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大宋好官人>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宋好官人 分节阅读 59(1 / 1)

d法失败,但却实实在在做了一些事。当然,他的方法不太对,太过理想化了,步子迈得太大了”张正书说的是实话,宋朝的读书人都蜂拥去考进士,再不济也是明经科,明法科,哪里会青睐什么明算科、明字科在宋朝的读书人来看,这什么明算、明字什么的,都是旁门左道。到了熙宁变法时,王安石罢诸科,只保留进士科与制科,另设新明法科遴选司法官。当然了,朝廷缺什么官,还有个制科,不管是白身还是官员,都能来考。只不过通过率很低,一般人都无法考上。毕竟这是皇帝遴选的官员,要做事的。只不过简在帝心的人,又有几个自然通过率就极低了。第一百二十七章:郊外老丐没有特招人才,因为宋朝都是自己培养的。比如医官,太医局就是宋朝的医科学校,于翰林院选拔医官讲授医经。太医局学生学业期满了,还要举行毕业考试。考试结束后,根据考试成绩等级,学而优则仕:中格高等者任尚药局医师以下职务,其余各以其等第补官,或为医学博士、学正、学录,或委派到外州任医学教授。而苏轼是异类,参加了两次制科考试,制策都入了三等。至于其他人,都不入皇帝法眼。可以说,宋朝的满朝官员,有绝大部分都是带着天真幻想色彩的,甚至还有不少人抱着“三代之治”的目标,天下大同是他们的终极理想。但理想始终是理想,眼高手低的官员,又怎么会脚踏实地去做事呢看不到希望,自然是得过且过,没人会用心做事了。不然的话,岂不是给别人做嫁衣了相信这些官僚,绝对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也不会做这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反正刷刷政绩,升升官,顺便再贪贪财,中饱私囊岂不快哉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呢所以这就很悲哀了,放眼朝廷上下,居然找不到几个真正能干实事的官来。甚至官做得越高,越是想攫取权力。或许只有刚刚踏入官场的小官员,才会用心去做事吧“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无意仕途,却不想大宋就此沉沦。我要用我的方式,改变天下”张正书终于说出了自己的宏愿,曾瑾菡则一脸崇拜地看着他。“种田种得好,则天下无忧。我还要种棉花,使得人人有厚衣穿。办报纸,改风气,针砭时事,匡扶天下”洋洋洒洒说了一堆之后,张正书突然笑道:“我一个人忙不过来,所以要找个贤内助。姝儿,你愿意和我一起做这些事么”曾瑾菡想都不想,就立即微不可闻地说道:“嗯”张正书却如闻天籁,禁不住把曾瑾菡揽入了怀中。曾瑾菡全然没想到,张正书会做得这么过分,极力想推开张正书,却舍不得这安心的感觉。张正书却是享受不已,感受着触手的滑腻,她腰身的纤细,肌肤更是弹性惊人。搂着美人,张正书与曾瑾菡耳鬓厮磨着,低声在她耳边说道:“谢谢”曾瑾菡此刻全身已经失去了力气,软瘫在张正书身上,好似连体婴儿一样。直到曾瑾菡瞥见远处游人的指指点点,才不知道从哪里生出的力气,推开了张正书,弹跳开几步,娇嗔道:“你这人,只想欺负人家”张正书笑了笑,跟着走了上去。两人默契地走出了宜春园,继续往郊外走去。离开了宜春园,行人明显少了起来。看着郊外的菜地,是呈现出“井”字的,倒有些像井田制。但其实这是王安石变法后遗留下来的痕迹主张土地平整成这个模样。老百姓还在享受农田改造的便利。田中有个抗旱的辘轳井,可以提水倒入蓄水池备用,需要时打开木板小闸门,导入沟渠、流进菜畦,实施春灌。这些菜田是专门供给汴梁城的。这时候的菜田里,蔬菜长得郁郁青青,不远处的菜农们正在挑水,看样子是准备浇菜。但张正书知道,只要再过得一个多月,到了霜降的时候,这些蔬菜就会大范围减产了。甚至再到了十月,几乎没有蔬菜可以长得出来。到那时候,就是大棚蔬菜的天下了。“你的菜,是这么种的么”曾瑾菡有些俏皮的问道,但其实她是知道内情的了。张正书笑道:“自然不是,要在上面盖个茅草棚子才行。”“就这样”曾瑾菡有点意外,她没想到这么简单。“天气太冷的时候,还需要在棚内生火才行。”张正书笑道。曾瑾菡点了点头,说道:“原是如此”这时候,前方传来一阵喧闹声,张正书抬头一看,居然是一个富家子和一个老乞丐起了冲突。宋朝的商品经济急剧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再加上各地一旦有天灾人祸,都会出现大量流民。流民里的青壮,都被招募到了军队里,不是禁军就是厢军。可是一些老弱病残,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所以,汴梁城中有大量的乞丐,这是无法避免的事。这个老乞丐,想必也是这样沦为乞丐的。而且“居养法”,也是无法照顾到这些乞丐的。什么是“居养法”呢也是在元符元年才颁布的诏令,各州设立居养院,鳏寡孤独贫乏不能自存者,以官屋居之,月给米豆,疾病者仍给医药。居养院只是收养“鳏寡孤独贫乏”者,并没有惠及这些乞丐。平日里,张正书见到这些乞丐,都会主动过去给几文钱的。今日他见这老乞丐和一个富家子弟起了冲突,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再旁观了一会,才发现是这老乞丐行走不稳,一不小心撞到了这富家子弟。这倒是没什么,关键是老乞丐软倒的时候,还把这富家子弟的衣裳给扯烂了一些。于是,这富家子弟就骂了起来,要这老乞丐赔偿。“你瞧那老丐很是可怜啊”曾瑾菡忍不住要走过去了,张正书拦住了她,笑道:“我处理就行。”说罢,张正书摊开了折扇走了过去,说道:“不知几位因何事争吵”“这老汉,扯坏了我的衣裳”这富家子弟不依不挠地说道。张正书注意到,这老乞丐面黄肌瘦,不知道都几日没吃东西了,恻隐之心大起。“想来他亦是无心之失,我帮他赔了,多少钱罢”“这可不成,我要拿他见官的。你是何人,要管着闲事”这富家子弟显然是瞧不起张正书,虽然对方好似也有些来头,但他是官绅家庭出身的,最是趾高气扬不过。这老乞丐喘着气说道:“这位员外,他是污蔑小老儿,无非想要抢小老儿的小女为婢”“你含血喷人”这衙内有些慌张了,“如何证得我有此心”张正书一听,心道:“哟嚯,有大新闻”老乞丐虽然被这衙内扯着衣襟,却不屈不挠地说道:“老汉活了这般年纪,甚么风浪不曾见过你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前几日,尚在城外城隍庙东张西望,莫不是窥视我那小女姿色小老儿虽无权无势,但凭老命一条,也不会让你得逞”第一百二十八章:与衙内交锋“你胡说”这个衙内有点气急败坏了,“你你含血喷人我乃是当朝礼部尚书之子叶弘泽,如何能做这事”张正书这就有点惊奇了,想不到这看似富家子的衙内,居然还是个衙内。这老乞丐冷笑一声,他虽然面黄肌瘦,可话语里的铿锵,不似普通人:“莫要狡辩,你莫当小老儿是年老昏花了,瞧不出你有狼子野心。我那小女,虽是家道中落,却也绝不会做你侍妾,任你摆布的”叶弘泽显然也是被气坏了:“你这老汉,好生无礼,扯坏我衣裳,还敢口出狂言”“我确实扯坏了你的衣裳,但不是你故意撞我,我岂会跌倒”这老乞丐恨恨地说道,“好一个恶人先告状,便是去到开封府衙门,我亦敢如是说”这时候,张正书也大致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感上,他更倾向于老乞丐,因为他没必要说谎。于是,张正书直接开启了“洞察”技能,翻查了这叶弘泽的生平。估计这草包,也不是什么人才,属性值也高不到哪里去的。果不其然,系统直接打开了叶弘泽的属性,还有生平,全都一一列出来了。人物:叶弘泽状态:亚健康肾亏等级:0生命:6565体能:2020基本属性:力量5,敏捷3,体质3,精神3“这家伙,明显是纵欲过度了啊,丫的肾亏都出来了”张正书觉得自己都能去做医生了,有系统在,这看病的速度谁能比得上只可惜耗费的洞察值有点多,估计连两个人都未必能洞察得了,更别说治病救人了。毕竟系统只能看出什么病,而无法开药救人的。“这家伙的爹,居然是个状元”张正书有点惊讶了,当朝吏部尚书叶祖洽是宋神宗熙宁三年时的庚午科状元,性情刚愎自用,喜欢听风就是雨,还喜欢告密,整倒了宰相王珪,官家赵煦都看不起他。不过因为叶祖洽是新法的忠实支持者,所以赵煦也还算重用他。“这小子是叶祖洽的最小儿子,也是最不成器皿的一个。他的兄长,起码还算有点学识。这个叶弘泽,就完全是个草包啊调戏良家妇女,欺行霸市,什么都做了。因为是衙内,居然平安无事”张正书也有点大跌眼镜,到底是衙内,还是吏部尚书的衙内,就是不一样。如果是他敢这么做,说不定开封府府尹吕嘉问就是在公堂上见他了。“有权有势就是好啊,只要做得掩人耳目一些,就能免罪么啧啧啧,这小子还真是风流,家中已经纳了六房小妾还不知足,天天在外面沾花惹草的。怪不得把自己弄得肾亏了,原来是天天纵欲过度啊嗯,这老丐的女儿,真的有这般漂亮吗,让这个叶衙内这么念念不忘,甚至这种损招都能想得出”大致了解了情况的张正书,摊开了折扇笑道:“叶衙内此言差矣,若是汝父叶相公知晓此事,说不得也会因此名声大损啊这养不教,父之过,想必叶衙内也不想将此事闹大吧”这个叶弘泽是草包,被张正书这么一唬,却大咧咧地说道:“你这小子,说些甚么浑话我父得官家恩宠,如何能因此事便失了圣眷倒是你,为何要多管闲事你莫要再聒噪,否则我去报官时,一并将你带上”“这倒是好说,好说”张正书脸上笑意不改,但心中却极为愠怒,心道:“好啊,不叫你尝尝厉害,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当即朗声说道:“叶衙内,不知道你知晓京华报否”“京华报就是说和乐楼李行首那京华报”作为一个风流人物,叶弘泽怎么会不知道京华报呢甚至还花了不少钱银,想见那李师师一面,但终究因为才学,根本入不得李师师的眼,别说见她了,就连打茶围的资格都没。张正书摇曳着折扇,好整以暇地笑道:“好说,好说,不才正是京华报的编撰,若是将今日之事,写在京华报上,然后分成九段,每日让博君人在酒楼茶肆,勾栏瓦肆,甚至庙会集会上说书,想来也会有不少听众的”叶弘泽哪里见过这等手段,登时被吓得退了一步:“你小子,少在这装腔作势,我乃堂堂吏部尚书之子,岂会怕你”“怕不怕不是我说的,而是汝父叶相公说的。当今圣上励精图治,正是要做一番事业之时。偏生臣子连儿子都管教不好,怕是圣上不喜。若是台谏官再风闻奏事,参上一本,怕叶相公也是周身麻烦啊”张正书知道,在上一年,也就是绍圣四年,朝廷展开廷议,追贬元祐党人。这是个非常敏感的政治话题,尤其是对王珪、蔡确的定性。叶祖洽这人刚愎自用,他极力贬低王珪,却抬高蔡确。要知道,王珪是力主立赵煦为皇帝的,赵煦怎么会不优待他可惜叶祖洽根本就是愣头青,一直上奏疏,说王珪的坏话,认为王珪是个“取圣旨、领圣旨、得圣旨”而无己见的“三旨”相公,而蔡确则是新法的核心人物,要加以厚待他的家眷。赵煦不得已,贬了王珪,抬了蔡确,但自此却恨上了叶祖洽。偏生这叶祖洽什么都不当回事,还以为自己很厉害。殊不知满朝文武,都开始疏远他了,哪怕是新党里的官员也是这样。张正书相信,一旦有台谏官风闻奏事,弹劾叶祖洽,那么叶祖洽不死也会脱层皮的好在,叶弘泽也没草包到那种地步,知道他的行为一旦到了朝廷,那么绝对会是地震级别的。衙内横行乡里,这是宋朝最忌讳的事,甚至刑统也专门列法,要严惩这等“恶徒”。“罢了罢了,这钱我也不要你赔了”叶弘泽丢下一句场面话:“你小子且瞧好了,日后莫要撞到我手上,须教你好看”说罢,还色眯眯地瞧了曾瑾菡一眼,说道:“这小娘子倒是生得俊俏”张正书脸色一凛,心下冷笑道:“不作死就不会死,你自己作,就不要怪我了”如今的曾瑾菡,已经是张正书的禁脔了,叶弘泽逞一时口舌之快,却不料张正书是个有仇必报的人,已经决意要整倒叶祖洽了。要是叶祖洽知道叶弘泽这么坑爹,他会不会活生生把叶弘泽给抽死张正书倒是很希望看到这样的好戏第一百二十九章:黄河决堤之患曾瑾菡倒是冷眼看着叶弘泽,把他瞧得心里发毛了,暗道:“这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