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359(1 / 1)

d很大的改观:“小舅你能这么想,我倒是对你刮目相待了。说实话,娘亲虽然说你是可造之才,但我一直半信半疑的。如果你能做到你说的那样,我敢保证日后你的财富、地位,整个大宋都没几个人能及得上你。说不定很多朝廷大员,都要求着你办事哩”秦元倒是不会相信这话的,这实在太不现实了。但是,日后他就知道自己太没想象力了,张正书说的居然半点不差“轩奴,还是给我说说,我这行长到底要做什么吧”秦元似乎是一个工作狂,连菜都不吃了,就想听工作内容。张正书倒是可以理解,毕竟秦元是家中最小的儿子,也就是说家产几乎与他是绝缘的。虽然还未曾分家,但这也是注定了的。要知道,秦元也是有一大家子要养的,这就不能不努力工作了。因为只要秦元立足稳定了之后,就等同是分家出去了。“好说,首先要从银行说起,其实银行也就相当于检校库,但是不会执掌孤儿的钱银,我们做的生意主要是吸引百姓到银行里存放钱银,然后给他们利息。这存钱分两种,一种是活期存款,利息比较低,但胜在可以灵活取用;一种是定期存款,分一年、三年和五年,利息会高一点,但如果没到期限就取出来,利息就要按照活期的来计算了,还要扣除一定的手续费”“这存钱还有利息”秦元觉得太诧异了,目光奇怪地看向张正书,好像觉得自己上错船一样。张正书嘿嘿笑道:“知道什么叫借鸡生蛋吗这就是借鸡生蛋拿别人的钱出去放贷收息,这才是最高境界啊”秦元立即明白了:“高,实在是高但好像也有检校库、质库、抵当所、长生库、社仓等等竞争对手了啊”“这就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了,我们的贷款利率很低,只有百分之五而已。而且,不会利滚利,本是多少,利息就是多少。要是一年还清,这个利率还会减低到百分之三”张正书笑呵呵地说出了这句话,差点没把秦元雷死。“轩奴,这太低了吧,如何能赚钱”面对秦元的质疑,张正书不急不忙地说道:“银行的背后是谁,你知道吗”秦元摇了摇头,他似乎觉得此事有点不简单了。为何“大桶张家”突然不放高利贷了因为张正书的银行一出来,高利贷统统玩完想想看,低至百分之五,这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借一百文钱,两年后也仅仅需要还一百一十文钱罢了“跟你直说也无妨,银行背后是官家,也就是当今圣上。换而言之,我们赚到的利润,有一半是他的。官家要提供的,就是免除银行的税收,同时派禁军保护银行资产。包括转运铜钱的时候,需要派大队人马保护。”张正书的话,差点没让秦元软瘫在椅子上。秦元再怎么样,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啊平头百姓,哪里会接触到官家更别说,是为官家做事了。“轩奴,这这银行是官家的产业”看着秦元因为惊愕而抛弃的憨厚外表,张正书也笑了。终归是聪明人啊,只凭着一句话,秦元就大概明白了银行是怎么来的。“当然不会是官家的产业,银行的所有权,还是我的。”张正书淡淡地说道,“但是,我用一半的利润从官家那里换来了唯一的铸币权。”第七百九十六章:躺着赚钱“唯一铸币权这有何用”秦元不禁有点蒙圈了,这好像颠覆了他的认知。铸币权,那有什么用“名不正,则言不顺。”张正书胸有成竹,他太清楚这铸币权的威力了,不仅仅是金属货币,还有纸质信用货币,没有铸币权,那还怎么凭空生钱至于还有人私自铸币那好,叫朝廷去查禁。张正书要的是一个态度,因为他知道这铸金属货币的行为是屡禁不止的,只要有利可图。但是嘛,张正书的冶炼技术让别人根本无从模仿,那就等于铸币权全在张正书手中了。张正书的计划也简单,先是“劣币驱逐良币”,用先进铸造技术的铜钱,辅以银行的利息,把大户人家手中的铜钱置换出来;然后,张正书再把旧铜钱熔铸成新铜钱,这样一来,钱荒就得到解决了。只要看到了铜荒解决的希望,不管是谁做皇帝,都不会动张正书的。当然了,如果不是赵煦做皇帝了,一旦新皇他们看明白了金融是怎么玩的,肯定会踢开张正书的。不过,要解决铜荒,非要个五六年时间才行,这期间足够张正书布置好后路了。要是张正书再狠一点,顺带把纸币都弄出来,却丝毫不提要怎么样限制发行。等新的皇帝踢开张正书,自己来把控银行之后,他就发现,大宋的经济莫名其妙就崩溃了。因为按照人的贪婪,如果知道纸币只需要印出来就可以攫取财富了,他们岂会轻易停止印制纸币从宋朝交子、明朝宝钞等等都可以看得出来了,这是必定肯定以及确定的事。宋朝的交子也好,明朝的宝钞也罢,因为滥发,所以到了最后一文不值,擦屁股都嫌硬。清朝吸取了教训,才控制发行量。但是清朝的银票,也不是等值的,因为发行得多了,常常一百两的银票,最多也就能七八十两而已。要是到了后来,清朝官票的滥发,一百两也就等于十两银子了。可以说,金融不是谁都能玩得转的,要是落在官员手中,分分钟都能玩出花来,最后自然又倒退回金属货币上面了。清末民初就是个很好的例子,那时候纸钞已经很成熟了,但是人们还是信赖铜元、银元和金条等金属货币。为何就是因为纸币滥发,根本没有价值了。可以预见,如果不是张正书的来掌舵银行,这样的情况绝对是会发生的。到了那时候,大宋的经济就会遭受重击。别说制裁西夏和辽国了,能保住自身都算不错了。唯一的就是苦了大宋的百姓,拿着一堆废纸,欲哭无泪。张正书选择性地把这些个情况和秦元说了,听得秦元一愣一愣的:“这钱还能这么赚”“怎么不行了所以我一直说朝廷是捧着金饭碗在乞讨,换了我就不同了,我能让大宋的经济焕发新生”张正书自信满满,且不说他手中已经握有数百万贯的新铜钱,更是因为铸币权在手,他可以掌控纸质货币出现的时机只要等银行的信用起来之后,等各地银行建立之后,就可以推出兑票了。所谓兑票,就是在一处银行存了钱,拿到了凭证,就能到下一个银行兑换出来,最多扣除几文钱手续费。省却了携带大量铜钱、金银的麻烦,肯定会受到商贾热捧的。这就是纸币的雏形,只要等这种“兑票”上的金额可以通用,可以拿来支付的时候,张正书就会顺势推出纸币了。纸币这个大杀器一出,张正书就能躺着赚钱了。那时候,就是制裁西夏、辽国的时候,除非他们不想和大宋贸易了。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张正书早就向赵煦全盘托出了。这也是赵煦为什么能忍张正书的原因,换个人,赵煦早就丢他进天牢了,还能这么逍遥秦元听完了之后,猛地灌了几杯酒,才总算是把心情稳定下来。“轩奴,你这这心也太大了啊”秦元的手都开始颤抖了。张正书和曾瑾菡对视了一眼,然后才笑道:“怎么,怕了”“不,我我恨不得立马帮你做成此事”秦元激动地说道,“我原先只以为你不过是小打小闹罢了,不曾想”“好了,这里有一本关于银行的书,你先认真看完了。”张正书把一本银行守则递给了他,“然后,你要定时给银行的雇员上课。别的我不管,要是银行出了差错,我第一时间就要找你的”秦元郑重其事地接过了这本银行守则,严肃地点了点头。一时间,他也觉得肩上的压力山大。“小舅,吓到了”张正书没心没肺地笑道,“这算什么,以后可能要面对一堆文官的围攻呢”秦元满脸灰白,嘴里却死撑着说道:“没有没有,只是轩奴啊,为何要做这等买卖啊,有那么多的买卖可以做。比如香水,香水就很好啊”“小舅,不瞒你说,我都打算把一些技术出让了。”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到时候,还能赚这个的钱么”“为什么要出让技术”秦元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个技术不应该牢牢地永远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吗张正书把作坊计划对秦元大致说了一下,然后才说道:“技术是会进步的,就算我没有把这些个技术出让,再过几年,别人也是会找到窍门的。而且,我也不是无偿出让技术,当然是要收钱的。谁花钱,谁得技术。公平,且童叟无欺。”“那和银行有甚么关系”秦元想不通了。这时候,曾瑾菡笑着说道:“小舅,这你就不明白了吧你想啊,得到了技术,这些作坊要扩大经营吧没钱怎么办还不是要来银行办理贷款”秦元也不傻,经过这么一点拨,他就明白过来了:“原来如此”没错,张正书的计划是一环扣着一环的,技校试验室、作坊工厂、银行,三个环节互补。试验室提供技术支撑,工厂进行量化生产,银行则提供资金支持。第七百九十七章:新钱技术是会更新迭代的,而试验室也需要大量金钱的投入,所以出售稍稍不那么高端的技术,让民间开始生产,这是肯定必要的。不然的话,投入到技术更新的钱怕是都有点难以回本。就算回本了,再多赚一笔,哦不,再多赚点实验资金也是好的嘛甚至,张正书还能做成资金入股的形式,和别人合作开作坊。别人出钱出人他出技术,赚到的钱可以只占两成。这种形式,张正书是想用在一些不能让敌国知道,但其实并没有多高端的技术上面。比如水泥技术,比如玻璃技术在明州,张正书就是用这种形势和苏家合作的。不管怎么说,用技术卖钱,再投入到技术上面,这本身就是一个良性循环。后世中国之所以很少有科研机构盈利,就是因为他们研发出来的技术,并没有得到商业化。商业化技术,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是说研究高端技术不好,可高端技术大多有一个缺陷,就是难以量产。一个难以量产,就足够判定一项技术的有没有商业价值了。就拿电池技术来说,锂电池都问世几十年了,即便是在张正书穿越之前,锂电池技术还是运用最广泛的电池技术。为啥是没有其他电池技术问世吗并不是,事实上,电池技术早就有了不少突破,比如石墨烯电池、钠离子电池、锰氢气电池等等,但是这些电池技术都还是没能走出试验室。为何除了一个难以量产之外,就是成本高昂、制备不易。虽然宋朝的技术和后世的技术难以相提并论,但实际上道理是一样的。有些技术,张正书是打算用来储备的,所以不打算赚钱,这样的技术百分百是要亏本的。比如火药技术,比如蒸汽机技术,甚至发电技术、内燃机技术、石油化工技术这些都是最前沿的研究,估摸再过百十年可能都未必用得上的,也是注定要亏钱的技术。而另外一些,是能短期间就能回本,甚至能赚大钱的技术。比如玻璃技术、水泥技术但不管怎么说,张正书还有一些比较低端的技术,可以拿来卖钱的。像什么纺织机的技术,张正书就不会秘不示人,甚至欢迎大家都来学,那样的话,棉花立即就能风靡全国了。除了纺织机技术之外,还有像什么冶炼技术,张正书也会传授出去,虽然不涉及合金技术,但也能提高一下大宋的铁器质量。而不会说一把铁锄头,磕到一块石头上了,石头蹦出火花来,而锄头却崩了一个角。这样的农具,还怎么提高种田效率没有种田效率,工业怎么发展得起来所以,冶铁技术是要传授出去的。还有就是造船技术,实际上都不用怎么传授,有经验的造船工匠,只要看到了一艘船的外形,都大概能猜到用了什么技术了。当然了,拼接龙骨,甚至钢铁龙骨的技术,他们没学过是不会知道的。还有就是张正书对于船帆的布置,让这些造船工匠不太明白。当然了,有了这种高速航行的“飞蛟船”,还有比较精准的海图,那么海外贸易会更加兴盛的。如此种种技术,都是可以出售的。也是可以快速提高宋朝国力的,只要没有外力阻止,不出十年,大宋的国力将会大大提升。到了那时候,怕是大宋的朝廷重臣,也会摇身一变,成了资本的代言人了。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张正书愿意推动大宋朝着那个方向去走。技术出售是必然要做的,总是把最赚钱的技术捏在手中,那简直是招人嫉恨。秦元也不傻,当他想通了之后,不由得佩服张正书高瞻远瞩。“所以,只要有银行,那我们就立于不败之地了。银行的秘诀,就在铸币权上面。只要我们的铸币技术保持先进,别人就无法模仿。别人无法仿造,那只要我们自己不出差错,那还有谁能和我们比”张正书笑得很开心,但秦元怎么都觉得这是一只小狐狸在露出小小的獠牙。“看到没,这就是最新的铜钱”张正书把一枚铜钱抛出来,立即让秦元看得叹为观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