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西洋之学吗怎么”“东方不亮西方亮啊”张正书意味深长地说道,“很多东西,在原生国度不被重视,却在其他国度获得了新生。比如我们中国的很多技术,都能在巴格达图书馆找得到。”“所以小官人才建立那么多免费的图书馆”周篷一下子就猜到了张正书的意图。“不错,希望有人重视起来,也为大宋保留多点种子吧”两人低声说着话,慢慢地来到了大宋皇宫宣德门前,验明了身份,张正书让周篷先回“建设银行”等着,自己进去了。拐弯抹角,穿过长廊,走过长长的通道,张正书来到了垂拱殿上。有了儿女之后的张正书,已经稳重了许多,也不想和文武百官怄气了。虽然很多文官还是不断地弹劾张正书,张正书也只是一笑了之。当然了,张正书也不是泥菩萨,如果对方本身是贪官,张正书也是不吝在京华报上让他出名的。待得彭元量进殿稟告,赵煦过了好一会,才召见张正书。“臣参见陛下,恭请圣安。”“免礼。”赵煦淡淡的声音传来,却没有抬头看张正书。张正书倒也无趣,叉手站在殿中,看着正在批阅奏摺的赵煦。只见赵煦的气色还算不错,虽然还是很消瘦,但精气神还是挺不错。大概是灭了西夏,赵煦的心情大好吧。也不知道过了多久,赵煦才总算放下笔。但他一看张正书,皱起眉头来。原来,张正书根本不觉得赵煦这样沉默不说话算是什么威压,居然左右打量起垂拱殿的布置了。“张卿,你对垂拱殿有兴趣”张正书回过头来,笑了笑说道:“这不是看官家你在忙嘛,我就看看这垂拱殿的供暖系统,好像还不错”确实,皇宫嘛,自然是什么新技术都要用上的。就连钢筋混凝土建筑,都在皇宫中有不少。高达八层楼的钟楼,就设计在皇宫内,上面的巨大钟表,已经成了汴梁城百姓看时间的第一选择了。日晷这东西,已经基本被淘汰了。“你是在向朕邀功”赵煦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让张正书心中隐约有点不祥的预感。“当然是了,官家给推广新技术树立了标杆,这是功德无量的事。”张正书也打了个哈哈说道。“呵呵”赵煦笑了两声,盯着张正书看了良久。张正书倒也坦然,不惧赵煦的这眼光。但其实,内心已经直打鼓了。这几年,张正书做的出格的事并不少。赵煦不是傻子,肯定有所察觉的。要不然,也不会晾了张正书这么久。“张卿啊,你所做之事,就不打算向朕解释解释么”赵煦淡淡地说道,“朕一直在等你的奏摺。”第九百五十三章:气势压倒张正书故作糊涂地说道:“官家,臣不太明白你说的是什么”“那些流民是怎生回事”赵煦淡淡地说道,眼中已经射出了寒芒。“哦,官家是说这个啊”张正书心中打鼓了,这事明知道是瞒不住的。没办法,这么多人被移民到了流求,能瞒得了多久“送到海外去了,比如在那个济州岛上,养马去了。”“一个小小岛屿,能容得下十余万人张卿,你看朕是傻子吗”赵煦的话,已经很夹枪带棒了。但张正书却知道,如今赵煦把他叫来,狠狠批评一番,就是不打算公开。如果单单是这个罪名,都足够张正书杀头的了。十几万人啊,这绝对是造反的大罪“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是那个嗯不会的。”张正书尴尬地说道。赵煦脸色一寒:“朕再给你一次说实话的机会”张正书歎了口气,然后才诚恳地说道:“陛下,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嘛这在南洋,有着无数宝石、黄金、白银和铜矿。甚至还有能种一年三季水稻的良田,这样的好地方,我大宋不去佔取,你不觉得太可惜了吗”赵煦冷笑道:“所以你把朕的子民,都拐到南洋去了”“没有。”张正书老实说道,“还在流求呢,现在流求都没开发完毕,南洋还是太远了点。我打算把流求当做跳板,然后才去南洋的”“你好大的胆子”赵煦凌然大怒,“你这是在草菅人命”“官家,你这么说就不对了。就算是水土不服,或者是瘴疠丛生,我都有大夫随行着,一个都没死,怎么说得上是草菅人命呢当然了,这寿数到了,大罗金仙也是没办法的对不对。但我敢保证,他们不会死于非命”张正书辩解道。“哼,你的移民,有没有官府”赵煦冷冷地问道。“这倒没有”张正书又不傻,就算是有,他也不会说的。事实上,他还真的有搞一个类似官府的东西,而且用的是后世的法律条文。但这个肯定不是出于大宋朝廷授权的。也就是说,张正书相当于造反了。只不过这个造反界限很模糊,因为流求并非是宋朝国境。“没有官府,一旦那些流民发生冲突,谋财害命,那又该如何”赵煦冷冷地说道,眼睛里的光好像刀剑一样,想把张正书刺穿。“官家放心,他们没时间搞这个流求岛上,有不少土着呢,这会该是起征伐了。”张正书很洞悉人性,相对于土着,流求的移民实在太有钱了。再加上流求土着文化水平不高,以物易物绝不会满足他们的贪婪的,肯定会想方设法开始抢夺,最后掀起战争。反正流求上面土着好几千个,互相征伐也是常有的事情了。“那还不是草菅人命”赵煦怒了,他是有暗探在流民里面的,没有一个皇帝会放任这种事。“官家,你消消气哈,这开疆拓土呢,必然会伴随着流血。你放心,以那些移民的武器,流求土着绝对不是对手的。”张正书有点慌了,随口爆出了点料来。“你的意思是,你在流求岛上,自行建造甲胄”赵煦的目光很寒冷,“你是想造反吗”作为一个皇帝,对于这样的资讯,不可谓不敏感的。张正书突然觉得好笑,说道:“区区一点甲胄,还是在宋境之外打造的。按照收益来说,那些移民是宋人,难道打下来的土地,就不纳入宋朝版图了官家你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得到堪比琼州的国土,何乐而不为再说了,大宋还会怕这一点点人马吗”“哼,你这是在自取灭亡,知道吗”赵煦冷冷地说道,“朕给你个机会,立即解散流求岛上的军队”“哦,官家,那不是军队,是自卫队。也就是说,他们不怎么训练的,跟民兵一样。一旦土着来攻,他们就拿着自己的刀枪弓箭抵抗了。在宋朝刑统里面,这个好像也是允许的吧再说了,他们并没有私造甲胄啊”张正书说的是实话,确实没有私造甲胄,因为穿的都是棉甲。也就是用棉布,内嵌铁片来作为防护衣甲罢了。难道你能说,这个是犯法的吗棉布随处可以买得到,纺织得厚一点,里面嵌有铁片,这也是看不出来的事,你能找出什么破绽来赵煦哑口无言了,但他却知道,张正书绝对不会这么乖巧的。“你老实跟朕说,你是不是早有预谋这一天了”赵煦非常恼怒,因为他觉得张正书利用了他。作为一个皇帝,最恨就是被人利用了。“官家,老实说吧,预谋是有预谋的,但我绝对不会对大宋不利,我也没有称王称霸的想法,更没有这个野心。你知道我的,我连官都不想做,更何况是皇帝要是给我天天坐在这个殿里面,我得发疯,你知道吗天底下,有那么多好玩的,有趣的事情等着我去做,我干嘛非得给自己找不自在啊”张正书这一番话,确实是肺腑之言。赵煦沉默地点了点头,他潜意识里面也相信张正书,所以才没有立即以造反的罪名逮捕张正书,就是想听听张正书怎么说。其实,张正书说完这番话,赵煦的气也就消了一大半。“那你为何一定要佔领流求”赵煦冷着脸说道。“为了我汉家儿郎的安危”张正书正气凛然地说道,一时间赵煦都被他的气势唬住了。没错,这是张正书发自肺腑的想法,“朝中诸公,连带陛下的眼光,都集中在陆地上,集中在夏国和幽云十六州上,却忘了一组数据,海贸带来的收益,在年年增长。市舶司的税入,几乎是农税的两倍以上了。这说明什么说明未来,绝对是航海的世界如果我们汉人没有这个眼光,抢先一步进入海洋里,挖寻更多的财富,难道要等到异族崛起之后,我们才奋起直追吗”赵煦被张正书突如其来的气势唬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第九百五十四章:现在不行“官家,或许你不知道,远在万里之外的欧罗巴,已经开始觉醒这个意识了。而天下之大,非我们中国想象的那样,是天圆地方的,而是有诸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如果我们现在不迈出这一步,难道要等到西方那些狄夷佔领了世界,佔据了远比大宋多的土地、人口、财富的时候,甚至来攻打我们大宋的时候,我们才醒悟过来吗”张正书恨铁不成钢地说道,“地球仪官家你也见过了,世界之大,难道你不想知道吗难道那么多无主的土地,你不想佔领吗区区幽云十六州算什么,单单是南洋的土地,就不下于整个大宋一旦佔领南洋,官家你就远迈列祖列宗,秦皇汉武,光武唐宗,都不及官家你的功绩”这一顶高帽给赵煦戴上后,赵煦果然是心动了:“这这”“官家,这是我汉家文化输出的大好时机,我们是给那些土着带去先进文化的,你还有什么可顾虑的再说了,远征海外,只需要水师精兵强将既可,实在不行,我们派出移民就成”张正书的话极具蛊惑性,让赵煦的心怦然直跳。“你让朕思虑思虑”赵煦真的心动了,他意识到,这绝对是名流千古的好时机。但是,收益和风险是并存的,赵煦还没有傻到被人蛊惑两句,就“上当”的地步。张正书却说道:“还有什么好顾虑的官家,不是我说,这事根本不需要考虑的。你还记得我说过的王朝更迭怪圈吗为什么王朝大抵都无法存在超过几百年呢很大的原因,就是人口问题和土地问题。别看两季稻似乎能解决一时之需,但人口超过极限,土地却还没增加,大宋何去何从”赵煦有点手脚发麻,是啊,这确实是任何一次朝代的死穴。“那你是说,佔领了南洋,就能解决问题了”张正书点了点头,给出了一组数据后才说道:“南洋的耕地面积,并不输大宋多少,也就是说,起码还能再养活两亿人。而且,最关键的是,海洋上有大量的渔业资源要是学会人工养殖,那肉类资源就会源源不绝”张正书把后世的实情描绘了出来,对于赵煦来说,这就是最大的蓝图。明眼人都知道,只要衣食足,是没有人会闲得蛋疼造反的。没理由啊,有好日子不过,非得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那是傻子啊,简直是寿星公上吊,嫌命长了。造反也得看时机的,时机没到,不能聚拢民心,这样的造反有一次失败一次。赵煦很心动,然后拒绝了。“现如今不行。”赵煦淡淡地说道,“最起码在拿下幽云十六州前,南洋都不能动。”赵煦也是有顾虑的,要知道他是好脸面的人,这南洋小国每年都来朝贡,赵煦这正要炫耀武功呢,哪里捨得这个荣誉再说了,进攻幽云十六州,必须水师配合,赵煦对幽云十六州有执念,自然要分清主次的。张正书也无所谓,离开了张屠夫,难道他就要吃带毛猪吗没有了赵煦的支援,张正书一样能拿下南洋。只不过时间上来说要久一点罢了,毕竟张正书能调动的资源和赵煦比起来差太远了,虽然科技程度很高,比如赵煦不知道的是,现在张正书已经鼓搞出了可靠的火炮,装载到了“飞蛟船”上。但由于船体是木头的缘故,火炮并不能装载太多,一艘船能装四门火炮已经是极限了。要是齐射的话,保不齐十几次过后连龙骨都会被震裂。所以,单靠火炮是不可能征服南洋的。南洋再怎么说,也有数不胜数的土着,远非流求可比。佔据一块地方那还行,可如果想要佔据整个南洋,怕不是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行。当然了,只要张正书持续不断“拐走”大宋的流民,不断培养水手、炮手,那终有一日会如愿以偿的。“幽云十六州有何难打的关键是要抵得住辽国的反扑。”张正书不愧是战略大家,一眼就看穿了现在局势的关键点。幽云十六州是辽国一半税赋、九成农田、三分之一人口、以及文化、经济的中心,如果幽云十六州被大宋攻佔了,那辽国就不再是半游牧半农耕的国家了,而和历史上的匈奴、突厥、东胡、柔然差不多了。而辽国的路线,很明显是鲜卑化的路线,这怎么可能放弃幽云十六州的呢赵煦一愣:“幽云十六州容易打”“怎么不容易了,只要官家你够魄力,从雁门关、太原府、河间府同时出兵,轻骑奔袭析津府,绝对能取得战果的。如果析津府被围,那辽国必然会调遣幽云十六州的兵卒进行救援。到时候,步卒再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