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6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60(1 / 1)

d“这是新钱”秦元对这枚铜钱爱不释手,无他,实在是太漂亮了。不同于别的铜钱,这枚铜钱的边显得很别致,居然还是一齿一齿的。别的不说,单单是这样都极难仿制了。还有那颜色,明黄得耀眼,差点让秦元误以为是金子。但实际上,它确实只是一枚铜钱。或者说,是合金铜钱。至于铜钱的样式,依旧是天圆地方没办法,这样铸币快,且省料。要是张正书全都做成实心铜钱,百姓会不会接受都难说,毕竟习惯了有孔铜钱;再说了,实心铜钱那岂不是要用多好些铜料张正书又不是傻子,本身铸币就没赚什么钱了,还要往里面亏“轩奴,为何这里会有一圈齿状的刻纹”秦元不太明白,这铜钱好是好,但好像有点“离经叛道了”。张正书笑道:“这是防伪用的。”“防伪”秦元不太理解,这还能防伪“不错,我不止打算推出铜钱,后面还有银元、金元。用处嘛,当然是逐渐把铜钱当做基本货币单位,然后结算大额金钱时使用金银了。有了标准的货币,才能实现这个目的。而这些边齿,就是最好的防伪手段。或许小舅你也见过,某些铜钱比寻常铜钱都还要小一圈,却依旧当足钱使用,这不是坑人嘛而有了边齿之后,如果有人试图剪下铜钱的一部分,必然会破坏铜钱的边齿。这样,百姓就可以很简单地通过铜钱的边齿是否完整,来判断这个铜钱是否被人动过手脚了。”秦元恍然大悟:“那银元、金元也是这般”“对,缺少边齿的金银,绝对是不足币值的,百姓就可以拒收了。”张正书嘿嘿笑道。第七百九十八章:不速之客“这是绝妙的设计啊”秦元感慨说道,“有了这等新钱,何愁不能树立起银行的名声那银元、金元有么,我也想看看。”张正书从兜里摸出几块银元、金元来,这些银元都很足量,含银量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九。这么说吧,和后世鼎鼎大名的袁大头是一样含银量的。金元呢,就比较厉害了,含金量只有百分之七十五,张正书倒是想弄成百分之九十九的含金量,可由于黄金很软,不添加合金,怕是被稍稍用力破坏,就不复本来面目了。所以,为了实用性,还是要添加铜、银等金属制成合金才行。至于为什么只有百分之七十五的金含量这是张正书故意而为之的,因为金属货币最大的难题,就是在于币值的波动。虽然,纸币的币值也会波动,但同类型的纸币之间,倍数都是一样的。比如后世的十块钱,就永远是十个一块钱,这个关系是不会变的。不会因为说货币升值或者贬值,就可以用三、五块钱当十块钱用了,没这个道理。但是金属货币不一样啊,特别是金银,价值波动比较大。就拿宋朝来说,虽然大概一两银子等于三贯钱,一两金子等于三十贯钱,但这只是平均数,事实上并非天天如此的。有时候,一两银子在急用的时候,它只能换成两贯多钱,这也是有的;而在金子紧缺的时候,一两金子等同三十多贯铜钱也是有的。而金币太足值,就是铸币人太傻。这分明可以玩铸币游戏的,赚些差价,非要这么老实干嘛再说了,张正书也不赚平头百姓的钱,寻常人家,哪里用得起金子所以,银币的币值要足,因为这很可能是未来的主要货币。但是金币嘛,就要耍点小聪明了。当然了,兑换的数值的天天更新的,张正书开办银行,也是为了把这个话语权拿在手中。比如说,根据市场上的金银走势,银行给出一个大致的价格。这个价格是赚是赔,就要看评估师的眼力了。为了这个,张正书都要培养起一大帮评估师才行,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到汴梁城中去,了解汇集金银的交易情况,然后评估明天的金银走势。这是一项很需要计算能力的工作,非林家村技校毕业的学童不能担任。秦元虽然不太懂这个,但他看到这硬梆梆的金币,和精美的银币,他就知道银行已经事成了。“轩奴,明天你真的不出现在开张剪彩那里吗”秦元有点想不明白,这简直是最好的刷声望时机,为什么张正书不想出现呢张正书能说他早就从“黑客”那里得到了消息,户部要趁机为难他么当即说出了他的借口:“即便我不出现,别人也知道银行是我的产业。那我,为什么还要出这个风头呢”愣了一愣的秦元,觉得张正书的这话太有道理了。事实上,自从京华报宣布“大桶张家”的借贷业务转移到“银行”之后,“建设银行”一词早就街知巷闻了。甚至有人还嗤之以鼻:“什么银行,不也是放钱的那些个钱民,没有一个好人”张正书是不是好人,这事自有公论。但钱民害人不浅,这事也是深入人心的。秦元甚至恶意揣测,这个外甥是怕别人向他扔臭鸡蛋、砸烂菜叶才不想着出现在剪彩、揭牌仪式上的。“小舅,别这么一副表情嘛,我怎么可能会坑你呢”张正书露出了不怀好意地笑容道,“那天我也肯定会到场的,只是不会当众出现罢了。”秦元露出了一副“我信你就有鬼了”的表情,看得曾瑾菡都偷笑了起来。不得不说,因为这些个举动,张正书和秦元之间的感情确实好了那么一点。但是,要张正书彻底信任秦元,还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当夜,宾客尽欢,秦元还在“京华报社”住下了。没办法,他差点没喝个不醒人事,要不是张正书虎着脸,说明日的事绝不能误了,说不定秦元还要继续喝。这样的状态下,张正书也不好让他回去了。嘱咐僮仆照顾好秦元后,张正书就收到了“黑客”的线报。“哼,就这样的招数”张正书也有点不屑,好歹也是个文官啊,能不能用点高级的招数了就只会以权压人,实在没点技术含量。不过,在张正书心里其实并不是很轻松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同样的道理,管他什么招数,能把对手打趴了,就是好招数。虽然以权压人很直接,很无赖,很无耻,但偏生张正书就是没有化解的办法。额,也不是说没有办法化解,只不过张正书只能被动化解了。“td,这权力还真的是好东西啊”张正书忍不住骂了一句国骂,这种感觉实在太郁闷了。但是没办法,贪官们的反击注定是要来的,现在才来,只不过是顾及赵煦罢了。或者说,这一次仅仅只是一个试探性的出击,还没动真格呢。但即便是试探性攻击,张正书都有点受不了了。没办法啊,对方是官,你是民,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因为斗上了就没有好结果的。“难道真的要逼着我去向赵煦求援么”说实话,张正书并不想这么向赵煦服软的,这样一来就等于把自己送到赵煦面前任他宰割了。这种感觉,其实和被贪官们以权相压没啥区别。就在张正书头疼的时候,他突然听到一阵衣袂划过夜空的声音。“有人闯进来了”系统猛地发出警告,张正书也警惕了起来。“是谁”张正书立即关上了房门,幸好史陌就在“京华报社”里,还有一些保安队。“难道是贪官们派出的刺客”“你想太多了,那些贪官要是有这个胆量,也不会现在才动手。”系统嘲讽了一句,语气里尽是不屑。第七百九十九章:意想不到的敌人张正书难得老脸一红,因为在阴谋诡计上面,他确实没多少天赋。当然了,这也是张正书不了解宋朝。宋朝的文官再不择手段都好,他们都谨守着最后一条底线,就是不会付诸武力,因为一旦事情败露,那就是杀头大罪了。宋朝很少杀过文官,那也是有底线的。一旦这个文官造反,你说皇帝要不要杀他而动用武力刺杀政敌,这本身就是等同谋逆,是破坏默契规矩的事,别说皇帝容不得,就是文官群体也容不下这种人。试想看看,本来只是“君子之争”,却变成了“生死之争”,这如何能行就好像孔子一样,他诛杀了少正卯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到了汉朝,皇帝觉得孔子杀少正卯杀得真是好,“正合朕意”,于是就让博士们将这一条写进了王制之中,成了问罪治罪的法律条文:“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真是一个“杀”字,源远流长。“伪”与“非”的解释权,当然在执政者手里,就算是你不“伪”不“非”,他定你个“伪”或“非”或者又“伪”又“非”,也一样地说杀就杀。这样一来,政治就崩坏了。政见不合,就能提刀杀人,这是宋朝皇帝最不想见到,也是最忌讳的。即便是“道统之争”,也不能开这个先例更别说,有官员派人来刺杀一个商贾了,这更是要置赵宋的脸面于不顾这也是系统嘲笑张正书的原因,他的想象力真的太丰富了。“嗯,确定了,来人是王庆。”系统说了这么一句,又隐匿起来了。张正书倒是奇怪,王庆不在家好好睡觉,半夜三更的翻墙进他家干嘛还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王庆就到了书房门前。“张小官人”王庆也没隐藏自己的姓名,“开门,咱家是王庆”张正书迟疑了一下,没有开门:“你怎么来的”“翻墙进来的别说这个了,事情紧急”王庆都有点想去撞门了,要不是怕动静太大,他肯定会这么做的。张正书疑惑地打开了房门,事实上他也不是没有防备的。最起码,他手中扣着一把冶炼作坊里制作出来的燧发手枪。虽然没啥准头可言,射程也很短。但是张正书也练过好些日子了,短距离内一枪命中是绝对没问题的。拿来防身,绰绰有余了。王庆在门外,看着张正书一脸防备地开了门,他也来不及多想,一个闪身进了书房。看着王庆穿着夜行衣,十足一个汪洋大盗的模样,张正书也忍不住好笑:“王公事真的是武艺高强啊,飞檐走壁进来的”“嗯,你家的墙院不算高”王庆的实话,有点打击人。确实,“京华报社”的墙院不算高,一丈多而已。但是,这也接近三米了啊,这个王庆说进来就进来,他是超人吗,有这等弹跳力正当张正书百思不得其解的实话,王庆露出了腰间的飞爪钩,张正书就明白了。特么的,还是借助了工具才行啊“看来前一世那些武侠剧真的不靠谱,根本没有什么飞檐走壁的轻功”张正书心中想着,但他却忘了,世界上真的有一些出乎意料的人。比如彭元量,或许他并不像武侠剧里那样真的能飞檐走壁,却可以根据地形,来一次绝妙的跑酷借助弹跳力“飞”上屋顶。当然了,张正书没有亲眼见到,他也是不相信的。毕竟跑酷还是在物理学范围之内,要是违反了物理学,张正书就只能说对方是超人了。“王公事这么晚前来,是出了什么事”见王庆完全没有敌意,张正书也暗自松开了握住燧发手枪的手,回到了书房的太师椅上,其实燧发手枪还是在他的掌控之中。只要他愿意,随时都能拿起来射击。“咱家先喝口茶”说着,王庆就拿起茶杯,咕噜噜地喝了一大口,满足地放下后才说道:“你惹上事了”“嗯你是说那税务所的官吏,要找我麻烦的事”张正书倒是猜到了一两分,确实以王庆的敏感,不可能看不出这里面的猫腻。“你知道了”王庆也有点惊讶,不过一想到张正书手中也有一支暗探,他也就明白了。“不错,你确定应该知道了。咱家此次来,除了报信以外,还有一个喜讯要说给你听的。”“喜讯这时候还有喜讯”张正书起身,披了一件鹤氅,有点意外地说道。八月的汴梁城,夜晚也是有点凉意的了。要知道,这时候的八月,可是农历的八月。再加上是小冰河时期,秋天来得更早一些,张正书也怕得了伤风患了感冒。“官家亲自做了一块匾额,准备送给你。”王庆低声地说道,“上面官家亲笔写着建设银行,还盖着印玺”“嗯”张正书被吓了一跳,然后才缓缓地说道:“这还真的是一个喜讯啊”才怪,张正书都快哭了,赵煦啊赵煦,你命不久矣就不用来坑我了吧你亲笔题字,要是赵佶登基为帝,他会怎么看呢“税务所稽查账本,这倒是寻常手段,但是幕后之人,你一定想不到。”王庆低声说道。张正书一愣:“难不成还是蔡京”“蔡京不,他没有这个胆量了。”王庆苦笑着说道,“是郭知章。”张正书听了这个名字,猛地抬起头来,皱眉说道:“郭知章”“对,中书舍人郭知章。”王庆也是有点苦涩,这个可以说是位微权重的中书舍人,怎么也要和张正书为敌了系统很快给出中书舍人郭知章正史上的记载,张正书蓦地发现,这一切居然还是他造成的。为何因为郭知章在正史上的这会,应该早就被贬官了。正史上,郭知章是接待辽使萧德崇的主官,和辽国谈判完了之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