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见到唐晨塞起摆裳,露出了白色的里裤,登时羞红了脸,用双手紧紧捂住了眼睛。第十五章:无礼张正书也奇怪,怎么会有陌生女子出现在这里要知道在跑步前,张正书已经把家仆全都支开了,包括服侍他的婢女要一个有现代灵魂的人接受一个陌生女子伺候起居,包括洗澡上厕所什么的,还是太难为他了。以至于张根富没办法,只能找一个和他同龄的书童,照顾张正书的起居。这事也被扬了出去,版本经过以讹传讹,变成了:“大桶张家”的张小官人,被人打傻了之后,不喜女子,只好男色了幸亏还没传到张正书的耳里,不然张正书能气个半死。只是,这两个女子是怎么进来的呢而且,长得还真的是不赖即便是在后世看遍了美女的张正书,此刻心中只有一句话:“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没错,这两个女子,一个年纪和张正书相仿的,气质尤其出众,犹如海棠初开一样。头上的发髻,扎发垂肩,一只簪子便立在风中。云光巧额鬓撑金凤的模样,看似随意,却好似能撩人心脾一样。身上穿着一件短衣,外面披着一件鹅黄色的对襟长衫,下身长裙随着步伐摇摆,轻移莲步的样子,直如仙子下凡。只可惜,姣好的容貌被一张薄纱面巾给遮住,看不清薄纱下面,到底是怎样一张惊世的面容。年纪稍轻的那女子,眉宇间有着少女般的狡黠。虽然用手遮住了眼睛,但那好似会说话的眼眸,透过指缝悄悄地打量着张正书,但不知怎地,突然又羞红了脸。此时,男女大防还是主流。哪怕是宋代女子可不像明清时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便是在外“抛头露脸”,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话。这个女子,虽然只有十二三岁的模样,却也出得亭亭玉立,好一个美人胚子的模样。怎么说呢,就好像后世那种古风画上走下来的女子一样。“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用来形容两个女子十分贴切了。便是在电视上看过无数明星的张正书,也忍不住在心中惊叹:“这才是天然美女啊”“喂,问你话呢,你这人怎生如此无礼”这个年纪稍轻的女子,虽然羞得红了脸,却也还是娇叱了一声,把张正书的魂给叫了回来。“嗯,无礼这有什么无礼的”张正书不觉得有什么,他的思维还没从后世转变过来。在后世,男人别说还穿着一条裤子了,就算是只穿一条内裤,露出浑身肌肉,那也只是寻常。要是在天气炎热的时候,袒胸露背光膀子也是经常的事。当然了,现在和后世不一样,张正书的里裤下面,可是没有穿什么内裤的“你登徒子姊姊,我们走罢,这人好生不知羞”这女子秀眉一扬,拉着年长的女子,气呼呼地往厅堂方向走去了。“奇怪了,这有什么无礼的”直到唐晨看到,这里裤把他某个不可描述的部位形状给若隐若现展露出来的时候,张正书才明白了过来。脸上一热,连忙放下了摆裳,奇怪地想着:“这两个女子,到底是什么来头”空气中,仿佛还残留着一股淡淡的幽香,张正书也忍不住一阵心猿意马了。前一世的时候,张正书虽然也有过女朋友,但从未真个销魂过。重生了之后,又做了这“纨绔子弟”,不“调戏”一番良家妇女,不领着一大帮“狗腿子”招摇过市,不欺行霸市,那枉费了穿越者的身份吧当然,张正书也只是敢想一想而已,大宋律法极严,若是张正书敢做得这么明目张胆,说不得开封府府尹可是很乐意拿他做典型,当政绩的。要知道北宋开封府是天下规模最为宏大的天下首府,地位显赫。府尹总领府事,掌管京师民政、司法、捕捉盗贼、赋役、户口等政务。像历史上,寇准、欧阳修、蔡襄、包拯、范仲淹等北宋名臣先后出任开封府府尹一职。别的不说,想想历史上的“包黑子”包龙图包大人,你就知道北宋开封府有多厉害了,只认法,不认人而且这开封府府尹,位在尚书下、侍郎上,二品官衔的实权大官,再升职就是宰相了,不论是谁做这个开封府府尹,恐怕都很“喜欢”张正书这样的纨绔子弟吧也幸亏,上次和张正书打架的那个是宰相的孙子,张正书又差点毙命了,不然开封府府尹绝对是各打五十大板的,好显得他公正严明。如今的开封府府尹是刚刚上任的吕嘉问吕望之,以宝文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新官上任三把火,再加上开封府府尹历来体察民情,治理京畿,执法严明,清正廉洁,有“公生明,清慎勤”的功德正气,也是“清廉刚毅,除暴安良”的表率。但凡是做官的,升官发财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所以不管是谁做这个开封府府尹,都会延续这个风气的。哪怕是后来被称为“北宋六贼”的蔡京,做开封府府尹的时候,不也是秉公办案吗屁股决定脑袋,所以这开封府府尹就是悬在汴京城里的衙内、纨绔子弟、地痞游手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但凡有些犯法的地方,开封府府尹肯定会毫不留情,先抓拿了再说,管你是谁家衙内,管你是哪个纨绔子弟所以像水浒传里的高衙内一事,基本不可能出现。除非,高俅不想做官了。不然,高衙内这么坑爹,高俅怎么可能还坐得稳官位要知道,宋明的言官,可不是吃素的在开封府府尹的威压下,汴梁城中的衙内也好,纨绔子弟也好,地痞游手也罢,都要夹着尾巴做人。但是呢,衙内和纨绔子弟诗词唱和,狎妓同游等等“雅致”的活动,却是被许可的。只有这样,才显得他们有文化,有品位,和市井之人不一样。在酒楼里豪掷千金,在春楼里买艳又算的了什么呢不闹出人命来,就民不举,官不究。张正书虽然是重生的,但他也继承了原先这具躯体的记忆,自然明白开封府衙门,对于他这种富家子弟意味着什么。“看来,想做个欺男霸女的纨绔子弟也不成了啊”第十六章:李行首就在张正书长吁短叹的时候,一个家仆匆匆而来:“小官人,官人请你到前堂去”“嗯”张正书下意识想拒绝,但不知为什么,却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等等,我就过去。”这家仆退下后,张正书就琢磨开了:“应该是和那两个女子有关吧”他这时候也想起来了,这两个女子好生面善。仔细想一想,莫非是在“和乐楼”见过汴梁城里,餐饮业最为发达。酒楼林立,大的叫正店,小的叫脚店。如今,开封有正店七十二家,脚店上万家。除此之外,幽坊小巷,勾栏瓦肆,燕馆歌楼,举之万数。要知道,这年头酒楼和青楼的界限是很明显的。像“和乐楼”这样的酒楼,在门外悬挂着红栀子灯,不论晴雨都罩着竹叶编成的灯罩,表明这“和乐楼”还提供歌伎服务,也叫青楼女子。这时的青楼女子,可不是任人把玩的狎妓,而是真正的卖艺不卖身。青楼和妓院,差别大了去。士族阶层,由于长期受到儒家教育,接受了儒家礼教,卯时不到就要跑步上朝,回家对老婆要行周公之礼,完全失去人性本身天然的自由。所以,士族也就成了青楼的核心顾客群体,其他阶层几乎不可能去青楼。而青楼对于士族来说,有爱情、有自由、钿头银篦击节碎,喝完酒还可以醉驾马车。对于士族来说简直就是一个最自由的地方。跟青楼相似的,在后世,那叫娱乐圈。青楼的老鸨手下的女子来源有罪犯、有买来的、有自己生活所迫来的。很像现在的经纪人,通过选秀活动,选出长的漂亮,智商情商都高的。青楼女首先要有范儿,就是气质,品味。然后是要有技艺,琴棋书画至少会两样,最后才看外观容貌。老鸨在选到智商情商够高的,容貌较好的女子后,还要请人培训青楼女舞蹈、弹琴、写诗。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培训,是培训懂“爱情”有风情。也就是知道男人需要什么,怎么才能让男人神韵颠倒。经过这一番的培训包装之后,才有了历史上青楼那些名女,花魁青楼与妓院的规模排场,是完全不在一个档次的。妓院是路边摊的话,青楼就是大酒楼。在青楼中,一个大院子,只住一位女子,一切生活质量都是最高的。她们绝对不会站在窗前揽客的,这会降低了她们的身份。每位客人想进入青楼消费,是有严格的筛选过程的,首先就是旗楼赛诗。客人进门后,先要把你写的诗,写到旗楼的影壁墙上,侍女看到要抄下来,拿进去给小姐看。如果小姐看不上诗的文笔,直接拒绝客人入内。如果小姐见过这首诗,知道非诗作者,有人代笔,直接轰走。小姐见多识广,天天的工作就是读诗、谈恋爱。如果一看,是原创、充满才华的诗,嗯,这个有才这个可以进来。进来后,不是只叫这一个人,一般一次叫三、四个这种过了初试的人,参加第二关打茶围。打茶围,其实也就是赛茶,识茶、品茶,同时要有优秀的谈吐,才能获得青睐。此关,小姐依然不现身,只是在帘子后面听这些人的发言。这哥几个,就要开始比文化,比知识,比脑筋急转弯,吟诗作赋,对对联等,但最后,也没有人能在第一天就见到小姐。就算小姐已经认可某男,也不会第一时间就跟他见面。要是见不到心仪的小姐,也不能着急。如果有人敢因为交了钱,见不到人就投诉的话,那他得自己掂量掂量。这整座春楼里还有百多个保镖,有人敢闹场子,直接暴打一顿扔将出去。所以,见不到人时,必须特别有风度的留一首诗,然后打赏小费,才能离去。整个院子所有服务人员,包括老鸨乌龟茶壶保镖,至少一人一贯钱。只是茶钱,就需几千钱。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所以不是有钱人,是来不了高级春楼里消费的。离去时,还要保持身形,要有风度,其实小姐就在绣楼上看着客人,他必须走着潇洒的台步,前后有书童仆人,醉驾马车颠了。第二天,他又来了,又开始重复前一天的步骤,写诗,打茶围,离开。因此还催生了一个行业,替人写诗,还可以赚不少钱这些个花花公子,不考科举,专门吟诗,自以为是在舞文弄墨,其实这只是青楼女子榨干他们荷包的伎俩罢了。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有什么办法这两个女子这般眼熟,张正书也想起来了,他正是因为那女子和章仿大打出手的。说起来,也是因为斗气而已。那天,“和乐楼”上宾客云集,据说是李行首有兴致,要接待一位雅客。这接待,当然也是卖艺不卖身了,只是喝酒吃饭,弹琴听歌,聊聊诗词,聊聊歌赋,聊聊人生而已。这李行首,也是“培养”出来的行首,也就是花魁。气质当然出众,便是蒙着面纱出场,在楼上轻飘飘说几句话,就把一众自持身份的男子迷得神魂颠倒了。但即便是这样,也足够宾客们争破头了。其中,最壕气的,自然是属张正书了。若说到官职什么的,张家根本排不上号。但如果论有钱,汴京城里,张家几乎是没有对手,几可说是富可敌国。张正书要拔了头筹,一旁的章仿自然看不下去了,当即言语相讥。那个倒霉蛋张正书哪里受过这种气当即怼了回去,又因为在市井厮混,那个倒霉蛋张正书一口污言秽语把章仿怼得无地自容,气不过之下,两人就发生了不可描述的“肢体冲突”后来,事情就巧了,如果不是这样,张振凡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重生一次,也不会占据了这身体成为“张正书”了。只不过因为被打到脑袋,他才一时间想不起,这两个女子是谁而已。“李行首啊,原来是你”张正书的嘴角扬起了一丝微笑,怪不得这身体的反应那么奇怪,原来是碰到了冤家啊“古人云,红颜祸水,果不其然只是不知道她来这里做什么,良心过不去,想来看看不过,按照那冷若冰霜的性子,怕这事是谁给和乐楼施了压,才不得已过来的吧”这不能怪张正书这么想,按照常理来推断,应当是这样的。一路琢磨着,张正书慢慢地来到正厅。第十七章:若桃这正厅可不得了,应该说是张家确实有钱,整得一个宅子像个园林一样。厅堂上的屋脊、屋角有起翘之势,门窗柱子还涂了油漆。这种油漆,其实应该说是树漆,但已经跟油漆相差无几了。中国使用油漆,有极其久远的历史。原始社会的时候,中国人就已发现漆树并懂得使用由漆树的汁液制成的天然漆来做涂料,用在木器上增加木器的强度和寿命。春秋以前,中国已广植漆树,并设立管理漆园的官吏。战国时期,漆工将漆用桐油加色料配成彩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光泽度。这时候的漆,色泽上已经和后世的油漆差不多了。秦代的漆工为防止漆干后出现裂纹,还发明了阴干的工艺。但不管是哪一个朝代,漆都是很宝贵的,甚至可以说是战略物资。这种漆,要用在兵器上,好像长枪、弓箭等等,主要是防止虫蛀。但凡是木质部分都要使用漆,所以漆不仅是生活物资,更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当然了,这种漆在秦代以后,就不是国家所有了,私人也设立了漆园,种植起了漆树。好像很快就要造反的方腊,家里也是开漆园的。这时候的漆很贵,只有大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