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不会吧”张正书这倒是有点惊讶了,要知道大宋一年的税入起码在六千万贯,今年怕是更多,可能达到八千万贯,连一百万贯都拿不出来王庆冷哼了一声:“你是不知道那些文官的嘴脸,但凡是官家想做的事,他们就反对。特别是要国库出钱的,他们就更是油盐不进了”张正书倒是早就预料到了:“那是自然的,国库有钱了,他们才能去贪啊”“你的馊主意多,官家让我来问你,有甚么法子让他们松口”王庆总算说出了来意。张正书笑了,看来赵煦是心动了啊。毕竟汴梁城北方无险可守,早就成大宋历代皇帝心中的一根刺了。如今能建起这么大的一个城池,还天然具备防守能力。这样的城池,皇帝怎么可能不动心而且,大宋的皇帝苦啊,从生下来到做了皇帝,甚至直到老死,都可能没踏出开封府一步。除非是特殊情况,比如汴梁城遭受了洪灾,皇帝被迫出开封府避难。在宋朝的历史上,也就宋仁宗一人遇到过罢了。可想而知,赵煦对外面的世界是多么渴望了。但是,赵煦说张正书馊主意多是怎么回事他是随便乱出主意的人吗他出的主意,哪一次不是被证明了是确实有用的“没”张正书没好气地说道。王庆皱眉道:“这是官家的旨意”“没”张正书继续说道,他才没心情去碰这个霉头呢。“你就当帮帮咱家好不好,咱家也难做啊”王庆一改以往的孤傲高冷形象,都快要哭了:“你是不知道官家多难伺候”“有哪一个皇帝好伺候了”张正书抱起那个从宜兴带回来的紫砂壶,美滋滋地嘬了一口茶水。这时候的宜兴才刚刚改名不久,本来是叫义兴县的,因为要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改义兴县为宜兴县,属于常州地界。张正书下江南的时候,特意遣人去宜兴那里定制了一个紫砂壶。所谓紫砂,是一种特殊的陶泥,有很好的可塑性,入窑烧造不易变形。制成的紫砂壶,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能使茶叶越发的醇郁芳沁。紫砂壶还有独特的透气性能,隔夜茶也不会馊。第七百四十二章:疯子要是在后世,这么一把上好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壶,分分钟要卖过几百万的。但是嘛,在这年头就没啥价值了。毕竟泡茶还没真正占领市场,大头还是“点茶”。自然的,紫砂壶的妙用就体现不出来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张正书钻了个空子,一下子订做了三十多把紫砂壶,好像宝贝一样供了起来。没办法,紫砂泥是有限的,特别是上好的紫砂泥。所以,别看只有三十几把紫砂壶,要是紫砂壶的概念被炒起来了,这些就是天价紫砂壶了,可以当传家宝的。现在嘛,也就张正书当做宝而已。世界上的东西就是这样的,没有炒作起来的时候,一文不值,炒作起来了就值钱了。比如钻石,事实上地球上的钻石矿不知道有多少,而且钻石除了硬之外,能切割玻璃之外就没啥用处了。哪怕是在宋朝这里,张正书也找到了不少小型的钻石,就是拿来切割玻璃的。而经过无良钻石商的炒作,刻意少量开采钻石,才把钻石的价格给炒上去。后来钻石矿多到捂不住了,比如在非洲不知道发现了多少钻石矿,这些钻石商又炒作切割钻石的概念,什么黄金比例切割,完美六面、八面反正就是一句话:我们的钻石是最厉害的,其他钻石都是渣渣这些钻石商还成立了鉴定协会,经过他们认证的钻石才是天然钻石。这种又做裁判又做运动员的事情,这些钻石商做起来一点都不脸红。到了二十一世纪,这些钻石商就编不下去了。因为人工合成钻石来了,从外形上说,人工钻石的卖相比天然钻石的更好更完美看看,这就是炒作的力量不过嘛,好东西是不用炒作的,它一样值这个价钱。就拿这个紫砂壶来说,等炒茶兴起之后,它一样会被人发现用来泡茶的好处。那么,紫砂壶的价钱也会一路走高。等上好的紫砂泥用完了之后,这些个上好紫砂泥制成的紫砂壶自然也就值钱了。钻石则不同,钻石商那摆明了炒作和欺骗,但偏生女人就吃这一招。说实话,钻石可能就比水晶值钱那么一点点罢了。这还是在宋朝而言,等去到二十一世纪,可以通过高温高压合成人工钻石了,那钻石真的是比什么都便宜了。当然了,那些钻石商肯定不会坐以待毙的,他们的花样多的是。比如,鼓吹天然钻石比人工钻石好事实上什么仪器都检测不出来人工钻石和天然钻石的区别;比如制定行业标准,自己却充当裁判;比如以切割工艺复杂标榜自己的做工,却丝毫不提材料二字而张正书自然不屑于去做这种事,他也没炒作紫砂壶而实际上也就只有他才明白紫砂壶的好处而已。一旁的王庆看着张正书悠哉游哉的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要不是他们是盟友关系,王庆早就翻脸了:“你倒是出个主意啊,好歹也让咱家回去交差不是”张正书瞥了他一眼,说道:“倒是有个法子,就看官家想不想用了。”“你且说说看,咱家斟酌一下”王庆也有心理准备,张正书每次出的主意,都是骇人听闻的,差点没把他的小心肝给吓坏了。张正书好整以暇地说道:“利用报纸的力量。”“报纸的力量怎么个说法”王庆不太明白,这报纸有啥力量难道,还能叫那些文官松口吗“你掌管皇城司也那么久了,朝中大小官员的把柄,你也掌握了不少吧”张正书嘿嘿地笑道,十分不怀好意。“你的意思是”王庆一阵心惊肉跳的,这张小官人还真的不怕死啊“就是你想的那样”张正书不怀好意地笑了起来,“怎么,怕了”王庆面色复杂地看着张正书:“你这个疯子”“在疯子的眼里,别人都是疯子,就他一个正常人。”张正书淡定地说道,“王公事,这可是你叫我出主意的。”“唉,咱家就知道,你这人只会出馊主意”王庆叹了口气,“你这是唯恐天下不乱啊不错,皇城司是有他们的把柄,甚至朝中就没几个文官是清白的,那又怎样难道你敢把他们的把柄,全都公诸于众”“我又不傻,那样的话,我这报社还用不用办了”张正书白了他一眼,这人是怎么当上皇城司头头的水平也太次了吧他都不敢做的事,张正书怎么可能敢做“那你的意思是”王庆也懵了,不太明白张正书到底想要干嘛。张正书笑道:“我大宋崇文抑武,想必你也是知道的。只要文官不造反,贪渎什么的,官家也不想管。就算管了,至多也就是贬谪流放罢了,那些个官场老油条,滚刀肉会怕这个”王庆点了点头,这也是为什么皇城司有把柄,却不敢用的缘故了。皇城司主要是暗中收集官员结党营私的证据,在宋朝结党比贪渎的罪名重多了。苏轼被贬,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他“结党”了。而像宋朝的政治斗争,失败的一方被安上的罪名,往往也是“结党”。但是,也不乏一些贪官落马的。只不过这些贪官落马,名义是贪渎之罪,实际上,尸位素餐的罪名更重。甚至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个贪官不是因为贪钱而被贬谪了,而是因为他不受皇帝待见,皇帝故意拿了他的把柄去治他罢了。只不过在赵煦一朝,官家还没有用过这种手法。用得最多的,还数宋太祖、宋太宗这两人。王庆不傻,相反他还很聪明,立即想起了太祖太宗两朝是怎么“整治”贪官的,立时就会意了:“你是要官家效仿太宗”张正书点了点头:“哪个反对得最厉害的,你就把他贪污的证据给我,我利用风闻、苦主等词刊载在京华报上,煽动名义。你再安排一个苦主去敲登闻鼓,然后官家再演一演戏,表现出勃然大怒,勒令大理寺严查。然后你再伺机把这些个贪官的把柄暗中交给大理寺,让大理寺一次性清光那些小喽啰。至于能量大的重臣,你动不了也不要去动,官家还不想让朝堂不稳”王庆倒吸了一口冷气:“你”第七百四十三章:皇帝急了王庆“你”了半天,却没吐出一个字来,可见他的心中到底有多震撼了。事实上,在宋朝玩这一手已经不算新鲜了,早在春秋战国时、秦汉时的朝堂上,这样是手段就屡见不鲜。张正书只不过是求助了一下系统,然后把这个计谋说出来罢了。这就是阳谋,赵煦摆明了车马,告诉那些反对的文官:我就杀鸡儆猴了,怎么样你们有把柄在我手中,你们是想贬官呢,还是想赞成这件事呢那些文官之所以敢屡屡触犯天颜,把皇帝骂个狗血淋头,不外乎自身好像是一个道德完人,正直的君子,所以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喷得为所欲为。然而,一旦身份被揭穿,原来他是一个贪官,那他还有什么名声,有什么脸面敢骂出这样的话来不管是哪个官,都要掂量掂量这里面的分量吧到底是阻拦皇帝建城好,还是顺从皇帝的意思毕竟宋朝的官,要是全都拉出去砍头,那肯定有冤枉的;要是隔一个砍一个,那肯定有漏网的。不知道多少官员是内心有鬼的,怕皇城司捉到自己的把柄。万一惹怒了皇帝,再来一个杀鸡儆猴到自己身上,惹火烧身那就惨了。洞察人性之后,这个阳谋是最好的。只要赵煦演技过关,那么震慑朝臣一段时间根本不是问题。甚至,赵煦还能利用帝王手段,通过这方法慢慢地掌控朝堂,只留下一些真正有能力的臣子。至于那些贪官,全都丢到穷山僻壤那里,叫他们去喂蚊子。不过,张正书并不认为赵煦有如此魄力。能顺利达成建城的目的,张正书都觉得是赵煦超常发挥了。“怎么了,很惊讶”张正书觉得好笑,这样的情报头子,还真的不太适合去参与政治斗争。这一点点小伎俩就惊慌失措了,要是张正书再用什么狠招,王庆岂不是要晕过去了“小官人,你知道这意味着甚么”良久,王庆才缓缓地,表情严肃地说道:“这是在瓦解文官啊”张正书无所谓地摊了摊手:“那关我何事我只是出主意罢了,至于后果,我也用不着去想,对吧毕竟用不用这个主意,是官家的事。”王庆苦笑道:“还有其他法子吗”“有,让官家找带头的人谈话,许以利益,他就肯转投阵营了。”张正书很无赖地说道。这绝对是一个主意,但赵煦绝不会用就是了。在历朝历代,皇帝和臣子的关系大多紧张,特别是自命不凡的大臣,那更是认为皇帝也不过尔尔。嘴上虽然不说,但心中就是这么想的。哪怕是皇帝再强势都好,臣子内心也是大多不服气的。这样的君臣,还能坐下来谈利益别说臣子了,皇帝都拉不下脸果然,王庆听完之后直接甩白眼了:“得,问你也白搭,你这人就是满嘴馊主意”张正书爱理不理的模样:“知道你还过来问我我的办法很简单啊,直截了当,看谁不顺眼就撸掉。要是做个皇帝都没这等霸气,那做皇帝还有个甚么意思”“嘘”王庆被吓了一跳,“噤声你这人,不要命了啊”张正书才想起,卧槽,眼前这人可是皇帝的耳目,是大宋的情报头子来的幸好,王庆早就和张正书结成了秘密联盟,张正书也不用太担心王庆会出卖他。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张正书有些后悔自己口无遮拦了。“咳咳,我的意思是,官家不能对那些文官太过迁就了,打击打击才行嗯,你应该懂我的意思”王庆抹了一把汗,说道:“咱家是懂,但别人可不懂。小官人,以后的嘴巴可要牢固些才好,万一你进了天牢那没事,咱家能救你一救。可你要是把咱家都牵连进去了,那神仙都难救了。”张正书嘿嘿笑了笑,说道:“放心好了,这话不就是说给你听的嘛”王庆被噎了一下,良久才转移话题说道:“你是真的就这两个主意”“怎么,还不够啊要不我再”张正书张嘴就要来,吓得王庆连忙说道:“够了,够了,咱家怕再听下去,官家会一怒之下把咱家给贬了”“那不正好遂了你的心愿”张正书也开起了玩笑,“多好啊,不费吹灰之力,就达到了目的”王庆满头黑线,张正书这是故意找茬的吧要是现在他失势了,下场绝对惨不忍睹别的不说,哪怕是为了家人,王庆都不能被赵煦弃用了。这就是皇城司的悲哀,看似权柄很大,也无能能制衡,但地位尴尬,一旦失去了身份保护,那等来的就是无尽的报复。“也罢,怕是也只能这样了”其实,王庆本来也就不报什么希望,张正书一介屁民,又不是政治斗争的老手,怎么可能会想得出好主意来别看张正书在赚钱方面好像挺有天赋的,主意也不少,但是涉及到政治斗争,他还是太嫩了点。就连王庆,在皇城司做了十几年的情报头子,也未必斗得过那些官场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