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1节(1 / 1)

这要是分开了,以后……可咋整啊。这不是天塌了吗?天塌了啊!不行啊!不能分啊!不少人万般不舍的,最后竟然开始呜呜大哭起来。可惜,周诚志和张翠花是铁了心的要散伙,吃食堂等于他们为大家伙儿出力呢,哪里有散伙只管自己小家省心舒服?看着张翠花居然这样受人欢迎,舍不得散伙,孙婆子和赵佩兰几户人家都觉得直酸牙,分了好啊,分了自己回家,爱叫谁来吃就叫谁来吃?分了,自己家爱怎么吃怎么吃,今天想多吃点,明天想少吃点,谁管得着?哪里像在食堂里一样,天天一个样,家里来了个亲戚都没吃口吃的?寒酸得要命!分的好!“队长,就算分,也得等收下粮食来吧。”“就是啊,咱们那时候是收下粮食来才开的食堂,这会儿当然得收下粮食来再解散食堂。咱们食堂比人家可晚了大半年呢。”有那些机灵地就开始算账。莫茹听周明愈说了以后简直不敢相信,“人家都巴不得解散食堂,这还有哭着喊着不肯解散的”周明愈道:“解散了,他们自己回家,可就没有这样的饱饭吃。”有那不善经营的,发了粮食胡吃海塞两天,回头没有了又开始勒紧裤腰带挨饿。还有那些劳力少孩子多的,分的粮食不够吃,跟着吃食堂总归能蹭饭吃,这要是分开,他们就只能吃自己家那点,怎么都不够吃的。像周明愈家这种劳力多,工分多的,是最愿意分开的,因为他们一直都在接济那些干不动活的人家呢。好歹有周诚志发话,说就算解散食堂也得盘盘账,算算仓库的粮食还有多少,然后再分给社员们。这一分也得好几天,这几天怎么也得先吃食堂,等分完再说。“反正就这么几天,我就不去了。”张翠花道:“要春种了,俺家小娃娃还没人带呢,我得帮着媳妇儿带带孩子。”小五媳妇刚出月子,老四媳妇儿也要生了呢。谁不知道二婶子就没带过孩子,这会儿说带孩子?谁信啊!食堂的事儿还没解决完,上头又下来新指示:允许各家拥有一点自留地。☆、第227章 空间之力这种自留地不是分大田地, 而是把原先村头、沟沿、路边、房前屋后以及一些零碎地边分给社员, 让各家按照之前的所有权再分下去。这是好事!之前全都收回去,社员不许冒烟, 个人不许种作物,所以房前屋后都不许种。因为没有自留地,家家户户也没东西养鸡,这两年发生了那么大的饥荒也没有吃的补贴口粮.如果一直有自留地, 情况也不至于这么糟糕。自留地基本就是按照收上去之前的归属权来分,原本是谁家的现在还是谁家。莫茹家附近的那一大片菜园, 如今也要重新分配给各家。趁着还没开始春耕春种,周诚志就领着人丈量、分派,把二队的自留地都给分下去。有些人不乐意分自留地, 反而更乐意集体一起种。因为一起种,重活儿男人干啊,她们只需要干轻快的。而且抓虫子这种糟心的营生, 也有劳模帮忙干了,不需要他们操心。这要是自留地到了他们手上, 每年夏天虫子多的时候,那些蔬菜经常被啃成蜘蛛网。不过大势所趋,就和收回去一样,分下来也是不可阻挡的, 这是政策。不乐意的人也只能接受。周明愈虽然没分家, 但是因为位置便利, 就把自家屋前屋后以及右边靠河的位置占下当自留地, 可以光明正大地种菜了。以前只能种院子,不能种外面。周培基跑到他家东边去申请了宅基地,也要在那里盖房子。只是申请的地方只有一半大,可以凑活三间正房,但是开间不会有周明愈家那么大就是了。这也不错!去年他家也分了不少红利,攒了足够的钱从大队砖窑厂买砖瓦,还有炼钢铁时候砍的树,木头阴干了这两年,正好盖房子。不只是他家,不少人家也都寻思着去砖窑厂买砖瓦,尤其家里要给儿子娶媳妇的,还有去年夏天房子塌得厉害的,都得修葺。一时间都忙着去砖窑厂排队买砖瓦,也顾不得难受解散食堂的事儿。周明愈和莫茹也想把自己家的房子加固一下,毕竟土坯墙、麦草屋顶,大风大雨的很容易坏,一年修好几次,两三年这屋子就破得不像样。现在有钱有砖瓦,干嘛还委屈自己?盖!他们家盖新屋和别人家不一样,不需要全部推翻。这就显出当初周明愈的设计高明来,之前地基打得牢固,还是大青石的,又有墙柱子支撑,这会儿只需要把屋顶拿下来,把泥墙推倒,直接在青石上垒砖头就行。其他根本不需要动。这两年周明愈和莫茹又认识一些人物,直接走关系买了水泥、石灰,想一次性把房子改成水泥砖瓦房,省得黄泥糊墙不结实。不过他没有先给自己忙活,而是先让砖窑厂集中烧瓦片,日夜不停地烧,烧了瓦片先卖给自己大队,让社员们把自家屋顶都盖上瓦片。只要有瓦片,哪怕是土坯墙,也不至于那么脆弱。在别人还愁吃喝的时候,先锋大队却忙着修葺屋顶,起码有三分之一的人家都换成黑瓦屋顶。先把爹娘的房子换成瓦顶,周明愈才开始张罗自己这边。也不用别人,就周玉忠、周诚信领着周诚廉、周培基加上周明林十来个男劳力,两天就帮着把砖墙垒起来,垒墙的时候就把阁楼架好。择吉日上梁。因为笆子都是现成的,直接把之前的覆盖上,再糊泥、盖瓦即可。五天时间,三间青砖黛瓦房就起来了。为了防潮、防火,周明愈还设计山墙突出一块可以防火挡风。防火墙和山墙就用石灰水泥等混合物抹墙,干了以后就是粉墙黛瓦,非常耐看。村里人都看着好看,纷纷说以后盖房子也要盖劳模家这样的。周培基直接就让周明愈帮忙设计,盖不了那么好的,也要有那么一个样子。设计好了,男人们帮忙打地基,女人带着老人们帮忙刮秫秸绑笆子,准备好以后就可以开始垒墙。周培基的三间屋子,在春种以前也盖了起来。……转眼春耕开始。由于去年雨水大,今年一点都不干,耕地都省了好大的力气。再有莫茹给拿虫子,有买来的化肥加农家肥,周诚志觉得今年怎么看也应该是一个丰收年。清明榆钱开的时候,莫茹撸了很多,自家吃榆钱饭,还和周明愈给邱母捎了一篓子去。反正他们每周要去一趟东关拉煤。他和单腾飞的生意如今不用亲自去高成县,而是改成东关交易。高进县在东关成立了一个煤炭加工厂,专门加工煤球,在本县内销售。周明愈把蘑菇、咸鸭蛋拉去东关,单腾飞的人会运煤来东关分煤厂,这样交易更方便。连和邱磊的交易都改成在这附近——自从食堂解散以后,社员们有了自留地,农村的集贸市场又开始活跃起来。市场管理人员对农村市场的限制也有所放松,倒腾一点地里的菜蔬并不在限制,就有人也趁机倒腾一点粗粮糊口,当然工业品、大宗粮食、鸡蛋等的交易还是限制的。今年春耕春种的时候,造纸厂和砖窑厂也不停工,但是减少了人数,毕竟不能耽误农忙。尤其很多外村人宁愿在这里打砖坯也不想回去种地,因为这里能吃饱,回村以后吃不饱!食堂解散,更没有吃的!于是周明愈就和周诚志商量,让这些人倒班,回家两天回来干一天。只要他们队里没意见,他们就继续招人打砖坯。毕竟先锋大队自己对砖瓦的需求量就很大,家家户户都想盖瓦顶。看着人家劳模家的砖瓦房,谁个不羡慕啊?春天这么大的风,那屋顶都纹丝不动呢!再看看自家的屋顶,几年风吹日晒雨淋的,那麦草已经脆弱不堪,被大风一吹直接漫天飞扬,最后露出泥底子来,就跟被褪毛的鸡一样,别提多难看!莫茹也觉得的确住得更加舒心,窗户也更合适,镶着玻璃呢,这才是窗明几净有没有!小八已经出了百日,多半时间都在安安静静地睡觉,不睡觉就自己哄自己玩儿,比周七七小时候还好带。从出生到现在,只有尿在身上的时候会哭两声,其他时间几乎不哭。可惜他对别人逗他也没兴趣回应,周明愈每次逗他都感觉很挫败,你挤眉弄眼地想引起他的注意,他连个眼神都欠奉。估计是个性子冷清的,好在这会儿白白胖胖的,又干净又乖巧,别提多招人稀罕。周七七觉得是她一直看一直看的功劳,是她给看俊的,所以每天都要对着弟弟洗脑,“小八,你可是我看俊的,要不是我,你早就被送人了呢。”莫茹看看天色,夕阳西下,落日熔金,院子里一片金黄,周围桃红柳绿泡桐挂着淡紫色的喇叭花煞是好看。她的绿篱如今已经成形,果树花树和柳树相间,下面是一些苘麻红麻之类的,可以收麻自用。她招呼周七七去南屋吃饭。先锋大队的食堂到底还是解散了,把粮食分到户各家自己吃饭,只集体出工干活就行。这几天就要进入春种高峰期,莫茹也一直去帮忙,所以自己不做饭就去南屋吃。莫茹用襁褓包着儿子,领着闺女出门。她也不用锁门直接带上来即可,因为一狗一鸡一鹅在家负责看门,它们直接对周七七负责,看管房前屋后的菜地不能被祸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