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章(1 / 1)

“小宇,你还是先找小摊贩们聊聊,未必你请了他们就会来。”“免费给他们用还不来?”“我说过繁州很复杂的,三个宗族势力很强,而且他们也都有经营酒楼商铺,整个繁州的商业都在三大家族手中控制着,就连摆摊卖碗馄饨都要站队的。”“卧槽,真是天高皇帝远,占个山头就敢称大王啊,小爷来了这规矩可就要改改了,有钱大家一起赚,搞垄断是没有出路的。”秋歌心说年轻真好啊,气盛,想当年她在京城大刀阔斧闯天涯的时候也是这么楞,现在得到的太多反而畏首畏尾起来。秋歌学过画画,按照赵宇的要求画了改建图纸,又根据赵宇的描述设计了一个火锅烤肉一体的碳炉。“宋奎兄弟。”“大哥啥事儿?”“你和孙斌兄弟,梁建兄弟跑一趟,到木材行定十套桌椅,再去铁匠铺让铁匠按图打四十个碳炉还有烟囱和排烟管。”“好嘞,交给我们吧大哥。”赵宇又招来小二,“柱子栓子,你们俩把桌椅搬到后院去,我和老板出去一趟。”“是,掌柜的。”二人先去找了建房子的工匠,工程量太大,几个工匠提的价码很高,赵宇向来不会砍价,秋歌亲自出马砍掉三分之一,工匠心累,从没感觉赚银子是这么的艰难。回到店里秋歌的助理阿奴来了,万泉来了消息,定西侯夫人生了三胎,秋歌肯定是要回去参加孩子的百岁宴的,繁州这边只能赵宇一个人张罗了。秋歌给赵宇留了二百两银子,他把银票揣进里衣的小兜里,制定菜单。火锅分两种,麻辣锅底和清水,古代的饮食等级性很强,他记得《国语·楚语下》中写过: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鱼炙,庶人食菜。不过大齐不是历史书上出现的朝代,他甚至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地球,他招来柱子询问,还是谨慎一些好,免得招来灾祸。“柱子,我问问你,大齐的百姓能吃肉吗,我打小生活在西域,不太懂大齐的规矩。”“哦,能吃肉的,不过牛肉不行,连皇上都只能在祭祀的时候吃一次,羊肉是贵族享用的,剩下的猪肉鸡肉鸭肉百姓都可以吃。”“哦,我知道了,你忙去吧。”牛不能杀,那用什么代替牛油呢,猪油味太重,对了,可以试试菜籽油,牛羊肉不能涮就涮猪肉鸭肉和鱼肉,各类丸子蔬菜弄齐全,对于第一次吃到火锅的人够了。针对在码头搬运货物的力工,有各种炒菜和米饭。不过花吃自助餐的钱来吃炒菜米饭有些不实惠了,力工的特点就是时间紧饭量大,那不如单开一个炒菜套餐,就像很多美食城一样,7块钱全素,8块钱一荤两素。他画了一张餐盘设计图,交给宋奎让他再去铁匠铺订货。店铺装修需要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借着这个空档赵宇调查了繁州城的三大家族。实力最强的家族是施家,据说现任当家的太奶奶当年是什么王爷的奶妈,借着这层特殊关系才起的家,实力稍次的是姜家,祖上也是有关系,县太爷的主簿,实力在三家中最次的是李家,纯粹的白手起家,老祖宗一袋货一袋货扛出来的家底,李家也是这些底层小摊贩最拥护的一家。李家现在处于第三代当家到第四代当家交接时期,新任当家人李延松,性格有些反叛,用现代话来说愤青一枚。施姜李三家成立了一个类似于商会一样的组织,凑在一起不是琢磨怎么坑小摊贩的钱就是互坑,李延松对此颇不满,但家族势力没施姜两家大也无可奈何。俗话说得好,柿子要挑软的捏,苍蝇要叮有缝的蛋,李延松简直太适合下手了。赵宇打听到李延松有个爱好,喜欢作诗,经常参加诗会,这对赵宇一个穿越来的人那就是送分题啊。他花重金买了两套装哔战甲,他这阵子长胖了点,能撑起衣裳了,穿上好布料的长袍还真挺英俊潇洒,再加一把折扇,成功打入敌人内部。赵宇混在人群中听了两轮,前两轮的题目他想不起来有什么诗合适,只能暂时观望。终于,第三轮的题目是秋收有感,赵宇想起了白居易的《观刈麦》,他问小二要了纸笔,刷刷写起来。“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后面还有几句,是白居易的自我检讨,跟他的身份背景不符,写到这就可以了。几个做好诗的纷纷朗诵,赵宇抓准时机毛遂自荐。“小弟姓赵,单名一个宇字,观题有感,也做了一首,请诸位不吝赐教。”李延松对他笑笑,“赵兄请。”赵宇声情并茂地朗诵,做作的堪比实验课现场。在场众人听了他的,其实是白居易的诗赞叹不已。李延松兴奋地走到赵宇身边又看了一遍诗,“好诗啊,好诗,全篇皆用白描手法,却将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赵兄,我看你年纪不大,没想到竟有如此深刻的感悟。”赵宇面上谦虚的笑笑,这不废话嘛,这可是白居易写的诗,白居易你不认识吗,诗王!“哪里哪里,在下自幼生活在乡间,有感而发罢了。”“哈哈哈,赵兄真是谦虚。”李延松看向众人,“诸位,在下提议将赵兄的诗收录入册,如何?”那些人跟着捧臭脚,赞美之词铺天盖地地飞过来,都把赵宇夸到天上去了。又做了几轮诗,赵宇也又剽窃了几首先贤之作,李延松已经把赵宇认作知己了,邀请他后天去李府参加他爹的寿宴。赵宇有些飘飘然,和文化人做朋友这么容易的吗,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参加一次寿宴赵宇又认识不少朋友,其中粮油铺子的张老板尤得他的重视,福满楼开张后米面油消耗大,和张老板搞好关系实惠大大的有,没错,他就是这么现实,爱钱boy一枚。又跟着李延松参加几次诗会,赵宇决定向他表明来意。“展苍兄,实不相瞒,小弟乃是福满楼新任掌柜,与展苍兄相处多日敬佩兄长的为人,福满楼愿为李府尽犬马之劳。”李延松颇感意外,听闻福满楼的新东家是定西侯夫人的心腹秋歌姑娘,可前几日秋歌姑娘离开了繁州,原来是把酒楼交给赵宇了,这么说赵宇也是定西侯夫人的人了。“哈哈哈,赵宇兄乃人中龙凤,愿归顺我李家乃是我李家之幸,赵宇兄有什么难处尽管开口,只要李家能办到定全力相助。”“展苍兄客气了,小弟也是看中兄长义薄云天的为人和李府仗义疏财的德行,施姜两家惯会欺压我们这些小商小贩,繁州能维持今日的繁荣,都亏李家从中调和,就冲着这份胸襟,小弟也要归顺李家。”赵宇说得恳切,李延松也想起了和施姜两家的糟心事,“有赵宇兄这样的青年才俊助阵,我相信繁州会越来越好的。”忠心表差不多了赵宇进入正题,“展苍兄,福满楼还有半月就能完工,小弟在临街一侧给码头上没有店面的小摊留了隔间,可免费使用,小弟初来乍到,恐摊主们不信我,所以请展苍兄出面,请他们入驻福满楼。”“哈哈哈,赵宇兄有胸襟,这个忙为兄帮定了。”几日后李延松设宴,邀请归顺李府的小摊贩们和赵宇与宴,李延松隆重向众人介绍赵宇。“诸位,这位小兄弟是在下的好友赵宇,也是福满楼的新任掌柜。”赵宇对众人施抱拳礼,“各位摊主,在下赵宇,很高兴认识各位,福满楼即将开张,在下酒楼临街一侧给诸位留了隔间,供各位免费使用,不仅如此,满福楼还会将各位经营的餐食纳入菜单,所得银钱在下分文不取,如数归还,我想我们既然都选择归顺李府,说明我们追求的都是踏踏实实做生意养家糊口,主家不容易,夹在施姜两家为我们谋福利,如今在下有能力了,也想为主家出一份力,为咱们兄弟们出一份力!”几个摊主感触颇深,纷纷举杯与赵宇碰杯。作者有话要说:攻暂时下线☆、第 12 章赵宇花大价钱找风水先生算了一个良辰吉日。九月二十六这天码头上传来一阵阵爆竹声,往来行人手中拿着“代金券”谈纶福满楼。“福满楼自助酒楼,成人三十文一位,小孩十五文一位,一个时辰内不限量随便吃,凭此券可享受十文钱优惠,一人一券。”福满楼前排起了长队,赵宇和两个新聘请的切菜小工忙得脚打后脑勺,客人比想象中来的更多,准备的肉片根本供应不上。宋奎托着空盘子跑到后厨,端起大海碗咕咚咕咚喝水,一上午没歇着,嗓子都渴的冒烟了。“大哥,看这架势鱼肉片还要再切上十几斤,客人都说鱼肉味鲜,吃起来比猪肉还好吃呢。”“告诉客人们鱼肉和猪五花一起涮,又鲜又香。”“好嘞。”柱子跑回后厨拿菜,宋奎端着刚切的鱼肉忙跟着回去。过了饭口排队的人少了些,赵宇让两个切菜工忙活,他去酒楼看看顾客反映。酒楼里人声鼎沸,每个食客脸上都洋溢着笑脸,赵宇成就感满满,一上午的疲累都松懈了。“刘公子来了,怎么样,可还合口味?”“赵掌柜,你们这的火锅真是太好吃了,麻辣鲜香,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哈哈哈,您吃得高兴我就开心,嫂夫人,蔽店还有栗子红枣糕,美容养颜补气补血。”他朝不远处的栓子招招手,“栓子,给刘夫人上一份枣糕。”“多谢赵掌柜。”“哪里,二位慢用,在下去别处看看。”他一转身被邻桌的客人叫住了,“赵掌柜,生意兴隆啊。”“哈哈哈,文老爷,慢待慢待。”赵宇拉过一把空椅子坐在文老爷身边,“没想到客人这么多,一直在后厨忙活,刚得空出来。”“哈哈,这么新奇美味的店谁会错过呢,是这样,我爹他老人家下个月初二过寿,我想包下福满楼办寿宴,不知道会不会耽误贵店的生意啊。”“文老爷您说这话可就见外了,您和文老太爷是繁州德高望重的大善人,赏脸到福满楼办寿宴是蔽店的荣幸,别说下个月初二,您就明天马上要办,我立马停了大酬宾关店准备寿宴,这样,晚上在下到府上拜访,咱们详谈。”文老爷面上有光心里乐呵呵,“你这样脑子活重义气的年轻后生,想不成大事都难啊。”和文老爷寒暄一会儿赵宇又到二楼看看,今天来的不止有乡绅富户,普通百姓也来了很多,赵宇不管认识不认识,挨桌寒暄推荐菜,男顾客给推荐腰子牛鞭,女顾客就用各种甜点甜汤收买。这日天黑透了才打烊,几个人都累得够呛,还剩一些食材,赵宇把入驻福满楼的几个小摊主也叫上,一起吃火锅。“孙大哥,嫂子和小侄子呢,刚才我看还在店里。”“哦,今天生意好打烊晚了,我让他们先回去了。”“栓子,去孙大哥家请嫂子和小侄子过来。”“是掌柜的。”“哎栓子等等,赵兄,不必去叫,家里有菜,他们娘俩对付一口得了。”“那哪行啊,今儿个食材剩好多,咱们一起尝尝鲜儿,不为别的,就冲哥几个敢入驻我福满楼我赵某也应该宴请各位好好感谢。”“嗨,好吧,我回去叫。”烧饼摊的老板娘对他摆摆手,你们男人聊天,我去叫。赵宇让小二把所有剩菜端上桌,古代没冰箱,熟菜放一宿再馊了,不管头一天剩多少,第二天肯定是要卖新鲜的。人到齐了火锅也煮沸了,赵宇把猪肉鱼肉鸡肉一股脑导进去煮,等菜的时候烧饼摊老板夹了一块红烧肉,“我尝尝这红烧肉啥味道,今天我店里好多客人点这个。”入驻福满楼的摊子都是卖主食的,赵宇在他们店里也张贴了炒菜套餐价目表,顾客不光顾福满楼也可以吃到福满楼的炒菜,而且在摊子单点炒菜套餐比在福满楼里吃全套套餐便宜一点,这样既照顾了小摊的生意,也给福满楼省了座位。“咋样大哥,我的手艺不错吧。”“嗯不错,真好吃,四文钱能吃到一荤两素三道菜,以后谁还在家做饭。”“哈哈哈,大哥,别急着夸,更好吃的熟了。”众人迫不及待的下筷子捞肉,又香又辣吃了一口想下一口,还有鱼丸鸡丸,鸭血鸭肠,海带藕片各有各的滋味,怎么吃都好吃。整个大堂回荡着吸溜吸溜吃东西的声音,根本没人能倒出嘴来说话。吃饱喝足天色也不早了,把剩下的糕点送给几个小孩便各自告别了,赵宇突然想起还要去文老爷家商量寿宴的事。“现在什么时辰了,去文老爷家拜访会不会太晚了。”栓子一拍脑门说道:“掌柜的,小的忘告诉你了,下午文老爷派人来通传,说咱们酒楼生意忙,让您明天过去呢。”“哦,那就好。”赵宇回柜台里拿出笔和本,“来吧兄弟们,先不急收拾,咱们开个会总结一下今天的生意。小丁小宝,你俩先说。”小丁小宝就是后厨切菜的俩孩子,哥儿俩,小丁十五小宝十三,爹卧病在床娘身体也不好,俩孩子特别懂事,干活也麻利。小宝躲在他哥后边不敢说话,小丁憋得满脸通红也不知道说啥,宋奎哈哈大笑,“大哥,你太难为他们了,你倒是先打个样儿啊。”“啊哈哈。”赵宇挠挠头,“也是,那大奎你先说吧。”宋奎笑声戛然而止,他也不知道说啥,“总结啥啊?”赵宇扶额,“就是说说今天啥菜卖的好,啥菜剩的多,客人更喜欢火锅还是更喜欢烤肉。”“啊,这么说我就明白了,鱼肉和猪五花卖得好,鱼丸虾丸和各种甜点卖的也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