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0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401(1 / 1)

d难做”“当然难做了,像我这等正直的官,百分百是被排斥的”张正书开始在自己的脸上贴金了,但索要政策来获得利益时,他比谁都积极。没办法,张正书太清楚中国的国情了,从古至今皆如此:公平都是相对的,而如果你能得到某项政策,那么就能打破公平。从汉朝时的“盐铁专卖”到宋朝的“榷酒”、“榷茶”,都是政策导致的不公平。能抓住政策的人,都暴富了。只要政策不变,或者没有改朝换代,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但如果他们太过放肆,侵害了国家利益,损公肥私,改朝换代了,他们也会被打入尘埃的。当然了,从汉到唐这千余年间,还是有世家门阀可以存在这么久的。但宋朝之后,他们就已经消散在历史的尘埃之中了。唯一不变的,还是政策致富这一条最轻鬆的路。曾文俨也被逗乐了:“贤婿果非常人”曾信骥却撇了撇嘴,他还记得当初是谁把他坑得差点连老婆都没了。张正书正直这句话说出去,整个开封府都没有几个人相信想想之前张正书都做了什么好事吧,横行霸道不说,还当街调戏良家妇女,在菁楼里争风吃醋哪一件不是天怒人怨的事这种人还正直鬼才相信反正曾信骥是绝对不信的,谁爱信谁就信去。曾文俨歎了口气,说道:“若贤婿如此不合群,如何能在朝堂立足”他的意思,自然是担心张正书被排挤,被陷害,如果是这样,他曾家怕是也要受到牵连的“那倒是不用怕。”张正书想了想说道,“我现在是武臣了,只要我没有触碰到文官的权力,他们是不可能把我弄垮的。再说了,我现在背后是将门,得罪我等于得罪整一个将门,整一个武臣,他们也要掂量掂量。文可以压着武,但不能灭了武,这是官家的底线。”张正书已经把实情说了出来,不管是哪一个宋朝皇帝,都不会坐视文官把武臣灭了的。这样的话,他屁股下的皇位是最先坐不稳的。如果哪一个皇帝不握紧手中的兵权,那他就等同一个傀儡了。刘邦为何杀韩信,赵匡胤为何杯酒释兵权就是为了稳固皇位别看宋朝的武臣好像很憋屈,但其实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武臣的地位是低了点,但俸禄啥的都没有被亏待过。如果文官打压得狠了,皇帝还会拉偏架,帮帮武臣。说起来,看似做武臣委屈了,其实并不然。不然的话,狄青也不会以武将身份做到了枢密使了。一样的道理,只要赵煦还没放弃张正书,那些文官就搞不倒他。再加上张正书手段光明正大,公是公,私是私,想要捉到他的把柄不容易,除非栽赃陷害,或者用苦肉计,以棋子换掉张正书。但想想看,张正书只是一个从五品的武臣,实权现在又自请脱离了皇家军校,文官们还有什么借口攻击张正书或者说,这样的张正书值得文官们用这么大的代价去换掉他吗再一个,万一被识破了,被破招了,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基于此,张正书是稳坐钓鱼台的,只要他超然事外,就不会被当做众矢之的,哪怕他满朝皆敌。只不过,张正书现在也酝酿着要辞官了,只待赵煦有病危的迹象,他就立马辞官。不辞官不行啊,难道要把自己架在火架上烤吗曾文俨的社会阅历多,被张正书这么一提醒,他就明白了:“看来,官场也是利益之争啊,与做买卖差不多。只要能赚钱,先前的对头都能把酒言欢,共同赚钱”“差不多是这个道理,但那些文官还是有底线的。”张正书笑道,“如果是老死不相来往的,那就真的是老死不相来往了。”“呵呵”曾文俨笑了笑,他也知道文人的臭脾气,从不认为有人比自己更厉害,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就是这个道理了。要是结了怨,那可能就真的一辈子不往来了。甚至朋友翻脸成仇敌的事,在官场也不少见。“妹婿,那你做这个官,还有个甚么劲”曾信骥一脸鄙夷地说道,“还不如辞了官,专心做买卖好过”“我也想啊,但不行。”张正书歎了口气,惆怅地说道,“官家不放心。”一句“官家不放心”,就足以让人沉默了下来。“因为天险之城”曾文俨到底是老江湖了,一下就猜到了实情。“不单单是天险之城,还有银行,冶炼作坊”张正书笑道,“如果被官家知道我造船也是这么厉害,怕是他更不敢让我在野撒欢了。”曾文俨也点了点头,将心比心都是这么做的,要他是皇帝,怕是他也不放心这么一个人才不在自己的掌控。说不定,曾文俨会用更加过激的办法,把张正书牢牢地绑住。别人不清楚张正书的本事,可曾文俨太清楚了。别的不说,曾文俨像张正书这个年纪,怕是也无法做到这么大的生意。当然了,曾文俨是白手起家,和张正书这种富n代是不一样的。第八百九十章:火急火燎就在他们谈着做官的事,聊得兴起的时候,突然外面闯进来一个僮仆,说道:“姑爷,报社的人找你”“嗯”张正书有点奇怪了,难道发生了什么事不成“泰山,我出去瞧瞧”话音刚落,那报社的一个僮仆就闯了进来:“小官人,天使来了”“卧槽,什么,鸟人来了”张正书第一个反应就是长着翅膀的鸟人,难道真的有那种生物的存在那僮仆愣了愣,不明所以地说道:“甚么鸟人”“不就是天使吗”张正书也愣了,难道不是鸟人“小官人,天使是天子使臣”那僮仆快哭了,“就等着小官人你回去复旨哩”“额”好吧,是张正书想差了,他总算记起“天使”是何物了,在宋朝这会,天使就是个宣旨的宦官。“那个泰山啊,官家不知道又要我做什么差使了,我先回去看看。姝儿先留在你这里吧,或许等会我就回来了”这话只是个敷衍,以赵煦的性子,怕是这差事不会简单了。京华报社离曾家并不远,急急脚几步路片刻便走完了。回到京华报社,立即看到了一个小黄门,端着圣旨在候着张正书。“张大夫,话且不多说,圣旨在此,你先领了,再与咱家进宫一趟,陛下召你觐见”张正书满头黑线,这赵煦还挺会使唤人的,先前都说了这段时间让他休息一下的,现在又让他干活,真的是出尔反尔摊开圣旨一看,张正书大概明白什么事了,稍稍思索一下,然后说道:“走吧,此事怠慢不得”此时,大宋皇宫里,赵煦还在福宁殿踱着步子,十分焦躁的模样。一旁伺候的宫女,纷纷垂着头,一动不动的,生怕惹来赵煦的不快。而彭元量也在一旁垂着头,好像在思索着什么似的。“彭元量,你再派人去催催”赵煦是真的急了,冲着彭元量大声嚷道。“陛下,稍安勿躁,想来张大夫很快就到了”彭元量也是无奈啊,这赵煦的急性子什么时候才能改过来“陛下,你且坐下,若是这般疾走,万一染了风寒,怕是不美啊”赵煦眼睛一瞪:“都火烧眉毛了,朕哪里还静得下来”“那为何官家不找章相公来商议对策,要找张大夫呢”彭元量也有点奇怪,能让赵煦如此火急火燎的事,不应该是叫章惇过来才是吗刚刚辽国使臣求见,彭元量也在旁边听了,那辽国使臣恳请在南御苑宴射,赵煦也答应了下来。所谓“宴射”,其实就是大宋做东,然后宴请各国使臣,各国使臣派出善射者射弓,耀武扬威。而大宋为了不落颜面,也是要选能射武臣伴射,就彼赐宴的。说白了,就是辽国想要威慑大宋一番罢了,赵煦为了不落脸面,只能接招。说到宴射,其实也是官民同乐的大型活动。只要伴射得捷,京师市井儿争先遮路,争献口号,观者如堵。说到射箭,赵煦并不担心,大宋武力虽然孱弱,但对弓箭一道,却是重视有加的。招募兵卒的时候,不说那些凑数的厢军,但凡是正规军,都要求能开一石弓。当然了,随着黄河泛滥,这个规定也形同虚设了。不过,在宋朝精锐当中,找出几个善射者还是可以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宋朝就赢定了。因为辽国、西夏等国之中,善射者也不少。所以,很多时候大宋都是用神臂弩来压场面的,没理由大宋在自己的地盘上输掉的,对不对当然了,这又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了,就是大宋武力不能压住辽国、西夏,一旦被回鹘、交趾他们看出了虚实,那么说不定会怎么勾搭来讨得最大利益了。别的不说,如果回鹘确定不与西夏为难,让西夏腾出兵马回援兴庆府,这仗就难打多了。交趾如果瞧出了大宋的虚实,再次兴兵侵宋,也能让大宋疼上一段时间的说起来,这种事应该找章惇才对的,但赵煦的第一个念头是:“说不定姓张那小子有妙计”也不知道从何时起,赵煦已经养成了依赖张正书的习惯,甚至章惇都靠边站了。“章卿虽能文能武,但此事朕想先听听张大夫的看法。”赵煦找了个蹩脚的借口,可彭元量却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很快,张正书就来到了福宁殿前面,赵煦立马宣他觐见。“事情你也知道了,有什么办法破解吗”赵煦劈头盖脸地就问道,要知道这可是辽国、西夏的阳谋啊张正书被赵煦的样子吓到了,差点没被吓到退后几步。好在张正书的心理素质过关,很快就整理好心态,对赵煦唱喏道:“额,臣参见陛下,恭请”“行了行了,别搞那么多繁文缛节了,快说,你有什么办法”赵煦也是火急火燎的,明天就要到南御苑宴射了,可面对辽国、西夏赤裸裸的武力压迫,赵煦也有点吃不住。很明显,夏辽两国想藉此告诉赵煦,你最好还是赶快退兵,不然的话,别怪夏辽两国联合对付大宋了。张正书反问道:“官家,你想怎么对付契丹人和党项人呢”“不能让他们得逞就行了,还有,要展现出大宋的威风”赵煦说道,“朕本想着用神臂弩,叫那些夷蛮好生见识一下,大宋并非那么好惹的不过,神臂弩向来是夏辽两国欲得到的机密,轻易不能外露。可如果比拼射箭,我大宋武臣,怕是没有多少个有把握的”这是实话,宋人虽然重视弓箭,可弓箭一道,其实比不上夏辽两国的。毕竟人家是拿弓箭吃饭的,大宋是拿弓箭打仗的,相比较之下,实践的时间都短了很多。哪怕宋朝的弓比夏辽的弓好一点,但夏辽两国的善射者,百步穿杨那是家常便饭。甚至能在一百五十步远,射中箭垛。上一年,赵煦就见识到了这种神乎其神的射技。只转念一想,张正书就有法子了,笑道:“官家,其实这事也容易。”“哈哈哈,朕就知道你小子有办法”赵煦急忙问道,“是甚么法子”第八百九十一章:赏赐就免了“军事演习啊”张正书理所当然地说道,这还用说吗“军事演习”赵煦有点不明白,这算什么法子“额,怎么说呢军事演习,就好像我在皇家军校的彙报表演一样,用来威吓对手的。把我们的最新武器,最新战阵理念,最新盔甲都亮出来,让对手胆寒,从而不敢侵犯边境。”张正书解释了一下,“要是对手没有被吓到,那再加料,在边境开启军演,最好在敌国探子面前。当然了,这也要把握一个度,避免真的起了冲突”“妙啊,实在是妙啊”赵煦抚掌说道,“但边境一说,不成熟。”张正书也笑了笑,自然不会去反驳。毕竟宋朝的武力咳咳,实在是孱弱不堪。万一真的惹起战端来,说不定要被人打穿整个北方的。在“天险之城”没有建立之前,赵煦不敢这么“浪”。嚣张是要有嚣张的本钱的,没实力装逼的那是傻逼。很明显,赵煦不是傻逼,所以他现在根部不考虑去挑衅别国。能把西夏拖垮,对赵煦来说就是最大的惊喜了。要知道,自西夏建国之后,就是历代宋朝皇帝想要征服的地方,只要赵煦攻克了西夏,那就是远迈其父其祖的功绩,甚至声望直逼太祖太宗了。在这么大的一个功绩诱惑下,赵煦是绝对拎得清的。“这件事,就交给你了。”赵煦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等等,官家,你不是说让我休息一阵子的吗”张正书惊愕地说道,“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他绝对能胜任”“朕就相信你一个”赵煦心中暗暗好笑,但表面却无比严肃地说道,“你也知道这一次非同小可,万一搞砸了,朕决不轻饶你说,如此重要的事,朕能信任其他人吗至于你,你就辛苦一点,朕少不了你的赏赐”“赏赐就免了”张正书现在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富可敌国了,金钱对他的吸引力几乎等同于零,“你的赏赐不是金银就是珠宝,没啥稀罕的。官家,你准许我有三个月假期,不再弄其他杂七杂八的事就好。三个月之后,汴河解封,天气转暖,建城一事也要开始抓紧了”“你这小子,算盘倒是打得挺好的”赵煦略微有点不喜,但也确实知道自己做得不地道,想了想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