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0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06(1 / 1)

d查地皱了皱眉,但他涵养还算到位,也没恼。毕竟“大桶张家”小官人的“名声在外”,那就是二世祖,混世魔王的代名词,别说在客人面前无礼了,就算是殴打客人随从的事,张小官人也不是第一次干了。张根富有点尴尬地说道:“林老弟,犬子无礼,见笑了。动筷吧,不然这饭菜就凉了”这个姓林的中年人不动声色地藏起了自己的不满,然后说道:“恭敬不如从命,张老哥,请”这时候,张正书已经开始风卷残云了。不得不说,经过系统特殊效果加成做出来的菜肴,那绝对是精品。更别说,张正书已经拥有了超越时代的顶级厨艺。就算是在前一世,张正书也没吃过这样美味的菜肴。清蒸黄河鲤鱼的鲜美,水煮牛肉的嫩滑麻辣,凉面的筋道,莴笋的爽脆,白灼生菜的清甜,再加上一碗消食开胃的茼蒿豆腐汤,张正书吃得不亦乐乎,根本不管那个“林世伯”怎么看。“轩奴怎么今日吃得这般没教养,平日里可不是这样的啊”张根富微微叹了一声,知道他图谋的事已经有很大几率失败了。心烦意乱之下,一筷子先是夹到了一块水煮牛肉。“今日的菜,怎生大失水准”张根富微微有些愠怒地说道,平日里那厨娘做菜,也没有这样子啊这道牛肉羹汤,红彤彤的一片,看着都不敢下筷子,这简直就是乱来嘛张根富把水煮牛肉看成了牛肉羹汤了,这不怪他,他也没见过啊要知道,这水煮牛肉之所以没辣椒也会红,是因为他加入了醪糟。宋朝这会,已经会制作红米酒了,这醪糟就是红米酒剩下的酒糟,也可以叫做红糟,跟后世闽南一带用的红糟是一模一样的。用这种天然的红糟提色,不仅不失风味,还添了一点点酒味。但是,不舍得牛肉美味的张根富,还是把这块牛肉放到了嘴里。“嘶”对宋朝人来说,一股又麻又辣的灼烧感猛地在舌尖跳动了起来,让张根富差点想把这块牛肉吐了出来。但是,麻辣的劲头过后,张根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味,就单纯是牛肉的味道,却比任何肉质都要鲜嫩。“这这”张根富已经有点说不出话来了,这道牛肉羹汤,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在张根富味蕾退化的这年岁,他根本想不到居然还有一道菜能让他吃出了年轻时的感觉。一时间怔住了,一双筷子都没放下来。“张老哥,这菜肴不错啊,怎么说大失水准”这个姓林的中年人有点奇怪地说道,“若非是在你家,老弟我都怀疑是不是请到了樊楼的厨子了。”他一开始就夹了一筷子的清蒸黄河鲤鱼,入口即化的鲤鱼肉,让他差点没把筷子都吞了下去。这一道清蒸鲤鱼,就足够让他惊为天人了,何况还有好几道菜张正书出手,谁吃谁知道啊“可能是今日厨娘她尝试了新菜式罢”张根富也是很满意,水煮牛肉一片接着一片,像吃了炫迈一样,根本停不下来。张正书都忍不住跟他抢吃了,再慢一些说不定一大盆水煮牛肉都没了。三个人都不说话了,筷子翻飞得好像在打仗一样,吃到最后,连残羹剩菜都被他们一人一碟,用馒头蘸着吃掉了。张正书则特殊一点,他不怎么吃馒头,反倒是把剩下的菜汁倾倒进饭碗里,和着米饭,又多吃了一碗饭。“林老弟嗝”张根富想说点什么,但因为实在是太饱了,所以打了一个长长的饱嗝。“不好意思啊,请你来寒舍,原本是想与你喝几杯的。但现在嗝已经没有肚子了”说着,满足地拍了拍自己的肚子,而眼睛却遗憾地看着桌子上那一瓶没有碰过的美酒。不消说,这是张正书特意用高度酒精兑了小酒的美酒。酒兑酒,兼着两种滋味,这已经有点鸡尾酒的味道了。“不干事不干事,今日的菜肴实在太过可口”这个姓林的中年人也感慨地说道,因为远来是客,他没有吃得那么没有吃相,不然就太没礼貌了。于是,也就刚刚吃饱那样子,不会像张家两父子,吃相那个夸张,连最后一点点剩余的菜汁都不放过,愣是要就着饭吃掉。“不瞒老弟,老哥也觉得奇怪啊,怎么今个我家厨娘好似换了个人似的。平日里,都没这等菜的”张根富想不通就对了,要是他猜到了,那才有鬼“老哥啊,打个商量如何,你家的厨娘让出来,到我家那脚店去做个庖厨怎么样”姓林的中年人笑着说道。张正书听了好笑,所谓“庖厨”,是宋朝这会对厨师最高的褒奖了。其余的褒奖词还有鼎俎家、菜将军、厨师、当局、铛头、着案、师公、量酒博士等等。厨师也分好多种类,御厨、衙厨、肆厨、家厨、寺厨、船厨、军厨、妓厨。其中分类,看字面意思也能理解得来。然而,张根富却犯难了,苦笑道:“不是老哥我不厚道,是老哥我也舍不得啊嗝现在老哥我都还在回味刚刚那菜肴嗝真是此菜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可惜可惜”姓林的中年人叹了声,“不若这样,老弟我让我那脚店中的着案过来,跟着老哥你家的厨娘学两手,如何”“不必这么麻烦的”一直没说话的张正书突然开声说道,“林伯父,能打个商量么”“打个商量”姓林的中年人看着张正书,有点愕然地问道,“小员外你且说,若是能办到的,肯定会鼎力相助”张正书笑了笑,说道:“敢问这菜肴,你吃了之后,觉得怎么样”第两百三十二章:林百间“珍馐百味,不足其一也”可以说,这个姓林的中年人也是珍馐百味,山珍海味都吃了遍的人,但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一顿让人终身难忘的饭菜。于是,溢美之词脱口而出,也不怕张正书骄傲了。当然,他也不知道,这个做菜的人就坐在席上。不然的话,他也就不是这个态度了。张根富捋着小短须,说道:“是极是极,我也自认是尝遍了人间美味的人,却从未吃过如此好吃的菜肴。看来,那厨娘的工钱要加了,不然的话给林老弟你抢了去,我岂不是不能天天尝到这美味佳肴了”这话里,已经带着几分活跃气氛的意思。张根富是瞧着张正书已经说得太着急了,以为儿子猜到了他的用意,想要拿厨娘做交易。可这儿子也不想想,若是他老爹不贪吃,怎么会有这个身形反正张根富现在家财万贯,多一些少一些没关事。可吃不到这么好的菜肴了,那张根富就要抓狂了。姓林的中年人满满的希望又落下了,原本他还以为张正书跟他商量的是厨娘归属问题,可听得张根富这么抢着插话,他满心的期待就落空了。张根富再宠张小官人都好,可真正话事的,还是张根富啊“这菜是我做的”张正书轻轻的一句话,好像风轻云淡一样,没什么杀伤力。张根富好像没听清,说道:“哈哈,我就说嘛甚么,这菜吾儿,这菜是你做的”笑了一半,张根富才算是反应过来,惊骇之下,连饱嗝都不打了,说话也顺畅了。只是这个样子不太雅观,毕竟都失态了。张正书点了点头,说道:“不信你们可以找厨娘问一下,看看我有没有说谎”“小员外怎生会说谎呢”这个姓林的中年人高兴了,厨娘挖不走,可这张小官人说不定会就范啊毕竟他的社会阅历不多,容易骗就算失败了,蹭几顿饭吃,好像也说得过去吧不过,这个姓林的中年人一想到“君子远庖厨”的说法,他就觉得有些惴惴不安了。“吾儿怎生能亲自下厨啊”张根富有点急了,张正书去种田,行,没问题。反正宋朝的社会风气也不会瞧不起农民;去办报纸,那也很好,这样一来就算是半个文人了吧办工厂,在张根富看来就是办一个作坊,整个大宋的大小作坊数以百万计,这也很正常。办技校,那是积阴德的事,张根富没理由反对。可张正书不务正业到了去做菜,做厨子,那岂不是“自甘堕落”吗要怪就怪孟子他老人家,好端端的没事说什么“君子远庖厨”,简直是教坏人。看,张根富都吓得魂不附体了。也难怪宋朝的风气会这样,虽然宋人都好吃,但却看不起做吃的厨子,认为那是低贱的职业,和屠夫差不了什么。看看那些腐儒就知道了,天天把孔子孟子挂在嘴边的人,哪里会看得起厨师啊虽然孟子的原意不是这样,但他们就这么理解,你还真的就不能说他们错了。“怎么不能了,民以食为天,人难道还能不吃饭”张正书反驳说道,然后对姓林的中年人说道,“林伯父,听闻你有一个脚店”“对,在东华门外”姓林的中年人也有点看不明白了,张根富和张正书这两父子居然在顶牛啊“那就好了”张正书笑道,“我的厨艺,想必林伯父也见识过了。我想这样,这脚店的股份分我一半,我把技术传授给你们,怎么样”技术入股,是张正书首先考虑,毕竟自己也不是哪吒,有三头六臂去管理那么多东西。报社、纺织厂、技校,还有一千亩田地,张正书都觉得自己分身乏术了。“那敢情好啊”姓林的中年人一拍大腿说道,“小员外果然是青出于蓝,做起生意来,也是不输任何人啊”他已经被张正书的厨艺征服了,虽然平白损失了一半股份有些不快,但是一想到张正书的厨艺,他就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凭借着张正书的厨艺,他随便去寻一处铺位,开个脚店也是可以做得红红火火的。这张小官人看中了自己的脚店,不正是给他面子吗姓林的中年人这么爽快就答应了,张正书有点愕然。“林伯父,你不觉得这个提议有点不妥吗”张正书有点不解地问道,“若是我插手脚店的管理呢”“小员外,不瞒你说,我平日也是不怎么管脚店的”姓林的中年人有点尴尬地笑道,“我都是委托掌柜的替我管理,若是我自己管,那真的是无能为力了”张根富也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了,笑道:“你林伯父在汴京城里有着商铺不下百间,脚店不过其中一间罢了。你可知道你林伯父的诨号么人称汴京林百间便是了”张正书一愣,原来是林三郎啊“汴京林百间”的名头,和“大桶张家”不相上下,怪不得他能和张根富称兄道弟了。不管在什么社会,想要进入一个圈子,都要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不然就算强行进入,也只不过徒增自己的尴尬而已。“穷人走亲戚,富人混圈子”的社交价值观,在商业颇为繁盛的宋朝已经兴起了。所以,张根富认识一些汴梁城中的富豪,那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至于“林百间”的真名,很少人知道,认识他的人都叫他“林三郎”。而不认识他的,只听过他名字的,都叫他“林百间”。汴梁城中,他拥有的百间商铺,给他带来的收益颇为可观,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并不为过。“那就好了”张正书笑道,“我也不插手你们的管理,只是想推广我的厨艺罢了。”“推广厨艺”这个林百间有点疑惑地问道,在他看来,拥有这样的厨艺不应该是藏着掖着,最好别人永远不知道才好吗怎么突然,他笑了。“我倒是忘了,小员外怎么会是倚仗厨艺营生之人。只是不知道要如何推广厨艺,又要伯父为你做些甚么”第两百三十三章:推广不得不说,这个林百间真是纵横商场多年的人物,张正书只是说了个开头,他已经可以领悟到另一个层面了。张正书心道,永远都不用小看商贾,特别是大商贾,他们拥有的智慧也是不比聪明人差多少的。想想也是,所谓智慧,也讲究为人处事。世界上,有三个最锻炼人的圈子,一个是官场,一个是风月场所,一个就是商场了。这三个圈子,尔虞我诈,逢场作戏,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等等技能,那是使用得淋漓尽致。再纯洁的人进入这三个圈子里,也会被浸染得失去了颜色。除非,这人特别有风骨,特别有原则,一如明朝海瑞海刚峰,于谦于廷益一样,那都是民族脊梁。至于宋朝的包拯,那是因为宋朝对高官很不错,俸禄很高,包拯并不用去贪。可明朝的俸禄是出了名的低,海瑞、于谦都是家无余财之人,自然更受人崇拜。风月场所里也不是没有巾帼英雄,比如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妻子梁红玉,不就是出身青楼至于商场里,爱国商人有,但为了私利贩卖国家利益的商贾,也大有人在。张正书从来不敢小觑了天下英雄,只是他们困于历史的局限性,无法看得再远一步罢了。而张正书恰恰拥有这个优势,他也是凭借着这个优势,想要最后努力一把,力挽狂澜一下,看能不能救一下还没病入膏肓的北宋。至于推广厨艺和拯救北宋有啥关联张正书会说,没啥关联,但为了给自己增加经验,顺手做的一件事罢了。“林伯父,推广厨艺有何难我把厨艺传授给你家脚店的厨子,然后让这些厨子在脚店的店门前面展示就是了。连续展示几日,估计就能传开了罢”张正书随口说道,他还真的不怎么看重这事。“可这样”林百间有点犹豫了,他要是得到顶级的厨艺,怎肯轻易示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