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虽然孔武有力,使得一手好枪棒,可终归不是纯正的武人,体能跟不上,此刻已经喘得像条狗了。“王爷,小的小的也不成了”高俅估摸着,自己已经跑了有十几里地了,偌大一个王府后院,他来来回回都跑了近百趟,就差没躺地上了。如果有后世的段子手看到此刻的高俅,不知道还会不会说出“高俅退役了,中国足球一千多年都没缓过来”的段子。无他,高俅实在是逊毙了,活脱脱一只菜鸡。说实话,高俅的白打确实玩得不错,几近巅峰。可竞赛性蹴鞠和白打不一样啊,根本不在意好看不好看,只在意实不实用。花哨再多,不实用也是白搭。在球场上,明明一个转身就能摆脱的人,你偏偏要挑高球想要过人,这不是给对方机会抢球吗说白了,竞赛性蹴鞠就是体能、技术、战术的结合,高俅的个人技术是不错,可他的体能,还有整体的战术太差了,如果不针对训练,根本练不出来的。可惜,赵佶不明白,高俅也不明白,这世上怎么会有人踢蹴鞠比他踢得还好“你要是练不成,本王就去李家村,把那个甚么刘忠招揽过来算了,本王就不信了,那商贾子还能踢得过那刘忠”赵佶也是蔫坏蔫坏的,居然想到了挖人。嗯,要是他成了后世的足球俱乐部一把手,说不定真的会打造出一支超级球队来前提是金主肯花钱。在赵佶看来,花钱买个人算什么,把几百贯砸到刘忠面前,不信他不动心。只苦了高俅,只能咬了咬牙,继续玩命地训练着。“王爷,天气冷,莫着凉了”一个狗腿子献殷勤地披了一件裘衣给赵佶,赵佶此刻也感觉浑身粘乎乎的不自在,于是便说道:“去,给本王端热水来,本王要沐浴。”那狗腿子自然是欢天喜地领命去了,顺带还瞅了一眼渐渐失宠的高俅,心道:“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高俅,你也有今日”第四百八十三章:敲打这一晚,赵佶睡得很快,因为累到了极点,连以往喜爱的某个床上运动都没兴致了。不过,赵佶也睡得很不踏实,因为他做梦了。梦见自己带着高俅他们,踢赢了李家村的刘忠,心满意足的赵佶对张正书说了句:“论蹴鞠,你根本不是本王的对手”说完这句话后,赵佶只觉得全身舒畅了。至于张正书说了什么,赵佶完全不想听。他固执的认为,在蹴鞠这个领域,他就是权威管你是什么竞赛性蹴鞠,还是白打,亦或者是“风流赛”,赵佶都要做那个第一人。“王爷,王爷”赵佶还没来得及抖威风,突然被人叫住了。“兀那汉子,竟敢打断本王讲话来人呐,拖出去打”赵佶恨恨地说道,但他很快就发现了,自己并非在操场上驰骋着,而是整个人躺在床榻上,只觉得浑身酸软无力。这几日来赵佶的运动量不小,肌体无力也是正常的。“王爷、王爷”那个声音还是在坚持不懈地叫着赵佶,弄得赵佶有些心烦意乱了。“吵甚么,就不能让本王好好睡个囫囵觉”赵佶的作息不算规律,甚至有时候通宵达旦作画、写字。嗯,当然还有时候做些没羞没躁的事。于是,端王府上有个规矩,确切来说是赵佶立下的规矩,他睡下之后只能睡到自然醒,别人都不能叫醒他。谁要是敢叫醒他,就等着吃家法吧。可今天是怎么了,赵佶憋了一肚子火气,睁开眼怒斥了几句,可那侍从还是不依不饶地说道:“王爷,大事了,大宗正事来了,官家贴身内宦彭内官也来了”赵佶登时被吓得半点睡意都没了,慌了神说道:“他们来这作甚难道是要本王就蕃的不不不,本王绝不出汴京城。本王要去见太后,本王不能去那端州”赵佶真的是慌了,已经有点语无伦次的感觉了。“赵家子果然都是这般威风”大宗正事缓缓地走进来,吓得赵佶连忙起床,也不顾衣衫不整了。“赵佶拜见大宗正事”赵佶不敢怠慢啊,这个大宗正事可是赵宗粹。赵宗粹是谁按照排辈,赵宗粹是永嘉思恪王赵允迪的儿子,周恭肃王赵元俨的孙子。也就是说,赵宗粹是他爷爷辈的宗室。不仅辈分高,身份也不俗,赵佶根本惹不起。“端王啊,最近你可不安分,连官家都惊动了”赵宗粹也是个“实在人”,身后跟着一个彭元量,他自然知道要怎么做。赵佶如今也不过是十六岁的少年,但身在天家,对于这样敏感的事,赵佶不可能没有警觉的。“不知大宗正事所言何事”赵佶小心翼翼地试探问道,而他平时里身后那些狗腿子,此刻早已经不知道去哪里了。抬眼看去,唯有高俅在门外,一脸着急的模样,却不敢进来。“宗正寺收到消息,端王在青楼与民争风吃醋。”赵宗粹也是觉得有点好笑,身为王爷喜欢逛青楼的,也唯有赵佶一人了。“此事影响极坏,官家亲自过问了。”赵佶心中一凛,虽然宋朝亲王很清闲,一般来说,只要不造反都能一生平安。再荒唐一点都没关系,可你不能做得太过,有损天家颜面。王爷去狎妓,好听点是风流雅事,可说难听点就是出入烟花之地,这叫世人怎么看待赵氏宗室“佶知错了”赵佶认错认得很干脆,他知道如果抵死不认,恐怕会招惹更大的事情来。只要能留在汴梁城,赵佶别说认错了,就算是禁足他都心甘情愿。这年头从汴梁城去岭南端州,那就是一条不归路。沿途各种疾病,各种水土不服,去到目的地都没了半条命了。要是运气差一点,可能直接在路上就死掉了。“既然你认错了,那就得改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宗正寺给端王的惩罚是,禁足半年,半年时间里端王府的用度也要减半,你服不服”赵宗粹也觉得自己是个恶人了,居然这么欺负一个才十六岁的束发少年。赵佶连忙说道:“服,佶定当遵纪守法,日后定不敢再犯。”赵宗粹也不好在这件事上说什么,赵煦摆明了是想教育一下赵佶,他不过是奉命而为罢了。天家的事,兄长教育弟弟,好像是理所当然了。如果赵煦放任赵佶错下去,那么天下人怎么看赵煦赵宗粹也理解赵煦的难处,可这个恶人却要他来做了。“怪不得赵仲御死活都不肯做这个大宗正事,原来是吃力不讨好的活计。”赵宗粹心中感慨地想着,要知道,他这个位置本来是他族侄赵仲御的。赵仲御可是商王赵元份的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的孙子,昌王赵宗晟的儿子。素有神童之名,自幼卓尔不群,晓通经史。赵煦亲政后,让他管理大宗正司,可赵仲御死活不做。最后,赵煦也没办法了,为了维护自己的颜面,只能下诏,弄了个“虚位”,让赵仲御做一个终身制的宗正卿虚的,只能监督,没有实权。赵宗粹这才明白,原来他这个族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之人。天家的事,不好管啊谁做了大宗正事,都是吃力不讨好的。“端王好自为之罢官家还遣了大儒,不日就到端王府上,教授纲常伦理,经史典籍。望端王好生收敛性子,多读圣贤文章,修身齐家”赵宗粹絮絮叨叨讲了许多,赵佶不停地点头称是。其实,事情到这已经算是尘埃落定了。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赵佶松了口气,但又觉得十分不忿,以往他做得比这次出格多了,怎么就没见宗正寺来管他前两年他曾把喜欢的撷芳楼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长期与之厮混也不见有宗正寺来管。今天却事出反常,赵佶不是傻子,相反他还很聪明,稍稍一思索就明白了。他的六哥,当今官家对他不满了。为什么官家会对他不满呢赵佶的脑子里突然闪过一张脸第四百八十四章:无耻驸马“太后”赵佶明白了,王诜之前给他献计,让他去巴结向太后。虽然稳固了亲王的位置,也不会因为就蕃问题而离开汴梁城。可同时,这惹来了赵煦的不快。最近,因为废后立后等问题,官家和向太后又针锋相对了好长时间。虽然以赵煦的退让为终结,但以赵佶六哥的性子,肯定是恨上了向太后。赵佶明白了,他是遭受了无妄之灾,成了出气筒。想明白了这一点后,赵佶反而不怕了,整理好衣裳后恭恭敬敬地送了赵宗粹出了端王府。但他忘了还有一个人在这里。“端王,此事太后也已知道。今后,端王也不要随意进出皇宫了”彭元量走到门口的时候,轻飘飘丢下一句话,然后笑了笑。那笑容,在赵佶看来,简直好像恶魔。然而赵佶也知道,此刻形势比人强,他毫不犹豫地将腰间的金牌给了彭元量。彭元量抛给他一个“算你识相”的眼神,然后才出了端王府。虎虽老,威犹在。彭元量虽然走了,可情报头子的威慑力,却让赵佶浑身发冷。这种冷,不是天气的冷,而是自心底透出的冷。“六哥是不是知道甚么了”赵佶不得不这么想,他和老师王诜都存了一个念头,那就是赖在汴梁城不走。可如果赵煦铁了心要赶他离开,其实赵佶是没多少借口的。作为端王,你不去端州,还赖在汴梁城,这成何体统而向太后,就是赵佶最大的大腿了。原本想着抱紧这大腿,就再无后顾之忧。但如今被收缴了入宫凭证,就等于赵佶再也无法轻易见到向太后了。“这可怎生是好”赵佶慌了,禁足、减用度他都不怕,唯独怕就蕃。端州,怎么可能和汴梁城比去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赵佶会疯掉的。“高俅,高俅”赵佶都快急得失去理智了,高声叫了起来:“快,快去请老师”按说,王诜是赵佶的姑丈,应该叫姑丈更为亲切的。可在赵佶的眼中,王诜是不折不扣的老师,这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高俅不敢怠慢,连忙出门去请人。赵佶好像丢了魂一样,回到了王府中,这时的赵佶别说踢蹴鞠作画写字了,就连肚子饿了也不想吃东西。惶恐不安,这就是现在赵佶的心态。直到王诜到了端王府后,赵佶才算回过神来:“老师,祸事了,祸事了,官家莫是怕要本王去就蕃”王诜也是好笑,这个侄子虽然聪慧,但为人嘛却只学到了他一成的卑鄙无耻。王诜是谁他能当着公主的面,和侍妾没羞没躁的,如此无耻、下流、龌龊、卑鄙的驸马,史上绝无仅有后来舒国长公主薨逝,王诜也被贬均州。要不是瞧他在钧州表现还算可以,高太后把他调到登州做刺史,恐怕他今生都不能再踏入汴梁城了。也是高太后让王诜去做赵佶老师的,从这点看,因为高太后、向太后在继承人问题上的失误,葬送了大宋王朝是没跑了。这也是为什么不能让后、宫干政的缘故,女人都太感性了,在对待问题上,会没有理智的选择自己认为合适的人。只是这人真的合适吗瞧瞧赵佶,哪里有人君的样子看看王诜,哪里有为人师的样子偏生高太后爱女儿,爱屋及乌之下进而想为不成器的女婿谋一条路。虽然情有可原,但确实在客观上害了大宋,葬送了大好河山。王诜比赵佶大了四十多岁,自然要稳重得多。来时,高俅已经把赵佶的困境说了,王诜此刻虽然有点担忧,但觉得并没有到山穷水尽的一步。“侄儿无需担忧,官家不过恼你与太后走得太近,所以想要敲打敲打你罢了。”王诜虽然卑鄙无耻,可智商是很够用的,再加上他对官场的熟悉,对大宋政治的熟悉,几乎算无遗策。“果真如此”赵佶听闻自己不会被“贬谪”到端州,登时大喜过望。“弟行为不检,长兄自当代父管教。官家再恼你,他没有子翤,也无法逼你就蕃。”王诜嘿嘿地说道,“我听闻宫中内宦说,官家已然多日不近女色,怕是此后都无法再有子翤了。天家无太子,兄弟当上位。你乃亲王,这皇位可以一争”赵佶却不以为意,说道:“本王宁可做一逍遥王爷,每日作画写字,蹴鞠捶丸”“也罢,你的性子也做不来皇帝。”王诜叹了口气,他是很希望赵佶登基大宝的,那样他就能扬眉吐气了。但其实王诜也知道,这个机会并不大。且不说现在赵煦身体还算健康,就算怎么论,好像也轮不到赵佶登基为帝的。赵佶稳定了心情之后,拉着王诜说道:“老师,最近本王发现民间有一蹴鞠玩法,甚是激烈。”当下,赵佶就把竞赛性蹴鞠的事情跟王诜一说,王诜登时警觉了起来。“侄儿是说,与你有矛盾的人,叫做张正书,乃是大桶张家的独子”王诜也不是盖的,他的人脉极广,自然知道一些小道消息。其实,小报上早有传言了。比如,皇城司和“大桶张家”小官人走得很近,别个都当是笑话,可王诜就觉得不是空穴来风。“不错,那人却是个妙人,有诸多奇思妙想,本王也甚为折服”赵佶哈哈大笑道,“本王定要练好这蹴鞠,与那人一争高下”“侄儿听我一言,切莫再招惹那张家小官人了。”王诜忧心忡忡地说道,“如此人才,官家如何没发现你逼得他遁走李家村,还不依不饶找上门去,官家怎么看今日之事,一来是你与太后走得太近犯了忌讳;二来,想必是你招惹了那张小官人,皇城司上报给了官家,官家才有今日敲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