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影站在邢辰牧的斜后方,对着他的后脑出神,果然不多时他便开口道:还不是时候。牧儿,四年前你父王要替你选太子妃,你求到哀家这里,说自己早有中意之人,哀家便帮你推脱了,当时哀家也告诉过你,不论那人身份高低,只要你喜欢便早日成婚。太后说着叹了口气,又道,可如今多年过去,你尚未成婚,哀家连个人影也没见到,到底是真有那么个意中人,还是当年不过你随意编了个借口来诓骗哀家?邢辰牧很快起身在太后跟前跪下,只听他沉声道:儿臣哪敢诓骗母后,儿臣心中一直有属意之人,只是朝堂未稳,若此时立他为后,难免被用来当作某些不轨之徒出兵皇城的借口,儿臣不愿他无端背上骂名,只得再等上一等。当真?太后凝眉,起身扶起邢辰牧,对他所说却还是将信将疑,此人若真有如此大争议,圣上就能肯定待事情过去便不会有人提出异议?更何况,‘那些人’若一日不来,你便多等一日,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与其这样,不如先纳妃,从王公大臣的女儿中选一位中意的,既堵住众人之口,又可借此收服人心,稳定朝堂。自古帝王后宫,不仅只是男女之情那般简单,更多是起到平衡朝堂之用,也是圣上快速拉拢朝臣的一种手段。这些邢辰牧自然是知道的,只是他并不打算这么做。他垂眸想了想,很快对太后道:母后,儿臣犹记得幼时听您说起外祖父与外祖母的感情,外祖父一生只有外祖母一人,并未纳妾,儿臣知道,母后也曾渴望这样一世一双人的情感。后宫生活,除去衣食无忧这点,其实并没有表面看起来那般光鲜,一生困于这皇城之中,遵守着繁复的礼仪,时时刻刻都有千万双眼睛盯着,出不得半分差错,若还要费心提防他人迫害,与其他妃嫔争宠,其中滋味您该最是清楚。邢辰牧顿了顿,目光莫名柔和了几分,朕心上那人不贪图荣华富贵,权势于他也并无用处,朕能给予他的实在不多。唯望大婚之时,能许他一个清静无纷争的后宫,以及一世珍宠。太后怔了许久,轻声道:牧儿像哀家,用情至深,只是不知这对于一位天子,到底好还是不好。邢辰牧似乎并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很快便关心起了太后的生活,卓影却已经无暇再去分辨两人说了些什么。他脑中只反复回荡着一个想法圣上他......有意中人了?作者有话要说:大家元旦快乐鸭,新的一年了,希望每一个小天使都能有好运气好心情本章下留言都送小红包,算是元旦礼物吧,(截止到1.3号)谢谢你们又陪我走过了一年的时间写文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你们,古耽的每一篇其实都写的很纠结,但是每次看到你们的评论就会觉得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给你们比个小心心,2019,我们继续一起向前吧~第3章 往事自正泉宫出来,邢辰牧并未坐上龙辇,他打发了其他随从,只带着卓影沿着静谧的小道往回踱。正是夏末秋初,宫中的银杏开始染上金黄的色彩,一阵风过,吹落几片树叶,飘散在邢辰牧四周,与他一身皇袍相得益彰,美如画卷。卓影跟在他身后半步,看着前方的人影出神。今日是严青派人去找你的?邢辰牧问了话,可许久也未听到回应,他微微侧头又喊了声:卓影。卓影从自己的思绪中抽神,脸色一白,立刻跪了下去:属下失职。在当值时无法集中精神,他清楚这有多危险,但涌起的酸涩几乎让他喘不过气来,再无暇顾及其他。先起来。邢辰牧语气平静,并未有责怪的意思,只是将自己刚刚的问话重复了一遍。是,严公公担心圣上,这才让小安子来找属下。你脸色不太好。邢辰牧略一思量,又问道,刚刚想什么这么认真?连朕问话都没听见。属下在想圣上说朝堂不安之事,安全起见,宫中的守卫也该加强一些,影卫方面属下也会尽快安排好的。卓影低头,敛去眸中的万般思绪,生平第一次对邢辰牧撒了谎。嗯,你做事,朕向来放心。邢辰牧没再说什么,回身继续往轩明殿走,也因此,卓影并未发现他转身那刻脸色浮现起的失落。两人如今的关系,邢辰牧无法直接对卓影解释太多,所以他特意带着人去正泉宫,当着卓影的面与太后说了那些话,一方面是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不会纳妃,另一方面也是想试探卓影对于自己有意中人一事的态度。作为影卫统领,卓影无疑是称职的,多年来从未出过差错,对影卫军日常管理十分严格,执行任务更是一丝不苟。可也正是这份称职,让邢辰牧极少能接触到他真实的情绪。他明白卓影对他的忠诚,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所求的早已经远远不止这份属下对主子的忠诚......两人各怀心事,回到轩明殿,邢辰牧道:朕下了早朝你才去休息,现在不过午时,你去屏风后的软榻上躺一会儿吧。回圣上,属下正当值。哦?当值时不能休息,那休息时理应不受打扰,若这么说,朕似乎是要降罪严青了,为这等小事打扰了卓大人休息。邢辰牧冷声道。严青此时正守在轩明殿门口,一听这话吓得立时跪下:皇上息怒,皇上息怒。那依严公公之见,朕打扰到了卓卿休息,如今让卓卿补眠是否应该。话虽是对着严青说,邢辰牧却是动也没动,视线依旧停留在卓影身上。严青垂着头,小心答道:自......自然是应该的。属下遵命。这便是非得逼他休息了,卓影无法,只得行了一礼:严公公是关心圣上身体,还望圣上莫再怪罪。邢辰牧这才对地上的人道:起来吧,下午朕就在殿内批阅奏折,无事别让人来打扰。是。严青松了口气,起身的同时冲卓影投去感激的眼神。###答应了邢辰牧要休息,待进到轩明殿卓影便自觉绕到了屏风后,这里平日是供邢辰牧小憩之处,摆有软榻以及靠椅,卓影走到靠椅旁,还未坐上,就听跟进来的邢辰牧道:你睡软榻,朕在靠椅这看奏折。邢辰牧让人将奏折及朱砂都搬到了一旁的小几上,宫人安置好相关物品,又沏了茶,很快在他的吩咐下又全退了出去。圣上还是去案上批阅奏折吧,在这里坐久了伤脊背。卓影皱眉,显然不认同邢辰牧的做法。是不是该再给卓大人一份太医院的俸禄?邢辰牧笑了一声,握住卓影的手腕将他拉到软榻上,行了,总操那么多心不累吗?快睡吧,日后朕吩咐下去,让他们别有事没事总去打扰你休息。卓影还想说什么,邢辰牧柔和了神色道:乖,你在这朕比较安心,朕知道就算你睡了,有什么风吹草动还是能发现。影卫自幼便被选入宫中接受各项训练,作为影卫统领的卓影必然是其中佼佼者,对周遭任何异动都十分警觉,哪怕入睡也只是浅眠。邢辰牧如此说了卓影不便再推脱,只是心中认真考虑起了加强护卫之事。休息时还带着面具不难受吗?随着话音落下,卓影察觉到一只手落在自己的面具上,他本能地向后退了退,邢辰牧伸出的手便落了个空。圣上......摘了。邢辰牧面上看不出喜怒,语气中却已经带上几分命令之意。是。卓影不敢再违抗,抬手将面具摘去,露出面具下一张略显稚气的面庞。他皮肤白皙,额头饱满,一双明亮的眼眸里仿佛有一汪清泉,高挺的鼻梁偏偏搭上了小而秀气的鼻尖,两颊嫩得像是能掐出水来,在下颌角处又能明显地看到骨骼轮廓,勾勒出一幅削尖的下颌来。谁能想到武艺高强,又总显得淡漠无情的影卫统领,竟然长着一张童颜。就连卓影自己偶尔在屋内照镜子时都会觉得怪异,所以他更适应带着面具时的自己,也好在他从不需在外人面前显露容貌,除去当今圣上,无人能知这个秘密。邢辰牧无意为难他,知道他摘了面具不习惯,转身不再看他,径自走到一旁的椅子坐下:快睡吧。卓影颔首,在软榻躺下。也不知是不是睡前一直想着布防之事,当他迷迷糊糊睡去时竟又回到了十年前那场刺杀。###那是扶禄十五年,太子邢辰牧刚满十岁,也是卓影被派遣到太子身边的第二年。彼时前前后后被派调派保护太子的影卫共有百余人,这也是影卫统领对他们的试炼,谁都明白,下任的影卫统领将从这百人中选拔,而卓影不过是其中的一员。三年前,后宫巨变,宁妃串通宫人下药毒害大皇子邢辰修,邢辰修命大,勉强活了下来,在确凿的证据之下,皇上大怒,下令宁贵妃一家满门抄斩,宁妃所出的二位皇子也被贬为庶民。隔年,皇上力排众议,册封平民出身的琳妃为后,四皇子邢辰牧立为太子,这一举措曾引起众多非议,数百大臣跪殿恳求皇上三思。在群臣心中,比起先皇后所出的大皇子邢辰修,以及被贬为庶民的二三皇子,邢辰牧的生母出生卑微,当不起母仪天下的皇后娘娘,而邢辰牧本人也非天资聪颖,立太子太过于草率。皇上当时立场坚定,并未受朝堂影响,只不过因此对太子的安危更为重视。谁想终究是百密一疏。都说虎毒尚且不食子,料不到皇室之人真能如此狠心,堂堂太后娘娘,竟处心积虑谋害自己嫡亲孙子。后宫一场风波,宁妃一家满门抄斩,也是从那时起,身为宁妃姑母的太后开始长居上清寺庙,吃斋念佛,再不问宫内事。皇上对太后心怀几分愧疚,时不时便派人来庙里送些吃食用品,对太后生活起居也是十分关心。那时恰逢太后五十大寿,太后几月前便派人给皇上递了信,说是不想回宫操办,皇上又忙于朝政,不如让太子来寺里陪她过个生辰,也顺便替冉郢的百姓祈福。皇上自然是允了,上清寺位于銮城城郊的清水山上,距离皇城有约莫两日脚程。按照太后的意思,邢辰牧出宫并未摆太大的架子,轻装出行,随行不过几百护卫,不料这竟是一场早已经计划好的杀机。一行人到上清寺的当晚,也不知打哪冒出了几千贼人将上清寺团团包围,原本因为太后长期居于此,寺里驻守有几千关卫军,可直到两方真正开始交战,邢辰牧等人才发现,那些关卫军只护着太后,而根本不管这头的交战。邢辰牧带的人虽不多,但个个精英,与数倍的贼人交手丝毫不显弱势,可就在这时,那些原本守着太后的关卫军忽然加入战局,却并非帮忙御敌,而是与贼人联手想要除去邢辰牧。到了这时,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所谓祈福,所谓庆生,不过都只是太后联合外人布下的陷阱。太后算盘打的好,这寺庙距离皇城有一定距离,只要将所有邢辰牧从宫中带出之人一网打尽,今日之事的真相便无人能知,哪怕世人真有猜测,谁又敢将矛头直指当朝太后。到时她再以悲伤过度为名,请求皇上召二三皇子,一切顺理成章。关卫军加入战局后,邢辰牧带出的侍卫渐渐不敌,最后仅余下数名影卫护着他往后方逃去,可其实他们都知晓,山那头是断崖,并没有下山的道路。一行人心中早已经做好了必死的打算,可天无绝人之路,在寺庙后门外,他们遇到了一位奄奄一息的小和尚。寺中僧人并非太后一派,自然留不得,早在贼人入侵之初便将僧人全部斩杀,只那小和尚命大,偏偏还余下一口气,见太子逃出立刻向他透露院后用于存量的仓库内有一暗格。原来,上清寺修建之处,因为位置偏僻,常常有山贼入侵,屡遭袭击后,住持便让人在粮仓内挖了暗格,用来储藏一部分粮食,这样哪怕遭遇山贼,寺庙里的僧人们也能留有少许余粮度日。只是随着上清寺名声越来越大,香火旺盛,朝廷也对寺庙的安全问题更加重视,派官兵绞杀了附近山贼。在那之后,寺里住持换过一位又一位,僧人们也渐渐将那暗格遗忘,小和尚是在一次打扫时意外触到了机关,这才发现了那狭窄的藏身之处。作者有话要说:影卫是张娃娃脸 o(*≧▽≦)ツ┏━┓是不是反差萌(满足作者宝宝的萌点)第4章 情愫几名影卫护着邢辰牧往那粮仓去,可惜为了隐藏踪迹,一路上皆需有人留守,一旦发现敌人踪迹,立刻发送信号,于是最后抵达后山粮仓时,邢辰牧身旁便仅剩下年纪最小的卓影一人。卓影安顿好邢辰牧返回与其他影卫会和时,那些关卫军也恰好搜到了后山附近,关卫军乃守护皇城的军队,本该义不容辞保护太子安危,无人知晓太后到底与谁人合谋,又是用何手段逼迫他们顶着株连九族之罪谋害太子,总之一场恶战后,最终对方以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几乎将所有护卫屠杀。那是卓影一生都不愿去回忆的一战,影卫们并肩拼死杀出了一条血路,将他送离了寺庙。卓影片刻不敢耽误,走山路往皇城的方向狂奔,纵使他轻功了得,身受重伤之下也花费了一个昼夜才抵达皇城。皇上起先并不愿意相信,直到他亲自率着锦卫军及众影卫赶到上清寺救出被困的太子,控制了一干人等,才不得不在悲痛中认清,这次事件确实与太后脱不了干系。可太后毕竟是皇上生母,无法严刑逼供,只能将人囚于宫中,而她到底是与何人里应外合,谋划了这场刺杀,任凭大理寺如何审问余党,仍是没有丝毫线索。卓影拖着浑身的伤,坚持带着人在寺中找到了太子,却在回宫后很快病倒,没能及时得到治疗的伤口化脓,导致他持续高烧。习武之人经受重伤重病难免会对身体造成不可逆的影响,之后便很难再回到巅峰状态,卓影那时躺在病床上,心中清楚自己已经不适合再去争取影卫统领之位,有遗憾,但比起邢辰牧的安危,那点遗憾似乎也不值一提。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回宫的第三日,皇上领着已经恢复的邢辰牧到了鸣影宫,除去众多封赏,更是带来了一道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