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三国圈> 分节阅读 12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节阅读 128(1 / 1)

务剿匪。可剿匪得先有匪啊,张纯与乌丸诸部就是“匪”了。而上谷郡的上谷乌丸,辽西郡国的辽西乌丸,辽东郡国的辽东乌丸,此三郡乌丸,就是“火炬作战方案”需要剿灭的对象。或者说,上谷郡,辽西郡,辽东郡,就是“火炬作战方案”要拿下的目标。这三郡就是“燕歌”的两个侧翼。有渔阳,上谷,辽西,辽东四郡在手,北盟就能攒出来一支可朝外打的正义之师了,专门处理各种人道主义危机。北方军骑兵南下翼州,剿黄巾是假,让幽州的“匪”闹起来是真。匪患不起,实在是师出无名呀。北方军是一支文明的力量,是不会做不正义的事情的。“沙盘就这点不好,没法推忽悠结果。”李轩摇头晃脑,脚步轻快,“董卓打仗手艺潮点,人却是不错的,发咱的马定钱都没要,豪气云天。趁其新败,咱正好跟人巩固巩固友谊。”“你不想给他一闷棍么”张飞哈的一笑。“跟红顶白的群氓要多少没有这样豪侠义气的英雄太少。”李轩也笑,“这样的豪杰能做朋友,干嘛坑人家呢应该一起商量着做点对双方都有利的好事嘛。”张飞奇怪:“你要跟人一起商量什么好事”李轩:“如何瓜分并州。”北方军南下支队,是一支纯骑兵的机动部队,由赤备左右翼四个骑兵大队,一千八百余正式骑兵,三百五十余军事学徒组成。仅随军乘用马,驮用马与战马,就高达五千六百余匹。南下支队冒雪出发,拔营当日即入安次。次日即出渔阳,进入翼州渤海郡境内,第三日即由南皮北西入河间国,翌日晚间抵达乐成县。第六日午间,全军已至安平国境内,于信都外围,接受北盟驻当地商栈的“实习人员”,组织的第一次在地补给。“实习人员”中有不少是北方军现役军人,与派驻至秽貊龙潭部,挹娄乌苏部,肃慎和硕等部的“贸易联络员”一样。正以不同身份在周边进行实地测绘,完善军事地图标注。通过实地参谋旅行,先行熟悉未来预设战场的周遭地要。全军抵达新都时,行军距离已过千里,平均日行军距离过二百汉里。不到六日间,因伤蹄,虚弱,不堪再用,被宰杀的军马,已过六十匹。整个幽州,冬季可以行军,可日行百里的汉军,唯有公孙瓒麾下的幽州突骑,与赤备两支。其余包括汉中央军,与卫戍长城防线的边军在内,都不具备冬季日行军百里的能力。甚至行军都是不可能的,黄巾就不可能在冬季行军,因为冬季野外无法露营。由于帐篷,保暖衣被,取火燃料匮乏,缺乏冬季防冻经验,一旦冬季行军,会大面积冻伤。裸露耳手等肢节冻伤,脚趾等关节坏死,减员会越来越快,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时下的黄巾,就没有冬季行军经验,一入冬就动弹不得。春夏秋三季,连续击败朱儁,皇甫嵩,董卓的翼州黄巾,九月先被朱儁携荆州援军秦颉破于南阳,后被皇甫嵩携凉州援军盖勋,于仓亭再破卜已。正文 第一七三章 要废帝的奸臣十月末,雪落,翼州各地黄巾已丧失远距离行军能力,只能守城,劫掠周边熬冬物资,皇甫嵩携凉州兵马围张梁于广宗,黄巾总舵摇摇欲坠。而汝南葛陂北上增援广宗的五万黄巾,走至谯国已经走崩溃了,缺衣少食,正在分散劫掠周边大户。剿总司令皇甫嵩,怕这股汝南黄巾增援到位,十月初即命青州发郡国兵,往去广宗与其合军。结果与凉州一样,青州第一波郡国兵刚出州境,青州境内群贼四起。有打黄巾旗的,有打山寨旗的,有称天子的,青州是人口大省,一起义短短时日,就暴出了各路贼兵三十余万。皇甫嵩郁闷不已,青州上下官员士族正狂参他呢,说不是他乱调兵,青州不至于乱如此。时值幽州二十余万黄巾,破州治杀刺史之辉煌大胜后,被公孙瓒与地方义军先后剿灭,旦夕之间,肆虐幽州的黄巾风云,就了无痕迹了。皇甫嵩大喜,遂行文至幽州刺史刘虞处,请兵会剿翼州黄巾。剿贼责无旁贷,刘虞分令邹靖,公孙瓒,北盟,三路援翼。结果,邹靖磨磨蹭蹭,公孙瓒借口冬季无法长趋,都不怎么动。北方军也是等了快两旬,眼看广宗黄巾要咽气,援军半道就冻住了,翼州黄巾的果子熟透欲坠,才英勇无畏的杀了过来。北方军南下支队进入翼州时已经十一月初了,安平国境内歇马时恰是1111的农历“光棍节”。在这个特别的立棍日子,恰好又收到了南阳名士许攸与冀州刺史王芬,沛国周旌等人,结连翼州豪族,谋废天子刘宏,改立其弟合肥侯为帝的情报。与孙坚一样,同样赶赴翼州战场,会剿黄巾的曹操,来不及剿黄巾,又与平原名士华歆一起,反对改立天子的冀州刺史王芬等人去了。王芬是清流士人选出来的“八厨”之一,儒学行义之老俊杰,闻名天下的君子。“宰要废帝的奸臣功大,还是剿造反的百姓功大”小雪方停,头上扣着水狸皮帽子,身上鼓鼓囊囊裹着水狸皮大衣,热的浑身冒汗的李轩,脱下大衣扔在了大黑的背上。拉了拉中衣让冷风吹吹,看着手里百乐门传来的情报,哭笑不得。翼州黄巾还没灭呢,翼州刺史要灭天子“这帮名士就是吃饱了撑的。”一旁的张世平拿短马鞭掸了掸身上的雪,他是正式将官,与军中士卒一样,穿的是薄衣,盖的是薄被、刻意穿的薄衣,盖的薄被,保暖太好,反会影响战斗力。张世平的神色不太好,他是中山国人,河间以西就是中山国了。而自从过了河间,入目就是一望无际的荒野,零星点缀着几个无人的茅屋。本是农人躬耕的沃野,时下全成了荒地。莫说茅屋无人,骑兵行进时路遇的乡村,不少已渺无人烟,鸡犬不闻声,丁点人气皆无。整个村子,似乎一夜之间人全消失了,家中桌椅,灶台,瓦罐摆设还在。不少井口的轱辘旁,还存着半桶冰水,似乎是昨夜刚打上来的。可就是没有人,行军路旁还能看到倒毙的饿殍。可整村反而找不到一个人,连一具尸骸都看不见,静的渗人,不知道人哪里去了。这与燕歌人声鼎沸,热火朝天的建设大工地一比,越是近中山国,张世平的脸色就越僵。他甚至不想回中山看看。家书中的“抛荒”“人去”等字眼,看起来感受不深,直至亲眼看到千里赤野,人去到没有丁点人气。他才知道,最大的杀戮,实际在看不见的地方。明明有良田,为何不种房屋还在,人哪里去了正如没战乱的时候,不耽误黄巾造反一样,不耽误本是和平的凉州,巴蜀五斗米教纷纷造反。幽州黄巾方平,张纯等又要反。翼州黄巾未平,翼州的名士就要废天子这是战祸能解释的么张世平不知道。他只是不想回老家看看了。北盟之外的世界,让他看着有点烦。“三路,汝南葛陂北上增援的黄巾,广宗黄巾总坛,嘿嘿,要废天子的翼州刺史。”脑袋上扣着个熊皮帽子的苏双,大大咧咧的走了过来,问,“咱弄哪个”“可惜咱名声尚浅,不然宰刺史王芬功劳最大,鹊巢鸠占都名正言顺。”李轩把密押信塞回筒内,随手递给一旁的警卫旗卫士,“占不了翼州,不耽误宰王芬。功高莫过救驾,居然敢私谋废立天子。大敌当前,先废自家老大,争拥立之功这是什么路子,实在是太反动了。”王芬等人太神奇了,被宦官干死的太傅陈蕃之子陈逸,青州术士襄楷一忽悠,就向天子请求援兵,又向翼州豪族借兵,欲起兵埋伏想回河间省亲的天子。先杀十常侍,宦官,再废天子,立合肥侯。关键翼州刺史王芬,陈逸,襄楷等人,与欲拿孝经平叛的凉州刺史一样,都没带过兵呀。于是,这几位就问正在翼州剿匪的曹操要不要一起干再于是,曹操就非常好心的把几个读经读傻了的鹦鹉卖了。用一篇非常有哲理的信件,来回复我之所以不同意你们这么干的原因,因为我是忠臣。然后,请教身边的朋友:“你们看,我这么回复,行么”这一“看”,就都知道曹操忠诚了,李轩都知道了,信件原文他都看了,博古通今,文才斐然曹阿瞒。这小坑挖的,真是让他惺惺相惜。王芬几个俊杰,还在等回复呢“那咱除奸臣去”苏双嘻嘻而笑。“咱以什么身份除呀那是一州刺史啊。”李轩一边看整装待发的军士互系斗篷,披外衣为马上携具的忙活,一边轻笑,“咱没官身,也得披层煞气呀。挟大胜之威,裹挟皇甫将军与众军将,一起宰翼州刺史去才对嘛。咱拿个首义之功,宰名士的名声,让给皇甫将军就好了。”歪头想了想,又道,“葛陂贼散于野,正好掳之扑广宗,枭张粱之首,再合广宗众将之志,共诛八厨老俊杰。两颗首级,一起送往天子处,三路实际是一路。天子招谁惹谁了怎么都跟天子过不去,统统都是奸臣,我们要护卫天子。”“如此大功。”苏双喜滋滋的,“天子怕是不吝侯爵之赏啊。”“赏侯咱若不受,那是什么名声”李轩一脸向往,“比举孝廉不就,还高尚吧”“你要高尚”张世平奇怪。“我为什么要高尚”李轩奇怪,“有侯不要,要高尚我只是要体会下隐士的精神世界,不代表我要走出物质世界。”“走吧。”张世平没好气的马鞭一掸裤腿,扭头就朝坐骑走去,“等你什么时候走出精神病的世界,再跟我说话。”谯国谯县,许氏坞堡。两丈高的夯土垒石巨堡上,两拳大的石块纷飞。数九寒天,一溜光膀子的力士堡垛上一字排开,飞石砸贼。箭矢早已用光,壮妇老弱用扁担篮筐挑上堡墙上的,不是屋瓦房砖,就是堡内石场的碎石。坞堡前,一个个衣衫褴褛的人,双手端着,怀里抱着,手里拎着装土的麻袋,正迎着漫天的石块朝堡墙下小跑。跑至近前,就把手里的装土麻袋,狠狠的朝已经堆成斜坡的一摞摞麻袋上扔,加高麻袋堆成的“斜墙”。有力弱的妇人老弱,扔不动沉重的装土麻袋,只得靠近麻袋斜墙用双手朝上摞。一不小心,就会被头上掷来的飞石砸的头破血流,嚎哭不止。“杀大户,闯太平啊。”抱着装土麻袋的黄巾,顾不上被砸跌在地,嚎哭惨叫的老弱,闷头小跑着错身而过,迎着头顶飞来的石块,前赴后继,不断把一个又一个装土的麻袋,扔上斜坡。“好样的,狗娃。”一个背土麻袋的人回来,阵前抱着一摞饼子的老黄巾,就递一个饼子过去,遇到眼熟的还会拍拍肩膀,谈笑几句,“后队有热汤,掰馍就汤去。”“俺不去。”泥垢满脸的狗娃大口的咬着饼子,三下五除二就干进肚子里了,“一个饼子吃不饱,俺得给俺娘俺妹带俩。”“那就再跑两趟去。”发馍的黄巾老兵一指右边正在铲土,撑着麻袋装土的土麻袋堆,“趁我手里饼子多,你赶紧再跑两包,我给你捡仨饼子。”“嗯,谢了叔。”狗娃答应一声,一抹嘴就朝麻袋堆跑去。“杀贼,杀贼。”坞堡上一阵惊恐又亢奋的大叫,看着堡下斜坡越来越高,几欲于堡墙平,三十几个空手的壮汉,双手摁着墙垛就翻了出来,飞速把脚下的麻包朝下踢,朝下扔。“咻咻咻。”一阵乱箭射来,十几个汉子先后惨叫着栽倒,山上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