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2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122(1 / 1)

d这游手估计都说不过他。无奈何,只能赔钱了。但这几个游手你一贯我一贯钱,把五千文钱凑出来后,才灰溜溜地走了。“大哥,为何不去打杀一番,要这般服软瞧那厮的模样,一拳就放倒了”一个游手愤愤不平地说道。“是啊,眼瞅着事情要成了,那家小娘子也要到手了,赏钱也有百贯,今个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啊”众游手附和道,都有点不忿气。“嚷甚么”那领头的游手也怒道,“要出手何须我多言,你等不会出手,怎生又不敢了”身为他们的领头,哪里不知道他们只会放狠话,其实根本没什么胆量这也才是游手,整日游手好闲,只会欺负老实人,真遇上硬茬子了,他们就怂了。当然,一般权贵是不会理会这些游手的,因为他们放不下架子。然而,张正书却不一样。虽然他如今的身份是“大桶张家”小官人,但他还没堕落到见死不救的地步。“今个回去,同那老鸨说,这差事做不来,好生换一个罢。我也纳闷,那家小娘子要身段没身段,要姿色没姿色,不过十一二岁黄毛丫头,要来作甚”领头那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脸面,只能把责任推卸给老鸨了。“兴许是那老鸨见那妞儿可怜,想叫她吃好穿好罢”“哈哈哈哈”一众游手也笑了,这年头做船家和做姐儿,确实是天壤之别。只是穷人有穷人的骨气,即便做青楼娼妓衣食无忧,可总归那是娼妓这时候的风气就算是“笑贫不笑娼”又如何,社会上总有些人是例外的,就如同张正书一样。那老汉和汉子也呆住了,迷迷糊糊地接过张正书递过来的沉甸甸一大串铜钱,等张正书要走才连忙说道:“小官人,使不得,使不得,这钱我们不能要”张正书愣住了,说道:“为何不能要他们把你的腿都打折了,这是赔与你的汤药费。好生找个郎中,把腿接上。如若不是,日后成了瘸子就怨不得别个了。”那汉子热泪盈眶,激动地说道:“俺该死,竟污蔑小官人与那游手是一伙的”张正书苦笑道:“你们太过于不长心眼,也就遇到了我。像我这样的,也可能是居心不良。你想想,那些人做恶人,我来做好人,目的还是把你家小娘子拐到青楼,这又如何是好好了,莫要谢我了,我不过是路见不平罢了。”那老汉却抓住了张正书的胳膊,激动地说道:“老汉不会看错人的,小官人乃是热心肠之人,敢问恩公姓名,当衔草结环,以报恩德”“呵”张正书笑了,“我的名声臭大街了,你到汴梁城一打听,大桶张家那无恶不作的小官人便是我了。报恩什么的不用提了,快些离开此处吧,别再招惹那些人了”说罢,张正书头也不回地离开了,心情却不见得好转。他是见不得人家穷的,虽然知道宋朝肯定有穷人,但没想到以打渔为生的汴河船家,也是这么穷困。张正书此刻心里就好像压着一块石头,不知道如何宣泄好。第两百六十七章:坑你没商量“哎呦喂,贤侄啊,你可太猛浪了啊,若是挨了那些腌臜闲汉的拳脚,叫我如何向汝父交代”林百间还是心有余悸,连忙数落张正书道,“往后可不能这样了,那些腌臜闲汉就烂命一条,你乃是千金之躯,如何比得他们”张正书狡黠一笑,说道:“无妨无妨,小子搬出了林伯父的名号,他们一听就知难而退了”“甚么”林百间失态了,原本笑眯眯的眼睛瞪得如同铜铃般大小,模样好似要吃人一样。张正书却好整以暇,带着笑意说道:“谁不知道林伯父后头有人,这招就是好用,随便抛出来都能唬唬人”林百间脑子一下子宕机了,他实在没想到张正书会用他的名头来唬人。因为怕事,他离得比较远,河水声又大,听不到张正书和那些游手说了什么。“哎哟,贤侄啊,你可闯祸了”林百间苦着脸,好像家里死了人一样,“这是把我放在火炉里烤啊”张正书可不会知道,林百间虽然背后有人,但是在宋朝这会的政治情况是,你做可以,但是别被人抓住把柄。要是给人抓住把柄,那林百间的后台肯定会倒的。虽然宋朝不会杀文官,但是贬官是肯定的了。一旦被贬出汴梁,贬出京都,那绝对是人走茶凉的事,林百间又要继续找靠山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宋朝的官很难有个定性,说不准什么时候又得势了。一旦往日后台重新得势,又和现今后台是政敌死对头,那么林百间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都要受气。那么,在权势的倾轧之下,林百间努力一生的结果,也会灰飞烟灭。别以为这种事不会发生,而是太容易发生了。昔日樊楼多厉害,汴京城中第一酒楼,甩开第二不知道多远。然而,陷入了政治漩涡之中,不一样是被吞得连渣都不剩吗最后,樊楼的东家都要出售樊楼,方才能保得住性命。可想而知,这时候的富贾看似很强,其实不过是权势官员的玩物罢了,也算是政治斗争的棋子。说实话,若是先前樊楼不倒,这汴梁城首富的名号就不会落到“大桶张家”的身上。奇就奇在,张根富对敛财很有一手,却在政治嗅觉上远远落后。别个富贾,都要找个靠山,可张根富就是这么光棍,不会主动站队。奇就奇在,张根富虽然没站队,却所有人都认为他站队了。于是,游手不敢近,职业乞丐也不敢对张家的产业动什么手脚。但张正书知道,这不过是张家故弄玄虚罢了。然而,就在张正书见到赵煦之后,这一切都改变了。现在,知情人就皇城司,张家的背后有着皇权的影子。不知情的人还是在猜测,“大桶张家”的背后到底是哪尊神仙,可保得张家财运三十余年。即便是林百间,也不知道张家底细,哭丧着脸说道:“贤侄为何不表明自己的身份”张正书眨着眼睛说道:“我说了啊,他们不买账,只好把林伯父你说出来了”“我”林百间很想骂人,坑人也不带这样的啊,这小子太过蔫坏了,连坑人都坑得这么理直气壮。“罢了罢了,快些签好契约,我们就两清了”林百间是真的怕了张正书,甚至想把脚店、胭脂店都卖给张正书,从此不再和张正书合作了。跟这种“愣头青”合作,不知道什么时候又被坑得死死的。“伯父莫要生气,谅那些游手也不敢四处张扬的”张正书笑道,“再说了,我也不知晓伯父你背后的人是谁啊”林百间觉得,张正书就是上天派来气死他的。一句不知道就能撇清关系了要知道,如今的大宋官商勾结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随便一查,不就知道你背后是谁了在这会,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就算那官员隐藏得再好,用自己家族的人来管理,那也是可以查得到的。只不过用的时间长一点,或者是弯弯绕绕多了些罢了。当然,这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了,也没有人会掀桌子彻底不玩,所以才保持得了一个相对平衡。可万一被政敌知道了,专门针对你的产业怎么办所以,低调才是王道。可惜,张正书坑得林百间有苦难言,就这样了还想低调,就差没把“我爸是李刚”刻在脑门上了。林百间也被气乐了,无力地用手指了指张正书,然后才颓然地说道:“姑且念你年少,不与你计较了”张正书也自己知道理亏,毕竟这是在狐假虎威,而且还不知道这“虎”到底是谁“嘿嘿,林伯父,你是真的不要参与我这产业很赚钱的哦”张正书也大方了一次,“四成股,若是林伯父以这仓库入股,我愿让出四成股”“我不要”林百间也来了脾气,“快些签下契约,莫要磨蹭了”张正书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老好人也是有火气的啊。看了看地契没有问题,张正书就签下了自己的名字。“钱一会我让人给伯父你送去啊”一贯钱就是四斤半,八百贯钱有三千六百斤之多。就算是用车来拉,也要两辆车才行,张正书身上自然不可能带这么多钱的了。林百间拿好了契约,也顾不得笑了,拉着脸说道:“你好自为之”说罢,林百间才恨恨地与仆人离去。当然,这件事是林百间日后最后悔的事,捶胸顿足都不足以形容,因为他拒绝了天底下最为赚钱的买卖之一。可惜现在的林百间是气在头上,根本没想到这一层。张正书倒也没关系,反正他要想做大这个产业,肯定要找个后台的。出于愧疚,抛出的橄榄枝林百间不要,那就算了。要是真的保险,还是倚着皇权保险。但张正书一想到赵煦的短命,就忍不住一声叹息。“要是他能在房事上悠着点就好了,起码不会是英年早逝的结局。也不知道他听进去了没”第两百六十八章:渠道为王这么一想,张正书又觉得自己是想太多的了。赵煦这时候还在气头上呢,皇城司都还没撤。要不然,张正书刚刚为何敢这么“挺身而出”,完全是因为背后有人啊这人可不是色厉内荏的林百间,而是真真切切的皇城司。如果张正书被人揍了,他们肯定要现身的张正书一出门就被他们远远吊着了。这才是真正的有恃无恐啊,论勒索敲诈,谁比得过皇城司这些游手靠的是武力吓唬,只能欺负一些穷苦百姓;而皇城司是仗着权势,专门找大户麻烦,孰高孰低一眼就看出来了。不然,为什么皇城司屡遭弹劾就是因为他们勒索敲诈到了朝中诸公背后的产业了,能不弹劾才怪赵煦为何要保住皇城司就是因为他需要这样打草惊蛇,才能洞悉汴梁城中的势力分布情况。张正书大概猜到了一点,才敢这么做的。说白了,他真正假的虎威乃是皇城司,至于林百间不过是拿出来当挡箭牌的,可惜这话不能明着对林百间说。拿着林百间交给他的地契和钥匙,张正书才慢慢往城内走去。“得快些找木匠过来,把这仓库改一改”张正书想着,做一个超市,怎么着也得弄一个两层楼吧不弄得高大上一些,城中还算宽裕的百姓,谁会过来逛超市啊其次,张正书还要去找供货渠道,比如收购一些小摊小贩的蜜饯、糕点、各种面饼之类的小吃食,再收购一些刺绣、首饰、衣服、被卧、乐器反正要完善一个超市,供货渠道一定要亲自去跑的了。如果能汇聚南北之货,那固然是好,可惜张正书现在没有这种渠道。“是了,我那未来岳父不是专门在江南收购丝绸吗,看他有没有什么办法”张正书一拍脑袋,觉得这个想法不错。只是他现在要做的,是先把钱凑齐了给林百间送去。在超市没有开张的这段时间内,还得多多倚仗林百间那新门、东青门、霸子头三处菜市才行。八百贯,看起来很多,其实张正书早就赚到了,也根本不用向张根富伸手。单单是“京华报社”一期的广告费,已经超过了五百贯,这让很多办报纸的人羡慕得眼睛都红了。可惜他们没有超越时代的广告眼光,也无法模仿京华报的风格。因为效果太好,樊楼已经成了京华报的固定合作商家,一期报纸京华报就能收入两百五十贯。这也是张正书给范大郎的“友情价”,要是其他商家,估计就不是这个价了。因为射雕英雄传已经渐入佳境,京华报的销量是稳定了下来,而且稳中有升。做一期广告就能有近十余万的曝光量,这种事对想买知名度的商家来说,是再划算不过。当然了,至于没有资金实力的商家,那这个价格是天文数字。不管怎么说,张正书已经赚到了可以买下这个仓库的钱,剩下的事就差把钱从钱窖里起出来了。慢悠悠地欣赏着汴梁城的风情,张正书一步一摇扇地回到了京华报社,不曾想来财早就回到了京华报社之中,一看张正书,连忙上前报喜。“小官人,那菜全都卖出去了”来财兴奋地说道,“一共得钱三十六贯四百二十一文”他是农家子出身,一直对大棚蔬菜很是上心,差点就想申请去种菜了。如今大棚蔬菜大丰收,最兴奋是不是张正书,而是来财。张正书哪里会兴奋呢这都是摆明了的事。拥有“种田术”的他,要是连大棚蔬菜都摆弄不了,那才是大新闻。所以,丰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张正书真正惊讶的是林百间的渠道能力。寻常人别说吃下这数百斤蔬菜了,就算一个大酒楼,能消化一百斤,已经是顶天了。谁没事跑到酒楼里去点青菜吃啊,到酒楼不是大鱼就大肉,吃青菜那是掉份的事。所以酒楼的时蔬,销量都不怎么样。要是实在没辙,只能混在肉菜之中,当成是点缀了。别说是这时候的酒楼了,就算是后世的酒楼,不一样是这样林百间能一下子吃进数百斤蔬菜,这实在出乎了张正书的意料之外。更让张正书想不到的是,林百间还有得赚。要知道衣食住行,只要在汴梁城中生活就离不开这些事情。看似这数百斤蔬菜赚得不多,可日积月累下来,那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了。林百间轻轻松松吃进这么多蔬菜,岂不是说明他对汴梁城的经济有着极强的渗透力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