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砲师后,沈兵就开始着手制作火弹。火弹没想像那么难,沈兵将火弹分成三种并进行试射。毕竟这是要投入到战场的。一拍脑袋做下决定等到实战时才发现不对,那时就太迟了。第一种火弹用松明制。沈兵一度以为“松明”是现代的叫法,问了才知道古代就有。山松多油脂,劈成细条燃以照明,是谓“松明”。也就是有些松树树干松脂含量特高,因此都成了橙色或红色。于是就很容易点着,沈兵小时候常用它生火做饭。古人常用松明做火把,烧得又旺又久。做火弹就是将其劈成细条然后捆成一捆,点燃之后用投石机一飞一捆火球就冲天而去。第二种是用麻布做。麻布一圈圈包裹着松脂,绑成球形,点燃后就是一个绝好的火球。第三种则是石弹火球。它就是在石弹外缠着几圈用麻布和松脂拧成的布条。胖子屯好奇心重,在别人忙活时他就靠近沈兵问:“工丞大人。”“若是火攻敌营只需做一种火弹便了。”“来去就是烧营,做三种岂不多此一举?”苍马上就回了一句:“你少来贫嘴。”“师兄的主意又怎会是多此一举?”“不知自己多少斤两却来教训师兄!”胖子屯赶忙回答:“大大人见谅。”“小人不不,是这个意思。”沈兵当然不会怪责胖子屯,事实上他认为胖子屯这样挺好的。有好奇心、多问多学是学习的第一要素。不过秦时可不提倡这个。秦甚至禁民二业,也就是打渔的不能打,务工的不能经商。否则又会是一个罪名特么的这时代罪名多了去了。究其原因,沈兵认为一方面是生产力低下。另一方面则是统治者更好管理。更好管理就不用多说了,百姓是什么籍就做什么事,社会就如此简单。生产力低下就决定了大多数百姓只做一个职业往往已身心俱疲。比如种田,比如打渔。但往往还是会有些胃口大的百姓想兼做其它行业抢别人饭碗。正所谓“术业有专攻”。这些兼业者往往丢了自己的行当却又抢不着别人的好处,两头都不是。这样的例子多了就对全国生产有影响当然也影响到税收。于是干脆就用法律的形势规定“禁民二业”。这法律甚至一直延续到汉朝。所以那些穿越到秦汉的又是种田又是经商的没死过是吧!嫌命长是吧!多穿越几回就明白了啊!胖子屯是商人籍,如果不是在秦军中服役,他也不能涉工匠行业。沈兵一边包裹着麻衣球一边回答道:“自是不会多此一举。”“松明扎成一捆不易滚动,照想射程不远,可以用来烧城墙。”“麻衣球弹性好易滚动,射程最远,可以打到城内烧营帐。”“若它因山坡陡势倒滚了回来,那就烧城墙内侧了。”“至于这火石弹嘛”“那便砸碎城墙之后再烧,效果照想不差。”胖子屯听得一愣一愣的。过了好一会儿才艰难的咽了下口水:“大人,你何以知道这松明弹射程不远。”“这麻衣球射程就最远?”“它们的重量可是不相上下。”沈兵懒得跟胖子屯解释。古人的确很难理解这个。为什么同一具投石机发射同样重量的东西却会有不同的射程?形状嘛射程不只跟受力有关,还跟形状、质量及受到的空气阻力有关。所以呈球状又最轻的麻衣球肯定能打得最远。不规则的松明弹以及质量较大的火石弹则不相上下,用于烧城墙刚好。沈兵掂了掂手里的麻衣球,起身说:“试试便知。”于是几人七手八脚的为几具投石机装上各种不同的火弹。发射后果然如此,次次都是麻衣球打得最远,而且远了至少五十步。同时也正像沈兵估计的那样,麻衣弹还会沿着陡坡反滚回来。于是乎,这玩意就会一路往回烧。这火球要是被营帐或木屑堆给挡着,那就更好看了。这只让胖子屯惊为天人。嘴里不断的嚷嚷自语:“奇了,奇了!”“大人居然在试前便知如此结果!”“真乃神人。”说着还时不时望了望沈兵,眼里尽是不可思议。沈兵有些意外。因为相比其它人,这胖子屯看起来对抛体运动特别有兴趣。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懂个中厉害的人甚至便是循也只是举个拇指赞几句也就完了。他们对此已习以为常,能打得远些还是近些一试便知,研究它做甚?也只有牛顿才会想苹果为什么是往地下掉而不是往天上飞。所以大多工匠都是见怪不怪。这胖子屯却满脸写的全是问号和震惊。这似乎表示他看出点门道。沈兵心想,改天有空或许可以教教这个胖子。不过现在却没这闲工夫沈兵随手将一个麻衣球抛给胖子屯,下令道:“就按这样式制作。”“重量、大小皆须一致。”胖子屯应了声“诺”,转身要走却被沈兵拦下了。沈兵拍了拍胖子屯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道:“年轻人,好好干。”“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总有一天,你会学全我一身本领走上人生颠峰。”等等,这话怎么这么耳熟?这要是在现代听到,第一感觉该是被忽悠了吧!但在战国时期的胖子屯又哪里会知道这些。他立马激动得难以自已:“诺,多多谢大人教诲!”“小人定定当全力而为,以报大人知遇之恩。”“大,大人还有何吩咐?”沈兵重重的点了点头:“去忙吧!”“我看好你哦!”“加油!”胖子屯又是重重一揖,然后才屁颠屁颠的张罗去了。看着胖子屯一副打鸡血的样子,沈兵暗想:“可以啊!”“古人这么好骗来着?”“这要是在这时代开个公司招一批人。用现代那一套哄哄。”“那数钱是不是要数到手抽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