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不考文采策问,只是考一些算术、水利、判案之类的旁门左道”赵煦却深深地思考了起来,突然说道:“你说,治理一个县,是否都需要这些才能”彭元量一愣,然后说道:“回稟陛下,确实如此。不论税赋、水利、农桑、教学、判案都是一县县令所管辖,若无此等才干,如何做得一县之父母官”“那朕要是在认命县令之前,用这等考试之法,选拔官吏,你觉得如何”赵煦觉得这法子挺好的,要是他知道什么叫岗前培训,就明白张正书为何这么做了。彭元量大吃一惊:“陛下,若是如此,怕是举朝皆惊啊”“诶,又不是科举变革,这有何难”赵煦倒是觉得无所谓,“再说了,朕时常收到弹劾,言及地方官吏并无才干,只是蹉跎岁月,当地子民怨声载道。若有任前考核,必能优选出能官干吏。如此一来,我大宋政令通达,又岂是难事”彭元量不敢再劝,毕竟以赵煦的性子,看准了一件事,是肯定要施行的。这一点上,赵煦比他爹宋神宗更加执拗。“你瞧瞧,这份试题上还问了,为何要做一个胥吏这答案也是出乎意料之外啊,为官家分忧,为百姓解难。还有,试题最后还有一份承诺书,若当选胥吏,绝不能尸位素餐,绝不能贪渎一文钱财,若有违反,则罪加一等,奏请圣裁。啧啧啧,好主意,好主意”赵煦觉得自己找到了剋制贪官汙吏的办法,就差没有手舞足蹈了。彭元量担忧地看着赵煦,他岂不知这会引起轩然大波的只是他人轻言微,劝不得啊第九百一十六章:损兵折将张正书也没想到,他仿照后世考公务员的制度来了一次技能比拼考试,反倒成了宋朝官吏任前的考核。以至于很多文官把张正书恨得牙痒痒的,恨不得把他的皮都剥了。为啥呢很简单啊,因为这些文官科举之后,还有多少人肯去学习,拿起书本的当然了,就算拿起书本,也从书本里学不到什么知识,这是最要命的。你难道还指望儒家经典里教你怎么做官吗儒家经典里还能教你断案你没事吧也就是说,宋朝的文官其实大部分都是打酱油的,具体事务都是由胥吏去做。至于那些文官呢,则习惯了指挥别人做事,自己哪里懂得怎么做所以,一旦赵煦要考察他们专业技能,他们就傻眼了。喂,不是说好当官的高高在上吗,怎么会突然需要做事了这剧本是谁改的文官们一查,好嘛,又是你这个张正书,咱们跟你没完没完归没完,可不查不知道,这些文官真的是屁都不会。赵煦怒了,当即大发雷霆,谁要是考核没过关的,一个个都待在家里自省一次考核没个,罚俸一个月两次没过,罚俸两个月三次没过,官降一级这可要了这些文官的亲命了,不得已再次开启了挑灯夜读模式,学得那是个两眼昏花啊。这不,汴京城里的蜡烛销量都被拉高了不少。没办法,先前偷懒落下的功课,一次性要补完,这谈何容易做实事哪里有这么简单,那是需要经验的。可这些文官只会指手画脚的,哪里有什么经验他们的经验就是吹牛逼,然后宴请宾客,空谈国事,不干人事。要不就是风花雪月,谈诗词歌赋,治政那是什么东西,能吃吗脏活累活,都让胥吏去干就是了嘛,我们当官的,当然是要享受了现在报应来了,这些文官不得已请来了胥吏,“虚心”向他们请教,好吃好喝供着,生怕自己考核不过。张正书也没想到,赵煦的这把火烧得这么突然,更加感慨宋朝的文官真的是人浮于事,根本是养了一群大爷。怪不得宋朝的行政效率这么低下了,有这群文官,能不低下吗只是让张正书想不到的是,这一两个月来,弹劾他的奏疏好像雪花一样堆向了赵煦的龙案前。赵煦笑骂道:“想不到那个姓张的,人缘居然差得这般模样”“倒不是没有人为张大夫说话的,好像尚书左丞蔡卞蔡相公,就觉得陛下此举乃是开创了先河,是莫大的善政”彭元量连忙说道。“蔡卿自然是这般说了,他为官踏实,事必亲躬,考核难他不倒。”赵煦很明白这种事,“其他人呢,就不是这般了。”“小的尝听闻,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可满朝官员连断案都含糊其辞,若没有胥吏相帮,他们怕是要弄出不少冤假错案来。如此之官,百姓岂能服气陛下此举,是得民心之举,自是受到百姓一致讚扬的。小的听说民间还特意为张大夫制了万民伞哩,这是多少官都盼不来的”听了彭元量的话,赵煦也乐了:“朕也没想到,这一招居然这般好使”赵煦确实感慨,他一直想整顿官场,但又找不到手段。作为皇帝,他需要官员为自己分忧,需要官员为他的江山出力。但是,这些文官出工不出力,除了会扯皮之外,基本技能都不会,赵煦也是挠破了脑袋。可又不能轻易贬谪他们,因为没有正当的理由啊其实,张正书早就说过了,庸官比贪官、赃官更加可恨。赵煦自然也明白这个道理,可奈何没借口把这些庸官干掉。就算是改编考核内容,也不是一日之功。需要探讨方案,怎么才能服众,怎么才能让这些文官自知理亏,不敢反对。不怕老实说,赵煦已经在心中酝酿很久了,就算不敢轻易尝试,生怕会引起朝局动荡。可张正书的举措,让赵煦如获至宝,立即稍加改动,就照板宣科地用上了,效果出奇的好先是考核上任的官员,然后波及到整个文官系统。一番考核下来,刷下了不少庸官,还省了不少俸禄,赵煦大为畅怀,更加认定了张正书是一员福将。“那姓张的小子,最近又在鼓搞些甚么”面对赵煦的问话,彭元量不敢怠慢,连忙说道:“张大夫如今亲自处理银行事宜”“银行”赵煦一愣,“他不治理李县,去鼓搞甚么银行”“李县几乎没有甚么纠纷,张大夫也不需要如何治理。也就是需要操心一下税赋、判案罢了。至于陛下派去守护李县的禁军,也没有宵小胆敢犯事,案子也少。而农桑、水利、教育之类,都有专人去管理,张大夫等同虚设,是以才诸多空闲,得以管理银行事宜”彭元量的话,让赵煦升腾起了浓浓的嫉妒。要知道,赵煦每天忙死累活的处理政事,还嫌时间不够用。可张正书倒好,每天优哉游哉的,还能处理他的生意“那他在鼓搞银行的甚么事”赵煦的语气不善,让彭元量也有点害怕了。“回稟陛下,张大夫在推出银行的贷款事宜,说是要扶持小作坊。如果有想开办作坊的,他可以安排进李县技校免费学习,还提供贷款帮助建立起作坊”“嗯”赵煦一愣,“这都行”“成不成尚不得而知,但确实没多少人愿意贷款”彭元量小心翼翼地说道,“正因为如此,张大夫才亲自上阵,说是作坊乃大宋之明天,岂能放任不管”“大宋之明天,说法倒是新鲜。”赵煦也不在意,“罢了,他的作坊也能为大宋增加税收,也算是善政了,任他去罢”“陛下英明”彭元量连忙拍了一记马屁。“西北战事听闻吃了一个败仗”赵煦的脸色有点不好看,“横山一役,怎么能被夏国抄了后路,损兵折将的”第九百一十七章:佔便宜可以,吃亏不行“陛下,这夏国人对横山了如指掌,能从不可思议的小路穿插出来。章经略也是儘力了,折损不算太大,尚是互有胜败的”彭元量连忙为章楶说起好话来,“再者,章经略年纪大了,连年征战,怕也是精力不济。稍有疏忽,也是人之常情且夫,这胜败乃是兵家常事,陛下不必着恼。只要这横山尚在我大宋掌控之中,我大宋就佔据着优势”“你呀你,总是为他们说好话”赵煦也知道,兵家之事凶险,没人敢说必胜的。“朕只知道,如今辽国已然进攻雁门关了,我大宋还有甚么反制之法”谁都没想到,辽国居然真的狗急跳墙了,一度雁门关都差点失守了。当然了,这不是辽国的皮室军很厉害,而是宋朝禁军太菜了。赵煦的强军计划,还没有把北方禁军给纳入进去,老弱病残还是那么多,自然打不过辽国的皮室军了。要不是雁门关关隘险峻,怕是已经被辽国攻破了。当然了,这也和辽国缺乏攻城武器有关,要是换成西夏,说不定就破了。即便是这样,也明知道辽国是武力劝谏,赵煦也被吓出一身冷汗来。雁门关一旦被破,就代表着大宋北面再无险可守,辽国就能一马平川直下,直捣黄龙了。为此,赵煦都憋了一股邪火,怪不得那些文官被贬了,没办法,谁叫他们撞到枪口上了呢想想看,外敌当前,你们这些当官的还优哉游哉不干人事,赵煦能不怒“陛下,不若增兵”彭元量小心翼翼地说道,“小的听闻皇家军校毕业的学员,都开始训练禁军了,把训练好的禁军调去雁门关,再换回北地禁军”赵煦眼前一亮,然后又迅速黯淡了下去。“不成,不成,汴京禁军本就不多,剔除了空额老弱之后,仅余四万余人。若是调走,谁来拱卫京畿”赵煦摇头说道,“再者,北地禁军一旦调动,怕是辽国立即大举进攻,到时候能不能守住,也是两说。”彭元量也没辙了,这确实是有点棘手。“朕思前想后,想来是北地无大将的缘故。”赵煦深思熟虑之后,才缓缓地说道:“你觉得哪一个大将,能担此重任”“小的不敢妄谈国事”彭元量吓得冷汗迭出,如果被朝中大臣知道他越庖代厨,胆敢干涉朝政,怕是比弹劾张正书更加疯狂宦官干政,贻害无穷。这是文官们的共识,也是绝对禁忌的事。彭元量不敢稍越雷池,只能推说不知道了。赵煦白了他一眼,倒是异想天开地说道:“姓张那小子,近来倒是闲适。听闻他在皇家军校,把那些校尉安排得明明白白,只凭两百人的皇城司亲从官,就把三百六十人的校尉打得落花流水。用兵之法,犹如神龙摆尾,毫无痕迹。朕想着,是不是派他过去,教训教训契丹人了”“陛下,张大夫还懂用兵”彭元量吓了一跳,他这个武夫,都不懂用兵。单打独斗还可以,彭元量可以说天底下没有几个人能打得过他。可是遇到战阵,箭矢横飞的场景下,任凭是神,也不敢说毫髮无损。“他不懂用兵,但他能衡量得失。”赵煦看过皇城司的报告,知道张正书的用兵原则就一条“佔便宜可以,吃亏不行”。所以禁军校尉好几次都有机会打败张正书的,但换到最后,还是张正书以微小的差距赢了。一次也就罢了,可以说是运气,但后面全是这样,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而且兵力几百,和兵力几千,几万,那根本是不同的概念。兵卒的素质可能短时间内提升不了,但战术方面,却可以做到最大的提升。如今是初夏时节,契丹人才能这么猖狂的。赵煦也是恨得牙痒痒,耶律洪基这老鬼确实眼光毒辣,一举打在了赵煦最难受的地方。想大宋虽然有数十万军队,可能堪一战的,也就二十来万罢了。有十几万在西北了,剩下几万在北方,还有一两万在汴梁城。这样的兵力布局,对兵力的需求是捉襟见肘的。再加上西北战事胶着,已经打成了添油战术,老兵不断损失,新兵质量又良莠不齐,赵煦恨不得再多几年时间,然后训练好军队再找回场子。可惜赵煦也知道,这练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军制改革也不是一日能竞功的。就好像大宋的禁军,也不是一天烂到骨子里的。想宋初的时候,宋太祖横扫八荒六合,哪里有人能挡得住大宋禁军的兵锋没有,一个都没有要不是宋太祖倒在了阴谋诡计上,倒在了权力倾轧上,说不定幽云十六州早就被大宋收回了,甚至辽国都会被打得退回北漠。汉人一旦强大起来,游牧民族就要遭殃,这是必然的。因为农耕民族的汉人,和游牧民族天生就是死对头。游牧民族因为生存没有保障,一旦遇到荒年,没有粮食吃了,就要南下掠劫。这是天性使然,也是生存所迫。但是汉人也不是天生被欺负的,一旦奋起反击,那游牧民族就倒了八辈子血霉了,被撵得如同丧家之犬,甚至远遁西亚,不敢再往东一步。匈奴、突厥一个个历史上有名的部族,早就消失在了汉人的视界里。唯独在中亚,在西亚,还能看得到他们的蹤迹。现在别看契丹人、党项人好像很厉害的样子,那是因为汉人自己自废武功而已,要是真的较真起来,只要有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用一代人的时间,就足够把他们打垮了。要知道,中原王朝的战争潜力,远不是草原王朝能比拟的赵煦现在就憋了一股劲,要证明自己远比他的父亲,他的祖父,他的祖辈厉害。但很可惜,赵煦现在最欠缺的就是时间。要奋起直追,你还得需要时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