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兔子多好啊,省心省力回钱还快,有啥不好的。”赵文韬说到这眼睛亮亮的:“媳妇,我跟你说啊,上次我不告诉你,和那两个剧团的人谈兔子广告的事了吗,成了!”叶楚楚很意外:“他们愿意了?”“愿意了。我这么跟他们说的,乡下人靠地里那点粮食卖钱,根本不够,得发展副业,这兔子好弄,也养出经验了,你们要是帮着打兔子广告,更多的人来养兔子,收入也多了,那以后请你们来演出,钱也能给的多不是吗?他们一听有道理啊,就这样答应了。”赵文韬笑道。叶楚楚笑看了他一眼。“以后咋打广告?”叶楚楚问道了关键处,唱戏咋宣传兔子?“嫦娥奔月啊!”赵文韬嘿嘿笑道:“媳妇,你没听过这出戏吗?”“听过啊,嫦娥奔月,很出名的,可这和兔子有啥关系……”说到这叶楚楚反应过来了:“月宫里有兔子?”“对喽!”赵文韬笑道:“月宫里有兔子,到时候嫦娥抱着兔子,再说几句有关兔子的话,那可不是就把兔子推销出去了吗!”“你叫他们抱着活兔子?”叶楚楚道。“不抱活兔子,一只兔子很值钱的,受了惊讶咋办,到时候做一个假兔子,好看点那种,上面还能写字。对了,媳妇,你不是能画服装吗,那这个兔子你会做吗?”赵文韬问道。叶楚楚有点好笑。隔行如隔山呀,画服装和画兔子是一回事吗?可看着男人兴冲冲的样子,又不忍心拒绝,想了想道:“我试试。”“好,媳妇,我相信你一定能成!”赵文韬笑眯眯道。叶楚楚摆摆手:“你先别急着给我灌迷糊汤,能不能画出来还是两码事。”赵文韬搂过媳妇亲了一口:“媳妇,这可不是迷糊汤,是实话实说。”叶楚楚才不信呢,如今跑买卖了,见世面了,他这嘴皮子耍的越发厉害了。不过,画兔子还是要画的,男人的事业自然要支持。家里就养了兔子,叶楚楚又会画画,画出来并不难,难的是怎么做出来,还要做的好看,这得好好琢磨琢磨。这边赵二嫂正提高声音质问赵二哥:“啥,一家三块钱?!”“不是三块钱,两块来钱。”赵二哥纠正道:“两块六七毛的样子。”“那也挺多啊!”赵二嫂不满:“我就不明白了,欠这么多饥荒,还看啥电影啊,这些人长没长脑袋?”“你这是啥话,都忙了一年了,看个电影咋了?就两块来钱,不拿也发不了,拿了也穷不了。”赵二哥道。他喜欢看电影,好几年没看过了,真挺想的。如今弟弟牵头,包电影,多好的事,他不想听媳妇叨叨钱的事,这一年叨叨的他脑壳疼,整的他好像没没用似的。赵二嫂却气呼呼地道:“还两块来钱,好像你很有钱似的,也不看看自己的日子啥样……”赵二哥忍无可忍,高声道:“你不愿意掏就不掏,没人逼你去看!”说完拿腿走了。赵二嫂惊怒住,为了个破电影竟然吼她,这男人是不是吃错药了?吵架的不止他们俩。这边赵三哥脸也拉的很长,平白无故就掏出差不多三块钱,这叫啥事?三块钱这得卖多少豆腐才能回来?赵三嫂却咿咿呀呀唱上了,她就爱听个戏,没注意赵三哥的脸色,自顾说道:“明个我回趟娘家,把我娘还有我嫂子她们接来,看几天戏。”赵三哥一听火大,啥玩意?刚掏出钱,老丈母娘就要来,这来了肯定不能像他们平常那样,咸菜碟子苞米茬子,不说整几个菜,至少得整一个,更别说头一天来了,得整四个,毕竟好长时间没来了,咋也得像样点,可那是啥,钱啊!赵三哥觉得这段时间做的豆腐都白做了,不但白做还搭进去不少。“我跟你说话呢,你没听见啊?”赵三哥语气不好。“说啥了?”赵三嫂还真没注意。“一家出差不多三块钱呢!”赵三哥将三块钱说的很重。赵三嫂不解:“我知道啊,你都说了好几遍了。”赵三哥气的快要暴走:“三块钱啊,三块钱,那得卖多少豆腐,你知不知道啊,你这个败家娘们?”第208章 赵姑奶奶赵三哥不好说丈母娘来了也费钱,只能抓着三块钱说事。赵三嫂性子直,还真不知道赵三哥的心思,只是撇了下嘴道:“那你还吃啥喝啥娶媳妇生孩子干啥,那都是花钱的事,你就一个人去县里搭个窝棚,天天卖豆腐守着钱过日子,多好啊。”赵三哥哼了声:“你以为我愿意娶你啊,除了败家就不会干别的!”赵三嫂早就知道男人啥德行了,也不生气:“你现在打离婚也不晚啊,谁也没拦着你!”赵三哥本想说打就打,可想到打了离婚谁做饭谁洗衣谁看孩子,再说还有兔子呢,他那么忙,哪有时间照顾这么多东西?不行,离婚不划算。赵三哥这么一说,赵三嫂怒了,合着在你心中我就是保姆啊?不对,保姆都不如,人家保姆还拿工钱呢,她这个整个一个白干!“赵老三,你就不是个人!守着你的钱过去吧!”赵三嫂一怒之下当天就回娘家把亲娘接来了,晚上炒了四个菜,擀的荞面条,又打了荷包鸡蛋!赵三嫂算看明白了,男人眼里只有钱,啥都没有,自己没工钱不说,还累死累活,天天吃咸菜喝苞米茬子粥,吃的肚子都直冒酸水,结果还没人搭交情,自己要是再不对自己好点那就完了。对自己好就是吃,他六婶都说了,吃好的,身体才能好。他六婶说的对,爱惜自己身体才是真格的!赵老三肉疼啊,可是又不能发作,不管咋的,丈母娘轻易不来一次,这刚来就跟媳妇干仗,也叫人笑话啊。所以只能憋着,他都快憋出内伤了。赵四嫂这边也在抱怨:“这还真包电影了,这些人咋就这么有钱呢,三块钱也是钱啊!”赵四哥道:“你不拿也没人来要。”“那能行吗?她小叔不是说了吗,所有人拿的钱全写在纸上贴上去吗?”赵四嫂说到这就更生气了:“你说他小叔咋就不干好事呢,好端端的为啥要贴上去,还贴在大队大墙上,他这成心叫人多掏钱啊!”赵文韬算出每家出两块多差不多三块钱,赵文武说每家三块。包电影这种事也不能硬要,同村住着,撕破脸不值得,赵文韬就出了一个主意,所有人拿多少钱全写在大红纸上,然后张贴在大队墙外,谁拿多少一目了然,还美其名曰,财务公开,全村监督。他这么一搞,就没人好意思少拿钱了,毕竟墙上有名,谁也不想当别人眼里那个穷人。这就是穷人的心理,越穷越不想叫人觉得自己穷,装也得装个样子。赵四嫂就是这样的人,不想掏钱,又不好意思不掏钱,那就只有抱怨叫她掏钱的人了。赵四哥心里佩服自己的弟弟,这脑袋咋长的呢,太精明了啊!他自顾想着,自动忽略赵四嫂的抱怨,反正都是那一套老说辞,最后都会落在儿子身上,他都能背下来了。“……不掏钱,将来别人咋看咱儿子啊?”赵四嫂长篇大论之后,做出了最后的陈述词。看看,他说对了吧?赵四哥心里想着,这娘们也就这几句话,多一句都想不出来!赵母听了要放电影唱大戏了,很高兴,跟赵父商量着,把大姑子接回来看电影听大戏。“大姐也好长时间没回来了,现在估计也忙完了,正好回来听听戏,歇歇,他爹,你说咋样?”赵母说道。赵父却有点担心:“那老头子愿意吗?别打起来啊。”说起赵大姑奶奶来,也是个苦命人,赵家穷,可以说是八辈贫农,却为了过好日子高攀上了地主家的孩子。虽然成亲了,也生儿育女,可是人家地主羔子却看不起赵大姑奶奶,非打即骂,即使地主挨收拾的时候也不例外。可能咋着?那时候的人,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赵大姑奶奶也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想着孩子大了就好了。结果孩子大了也没好,如今都六十来岁了,男人还是张口就骂举手就打,气的赵母没少去刘家帮着大姑子出气。一面也恨铁不成钢,大姑子不争气,逆来顺受不说,被打了还一心一意伺候人家,回个娘家还得请假呢。赵母哼了声道:“那老王八犊子要是敢拦着,我骂死他!”彼此都交锋过不知道多少回了,赵母压根就不怕那边。赵父也惦记着姐姐,不过他是不会登门的,因为当年他二哥死的时候,姐夫都没来看一眼,两家就隔着一条河。赵父觉得,这就是刘家看不起赵家,既然看不起那就算了,他这辈子都不会登刘家的门,等姐姐死了这门亲事也就断了。赵母说去就去,反正就是河南河北。赵母腿脚也利落,天黑的时候就把赵姑奶奶接来了。赵姑奶奶小脚、绑腿,穿着清末时代的大襟衣服,免裆裤子,脑后梳着小疙瘩髻,小个不高,走路像个不倒翁,一晃一晃,站在那又像个细脚伶仃的圆规,整个人带着一种旧时代妇女的灰暗。赵姑奶奶挪着小脚,看到亮起的电灯就说道:“我听我们村说你们通电了,我一直惦记着看看,这电就这样啊?”赵母道:“是啊,这电就这样,姐姐,你来可以看好几天呢!”“那可不行啊,我看完戏就走,你姐夫不会做饭,这几天都不知道咋过呢。”赵姑奶奶说道。赵母听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就那么个玩意,这还时刻惦记着,这大姑子真是不争气啊!赵四嫂听到动静抱着孩子出来了,看到赵姑奶奶笑道:“大姑来看戏了?”“你娘说村里要包电影唱大戏,让我来看,我就来了,老四媳妇,孩子挺好啊?”赵姑奶奶看着赵四嫂怀里的孩子道。“挺好的,来,给姑奶奶看看。”赵四嫂将孩子递过去给赵姑奶奶看。赵姑奶奶夸奖了一番:“这孩子长得真俊啊!”虽然是丫头,可夸奖自己的孩子赵四嫂还是很高兴,只是回了屋嘀咕道:“又来个要钱的!”第209章 看电影赵姑奶奶来,她作为侄媳妇,咋也得把人请屋里来吃顿饭,这顿饭自然不能差了,不是花钱是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