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24(1 / 1)

d。人都是趋利的,当科举当官这条路行不通之后,就会把目光投向科学,投向技术层面。事实也是这般,在正史上的北宋末年、明朝末年,甚至清末,都出现了这个规律,也是为什么说明末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缘故。这资本向来都是如此,哪里挣钱快,哪里挣钱多,它们就跑去哪里,亘古不变。只要有利可图,这科学就有机会继续发展,哪怕儒家一直打压,都是如此的。有些东西,只要渡过了幼苗期,就再也不怕打压了。因为真理就摆在那,轮不到你不相信啊赵煦也觉得心中不太踏实,他许了这个承诺之后,也没有落在笔下。皇帝都是这样的,虽说“金口玉言”不能收回,可皇帝耍起无赖来,可比一般人厉害多了。张正书自然也知道这种事,皇帝为了江山社稷,自食其言算得了什么又和赵煦扯皮了几句,张正书才出了皇宫。出了皇宫后,张正书思忖着这天色还早,就回了一趟京华报社。这可太惊喜了,特别是郑月娥这个小妮子,激动得像见了偶像的小女生一样。张正书也有点感慨,多好的女子啊可惜的是,他不能误了人家。这不,好几次託人说媒,郑月娥都婉拒了,说还想陪爹爹几年。张正书哪里不知道,这是借口罢了。就好像英雄救美一样,如果英雄长得俊,那美女会说:“多谢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以身相许。”要是英雄长得丑,那美女就会说:“多谢英雄救命之恩,小女子无以为报,唯有来是做牛做马报答恩情。”看看,这还是得看脸。当然了,这意思是一样一样的。宋朝这会相亲,也得看女方意思。哪怕是男方很满意,可女方不满意,就会说:“女儿还想陪爹娘两年。”要是应承了,就会说:“但凭爹娘做主”看看,宋朝的婚姻还是挺昌明的,可越是到明清,这“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要比相亲更重了,爹娘要你嫁,就非嫁不可;要你娶,你就非娶不可。婚姻自由怕是只有一小撮人能做得到试了几次之后,张正书也知道了,郑月娥这女子,别看柔柔弱弱的,但心中极有主见。张正书心中已经没有往日的得意,只是觉得耽误了人家姑娘,每次见到郑月娥,心情都很沉重。倒是郑月娥越来越体贴关心张正书,让别人都看在眼中,也是惋惜的多。当然了,也有几个乱嚼舌头的,说郑月娥是癡心妄想。“报社一切都好吧”张正书为了避嫌,故意在正堂就与郑月娥谈起正事来。“都挺好的。”郑月娥有点脸红,好似一朵看似柔弱实则骨气傲然的梅花。“那就好,这段时间怕不是有个大新闻,你多留意一下国际形势”张正书说得。“国际形势”这一个词,也是张正书“首创”的,很快就被宋人学会了,郑月娥也明白是什么意思。“小官人,你是说夏辽两国”张正书不能做一个“预言者”,那么就会露出马脚了,只能含糊其辞地说道:“辽国使臣此刻上蹿下跳的,怕是会有大动作”郑月娥点了点头,她也知道这个事的:“小官人,那你今晚会在报社留宿么”说这话的时候,郑月娥的脸上更加凝聚红晕了,眼眸里的满满都是希冀。第九百四十二章:没闲着张正书很心动,然后艰难地拒绝了这个提议:“不了,姝儿和师师都大着肚子,这不合适”郑月娥的脸上闪过一丝失望,最后只能说道:“那小官人要快些走了,这天色不早了”“唉,这都什么孽缘啊”张正书歎了口气,也知道这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怕是要一直纠缠下去了。只要郑月娥不死心,谁都劝不听啊再好好安抚了一番京华报社之后,张正书又突袭了“建设银行”,为的就是打击内部腐败。这成天沾染钱银的行业,内部腐败是一定要警惕的。发现一例,处理一例,绝不手软这是张正书的底线,为此他还专门设立了“黑客”来监督内部贪腐。这是暗地里的,接到线报就开始明查,张正书还临时僱用查账的会计人员,或从其他作坊、超市调来,或直接从技校调来,反正就是突击。好在这时候的宋人,大抵上都是没多少歪心思的。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安分守己的,但完全没有监督又不行,因为张正书知道,没有个高压线,必然会有人行差踏错的。要想自己家的生意长久做下去,那就要有相应的完整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要是这个觉得是公家的东西无所谓,拿一点;那个觉得东家赚那么多钱了,我拿一点怎么样了;还有觉得我为东家做了那么多事,多拿一点也是应该的,这生意还能做吗所以,张正书的态度很明确,如此姦猾贪婪之辈,一定要扫除出去果不其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经过“黑客”锁定,再经过查账,很快就查出了好几个人是手里不乾净的。张正书绝不姑息,谁来求情都没用,哪怕是为张家工作多年的,也是坚决要清扫的。这么来了一出之后,大家也都清楚了,平日里脾气极好的张小官人,一旦铁石心肠起来,也是非常可怕的。更何况,张正书现在是官了,那些自己理亏的人,也不敢闹事,只是不断向张正书泼汙水罢了。但鑒于张正书良好的民间形象,这根本不起作用,别人都不相信啊对于这种人,张正书也是噁心够了,让“黑客”找出来之后,在京华报上把这人的事迹一曝光,登时这人成名人了。再后来,这人就没有在开封府露过面了。没办法,这里已经没有他生存的机会了,没有人愿意雇一个手脚不乾净的人。此事倒是引起了不少波澜,有人觉得张正书太过赶尽杀绝了,毕竟同情弱者是人的天性。还有人觉得张正书心胸不够宽广,不就是拿了一点点钱嘛。也有一些文官兴奋地抓住这个,大肆在报纸上抨击张正书,一副不把张正书搞臭不罢休的样子。为此,张正书亲自撰文,透过写一个铺子内部腐败,联繫到国家腐败,狠狠地骂了一回贪官。也许是那些文官都有过“黑历史”,倒是偃旗息鼓了。赵煦自然也看到了,不置可否。这不,秦元看到张正书来了,连忙迎出来:“小官人”“最近银行怎么样”张正书的做事风格就是这样,向来很实际的,没工夫跟你在这打太极。秦元把银行的情况介绍了一遍,张正书点了点头,大致了解了情况,然后才重申道:“抓紧业务培训,严防内部腐败,知道吗”对于张正书的手段,秦元算是领教过了,连忙点了点头:“放心罢小官人,若是有人敢贪一文钱,我定会让他知晓好歹的”“还有,这工钱福利不能待薄了。”张正书又嘱咐了一句。秦元忙不迭的点头,表示一定会的。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之后,张正书才坐着四轮马车,慢慢地从汴梁城回到了张家庄。接下来,张正书每日就是在张家庄陪着妻妾,连李县都去得少了。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很快就来到了元正大朝这日。本来,这元正日大朝,赵煦是提前通知了张正书去参加的,可张正书再次找了借口偷懒不去。为啥要去啊,这满朝文武都成敌人了,去那里不是净遭白眼吗好在赵煦也明白张正书的处境,他现在也知道为什么辽国那么着急了,心中有底,张正书在不在也就那样。待得元正日大朝结束后,宋辽两国关係还是那么僵持着,张正书心中就笑了。这才是穿越者的最大能力,拨开迷雾,直接从结果推导回来,自然一切都清晰无疑了。只是乐极生悲的是,辽国是稍稍退缩了,但西夏却没闲着,甚至还同仇敌忾的鼓起了士气,宋军差点都守不住天都山。为啥西夏这么猛了呢张正书也纳闷,这段时间他没事做,就专门研究起西夏的战术来了。他发现,如今的西夏已经差不多失去了一半的粮食产地,也就是说,国中是很多人饿肚子的。宋朝的政策这么好,西夏百姓为了活命,能投降宋朝的都投降过来了。那为啥西夏还这么能打呢只有一个解释了,辽国和西夏已经勾搭上了。没有辽国的资助,西夏如何能翻身甚至,张正书觉得这很可能演变成夏辽共同对抗大宋。辽国为了保住西夏,肯定会不惜出兵、出粮食来资助西夏的。“这一仗,难打了。”张正书歎了口气,觉得以大宋西军的能力,应该是没可能同时拿下夏辽联军的,能守得住都算好了。事实上正是如此,在隆冬时节里,夏辽联军发起的偷袭,差点就把天都山夺回来了。好在冬天攻城,本就是夏辽联军的弱项,所以西军才堪堪守得住。“来年开春,就是你死我活的斗争了”张正书已经可以预见得到,随着辽国的进一步衰弱,耶律洪基的驾崩,最后必然会引起大混战的。至于宋朝能不能获利,这都是两说的事。因为宋朝已经习惯性的掉链子了,张正书很担忧。更担忧的是泾原路经略使章楶的身体,要知道因为连年征战,章楶比同龄人老得多了。因为赵煦没死成,所以章楶又领兵多了一年。要知道,在正史上章楶是明年病逝的,现在领兵多了一年,谁知道会不会出变故呢第九百四十三章:辽国大乱将至要是章楶临时被换下来了,或者死在军中,那对西军也是一个极大的打击。张正书担心,就是担心这个,也不知道赵煦发现了没。反正啊,这章楶告老还乡的摺子,是早就递上去了,张正书也从皇城司王庆那里知道了消息。不过,历史就是这样,往往都是一个小小的变故,就让事情转变了方向。时间过得飞快,元宵过后,张正书也难得去了一趟李县。无他,因为要安排春耕一事。这年头,因为茅棚蔬菜技术的推广,冬日蔬菜的产量大增,李县种田的收入也减少了许多。但这并不代表着张正书会亏钱了,再不济,他把这些田地都种上杜仲胶,那也是稳赚不赔的。何况棉花的产量还没有那么高,还能再种一年棉花。不过,也就是这一年了,有利可图的事,必然会引起许多人效仿的。再加上江南两季稻,让大宋的粮食充足了起来,种植棉花也有土地了。中国人就是这样,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不管古今,农事都是大事。张正书再偷懒,也不能再这事上偷懒的。这会,开封府还没融雪呢。没办法,这小冰河时期气候就是这样,天太冷了。农作物都不好生长,要是夏天再乾旱一点,能让农民颗粒无收的。这会还不是小冰河时期最高峰,最高峰应该是到南宋时,铁木真崛起那段时间。因为没吃的,被金国欺压,铁木真才开始造反的,最后也灭了金国了。草原上的王朝更迭,就是这么快速。当然了,就算是现在,也挺冷了。想想看,在白山黑水那边捞林子呆着的女真人,会不想侵佔花花中原吗肯定想啊,那白山黑水之间,都能滴水成冰了,这会河流都冻上了。冷就冷吧,关键是粮食啊、牛羊都减产了,这就让人活不下去了。这不,女真人已经开始互相征伐,着手统一部落的战争了。为啥因为粮食不够吃了,只能抢了。说是统一部落,其实就是减少点人口。当然了,也能排除异己,统一人心。草原上的王朝,都脱离不了这么一步。想当初契丹人,也是趁着中原大乱统一各部,然后建立起辽国的。在正史上的蒙古,也是这么起来的。所以,张正书从去往女真贸易的船队得知了这个消息,立马着手准备削弱女真了。最起码,也要暗中扶持完颜部的对头,哪怕最终不能阻止完颜部的胜利,也要把他们的大获全胜,变成一场惨胜。这样的话,或许北宋还会有更多的时间。时间,对于北宋来说是最稀缺的东西了。要是有充裕的时间,北宋说不定就能得救了毕竟,按照现在这样的势头髮展下去的话,大宋的国力肯定是显着增长的。到时候,就能碾压这些个恶邻了。好吧,事实上都是彼此彼此的。西夏攻打宋朝的次数挺多,宋朝攻打西夏的次数也不少,大家半斤八两,谁都不要说谁。好比辽国经常越境打草穀,宋兵也会打草穀,这都是一样一样的。虽然两国之间不会起大战,可彼此间的摩擦,还是经常会有的。这不,黑客的头目周铭就带回了一个震撼的消息:“辽国诸王异动”张正书听了这个消息,差点没一愣神把砚台给带倒了。“是真的吗”张正书沉声问道,他是强自按捺心神的,无他,这个消息太过关键了。为啥因为世界上最不缺野心家,何况这辽国贵族手中还握有不少兵马。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耶律洪基真的快要驾崩了,草原也要乱上一阵子了。别的不说,以耶律洪基的手腕,肯定是要开始武力压迫诸王贵族的,好让权力平稳过度。说不定现在耶律延禧已经掌握着皮室军和御帐亲骑了。草原上的贵族,只相信手中的弓箭。契丹人自然也不例外,耶律延禧再傻,也该知道握紧手中的兵权。而那些契丹贵族,自然也怕耶律延禧学汉人的那一招,借口把自己的部族给抹杀了去。这种假道灭虢的把戏,契丹人也是警惕得紧的。毕竟,皮室军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