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给他解释道。“啥”老方脚步猛地停住,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看着李易问道:“马还需要穿鞋”活了几十年,只知道人要穿鞋,从来没有听过马也要穿鞋的,这不是开玩笑吗“同样都是在地上跑的,你都需要穿鞋,为什么马不需要”李易看着他反问道。老方很想骂一句“废话”,不过话还没说出口就又憋了回去。“不穿鞋光着脚走路磨脚啊,踩到石头了也硌得慌,马又不知道疼,穿鞋子干什么”老方理直气壮的说道。他有些怀疑姑爷今天是不是中邪了,忽然想要给马穿上鞋子,过两天是不是又要打牛啊羊啊的主意。“你也知道磨脚,马跑的路可比你多多了,时间一长,马蹄磨没了,那匹马也该废了。”老方闻言愣了一下,说道:“姑爷你这就多此一举了,那匹马每天也就是在府城和寨子里跑个来回,这才几里路,磨掉的马掌又会长出来,不过,照这么说,那些军中的战马经常使用,马蹄生长的速度比不过磨掉的速度,倒是有必要穿上鞋子。”老方这次明白李易的意思了,他以前就是养马的,知道用马要有度,将马整天拴在马厩里面,不经常拉出去跑跑,马蹄就会长的畸形,而若是每天都长时间的奔跑,马蹄又会被磨光,前者还有的救,后者就只能成为废马了。姑爷这个方法倒是很好,刚才经他提醒,老方已经明白,这奇怪的东西怕是要钉在马掌上的,虽然家里的那匹马用不上这种方法,但军中的战马要是有了这件宝贝,可就再也不怕马蹄磨损了。听完老方的话,李易也愣了一下,他只记得以前看那些穿越小说,主角发明个马蹄铁,立刻就能惊住那些皇帝大臣之类的,大呼这么简单的方法以前怎么就没人想到,又是赏钱又是赐官的,他下意识的以为所有的马都该钉上马掌,听老方这么一说,自己这次似乎真的是多此一举了。不过,既然马掌已经打好了,不给那货安上,都对不起付给铁匠的那几钱银子。前两天可是因为这家伙在如仪面前丢了人,等会让那些衙役们帮帮忙,将这货绑住,给它钉上马掌,想来这欺软怕硬的家伙从来都没有见过这种阵势,吓也吓它个半死,要是下次还在自己面前撒野,就当着它的面吃马肉火锅李易这次和老方下山的时候,特意将马牵了下来,为的就是给他钉上马掌。距离县衙门口不远的空地上,在老方的帮忙之下,众衙役很轻松的就将那马放倒,四蹄朝天绑了起来。硕大的马眼中满是恐惧,放声长嘶,奈何四只脚被绑住,周围有这么多人按住,想挣扎也挣扎不了。老方正要按照李易说的方法,将马掌给它钉上,身后陡然传来了一道声音。“你们在这里干什么”身穿捕快服饰的女子向着这边走了过来。正文 第一百九十一章 福星李易“嘿,是李捕头啊。”老方知道衙门里这位女捕头身份不一般,李易也特意叮嘱过他,在这里惹谁都不要惹到她,老方停下手中的活计,回过头,一脸笑意的解释道:“姑爷说,给马钉上马掌,就不用担心马蹄子磨坏了。”李明珠看着众衙役按住那匹马,一直跟在李易身边的那汉子将手中一个形状奇怪的铁片,一个个贴在马蹄上,用铁钉固定好,站在原地,陷入了深思之中。军中马匹的养护和更换,每年都要耗费大量的银钱,而马匹报废九成以上的原因,就是因为马蹄磨损太过严重,没有了马蹄的马,自然也不能再冲锋陷阵。而仅仅凭借几个小小的铁片,就能解决困扰一代代君王朝臣的难题,这么多年来,居然从来没有一个人想到过马蹄上被钉好铁片之后,那些衙役一哄而散,那匹马立刻站了起来,被老方牵着,在原地不停的打转,马蹄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那铁片的作用。在马匹的蹄子上钉上铁片之后,马蹄不和地面接触,就能避免磨损,只需要过上一段时间换一次铁片就行,从此以后,朝廷每年再也不会为了巨额的马费而头疼,一匹战马的使用年限,被大大的延长,长此以往,将会节省下多少的开支李明珠不同于李易和老方,她是一国公主,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站在国家的层面,短短的一瞬间,她就想到了这些事情。可以这么说,这一片小小铁片的功绩,已经超过了他之前所有的功劳总和,包括写出弟子规,传授心肺复苏术,或是那种新奇的审讯方法,都不是朝夕之功,及不上这铁片创造的直接利益。“李易在哪里”她上前看着老方,目光微动。“在,在县衙。”老方被她这种眼神看的心虚,指了指县衙里面说道。李易是在县衙里面,所有的工作全都分派下去,在值房中坐的时间久了,有些无聊,打算出去转转。县尉怎么说也是安溪县的几把手之一,哪能总是坐在衙门里面,官位越高,就越是要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所以他准备去街上逛逛,体验一下民生疾苦,当然,顺便也能散散心。还没走出县衙大门,就被李明珠堵在了那里。“有事”李易看着她,心中暗呼倒霉,应该早早就出去的,一般来说只要在衙门撞到她,一准没有好事。“你是怎么想到要给马蹄下面钉上铁片的”李明珠看着他问道。她很好奇,为什么几千年来人们都没有想到的问题,偏偏被他想到了“因为钉上铁片马蹄就不会磨损了啊。”李易一脸的理所当然。李明珠表情微愕,他的回答看似只是一句废话,但仔细想想,似乎也正是这么一个道理。区别在于,这个道理这么多年来只有他一个人想到了而已。看着李明珠脸上的表情,李易就知道他今天可能不能去街上体验民生疾苦了。果然,片刻之后,他就又回到了值房之中,将有关马蹄铁的制作方法,如何钉马掌,如何更换蹄铁,事无巨细,详尽的写了下来。这个世界还没有专利的概念,看来这一次,马蹄铁的发明上交给国家,注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李明珠的这个习惯很不好,让李易有一种被压榨剩余价值的感觉,领的是县尉微薄的薪俸,做的是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大事,拿到的工资和他创造出来的价值严重不符。万恶的封建社会,比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更加的严重李易写完之后,李明珠就将那几张纸装进了一个信封之中,连一句谢谢都没说,眨眼间就跑没影了。李易一边摇头叹气,一边感叹遇人遇公主不淑。“八百里加急,将这封信送到京城,亲自交到父皇手里。”不多时,庆安府某座精致的别院之中,李明珠将信封交给了一位身穿铠甲的男子。“公主放心,属下一定将这封信尽快交给陛下。”那公主府的护卫郑重的应了一声,翻身上马,很快就消失在视线之中。“他到底还有多少本事”李明珠望着前方,目中微微有些失神,口中喃喃自语。“秦大人,不如我给你一万两,你来解决今年战马更替的问题吧”京都,皇宫,御书房之内,一位面容方正,神色不怒自威的男子一挥衣袖,怒视着对面的另一人说道。对面那人苦笑了一声,说道:“严大人,一万两已经不少了,去年灾情严重,救灾安民花了不少银子,今年更是少了几省的赋税,国库并不充盈,再说前些日子已经给你们兵部拨了十万两银子,严大人现在张口又是五万两,哪有那么多的钱再给你们”那男子眉头一皱,说道:“那十万两是军中粮饷,你不要和此事混为一谈。”“严大人,你就不要再为难我们户部了,一万两已经是我们能给出的上限。”户部尚书望着对面的男子,丝毫没有松口的意思。那男子冷哼一声,说道:“如今边境数次告急,迟早要与齐国兵戎相见,在这个节骨眼上,我景国却连能用的战马都没有,秦大人不会不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吧”户部尚书闻言不再言语,这个后果他可承受不起,目光求助性的望向了上首的景帝。御书房里面,景帝看着兵部户部两位尚书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揉了揉眉心,颇有些头疼。马费一直都是一项重要的支出,若是在往年,或许还可以先缓一缓,然而此时边境吃紧,却是一点都不能耽搁,他心中斟酌了一番,还是决定暂缓其他用度,要拨给兵部的这笔钱,不能省。正要开口,内饰总管常德推门进来,走到他身边耳语几句。“明珠来信”他脸上浮现出一丝疑惑,说道:“让他进来吧”“宣”常德对着殿外高声说道。那公主府的护卫从门外走进来,跪拜行礼之后,将手中的信件呈了上去。他这一天之内,日夜奔程,在驿站中换了好几匹马,没有任何耽搁,终于在刚才抵达京城。景帝打开信封,首先将一封永乐公主的亲笔信拿出来,读完之后,脸上浮现出一丝惊愕,随后又急忙将信封中的几张纸打开来看,脸上的笑容逐渐舒展开来。“这李易,果然是朕的福星啊”景帝将那几张纸拍在书桌之上,大笑说道。堂中,两名尚书对视一眼,脸上满是疑惑。正文 第一百九十二章 哪位英杰“咳,咳”景帝到底是有喘疾在身,难题得解,心中开怀,大笑了几声,一口气没喘上去,剧烈的咳嗽起来。常德脸色一变,急忙上前搀扶住他,景帝抚了抚胸口,片刻之后,呼吸终于平复下来。“严爱卿,你说每年需要大量更换战马,大多是因为马蹄磨损所致,若是能想出一个法子,让马蹄不再磨损呢”景帝笑了笑,看着兵部尚书严炳说道。严炳愣了一下,躬身说道:“回陛下,若是真有这样的法子,每年花在战马上的费用,怕是可以减少七成以上。”顿了顿,又道:“只是,古往今来,无数人从避免马蹄磨损着手,却从来没有一人成功过。”严炳自然知道如果能够避免马蹄磨损,自然也就不需要这么多的马费,但问题在于,这么多年,兵部一直有人钻研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做了无数试验,无不以失败告终。如果这件事真像陛下说的那么轻松,又怎么会这么长时间都没有人能够解决“常德,把这些拿给严爱卿看看。”景帝笑了笑,将那画着奇怪图形的纸张递给了他。严炳从常德手中接过那几张纸,心中大为疑惑,看这样子,莫非真有人解决了这道千古难题满怀好奇和疑惑,视线向纸上投了过去。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奇怪的图形,呈半环状,他伸出食指和拇指比划了一下,继续看图形下面的文字。“马蹄铁”他口中喃喃一句,小声的读下去:“将此物钉在马蹄之上,避免马蹄和地面直接接触,便不需考虑马蹄磨损,若是马蹄铁损坏,只需换上新的蹄铁”随着视线的下移,严炳手持纸张,目光死死的盯着纸上的图形,呆立当场。“居然,这么简单”此时,他已经忘记了这里是御书房,胡须抖动,忍不住高声说道。困扰无数人数千年的问题,只用这几个小小的铁条,就能迎刃而解,为何自己之前没有想到而且,马蹄之上装了铁条之后,亦能适应更加恶劣的环境,无论是地上有多少砂砾石头,只要马蹄不和地面接触,就完全不用担心马蹄磨损或者崩裂,骑兵和战马的安全都得到了保证,战力也必将上升一个层次。“不知是哪位英杰想出了此等奇妙的方法,只用几根造价微薄的铁条,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马蹄磨损,亦可为国库节省大笔开支,臣为陛下贺”严炳将那纸张收好,一脸激动的说道。一旁的户部尚书看到严炳忽然之间像是变了一个人,绝口不提马费之事,心中对于那纸上所写的内容也产生了几分好奇。到底是什么事情,让陛下和兵部尚书如此激动“没想到这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