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饺子是包给金锦程他们吃的,熊家几人不吃它,可即便如此,九个汉子还是够唐寿忙的了。唐寿和熊壮山走后,阮翁和儿子就围在一起研究上了,到了刚擦黑时,制出一个完美的模具,连忙给唐寿捧来了。模具做的很漂亮,刷牙子线条流畅,里面的字也刻的笔锋有力。唐寿满意点头,付了十文订金,阮翁欢喜接过,答应明天再给他送来五个。唐寿将制好的牙香取出在模具里压一下,就压成刷牙子的样子,取出后还带着镂空的桃花源三个字,如此不管谁用也知道这是桃花源出品。这东西叫做牙香筹,同样是宋朝时僧人发明的。牙香筹是牙香的升级版,用小袋子装起来,就可挂在腰上随身携带。早饭和晚饭,或者吃零食后,从小袋子里掏出牙香筹,放进嘴里如用刷牙子刷牙一样,上下左右擦几次,然后再漱口就可以了。牙香筹方便携带,且使用过后用清水涮一涮,再用小袋子装起来,下次还能再用。想来一定比牙香更受欢迎,唯一的缺点就是容易仿制,会做牙香就能做出牙香筹。这也是不可避免的,文化在发展,被大家认同的新兴事物一定会越来越多,与其纠结怎么垄断市场,不如想想怎么越做越精,发展改革。当唐寿将牙香筹拿给金锦程看后,金锦程就不发愁了,双眼炯炯有神,他拍着大腿道:我就知道熊夫郎你肯定有办法,这不又给你想出新的点子了,你说你这脑袋瓜是怎么长的,新奇的想法就好像无底洞,怎么也掏不尽。这比喻唐寿也是醉了。谢金郎君夸奖,不过愧不敢当。毕竟这些东西都不是他发明的,他只是占穿越的便宜。金锦程只当他客气,笑着又恭维了几句。不是说买我金家牙香的尽是为了抢便宜货嘛,想比奢侈,咱们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才是真正的奢靡。金锦程看着做好的三把金银刷牙子冷笑。三天后,一切准备就绪,金锦程就带着几百只的牙香筹和牙香返回东京。临走时,唐寿特意嘱咐道:写封信和这个匣子麻烦你一定亲自给镇北王送去。匣子里是唐寿装的五支牙香筹,和五个小袋子。只要镇北王用了他家的牙香筹,看谁还敢非议桃花源的牙香是便宜货。金锦程知道这东西的重要性,慎重地点头。东京。年轻的君王和他的胞弟坐在书房里。你看,这是文安府城送来的。看着君王满脸的慎重肃穆,镇北王对这份竹简充满了好奇,同时也不敢掉以轻心,认认真真读了下来。在其中看到两个非常熟悉的地域名字。玉林镇?镇北王看后同样震惊而萧肃,这玉林镇除了刚步入冬季冻死过数人,之后竟无一人冻死?是。君王颔首。镇北王马上道:这怎么可能,那些流浪汉呢?那些孤寡的老人呢?玉林镇不可能一户没有,他们竟都没冻死。就算去年玉林镇雪少,这也不可能,这个玉林镇的县令作假了。镇北王肯定地道:胆敢欺瞒君主,谎报人数,这是重罪,必须以重重处罚,儆效尤,绝不可竟他人效仿了去。君王打断镇北王愤怒的话语,将两个竹简递给他。这是玉林镇县令的陈述,和我派人微服私访的调查。那个县令又说了什么花言巧语为自己开脱罪名镇北王忿忿地话没说完,就见玉林镇县令呈上来的竹简上,满是熟悉的东西。土炕!玉林镇县令竟然给孤寡老人都免费盘上炕了,一些废弃的流浪汉聚集的破庙里也被盘了炕,流浪汉集中挤在有炕的破庙中,倒也安稳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日。当然最让镇北王在意的是,这几年还提到了一个更熟悉的名字,熊壮山。玉林镇县令没有隐瞒或者谎报,自述,因自己无意中盘炕后,知道土炕的好处,就立刻意识到如果镇上普通百姓家中都能盘上炕,那么就再不会有人被冻死在这个冬日。鉴于玉林镇冬日无法制作土胚,只能外运,这是一笔庞大的支出,玉林镇无法做到为全镇百姓免费盘炕,就只能暂时帮孤寡老人盘炕,另在镇上几处破庙里也盘上炕,希翼可以减少人员死亡。最后还郑重提到需要感谢熊壮山,这手艺是他夫郎祖传的,是他们贫穷的农户赖以生存的饭碗,可为了全镇百姓,熊壮山大意的只收取一半工钱,与衙门合作帮孤寡老人盘炕。期间又将,熊家出资免费帮村人几户孤寡老人的盘炕的事迹写了又写,极尽赞美。玉林镇县令并不傻,提到熊家不是为了让他抢了自己的风头去,而是为了给镇北王看。他猜到这竹简最后一定会落在镇北王眼里,如此就卖了镇北王面子。还有最主要的是,虽然提到熊家,主要赞扬的还是他自己。竹简上字字的意思都是盘炕的想法是他想到的,他是一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因着这颗仁政廉洁的心,多次动员熊家,最后熊家被感动,也是仁善,和衙门合作。这也是唐寿的意思,他只要全身而退,可以的话捞到些好处。如此正和县令一拍而合,便有了这竹简,二人均落了各自满意的好处。镇北王看完又去看官家派遣的钦差调查的结果,竟是一样的,说明玉林镇县令没撒谎,但同时更说明了土炕一旦普及,能救了多少人命。这土炕之法,必须在全朝推广。镇北王严肃道。官家微点头,推广是一定要推广,可也不能寒了民心。这熊家是个良善人家,熊壮山也为昱朝的疆土洒过热血,便是要,吾也不能强取豪夺,否则天下人怎么看吾,是否会把吾误会成强盗,谁再有利国利民的东西便要捂紧,不肯轻易拿出来了。官家可给予赏赐。那盘炕手艺只他一家会,祖传的手艺,多少赏赐怕是也不甘愿。镇北王默了半晌,也许这是臣能帮上忙,不敢隐瞒,熊壮山曾是臣的属下,参军是就表现突出,勇猛非常,多次救过臣的性命。虽然后来返乡,却因得了臣一封荐信,感激于心,去年他兄弟入东京,特来拜会过。臣愿意修书一封,规劝一二,许是有用。官家脸上露出了笑模样,语气恢复了往日的亲密无间,这是就麻烦小弟你了。不敢当。镇北王谨遵君臣之礼,就要起身叩拜,被官家扶了起来,你我亲兄弟,何须如此客气,忘了曾在宫里你我二人相依为命的日子了吗?那段痛苦饱受欺凌的日子,镇北王哪里会忘记,一时也湿润了眼睛,君臣二人如普通人家兄弟般说了些贴己话后,镇北王道:不知道官家怎么打算的,熊壮山要是同意进献,官家打算这便是问官家给什么条件了。官家想了想道:白银三百两,吾亲笔提桃花源三字匾额与他送去,可保他今后生意做多大,也没人敢欺霸他。镇北王心里一喜,如此。臣这就回去写信。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小天使们给我灌溉了营养液哦~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迟诺 15瓶、沫沫陌 11瓶、萝卜修 5瓶、尤加利 1瓶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_^第五十五章 胡使在下乃金家二郎金锦程, 受熊壮山所托, 特来拜会镇北王, 还烦请通报一声。事关重大,又是拜会王爷的大事,金锦程自得亲自跑趟。他一路风尘仆仆, 刚到金家, 只洗了个热水澡, 换了身干净衣服就来了, 连片刻休息都不曾。他大哥对他这态度,少有地赞赏的点了点头。听到耳熟的‘熊壮山’‘金家’两个名讳,房门一扫刚刚地倨傲, 一张脸顷刻间就挤成一朵菊花。是金二郎君,这厢有礼了。房门态度变得热情极了,这其中虽不乏有金家的面子, 但主要还是熊壮山面子大。他是新来的, 之前那个被王爷亲自撵走了, 听说撵走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挡了不该挡的人。而他曾听些老人私下议论, 那个不能挡的人就是姓熊。金二郎君, 不是我不与你通传,实在是你来的不凑巧, 我家王爷刚被官家急召入宫。王爷的行踪理不该泄露, 但金家世代在朝为官,又有熊壮山的面子,门房就想卖个人情。左右看看无人, 小声附耳道:金郎君你还别等了,我看王爷走时神色凝重,应该是有大事了,不见得要议到什么时候。金锦程神色一凛,知道不能再打探下去,他对着门房轻轻点头,表示感谢。这封信和木匣子是熊二郎托我送给王爷的,既然王爷不在,就请你在王爷回府时帮忙转交吧。金锦程将信和匣子一起塞给门房,双手了解时,又趁着匣子掩护,塞了什么进门房的袖子里。门房更加热切了,金郎君你尽管放心,东西我一定亲手交给王爷。镇北王从宫里回来,就一直在琢磨熊家的事,他提笔写了封信,吩咐人快马加鞭送到杏花村。门房收了东西,做事也认真,王爷刚回来时,他不知道王爷心情怎样,就没敢往上凑,怕惹得王爷大怒,再带累了金家。小翠,小翠门房唤着一个伶俐的婢女,那婢女刚奉了茶从王爷书房里出来。婢女款款而来,笑道:何事?咱们王爷心情怎么了?小翠瞥着他,你问这个干什么?门房讨好笑道:还记得去年末那桩大事嘛,就是王爷亲自撵走一个房门的事。就是根由的那个熊家,他托了金家给王爷送些东西。见王爷不在,就让我转交,我这不怕王爷心情不好,我凑上去,岂不是找打。看他这么热心的样子,小翠就知道门房必然收了好处,不过她也不嫉妒,也不会从他手里扣。毕竟她在王爷书房里伺候,攀着她的人,各种好处也少不了,她不愿意因点小钱结怨。就当卖个人情,似真似假的嗔怒道:你呀,怎么这么冒失。这是我了解你,知道你不是那样的人,换了旁人我非治他个探听王爷行踪的罪名。门房腆着脸陪笑几句好话,小翠才道:去吧,看着王爷不似坏心情。门房这才转身求见了王爷。牙香筹?王爷读过信,打开梨木匣子,里面用绸做底,整齐摆放了五支类似刷牙子形状的东西。这个就是牙香筹,沾沾水就能用,倒是方便,也不知道熊壮山那个夫郎是怎么想出这些新奇的东西的。牙香镇北王没当成第一个使用者,心里遗憾了好一阵,因此对牙香筹这新奇的东西很是喜爱。这份礼物虽不贵重,却送到他心坎上。镇北王从里面挑出一支牙香筹赐予仆人先试用,试用几日一切正常,并无中毒等症状后,镇北王才使用。只在早饭用过一回后,他就喜欢上这个东西了,果然是个好物,带着方便。有了它,去外面酒楼吃个饭喝个茶,也不用担心不清洁口齿,有异味。他看着牙香筹很是满意地点点头,忽地猛一道灵光乍现,他笑了起来。一旁伺候的小翠不知自家王爷好端端就笑出声是何意,便疑惑地问:王爷可是想到什么喜事了?镇北王心情大好,自是。有了它,我便能帮熊家一个大忙,熊家要是识趣,也该知道怎么报答我。然后镇北王便拿着装有牙香筹的木匣子入了宫。官家与镇北王两封书简一前一后快马加鞭出了东京,一封送到玉林镇衙门里,一封来到杏花村熊壮山手中。县令恭请圣简打开一看,果然是奔着土炕来的,字里行间都是要他动员熊家,务必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使熊家献上土炕之法。当然特意强调,切不可使用非常手段。最后大方表示,只要熊家献出盘炕之法,他亲赐纹银三百两,亲题匾额一枚。看过信后,县令嗤笑一声,自言自语道:纹银三百两,亏官家也说得出口!熊家去年土炕价格最贵时二十几两银子一铺,盘十几铺就有了,何苦要为了三百两银子献出土炕之法。县令目光落在竹简某处,那里写着给他的好处,免玉林镇三年税收,留作玉林镇建设,县令可自行支配,另外赐予爱民如子四字匾额悬挂在衙门正中。从昱朝开创以来,还没有官员收到过官家亲赐的匾额,他要是能成为第一人的话,这官路瞬间就成了通天之路,假以时日,稍作运作,返回东京指日可待。且有了这块匾额,只要官家不想自打嘴巴,只要他不做的太过分,那么他这辈子头上这顶乌纱帽任谁也摘不下去。这诱惑实在太大了。县令喜着喜着,就情不自禁笑了出来。唐寿初听东京来信时,还以为是金锦程写来报喜的,可算日子,他便是日夜兼程也到不了。还是送信的信使见他困惑,自报了家门。唐寿忙把人请进屋,斟了蜂蜜水与核桃酥,又请人留宿一宿,偷塞了几两银子的好处费。他和熊壮山现下都是两个不识字的,仍旧请了季秀才给读信。信上所言,大致与官家内容相近,唯一不同的是镇北王这封信规劝之言多些,还隐隐透露出,要是他们答应,他便可以予以一个人情。当听到官家只给纹银三百两时,唐寿面上波澜不惊,不咸不淡的面孔上半点嫌少的意思都没漏出来。唐寿嫌少,县令嫌少,甚至镇北王都觉得少了,但读信的季秀才却在读到纹银三百两的赏赐时,声音不自觉拔高了不知道多少个调子,生生扯出股妇人才有的尖锐。手抖,声抖,差点拿不住信。季秀才读完信,大约想说些什么,可他舔舔干涩的嘴唇,话堵在喉咙口里就是出不来。唐寿半点与他探讨的意思都没有,直接将人谦和地请出家门。等人走后,院子里只剩下他两个,唐寿才露出满满地嫌弃之色,这个官家也太扣了吧,我这么赚钱的方子就给我纹银三百两。不是我说,这是我本就存了献方子的心思,否则就冲他这个抠搜劲,我指定不会献。熊壮山正在忙着铺家里门前的石子路,这是一条通家里另两座小楼的路。其他地方都种了花草,雨天泥泞,不辟出条路,雨天一走就脏了鞋袜。闻言,熊壮山手上动作没停,回道:这才与番邦休战几年,百废待兴,此时国库正是空虚之时,官家肯拿出三百两就算实属不易了。这倒是。唐寿蹲下来看熊壮山铺的路面,别说,这种石子铺成的小路还真别有风味。说来最让我动心的就是那枚匾额,有了它,咱们熊家生意上的妖魔鬼怪都得退避三舍,有些东西,我也就敢拿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