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红楼]男装> 《男装[红楼]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男装[红楼] 完结+番外》TXT全集下载_5(1 / 1)

对待司徒越,他做祖父的时候是非常的疼孩子,真心的去给孩子考虑,做皇帝的时候他把司徒越的每一分能利用的地方利用的彻彻底底一点不浪费。这么矛盾的一个人,一时慈祥一时狰狞,司徒越接受良好,皇帝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性格的缺陷,两个人相安无事。当两个嬷嬷絮絮叨叨的说些旧年旧事的时候,皇帝的那一丝作为皇帝的独有的猜疑之心警觉了起来,他的表情从感动变成了怀疑。“甄妃也是,如此大事怎么不和朕提一提,也不知道嬷嬷此刻如何了。”然后擦了擦眼睛,长叹了一声。司徒越开始的时候歪着没说话,她清楚的感知到皇帝情绪的变化,悄悄的坐直了身体。“娘娘也是怕皇爷伤心。这种事,她也是无计可施。”“江南远在千里之外,纵然是娘娘知道也是有心无力,生死有命,如今天各一方,只能各自保平安了。”皇帝似乎是很赞同这二位的话,“嬷嬷们说的对,如今,朕也年事已高,就怕自己什么时候龙御归天......”下面的人忽然全部跪下了,司徒越抓着皇帝的手拍了几下“祖父怎么能说这样的话,呸呸,无心之谈无心之谈,神佛不怪神佛不怪。您可不能再这么说了。”“起来,都起来,朕想着再巡视一遍江南,顺便见见嬷嬷。”众人站起来,周围皆是宫人除了司徒越没有一个人能在这件事上插嘴,司徒越也不打算发对,第二天皇帝在南苑的早朝上说了这件事,反对者有,赞同者也有,三王一系昨天就得到了消息,对司徒越的识相非常的满意,早早的串联了一些人,大肆鼓吹去江南的好处,尽管户部官吏为了这一趟的抛费一个个愁眉苦脸,最后还是当朝定下了秋季去江南的决定。当然,司徒越是在这个公费出游的行列里面的。下了朝,承岳跟在司徒越后边小尾巴一样的在后面喊着“大兄,大兄。”等到司徒越停下来,拉着司徒越去了一处亭子上。“大兄为何不进谏祖父呢?此去江南劳民伤财,沿途扰民无数,地方官吏必会巧借东风对百姓加税,百害而无一利。”“岳弟说的是一般官吏的看法,你没有谁出来皇帝对此事的看法,以后想问题,”司徒越看着周围烟波浩渺低着头看着水面,倒影里空无一人,亭子下的水也干干净净非常的清澈,压低声音对着承岳说“你想事情,不能拿一个臣子的想法去想而是应该用皇帝的想法去想,祖父为什么去江南,沿途巡视只是借口,江南是甄家经营了几十年的地方,几乎九成的官吏都去拜访过甄应嘉,如今对朝廷来说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此事不让祖父探明早晚要出乱子,他这一去,回京就会收拾三王,好处是你的,我为什么要进谏。”承岳呆了几下,复又欢喜起来,摇着司徒越的手臂说“我就知道大兄对我好。”“不是不让你为天下黎民去思考,而是说,拔出了甄家这个肉中刺,江南短时间内不会出现抱成一团的事情,那些官吏再加税也会小心一二,不再会如如今这般肆无忌惮。劳民一年能得十年太平和让黎民十年不太平比起来,你选哪个?”“大兄今天教我的弟弟记下了,必会把大兄的话记心上。我今儿请大兄喝酒如何,我知道二姐夫在城外有家庄子,二姐姐带着吉儿来避暑了,咱们今晚带上好酒就去他们那里如何?”秦可卿的丈夫米兴以前是六王府的侍卫,算的上是六王府的门人,六王世子去了他家里谁也不能说出点什么,于是,不顾天热,司徒越给皇帝报了一声带着弟弟美酒就去了米家的庄子上了。秦可卿已经怀了第二胎,如今来庄子上是为了养胎,城里太热,她有点受不住,加上吃饭没胃口,整个人蔫蔫的。看到姐姐和弟弟来,当下来了精神,挺着肚子去厨房门口指挥着,盯着厨娘们务必整治一桌子美食出来。米兴也是高兴,带着吉儿给两个人请安,吉儿已经有两岁多了,整个人伶俐的不得了,小嘴特别的能说会道。舅舅舅舅的叫着,惹得承岳抱着她骑了一会马,小姑娘一点也不怕,直嚷嚷着说小舅舅的马比爹爹的马跑的快。“我前几天回去看了看老爷,大夫说了,只管备着棺木,人已经不中用了。这会钟弟才刚刚起的身来,日日拄着拐杖去守着。”“不是前几天还和人喝酒的吗?怎么就这么快人就不行了。”“大夫说是底子早就坏掉了,如今遮掩不住,人就倒下了。京中有名的大夫都请了一遍,都是一个说辞,太太如今也是难受。”秦可卿抹了一下眼泪,“哥哥什么时候回去看看,怕迟了,人就没了。”第二天,司徒越一早趁着凉快去了秦家。秦邦业果真快不行了,躺在床上,脸色枯黄,几度水米不进,屋子里密不透气,一股子味道让刚进去的司徒越差点吐出来。秦夫人出了屋子,和司徒越站在走廊里面。“大夫怎么说?”司徒越问她。“城北的郭大夫如今还肯出药方,就一样,一天喝一碗独参汤,吊着命吧。”说完嘤嘤嘤的哭了起来。“参我那里有,娘只管打发秦贵亲自去取要多少都行,熬药这事不假别人之手让秦贵代劳了,我就怕到时候参没进老爷嘴里让那些刁奴们拿去卖了。”“何至于此”秦夫人有些吃惊,“王爷是不是听说了什么?”司徒越还真知道,“上次我去宫中,老太妃赏了我一匹好料子,就是那匹海棠红的,我给了娘,如今这匹布一半进了一家裁缝店,一半穿在了贾家仆身上。宫中赐下的东西这些人都敢偷出去,别说救命的人参了。”秦夫人气的浑身发抖,眼前一片金星,身后的婆子赶紧扶住她,伸手掐人中,好一会把秦夫人给救了回来。“都怪我,应该悄悄的把人处置了,不该告诉娘这些。”司徒越有几分自责。“好孩子,你做得对,原本就该这样,该我处置这些刁奴,这里又热又乱,如今老爷躺着没个动静,你回园子里去吧,迟了日头大了路上就热了,你还骑着马,晒着了如何是好,快走快走,我定要把这些奴才揪出来。该怎么做,你别管,我自有分寸。”司徒越没法子,只好出了秦家,在路上吩咐秦二去王府里说一声,把王府的冰和人参给秦家送去,让老管家秦贵亲自去接。急匆匆的又回到了南苑,恰好,老太妃正遣人找她。为了贾元春的事儿,司徒越去老太妃那里刷足了存在感,哄老人家开心这事皇帝知道了还夸了他一通。到了宫苑,几株老松和几只仙鹤相伴一起,水池里的水缓缓流着,老太妃就坐在水边,“好孩子,你快来,给老婆子纫上针。”其实就是把线穿到针眼里,这活儿老太太没法子做,她眼早就花了,以前还让宫女给她穿线,如今这活成了司徒越的。一手针一手线,司徒越嘴上还在说话“我今儿来是给您老请罪了,您上次赏我媳妇的那几匹布还记得吗?”把针递给老太妃,“我想着我现在还没媳妇呢,就把布赏了一匹给我的嬷嬷,嘿,你猜怎么了,他们家的奴才把那匹布偷出去卖了。要不是我看到对门的贾家几个婆子穿着那身好衣服我还不知道呢。我原本想着,贾家真富豪,婆子下人都能穿上好料子了,多了一句嘴问了一嗓子,差点把我气死。”老太妃拍了拍司徒越的手,“好孩子,一匹布,看开点,没了老婆子再给你,这些不过是死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不值得你生气。”“道理我懂,我就是生气。”“哎呀,你啊,好了好了,老婆子陪你走走,咱消消气行不?”“行,你前面走,我给您打扇。”打开折扇,给老太妃扇着风,亲自扶着出了园子,南苑真山真水,树木底下凉风阵阵,早有人摆好了罗汉榻和果品,太妃捡了一个桃子递给司徒越“多吃点,如今啊,老婆子的牙不行了,咬不动了。”司徒越就接过来咬了几口,正吃着,皇后和甄妃一左一右的来了,老太妃那笑眯眯的脸一下拉下来了。“烦人,天天跑老婆子跟前打机锋。”第14章据说宫斗大戏一旦开场,那是刀光剑影伤及无数,司徒越不知道老太妃年轻的时候是不是也和人打过机锋,但是想想她们姐妹笑傲先帝后宫,凭借着一个县官的父亲那是远远做不到的。时至如今,先帝的宫妃们已经只剩下她一个还健在,在后宫里超然享受着晚年的生活。皇后和甄妃已经到了跟前,司徒越扫了一眼,她们背后还跟着几个年纪轻轻的宫妃,当下站起来对老太妃说“明儿我再来找您玩儿,咱们明天就去清波池上泛舟,我看那边的芙蓉开的不错,让人给您摘上一朵戴着,毕定风华绝代。”“打你个小捉狭鬼,还风华绝代呢,老婆子的牙都快没了。”“美女那是美在骨子里,关牙何事?”老太妃捂着嘴呵呵笑起来。正巧两帮人马在他们面前相遇了,双方先给老太妃见礼,老人家这会高兴,也没摆脸色,内侍们搬着绣墩放下,甄妃后面站着的正是贾元春。司徒越就拿眼睛看着贾元春,微微一笑,表现的非常的明显。老太妃立即察觉到了,推了司徒越一把“君明快去找你祖父去,我们一班子娘们说话没意思,去陪着你祖父下棋去。”皇帝的宫妃们来南苑的都在这儿,正经的要避嫌的,司徒越爽快的应了,风姿高雅的告别了。老太妃就拿眼睛多看了贾元春几眼,越看越满意,贾元春算的上丰腴,在老人家们看来这是好生养,心里想着司徒越如今后院无人,整个一个王府也没个知冷知热的,真心的想要让贾元春进荣王府。司徒越去了南苑的书房,这里的视野开阔,拾阶而上,能俯瞰清波池,远眺无极山,虽然夏季日光直接照射,然而山风吹拂,犹如春天。司徒越的内侍总管程掬在一处台阶边把司徒越拦了下来。“刚刚六王身边的祝公公告诉奴才,皇爷这会正在生气呢,顶上门口从三王开始直到九王,一溜烟的在罚跪呢,您别上去了,听说是因为水患,淹了几处县城。”淹了几个县的水患那肯定小不了,自古就是水火无情,但是水患一来是天灾二来是人祸,看样子,人祸占了上风,不然皇帝不至于把几个儿子全提过去跪着。“听说了是那几个县城吗?”“听说了,江南西道永州治下的六个县都被淹了,承恩公当年就是在永州做县令,有人把这事捅到了皇爷前面,才让皇爷发了这么大的火。”怪不得呢,原来是祖父的外祖父留下的老人传来的消息,司徒越也没有赶上去和叔叔们一起受罚的想法,带着程掬回了自家的园子,夏日无事,一个人在廊下坐了一会,渐渐的感到困倦,一个人躺在榻上睡起了午觉。等到醒来,日头西落,晕晕乎乎不辨方向,猛然间看到满院子光辉还以为是朝阳初升,埋怨身边的大宫女云霞,“你们也不叫醒本王,这一觉睡得真是痛快,早膳摆在何处?”云霞就掩口笑起来,“王爷睡糊涂了,这会要吃晚膳呢。”司徒越仔细看了看日头,果然是傍晚了,西天满天红通通的,云彩镶着金边,正是火烧云。“就把饭摆在这里吧,看着这云彩就觉得爽朗,饭也能多吃几口。”云霞笑着下去传话了,秦大走了过来,掀衣服请了安“王爷,属下有话回您。”司徒越洗了一把脸,把帕子扔进盆里,对着端盆的内侍摆了摆手,内侍一溜烟的把人带走了,秦大看着左右没人,才敢小声的说“事情都清楚了,户部调拨的三十万两白银去修雍州渠,兵部派人把银子押到江南西道交割明白了之后,江南西道把这笔银子扣下了十分之四孝敬了甄家,留下了两成分了之后,这笔银子入了永州,永州扣下了两成,只有两成的银子到了各个县城,县城截留了这两成的大头,小的们打听出来和估摸着当时各个县府出资采买的砖石来看,只有六千两银子用在了大堤上。”司徒越盯着秦大看了一会,“六千两修的大堤,这么说今年的雨水不大了。”“没错,今年雨水下,桃花汛已经过了,雍州渠河面宽广,其他州县也有贪墨,但是不敢贪下这大头的银子,因此,河水经过其他州县都平安无事,只有永州,因为砖石太少,挡不住河水,如今就像是泽国,片草不留啊。”“逃出来多少人?”“属下让人留意了,因为是四面八方争相逃命,估摸着应该是逃出来两万多人。”“该死。”司徒越平复了一下心情,对秦大说“你让下面的兄弟们小心着点,我估摸着,暗卫马上就要出动了,这几天不要让信鸽往来的太频繁。”当年司徒越带着秦可卿和承岳逃出来的时候,太子确实是把他暗中的势利交给了司徒越,这也是她敢带着弟弟妹妹们每天上街乞讨的依仗,有人暗中保护,还能博取皇帝的同情,不必担心拐子和花子,吃喝不愁。后来承岳懂事知道了自己亲爹娘是谁找到司徒越的时候,司徒越爽快的把太子的势力交给了承岳,这也是皇帝当年把她和秦可卿区别对待的原因。当然,她也接着这个便利构建了自己的势力,把这个势力借着行商的方式壮大起来,自己的财力源源不断,整个势力的经济来源稳定可靠,再加上她封王之后的权力暗中加持,得到的消息更加快捷。晚饭吃的索然无味,厨房里特意做了一碗酸辣藕尖,咬着酸酸辣辣,咸脆爽口,对云霞说“把方子给我一份,我明天给祖父捎去,孝敬他老人家。”第二天,司徒越一早去了南苑,把方子给了刘金子,悄悄的问他“祖父还生气呢?”“可不是,小祖宗啊,您这几天别来了,谁来皇爷骂谁,昨晚上用膳,吓得十二爷不敢说话,筷子就差点捏不住,让皇爷骂了一顿怂包,给崔嫔娘娘把人送回去了,让崔娘娘好好的教儿子呢。”司徒越心说十二叔才六岁呢,碰上爹黑着脸吃饭哥哥们跪着他要是还吃的欢快那真是心大,把方子给了刘金子,“你让御膳房的人给祖父试着做了,我吃着还好,想着祖父的口味也是这样,就孝敬给他,我陪着老太妃去划船了,昨儿说摘了荷花给老太妃插瓶呢。”整个南苑都战战兢兢,唯独老太妃这里安稳无事,一老一少两个人在带着宫女内侍在清波池上泛舟,说是泛舟,行驶的确是画舫,四周垂着丝绸做的帘子,船头用一种叫蜀黍的植物种子穿成的帘子,这种蜀黍是可以吃的,种子晒干之后非常的硬,有红色黄色和白色绿色四种,此刻穿成帘子的正是绿色,非常的漂亮。这种种子入手温润如玉石一般,磨碎的粉末就如豆子面一样,让司徒越大呼神奇。“你小人家家的没见过的多着呢,我小的时候,跟着我哥哥去乡下,哎呀,那是走一路吃一路啊,树上有种红果子,叫不出什么名儿,红透了甜丝丝的,还有一种不知道是什么的,我哥哥骗我说是假西瓜,绿色的,软软的,吃起来也好吃,它的藤子也有几分像是是西瓜的秧子。”“你还见过西瓜秧子啊?”“怎么没见过,那个时候我可是什么都见过的。当初你曾祖母,也就是我姐姐还没进宫的时候,我娘家的祖上就是放牛的佃户,整天在私塾外办听先生给员外家的小爷讲书,一边听一边给员外爷放牛,后来学了几千字在肚里,传给了儿子,他儿子呢就去了镇上的店里给人家当个伙计,他心眼活,看着账房算账看了一辈子,把这本事传给了自己儿子,他儿子给东家当了账房,如是四代之后,出了我爹那个进士。娶了我娘,秀才家的姑娘。再接着我姐姐入宫,那个时候我还记着呢,先帝选妃的旨意传到了县上,我爹去了乡下主持春耕,我姐背着我去买菜,路上碰到人去传旨,其实就是把抄好的圣旨每县一份派差役送到县衙,我姐姐一手提着鱼一手提着菜,用布背着我,跟着看了好一会热闹呢。”一个家族的发家史,听得司徒越泪眼朦胧,感动的。“那我怎么没见过亲戚呢?”司徒越把西瓜切出来,问老太妃。“后来你曾祖母封了皇后,我封了妃,我爹娘年纪大了,我爹当了一辈子的县令,得了一个承恩公的爵就辞了官带着老小来了京城,起初是因为我几个侄子能在国子监读书,也是因为能时常见到我们姐妹。后来我娘就去了,孝期过了,我的一个侄子和人在国子监打架,被教官逐了出来,一问才知道,他认识了一个女校书,因着她和人打了架,我爹就生气了,说祖上就是人家的牛官,如今祖坟冒了青烟才有了大富贵,子孙后人不思进取也就罢了,还如此不检点,就带着一家老小扶棺回乡了。”老太太说的泪水涟涟,可见对于父亲回乡比较在意。“那让祖父一道圣旨招来他们,让您暮年也有安慰。”“傻孩子”老太妃握着司徒越的手,“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我与人做妾,怎么能支使嫡子干活呢,再说了,你祖父待我如待我姐姐一样,我爹早已和我娘团聚,哥哥们也在几年前辞世,如今的侄子们关系就远了,来了到我面前哭诉乡居太苦想要出仕我该怎么办呢?”第15章司徒越看着老太妃伤感,亲自划船去摘了一朵粉色的开的小巧的荷花给老太妃簪到头上,宫女捧着镜子给老太妃看了,老人家颇不好意思,“这么老了还打扮,跟个老妖精似得。”说的一圈子的人都笑了,捧镜子的宫女更是妙语连珠,说的老太妃小的前俯后仰。等到中午,老太妃就问司徒越想吃什么,司徒越就说吃鱼,画舫向岸边靠拢,没想到,皇帝就等在岸上呢。司徒越扶着老太妃上了岸,一番见礼,皇帝跟着吃过了午饭,司徒越说要转转消食,老太妃推说乏了回了院子去午睡,留下司徒越跟着皇帝在岸上转圈消食。“雍州渠的事儿听说了吧?”“孙儿昨天想要找您说话呢,听见这回事就回去了。”“嗯,这事要立即解决了,宜早不宜迟,迟者生变,你说谁去赈灾查案合适啊”司徒越想了一下,觉得皇帝让自己去的可能性不大,毕竟这件事举国都在看着,有这样的表现机会,众位皇子恨不得自己撸袖子上了,那里能轮到他这孙子辈的打头阵。“举贤不避亲,孙儿想着,三叔,四叔,六叔,八叔去都合适,只是让谁去,还是您做主?”“为何啊?”“我三叔的外祖家是江南的,去了那里更好查案,有些百姓不敢说的,不愿说的,几番情理之下必会吐露心声。四叔向来做事一板一眼,四平八稳,去了之后,必能把百姓安抚下来,体现朝廷威严。六叔吗?让他去,江南必定要见血才能让他回来,这样也好,出了这么大事,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八叔也行,江南文风盛行,和江南士子们一起查案赈灾,成就一段佳话。他们谁去都行,最后都能把这事办的漂亮了,你说呢?”皇帝看了司徒越一眼,“你叔叔们的外祖家可不是江南的,是冀北和江东的,你祖母出身冀北大族,皇后娘家是江东士族,那才是皇子们的舅家。”“是是是,您说的是,冀北才是咱们亲戚呢,过一段,我回京了必要邀表哥表弟们出来喝酒。”“我本想着让你做个副手跟着去查案呢,看你这疲懒样子去了尽是给你叔叔添乱,就留你在京城筹措粮草吧。”司徒越定了定神,心想这个活才是真的重要呢,遂接了旨意陪着皇帝接着散步,祖孙两个面上和乐,各人心思不同,一直走到太阳西斜,老太妃找人请皇帝说话。老太妃年纪大了,年纪大了的老年人都喜欢拉媒保纤,昨天她看了司徒越的表现以为对贾元春有意,让人打听了贾元春的身份,就把皇帝喊来了。“荣王那里,皇帝是个什么章程,如今他也加冠了,也当差了,可正经的没个王妃也不行啊,我在今年年头那阵子听宫妃抱怨说荣王府送到宫里的年礼没个章程。”皇帝拈了一片西瓜,就笑着问老太妃“是哪个胆大的在您面前抱怨了,必是那得宠的小嫔妃,仗着自己在朕面前有点脸面以为朕的孙子就要巴结着她,就开始抖起来了,这一点朕是最喜欢君明的,他向来不看重谁在朕面前得脸,该什么位份得到什么年礼他向来不分人只看位份。”“话是这个理儿,皇帝也不必在老婆子面前推三阻四。我看着君明对着先荣国府公家的姑娘有意思,皇帝是怎么想的,是正妃还是侧妃?”“您不知道,君明不喜贾家的人,三番五次的在朕面前漏出痕迹,朕怎么能给他一个贾家女呢。”“皇帝不必拿这话来堵我,老婆子身在后宫,也听过几分流言的,说贾家女生在大年初一,是做后妃娘娘的命,我看着贾家女端着的贤惠样子,觉得她志不在妃,而在后,当初,我姐姐你母后进宫只是一个宫女子,一步一步成了皇后。她进宫不过是一个女史,平时也不往你身边凑,看样子是看上了皇子或者皇孙。君明占着大义,尽管不是嫡出,也是嫡枝唯二的血脉,我看着,贾家女是八成想嫁给君明。”“不是她想嫁给君明就能嫁的,我给君明找了一户人家,只是这孩子不乐意。再说了,我的儿子孙子也是她能挑选的,笑话。再说了,当年有流言说我母后天生就是皇后命吗?”老太妃想了想也是,当年她姐姐大她十几岁,整日跟着母亲做不完的家务,日日还要劈柴洗衣,只因为长的水灵有一副好嗓子才入了先帝的眼,当年得宠的那会也有人嘲笑她们姐妹是贫家女,再怎么保养,姐姐的手掌也比其他宫妃的宽大。“那皇帝也要留意,荣王这么大了,不能没个正妃。”“这事我记挂着呢。”晚上皇帝坐着步撵回寝宫,想着白日里太妃的话,心里一直想着所谓的流言,说什么天生的后妃命,吩咐刘金子想法弄到贾元春的生辰八字,再去找个批命准的大师。第二天一早,皇帝下旨,让三王司徒旪,四王司徒旷,六王司徒早,八王司徒昀同去江南西道,查案赈灾。命荣王司徒越坐镇京中,居中调遣赈灾粮草以及银两。圣旨一出,果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六王没有停留,直接回到王府点了长史幕僚家将侍卫,六王妃更是把出行的行李打点出来。其他几位王爷纷纷招人商量对策,忙忙碌碌,皇命又说第二日就要出京,四位皇子内心里叫苦连天不敢表现出来,六王只来得及对承岳说,“有事找你大兄商议,不可擅自做主。”第二天天还没亮,内廷二十四衙门的主管太监就上门催促,一出京城,片刻不能停留,竟说要十日内到了永州,赶不到必要治罪。众位皇子弃了马车,只得在烈日下骑马赶路,有时为了避开正午烈日,早起晚睡,片刻不得闲暇。到了永州,大腿内侧的皮都磨掉两块,走路就需要搀扶。皇子们出京的第三日,皇帝乔装打扮成了一个富商,带着奶兄弟刘大牛找到了书店街口,这里卖古玩的比较多,正经的是真品和赝品混着放,一个老道士坐在街角,地上放着一张脏兮兮的布,上面写着代写书信。“听说先生看八字有些门道,我有一个孙子,如今该娶妻了,请先生看看,和人家姑娘的八字是否有克。”刘大牛拿出一叠子纸,拿出一小块黄金,压在纸上。老道士睁开眼看了几眼皇帝,“看您面相,该是有家庙和道观的,给您看了八字批了命数,也不要您的钱,容我去道观修行,也可保下一命。”皇帝眯着眼,盯着道士看了一眼,道士不见有何动作,自得命刘大牛收了金子。道士抽出手看了第一张八字,皇帝瞄了一眼,那是刘金子的。“前半生悲苦,后半生富贵,无子孙后嗣。”放下了纸张,看了第二页。皇帝看了一眼,是六王的。“贵极”放下纸张,看了第三张。第三章 是贾元春的.“短寿,后妃的命格,无子嗣。”又拿起一张。这一张是元后的“短寿,凤凰命,有子嗣,祭祀良多。”再拿起一张。这张是甄妃的“后妃的命格,晚景凄凉。”接着又拿起一张这一张是承岳的“贵极,贵极,长寿之命,然而生身父母缘浅”再拿起一张这张是三王的“出身富贵,刀斧加身。”皇帝把剩下的抽走,刘大牛收了起来,皇帝接着从袖子里抽出一张,递给道士。道士看了几眼,“这位的要问什么?”“你能看出来什么?”“命数,算不上短寿,也不长寿。夫妻缘分,模模糊糊。若说子嗣,也看不明白。只能说衣食无忧,逍遥自在。”皇帝长叹了一声,抽出一张递给道士,“看看和刚才的那张有没有夫妻的缘分?”道士看了几眼,“算的上有缘分,也算不上有缘分,模模糊糊,难以清楚。”刘大牛把道士手里的收了回来,招呼了一下,远处走过来几个青壮男子,架起道士离开了。皇帝背着手,溜溜达达的走进了书店街,头上的太阳比刚才更热了,惹得来往的行人越发的稀少,皇帝不嫌热的走在太阳下面,刘大牛亦步亦趋的跟着。皇帝在书店街走了两个来回,准备走第三次的时候,听到一家店里正有人在吵闹。皇帝本来就是一脑门的官司,朝廷的事情让他有几分寝食不安,儿子孙子的事情更是让他食不知味,如今想要静一静,还听见了人在吵架,不由的火冒三丈,一甩袖子,气势汹汹的进了那家店里。一进店里,瞬间觉得凉快了不少,四周挂着几幅字画,皇帝看了两眼就发现是赝品,真迹在宫里摆着呢。一个老纨绔坐在太师椅上捧着一副扇子看着,几个衣着鲜艳的男子在起哄叫骂,掌柜的一脸委屈。看到有客人进来,急忙接待,请人落座,命小二上了香茶,捧了冰盘子,告了罪,接着回去应付那几个公子哥。皇帝拿眼睛看了一眼坐在椅子上的人,嘿,还真认识,是贾代善的儿子叫贾赦的。第16章就听见有人说“恩侯兄就说了,你这扇子是赝品,你还抵赖不成。”掌柜的就辩白“也不能听您一张嘴空口白牙的说是赝品就是赝品啊,我们这扇子是明明是真迹,你就给了十两银子,就是十个十两也别买一根扇骨。”“嘿,你这老儿也不打听打听荣国府的大老爷在金石这一行当的眼力。”“柳大,别说话,这扇子确实是赝品,但是这是当时人仿的最像的一个赝品,夹岭山主人的印鉴和题字却是真真的。”荣国府的贾赦收起扇子说话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