一掰就弯。为什么使用铁钱呢很简单,因为铜钱不够用了,要不怎么说是钱荒呢再加上宋朝一国铸钱,其他国家都在使用,比如西夏、辽国、高丽、交趾、东瀛哪怕是的隔了老远的东南亚,都十分欢迎宋朝的铜钱。这都是因为宋朝的铜钱质量好,含铜量高,算得上是硬通货了。宋朝很早就注意到了铜钱流向国外。为了财政上的需要及防止铜钱流入国外,朝廷采取的对策是在边境路州推行铁钱,制造铜钱交往的隔离带。从此,两淮、京西及湖北荆门等地也广行铁钱,这就是大宋铁钱盛行的缘故。说白了,就是宋朝的经济较之以前的朝代大为发展,可是铸钱却不够用了。以铜为本位的经济,就是这么尴尬。要是宋朝有铜矿产出,那还好一点。偏生宋朝的铜矿匮乏,即便是有,也是贫矿,开采没啥利润可图。如果宋太祖当时狠心一点,把大理国都占了,那恐怕大宋的经济就不至于被铜钱制约得这么厉害了。这也是为什么到了明朝时张居正改革,要确立银本位明末经济和宋朝的经济形势差不多,也是很缺钱用。再加上从东瀛等国家的走私贸易中,明朝获得了大量白银,才得以实施银本位。张正书是穿越者,大致知道金属货币是怎么过渡到纸币的。其实应付宋朝这样的经济形势,纸币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宋朝初年的川蜀一带已经出现了。只不过因为滥发等等缘故,交子已经没有相信,没人去用罢了。而银行,就是为了增强信用而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张正书有信心推出纸币,从这枚新钱就看出来了。“这位员外,为何你使用的新钱,模样这般古怪哩”这小摊贩也是惊奇,用十几二十文钱在街边小摊上买点吃食,这是汴梁城的百姓都做过的事。其实这个小摊贩并不在意这几枚新钱的,只要不是铁钱,他都收。甚至,这是假钱也行,毕竟这新钱太漂亮了,比一般的“假钱”“花钱”好太多。要知道,很多“花钱”都是粗制滥造的。毕竟在宋朝,很多大户人家都会造些“花钱”来用。所谓“花钱”,起源于汉朝,并不是流通用的铜钱,而是一些专供某种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纪念品。小摊小贩最怕的,就是收到这种“花钱”了。要是像祥符石家那种大户人家的“花钱”也就罢了,含铜量是非常高的,甚至比流通的铜钱含铜量都要高。收到了这种“花钱”,小摊小贩自然是赚的。但更多的,是一些乡绅铸造的“花钱”,实在太过粗制滥造。那就非常吃亏了,连一般的铁钱都不如。毕竟“花钱”的本意不是流通用的,但是一些人却偏生爱贪小便宜,专门造这些假钱来骗人。被坑怕了的小摊贩,自然要谨慎谨慎再谨慎了。“模样古怪”这个明显是银行的“托”笑道:“有甚么古怪的,一样是铸钱,上面还有防伪边齿哩”“防伪边齿”这个小摊贩也好,围观的百姓也罢,都有点不明所以:“甚么是防伪边齿”“防伪边齿,顾名思义就是防止别人伪造的边齿,你瞧瞧这,是不是有些磨手的轮廓这就是边齿了。这种铜钱之所以能防止别人仿造,就是这些边齿了。甚至,谁割了一圈铜钱,这些防伪边齿都能看得出来”这个“托”一说完,大伙都明白了:“好铜钱啊”“可不是嘛,我才刚刚从那银行兑换出来的,人家柜台小娘子就是这般对我说的。甚至你觉得这新钱不顺眼,还能去那银行兑换旧钱,都是一枚换一枚,童叟无欺”“嘶,还有这种事”“那这钱可以用啊”“可不是嘛”“要不我也去换几枚别的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