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6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61(1 / 1)

d顺利地出卖了大宋的利益,还没回京,就被政敌的攻击,罪名是曾主“导河东流议”。第八百章:联手打压也就是说,郭知章一开始就是支持黄河东流,而黄河现在决口北流了,你有罪么当然有。有罪怎么办贬官啊所以正史上的郭知章,早就被贬为集贤殿修撰、知和州了。实话实说,郭知章并非那种贪官,即便是卖国,他也卖得很有底气宋弱辽强,不低头难道要等辽国打过来吗郭知章卖国,张正书不管,反正这些腐儒和司马光一样,都是脑子秀逗的人,但为何他要对付自己呢张正书是百思不得其解啊难道张正书联合皇城司暗中运作,使得郭知章不能成为使者和辽国谈判这件事,被郭知章知道了张正书当即问了王庆,王庆却自负地摇了摇头,说道:“绝无可能,那郭舍人不过是一介文官,又极为注重声名,不肯贪污受贿,哪里有余财去探听到这等消息再说了,我皇城司素来为文官所不齿,不屑之为伍,可以说互相之间势同水火,如何可能泄漏消息”“那这个郭知章为何要针对我”张正书也有点想不明白了,说实话,他怕的不是那些贪官。因为只要是贪官,不管他隐藏得多好,只要他有过劣迹,以“黑客”的强大,还有皇城司在一旁协助,怎么都能找到把柄的。到时候再利用一下台谏官弹劾就行了,最后的结局绝对是那贪官黯然被贬。赵煦现在已经不用顾忌什么文官了,可以说只要他看不顺眼的文官,都是能贬谪的。要不是顾及影响,赵煦早就大范围贬官了。说实话,自从认识到贪官的危害,连赵煦都心惊胆跳。京官,仅仅是京官,皇城司就搜罗到了数百万贯的钱银,这笔钱银实在太过骇人了。要是地方上的官员呢赵煦都不敢去想,只能徐徐图之。但是,徐徐图之不代表你就能上窜下跳的,你要是不识好歹,认为交出了“保证金”就能继续挑衅赵煦,那赵煦会让他领教一下什么叫“雷霆之怒”。可如果攻击张正书的,是一位素来“清廉如水”的清官呢赵煦怕是都护不住张正书了,怪不得要赐下匾额。但是,张正书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郭知章要对付自己“郭舍人被利用了。”正所谓聪明人不用多说,一句话就足够了。听了王庆这句话,张正书立马就明白了过来。原来,这一切还是那些贪官的“功劳”,而郭知章只不过是被那些贪官当枪使罢了。想想也是,被赵煦“勒索”了这么多的“保证金”,这些贪官怎么可能咽得下这口气有道是“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张正书现在几乎成了贪官们的眼中钉,怎么可能就这么轻易放过他什么明的,暗的招数,全都招呼过来了。但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张正书和郭知章素来“无仇无怨”,郭知章为何要针对他呢或许是看出了张正书眼中的不解,王庆苦笑一声说道:“当年郭舍人是力主黄河东流的。”“原来如此。”张正书明白了,果真是无妄之灾啊系统告诉张正书,正史上的郭知章,就是因为黄河东流而被政敌攻讦,最后黯然被贬的。然后在徽宗朝,才又回到中枢,成为朝廷要员。而张正书治水,让黄河恢复了北流,虽然没有任何百姓伤亡,但是郭知章受到的诽议不浅。更要命的是,张正书还“唆使”了赵煦要在黄河北流那里建造一座坚城,这不是要和郭知章对着干吗从这个意义上将,郭知章能看得顺眼张正书才怪了。明白了这一点,张正书也不怨天尤人了。说实话,郭知章是清官没错,但他这种清官,于国没多大用处,反而有害。当然了,这个有害是因为不会用人,把他放在了不恰当的位置。如果郭知章只是一方知府,他会做得很好的,毕竟是清官嘛。要怪呢,就怪张正书得罪了人。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人不可能是黄金,每个人都喜欢。有敌人那太正常了,既然有人想搞事,那张正书就应战吧,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是张正书还没想得通一件事:“那郭知章是中书舍人,怎么调动得了税务所的官吏”要知道,税务所虽然只是一个小衙门,只归左户司管,可那也和郭知章没啥关系啊再说了,清官不应该和贪官划清界限,老死不相来往的么这一下子的,清官和贪官联手打压,张正书也有点方啊“左户司之中,有一个郭舍人的门生故吏”王庆一句话,就把张正书打回了现实之中。好嘛,这才是真实的朝廷,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别以为清官就和贪官没有交集了,这是他们的关系网还没铺开罢了。只要是想拉上的关系的,左拐右拐,总能扯上一点关系。就好像郭知章一样,虽然他不善于攻讦,不善于阴谋诡计。但是没关系,有的是帮他“分忧”的官员。这不,左户司就出动了,税务所也出动了。说实话,稽查税务只是借口,真正的目的,只是叫银行不能正常营业罢了。你想想看,一旦税务所出现在银行,那对银行的声誉将会是一个怎么样的打击怪不得赵煦料定张正书没办法处理这件事,才让人赶制一方亲手书写的匾额,甚至还盖上了皇帝印玺。说实话,只要这块匾额在,哪怕换了一个皇帝,怕是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没理由新君会蠢到推翻前一任君主这种无关紧要的决策,这会让人觉得新君没有容人之量。“这算是因祸得福吗”张正书苦笑一声,他可不这么认为。“看来,银行要讨好这些官员,必须要有针对性的策略才行了。嗯,就从夫人路线下手吧”张正书心中很快就有了定计,也不怕那些贪官掣肘了,因为把贪官绑上自己的战船,那些贪官还有什么理由反对他呢第八百零一章:夫人路线“小官人,你好像一点都不怕的样子这些个文官联合起来,便是官家都要退避三舍,何况是你”王庆有点皱眉了,他可不认为一块什么捞子匾额,就能阻挡得住左户司了。要知道,即便赵煦公开了银行是皇帝的产业不用交税,左户司一样能找到办法整治张正书的。银行是不用交税了,报社呢香水呢超市呢但凡是有一点点漏税,都能屈打成招好在张正书早有预备,他的账本可谓是天衣无缝本身就是没有偷税漏税,想拿这方面堵他,根本不可能。可贪官何止这种手段,接下来就是差役了,差役法的钱也是要交的。没办法,张正书雇佣了这么多员工,这么大一笔差役钱,怕也是要肉疼好一会了。这也是一个漏洞,因为差役钱在各家各户已经交过一次了,这叫重复征收。但你也没办法挑出这个毛病来,因为你雇佣了人家啊交钱你就乖乖交钱吧,胳膊拗不过大腿的。要是不交,那些贪官就有话柄了可以抓拿了,到时候张正书锒铛下狱都是有可能的。这种公然钻法律漏洞的事,在宋朝还少吗从青苗法开始,这种阳奉阴违,瞒上不瞒下的做法早就风行全国了。说实话,一点都不新鲜,但确实恶心人。好吧,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那都不是问题。差役钱而已,就当做是张正书花钱挡灾了。但是,张正书再有钱,也禁不住那么多的苛捐杂税啊别的不说,关乎商贾的税收要全都开始征收,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足够让张正书做生意都没有赚头的。这就是贪官的报复手段了,阴狠且占着理。你敢不交税呵呵,那就劳烦你走一遭牢狱吧,保管你珠圆玉润进去,瘦骨嶙峋出来别以为宋朝就没有酷吏了,这酷吏什么朝代都是存在的“怕,我当然怕,但是我有另一招来应对。”张正书笑着把“信托”一事和王庆一说,然后补充道:“贪官贪钱贪得提心吊胆,深怕一个不慎就身败名裂。现在,有这么好的一条赚钱路子在他面前,他会怎么选择”闻言,王庆沉默了。良久,王庆才深深吸了一口气说道:“小官人果然是大才,这样一来,攻击你就等于攻击他们自己了,咱家佩服,佩服”“哪里哪里,只是恰巧想到这个点子罢了。”张正书也是感慨万千,说实话,京官五品以上的俸禄绝对不低了,要是他们把这么多年的俸禄全都放在“信托”上面,张正书有把握给他们赚大钱的。资金回报率,绝对不会低于百分之十也就是说,你投一万贯钱,最低都能拿回一万一千贯钱而且,这个是极度没有风险的事。当然了,多出来的钱就要进张正书的口袋里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叫张正书有银行呢在宋朝,投资什么产业能有这么高的回报怕是只有丝绸了,但是丝绸,这些官员会经营吗并不会,甚至有可能搞砸了亏本所以,还有什么比得上投银行信托呢当然了,张正书的“信托”也不是哪个都能投的,没有一万贯以上,张正书觉得没必要冒这个风险。要知道,信托得了一笔钱,就要为这一笔钱负责。虽然张正书有信心可以赚得回来这笔钱,但钱银这么少,信托也没意义啊当然了,鉴于那些贪官被赵煦“洗劫”了一次,可能身上没多少余财了。那么张正书可以适当降低一下准入资金,比如五千贯都能投了,但回报率嘛,自然是要低一点的,比如只给百分之五,以此类推这就是张正书“收买”人心计划,甚至可以走夫人路线。王庆想通了这一点,扭扭捏捏地说道:“小官人,那咱家也有点闲钱”“也可以投进来啊,我给你找一个最赚钱的产业,回报率百分之十五的”张正书暗叹了一口气,看来谁都逃不过利益二字啊王庆得了张正书的承诺,很满意地离开了。事实上,他也不必再为张正书担心了,只要撑过明天,那张正书几乎就立于不败之地了。没有一个贪官是不爱财的,当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合法”弄钱的途径,他们会不上当张正书就不相信了,难道他们还想贪好吧,贪污是绝对不会灭绝的,因为人性本就贪婪。但是,起码张正书也得利了。有了贪官投入的这笔钱,张正书可以扶持出不知道多少间作坊看着隐匿在黑暗中的王庆,张正书陷入了沉思之中。“赵煦他到底还是在意的啊只是他的意思,让人难以捉摸”想了好久没有想通的张正书,也不管了。一夜时间,就这么静悄悄的过去了。翌日一大早,张正书就起床了,和曾瑾菡梳妆打扮完毕,一同前往春明坊。银行大门已经敞开,外间已经有百姓在张望了。张正书和曾瑾菡下了马车之后,进入了银行大厅之中。此时,身着银行制服的柜台小娘子也好,秦元这个行长也罢,都列队欢迎张正书的到来。“吉时是什么时候”张正书随口问道。“辰时三刻”秦元立马回答道。张正书想了想,说道:“好,我到上面去观礼了。待得辰时之后,你就让舞狮锣鼓开演,剪彩之后,你要当众宣布银行的规矩,甚至还要亲自去招揽顾客。你,准备好了吗”“放心吧,我早就准备好了”秦元甚至有点跃跃欲试的模样。张正书点了点头,和曾瑾菡上了二楼。“哇,郎君,这真的是玻璃金鱼缸啊”一进入二楼,曾瑾菡就看到了那个美轮美奂的金鱼缸。没办法,实在是太抢眼了。而张正书更多的是关注那些办公桌椅、柜子,还有窗台上的盆栽。一切的一切,都有点后世的模样了。恍惚间,张正书都有种回到后世的错觉。“郎君,你瞧这鱼,原来游起来是这般模样的啊”曾瑾菡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不已。第八百零二章:鞭炮烟花张正书没说话,只是笑着看着她。因为张正书知道,曾瑾菡确实没看过金鱼是怎么在水里游的,以前宋朝那种金鱼缸,只能在上面看金鱼,能和玻璃金鱼缸相比吗制造这个金鱼缸,张正书都要花去了二十天的时间因为它,甚至银行的开业都推到了八月底了。不过,推迟一点也有好处,起码那些“行钱”的素质提升上去了。还有一点就是银行的宣传得到最大化,原本一些高利贷,听说张家要转型做银行,也留了个心眼,看看这个所谓的“银行”到底是怎么运转的。当然了,这段时间银行也不是光耗着的,那些“行钱”已经开始走夫人路线了。这不,汴梁城中的官员家中,早就被这些“行钱”摸透了,甚至还见到了这些官员的妻子。当说明了来意之后,“见钱眼开”的这些官员妻子,已经心动不已了。虽然还有顾忌,不敢立时投钱,但也留下了话:“若银行真个能保证每年有十一的利息,把钱放在银行中,又有何不可”世间不止有一个聪明人,很多人都看到了张正书和皇城司的关系,也猜测到了张正书的真正身份乃是一介皇商。皇商啊,那代表着什么代表着张正书的银行,是不是也是官家的产业,只不过是托了张正书的名而已所以,才有了这种欲拒还休的态度。不管怎么样都好,这些“行钱”的行动都是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