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可是有不少“京漂”族的,每日为了生计,不知道要做多少活。当然,“京漂”里也有专门到汴梁城读书的秀才。在大宋是有公租房的,因为大宋商业发达,人口流动频繁,来京常住与暂住的异乡人都得寻个栖身处。宋朝专门管理公租房的衙门叫做“店宅务”,负责房屋的租赁、修缮、管理诸务。大宋的公租房租费不算高,月租在五百文上下。低廉的房租,吸引了大批量平民入住。朝廷也用这笔钱,很好地帮补了一下国库。樊氏母子算是“京漂”一族了,他们最是怕丢了饭碗。特别是赵鼎,他之所以尽力帮张正书,除了张正书讲了很多他以前没想过的道理之外,更多的是张正书给的钱很多。给的钱多了,樊氏就不用给大户人家做帮佣,夜晚还有缝补衣裳来挣钱了。说了几句鼓励的话,张正书又叮嘱郑时弼要尽快把阿拉伯数字的账本也做出来,然后不理郑时弼一脸苦瓜相,便拉着曾瑾菡走向书房了。然而,张正书却没注意到,郑月娥痴痴地看着张正书和曾瑾菡的背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月娥啊,三哥儿怎样了”郑时弼问道,“可能吃食了”“啊,爹爹”郑月娥倏地红了脸,但好在月色不太好,夜色也黑,瞧不太清楚每个人脸上的神情。“三哥儿能吃些粥了,刘嫂她们也还好”第一百五十八章:不隐瞒“好了,都是我的错,莫哭了好么”张正书也是一阵手足无措,自打进了书房关了门之后,曾瑾菡就一直默默垂泪,让张正书看了心疼,却不知道怎么哄她才好。在前一世,张正书就不是一个会哄女孩的人,此刻确实没啥太好的办法了。最后,张正书实在没办法了,把手放在曾瑾菡的脸上,为她拭去了眼泪。“你不知道,今天真的是好险啊”这转移注意力大法挺好的,曾瑾菡果然止住了啜泣,带着哭腔问道:“怎么了”“那樊楼的范员外,确实挺难缠的。”张正书把今天的事添油加醋这么一说,顺带把自己“运筹帷幄”的本事再夸大了些,说得跌宕起伏的,让曾瑾菡听得都紧张得不行。“后来呢”曾瑾菡接着问道,这句话说出口之后,她就知道自己犯傻了。张正书之前不是说了吗,拿下了樊楼广告,一期一百贯。想到自己有些傻,曾瑾菡可爱地吐了吐舌头。张正书也笑了起来,这再聪明的女孩子,谈恋爱之后智商都会下降不少。要是平日里,曾瑾菡岂会犯这种低级错误“后来啊遇到了一个突发事件,我也是因为这样,才滞留在樊楼那么久。”张正书思前想后,决定还是把这事跟曾瑾菡说。虽然宋朝的皇帝不太喜欢杀士大夫,但不代表宋朝皇帝不会杀人,特别是大桶张家这样的大商贾。如果莫名其妙连累了曾瑾菡,连累了曾家,那就不太好了。“发生了甚么事”曾瑾菡听得出,张正书的声音变得严肃起来了,她也知道这件事好像没那么简单。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我被一个人盯上了。”“是谁”曾瑾菡莫名其妙也紧张了起来。张正书摇了摇头,说道:“我也没想到,一份小报居然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居然把皇帝给招了过来”“甚么”曾瑾菡脑子有些短路了,“是当今官家”“没错,虽然他没透露姓名,但我猜出来了。”张正书无奈地说道,“一份小报就把皇帝给招来了,我也忒厉害了些。日后,我们京华报要小心一点了,但凡是有关朝政的,还是不要涉及的好”张正书有点后怕,这大宋的皇城司效率也太高了一些吧怪不得在明朝,不论是百姓还是官员,一谈起锦衣卫都要脸上变色,原来这特务机构是这么厉害的。不过,这也印证了一点,这时候的中国,确实已经进入了外忍内残的境地了。不然的话,这特务机构怎么会这么有效率“那官家找你,可是有甚么大事”曾瑾菡也知道,通常这种情况,多半是喜忧参半的。皇帝找你,可能是看重你,也可能是警告你。但凡是皇帝亲自下场的,事情一定很大了。“反正我什么都说了。”张正书也懊悔不已,他原本以为自己是不死也脱层皮了,所以才说个痛快的。没想到,赵煦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怎么样。这倒是给赵煦捡了不少便宜,起码张正书对国家的理解,对官员的理解,是赵煦最为欠缺的。高太后垂帘听政那会,虽然赵煦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没有皇帝手把手教他,他还不是给群臣摆弄了很多事哪怕是叶祖洽,也能在某些事上怼他,堂堂一个皇帝,居然被个大臣怼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但是,自和张正书碰面之后,赵煦的政治头脑肯定会再上一个台阶了。因为他总算明白了,原来文官都是纸老虎的。只要握紧兵权,这些文官都是渣渣。而且,文官的嘴脸,已经被张正书毫不留情地披露了出来,让赵煦感觉大有所获。“那如何是好啊”曾瑾菡明显也慌了,“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当今圣上”张正书倒是不觉得有什么,安慰她说道:“反正官家也没透露他的姓名身份,应该是没事的。”张正书也想明白了,如果赵煦真的想拿他怎么样,又怎么会亲自来见他呢之所以给他个下马威,估计也是要保持皇帝的脸面罢了。而且,人在慌乱的情况下,确实会说出很多平日里不会说的东西。哪怕张正书是穿越者,面对一个国家的主宰,他也慌了神,说了很多“不该说”的东西。“果真如此”曾瑾菡有些不相信,不过她也想通了,如果张正书有事的话,那么现在人应该在诏狱里了。张正书说道:“现在没事,以后就难说了。是了,此事千万不要与外人说起。这事,连赵鼎都不知晓的。你是我未过门的妻子,所以我要说与你知。”听到“未过门的妻子”几字,曾瑾菡登时红了脸,嫩白的脸颊上,透出两朵红晕来:“谁是你未过门的妻子了”“怎么不是了”张正书也笑道,“柯人都说媒了,聘礼也下了,就差没定日子了。”说实话,张正书本不想这么早就成亲的,但对象是曾瑾菡,他就改变了主意。见曾瑾菡不说话,张正书微笑着,把她揽入怀中,两人静静地呆在一起,虽然不说话了,却感觉两颗心从未如此靠近过。“姝儿,你真美”张正书从上方看着曾瑾菡的秀发,看着她上半部的脸蛋,长长的睫毛,一眨一眨的,煞是迷人,忍不住如是说道。“嗯”曾瑾菡轻轻应了一声,不知不觉间,一抹醉人的红晕逐渐蔓延到那娇靥上,神情娇羞,连娇嫩晶莹的耳垂也是一片绯红。张正书不曾想到,曾瑾菡居然是这么容易脸红的,实在是心中爱煞,忍不住轻轻揽住她的柔肩,低下头想要亲吻她。没想到,曾瑾菡用力地推搡着,扭着头说道:“不成,不成,我们还没成亲,不能这样”张正书也没勉强,只是牵起了她的柔荑,放到嘴边轻轻一吻。“啊”曾瑾菡没想到张正书会这样做,想要把手抽回来,但此刻不知为何,浑身都没了力气,只是轻轻动了动,就没下文了。张正书当然不是想推倒她,这还只是一个十五岁都没到的萝莉啊,那简直是犯罪啊第一百五十九章:小说连载张正书真切地说道:“姝儿,你真的太美了,我一时忍不住。姝儿,我就想这样看着你,看一辈子”“你这人,没个正形,人家还为你担忧哩官家虽然放过你一次,但保不齐日后会治你罪。”曾瑾菡风情万种地白了张正书一眼,“你日后且循规蹈矩,莫要再写那些文章了,知否”“全听娘子的”张正书笑嘻嘻地说道。曾瑾菡脸上又是一热,嗔道:“你这人,好不害臊都没成亲哩,就乱来了。”“那是不是成亲后,就可以乱来了”张正书嘿嘿笑道。“不理你了,你这人没几句正经话的”曾瑾菡作势要走,却被张正书拉住了。张正书拉住了她,低声说道:“我过几日就要去县学里进学了,京华报社就托付给你了。不说话,不说话就当你是默认了哦”“我可没答应啊”曾瑾菡骄傲地扬起头来,但张正书知道,她骄傲的神情下,是自己给的爱意。如果不是张正书信任她,怎么会把最为重视的“京华报社”交给曾瑾菡相信以曾瑾菡的聪明,早就摸清楚了京华报的路子,接下来就是按部就班了。“我打算在报纸的第三版,连载小说。”张正书说道,“小说的话,会吸引多些人购买。”虽然报纸的广告是大头收入,但销量才是报纸赖以生存的根基。如果没有销量,估计也没有哪个商贾傻到会在这样一份报纸上投广告吧“写甚么小说呢”曾瑾菡眨着好看的眼眸问道。小说,早在汉代就有了,在历经魏晋南北朝及隋唐长期的发展,宋朝这时候的小说,已经大致成型,和明清时差不多了。这时候的小说,分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文言小说就不说了,就是印刻在书本上的,比如幽怪录。还有就是白话小说,大多取材来自民间,由博君人说书人讲述的,后来被人记录成文字的小说。“武侠”张正书充满信心地说道,他也是看了不少武侠小说的,像什么金庸啊、古龙啊、梁羽生啊都看过,大致情节还记得。更何况,武侠小说有利于宣扬武力的重要性,这是张正书最看重的一点。既然宋朝朝廷宣扬读书,那张正书就宣扬武侠,起码不让汉人的血性被那些文人给阉割了。其实张正书很不明白,汉唐之时的读书人,绝非是“手无缚鸡之力”的,而是武能定国,文能安邦,真正的文武全才。看看张良,看看萧何,看看李靖,看看李勣李勣都是出将入相,坐与朝堂可运筹帷幄,跨上战马可威震边疆的文武全才。然而到了宋朝,好了,因为“吸取”唐亡的教训,防止武将坐大,不仅将领兵权分离了,还用文官掣肘武将,严苛地划分文武界限。然而张正书却知道,打仗这种事,武将比文官更要有“知识”,才能打得赢。不光能领兵,还要识天文,懂地理。没有这些知识的武将,一般都是打败仗的。而且没有战略眼光,不懂识别战机。可以说,大宋的悲剧在建国一开始,就埋下了的。特别是经过宋太宗赵光义的“改革”,更是直接阉割了武人的最后一点精气神。所以,宋朝在对外战争时,赢了小仗,输了大仗。为什么因为宋朝的武将都没有大局观啊,往往人家抛出点小诱饵,就忍不住吃了。结果,最后陷入人家的埋伏,最后只能丢盔弃甲,输得一败涂地。要不是出了个狄青,说不定宋朝前期连西夏都打不过。可狄青还是逃不过被欧阳修、文彦博陷害的下场,最后郁郁而终。可以想象,如果社会风气再这么下去,别说挽救宋朝了,可能二十九年后,还是免不了靖康耻。所以,武侠小说是张正书的杀手锏。毕竟武侠小说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早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刺客列传,还有唐代的吴越春秋里的赵处女、甘泽谣的红线、传奇里的昆仑奴历朝历代,哪怕是宋朝这时候,也有一些侠客。韩非子说的,“侠以武犯禁”,其实就是说这些人。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张正书此刻,不过是想借武侠,宣扬“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道理。但曾瑾菡没听过什么“武侠”啊,问道:“什么是武侠”“就是写侠客的故事。”张正书也不知道怎么说。曾瑾菡有些惊奇:“是类似甘泽谣的小说”“甘泽谣”张正书果然是“不学无术”,根本没听过这书。“就是唐人写的传奇小说,其中一篇是写红线的故事。”曾瑾菡当即把故事的梗概说了一下,张正书又问了篇幅,得知很短,张正书才摇了摇头,说道:“我的武侠小说起码要几十万字的,这种传奇小说,篇幅太短了,不适合做连载。连载,就是为了吸引读者购买报纸的。”当即,张正书把金庸老爷子的神雕英雄传改头换面了一下,说出了个故事大概。特别是里面的黄药师,被张正书吹嘘成了无所不能的奇人,什么“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甚至农田水利、经济兵略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听得曾瑾菡一愣一愣的。“这是你想的”曾瑾菡对张正书的崇拜,又上升了一分。她是真心喜欢小说的,要不然也不会想自己写一本志怪小说了。特别是听到了郭靖和黄蓉、穆念慈的纠缠后,曾瑾菡几乎要掉眼泪了。张正书只能说,她太过感性了。“这小说,我来写吧”曾瑾菡知道张正书的“不学无术”,也忍不住手痒,想要自己来写出射雕英雄传来。张正书柔情地说道:“可以写,但千万不要长时间伏案,对身子不好”“嗯”曾瑾菡乖巧地说道,两人又是一阵你侬我侬,良久之后,曾瑾菡才恋恋不舍地离去了。回到曾家的曾瑾菡,想着刚刚张正书说的话,心中禁不住荡起了一阵阵涟漪。然而,一旁的彩袖看了,却是暗地里长吁短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