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ulcss=tent_ul≈gt;
亲,您的当前订阅率未达标哦,请耐心等待。就算是一个人,阮文也能过活。
但想要劝住周建明,还是得打蛇七寸。
周姑父去世后,周建明成了家里顶梁柱,是两个女人的遮阴大树。
他一直以保护母亲和妹妹为最大的责任,这会儿被提醒了,愤愤不平地收回了脚,看向王大壮时,还带着怒气,“村长,你听谁说的我耍流氓了?”
王大壮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就把周建明给惹毛了,这还真就被他给问住了。
自然是不能说谁说的,这要是私底下去打架怎么办?
闹出去,是他们王家沟颜面尽失,年底就别想争什么先进村组织了。
正当村长纠结着怎么说时,阮文开口了。
“村长,我哥这人脾气急,您别跟他一般见识,刚才的事别往心里去,他也是脑子一冲动,就什么都不顾了。可是这件事咱们也得说清楚,我哥见义勇为学雷锋,大冷天的下河救人连知青大院的一口热汤都没喝没给他们添麻烦,怎么就成了对祝知青耍流氓了?任谁好人变成坏人,都不免着急上火,您说是吧?”
王大壮不由得看向了说话的人,阮文是十里八村最漂亮的姑娘,哪怕是进了二棉厂和那些一起工作的城里人比也不差,是二棉厂的一枝花,最好看的女娇娃。
他只知道阮文漂亮,没想到还这么会说,尤其是这话有理有据,救他于水火之中宛如天籁。
村长也抓住了重点,“原来是建明下河救了人啊。怪我怪我,我这是着急过来问情况,也没顾得先去知青大院那边打听到底怎么一回事。”
阮文听到这话心里头无语,这还没调查清楚呢就来一句“对知青耍流氓”,也村长也忒虎了些吧?
不过人家也承认了错误,阮文没再追究,“也不知道是谁胡说八道乱传谣言,事情是这样的……”阮文细细说了来龙去脉,漂亮的脸蛋上带着几分忧虑,“村长你也知道的,那棉袄多吸水啊,当时我哥事急从权,怕救人不成再把自己淹死,就把衣服脱了,有点考虑不周全,可那也是一片好心啊!”
王大壮一直皱着眉头,听到后面倒是松了口气,“我就说,建明啥样的人品我还不知道?怎么会做这种事情呢,说清楚就好。今天这事,多亏了你们兄妹俩祝知青从河里捞出来,等人好了让祝知青做东去县城的国营饭店请你们搓一顿。”
阮文听到这话笑了起来,“那我先记下了,到时候可得让祝知青破费。”
两个人打哈哈,阮文把事情说的仔细明白,就是为了给周建明上保险。
村里人多嘴杂,爱说闲话。这不傍晚刚学习雷锋好榜样下河救了人,他哥就成了赤膊壮青年强搂强抱女知青的流氓分子。
祝福福是女主有她的人生道路要走,倒不至于赖上她哥。
但人言可畏!
阮文可得跟村长说清楚,她一点不想跟祝福福有牵扯,流言蜚语也不要的那种。
阮秀芝挽留村长,“要不村长随便吃点?”说着就是要去拿碗筷。
“不用不用。”这年头现在谁家都不宽绰,王大壮再馋这点猪头肉,也不至于真在周家吃饭。
出门的时候,王大壮低声跟周建明说,“你这是好人好事,可祝知青到底是姑娘家,也不方便给你申报什么,心里有数就行了。”
周建明点了点头,他本来也没打算要什么,就顺手救了个人而已。
瞧着把事情说明白,王大壮往知青大院那边去。
一家三口送走了村长,阮秀芝戳了下侄女的脑门,“就你机灵。”
阮秀芝其实有些心情复杂,祝知青是城里来的文化人,又特别有福气的那种。他们村子里的人经常上山打猪草也没挖到过狗头金,结果祝知青就能挖到。
而且人说话做事在王家沟的知青里面也算利落的,挺招人喜欢的。
但城里来的姑娘眼界高,怕是也看不上他们家建明。
看着闷头吃饭的儿子,也不像对人家姑娘有意的样,这样说死了也挺好。
省得耽误人祝知青的前途。
想通了这事情,阮秀芝吃饭觉得倍香!
“多吃点肉补补,等后天镇上有集,咱们去割两斤肉,做红烧肉吃。”
阮秀芝家有两个工人,阮文和周建明每人每月有一斤肉票半斤油,比村里其他人家宽绰得多。
但也不敢敞开了吃,毕竟节俭惯了。
这会儿阮秀芝发话,家里两个年轻人都睁大了眼。
“妈,这刚过完年,又过年啊?”
“姑姑万岁。”
阮秀芝瞪了侄女一眼,“胡说。”
阮文张口就来,“主席他老人家说了,人民群众万岁,姑姑你不是人民群众吗?”别看主席老人家去世了,搬出他的话来照样好使。
“吃饭都堵不住你的嘴。”阮秀芝往侄女嘴里塞了块猪头肉,房间里顿时扬起笑声。
对比周建明家的其乐融融,知青大院那边就有点不太好了。
祝福福落了水倒下了,那么谁来做晚饭呢!
文化分子不善庖厨,住在知青大院里的几个知青虽说下乡待了好一段时间,但厨艺水平并没有长足的进步。
得到众人一致认可的当属祝福福。
祝福福会做饭,都是被后妈磋磨出来的。
就连下乡这件事都是被她后妈设计的,听说祝父当时都给安排了工作,就差去上班了……
好在祝福福这人一向有着乐观的革命斗志,来到王家沟后也很快适应下来。
再加上小福星运势加持,下乡的日子倒是过得不错。
其他知青考虑到祝福福要负责做饭,主动把她的活计给分担了一部分去。
谁能想到平日里感冒发烧都远离她的祝福福,今个儿落了水,这会儿躺在床上冻得直哆嗦。
一群知青们傻了眼,这大冷天的不吃晚饭没火力,晚上怎么睡觉啊?
“要不两位女同胞辛苦了,去帮忙熬个粥怎么样?”
赵胜男瞥了一眼,“不就是熬粥吗?你们不会?”
“主席不是说了吗?妇女撑起半边天。”
赵胜男冷哼了一声,“那看样子另外半边天塌了,要不我给你去请女娲来补天?”
村长过来的时候,就听到知青大院里面在吵架,他有些头疼。
比起周家那个温馨的小院儿,知青大院简直是盘丝洞,这些个知青一个个都是难缠的妖精。
一直沉默的魏向前开口,“别说了,小祝需要休息,我去做晚饭吧。”
“都忘了老魏是老知青,做饭也有一手,那就辛苦向前同志了。”
赵胜男见状嘀咕了一句,“不早说。”就他会做人。
和祝福福一个德行。
段美娟挨着赵胜男,听到这话看了眼魏向前,他好像没听见。
她松了口气,撞了下赵胜男的肩膀,“少说句。”说着站起身来,“魏向前我帮你,我……村长,你怎么来了?”
段美娟说完就知道怎么一回事。
南屋的女知青宿舍里,祝福福还在那里躺着呢。
事关知青无小事,村长这是过来看望祝福福的吧。
便是知青们再看不上这些乡下泥腿子,这会儿人在屋檐下也得低头说话。
男知青朱向荣是几个人的队长,当仁不让做出解释,“……这就是场误会,还劳累村长你跑一趟,实在是不应该。”
村长在周家听了原委,不过在知青大院又问了一遍,做到兼听则明,省得冤枉了人。
几个知青们七嘴八舌,看样子也没统一口径。
男知青们避重就轻,解释的时候段知青和赵知青俩女同志都转过头去。
村长又不傻,心里明镜似的,看样子阮文丫头没说慌,这纯粹就是祝知青自己折腾出来的。
“那行,我也不方便去屋里看望祝知青,给我带个好,你们离开家乡来我们这穷乡僻壤也不容易,相互照看着点,要什么事的话就去喊我,能搭一把手的,我肯定帮忙。”
这话说的极为敞亮。
然而下乡多年,知青们也不傻,知道这就是场面话,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谁也没把这话往心里去。
村长离开知青大院的时候,就看到大门旁小厨房里正在忙着烧火的魏向前。
知青大院里住着八个人,四男四女分布极为均衡。
女知青里祝知青是招人待见,人长得清秀办事利落,不怎么偷奸耍滑。这男知青里头,就数魏知青上进。
祝知青躺下了,他在厨房忙里忙外准备晚饭,其他知青连个帮忙的都没有。
平日里劳动之余也不忘看书,是个再上进不过的。
他家虎子要是有魏知青一半上进就好了。
村长摇了摇头,离开了知青大院。
该问的都问清楚了,村长也没觉得有啥大事,谁曾想大半夜的他家院门被敲响了。
一阵急敲门,村长家的狗叫个不停,村里其他的狗崽子也都遥相呼应。
整个王家沟被吵醒了大半。
村长睡的正香被人喊醒,老大不乐意。
他婆娘端了碗白开水给他解解困意,“这么大晚上的急敲门,该不会是老支书……”
老支书年纪大了,冬天的时候又是胸闷气喘,春节的时候就说自己熬不过今年。
难道是……
村长把那凉白开往脸上一泼,整个人清醒了大半。
他披着个棉袄出去,开门一看,愣住了。
魏向前身上披着个军大衣,一脸的急切,“村长,祝福福她发了高烧,一直在那里说胡话,这可咋办啊?”
阮文也不太相信,“怎么可能?咱们新局长能这么弱……”鸡。
行吧,人多嘴杂她还是别说病号同志的坏话了。
“怎么不可能?我男人就在公安局上班。”
她男人也就是嘟囔了一句新来的局长还没上任就受了伤,在乡下养病。
刘春红是会计,心细。
结合着阮文说的,估摸着那个谢同志就是未来的局长同志了。
“局里是不是送了营养品去你家?”
“是啊。”阮文想到那堆成了小山的营养品,是有点不对劲。
退伍兵回到地方安排工作是常态,这没问题。
但那个邹队长当时的确有些不对劲。
刘春红嗑瓜子闲聊起来,“小阮你这可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年纪轻轻的就是公安局长,你高中学历长得好看又是棉厂会计,关键是还有救命之恩,配上小谢局长也够了,要抓住机会,懂吗?”
她之前还合计着想把娘家侄子介绍给阮文。
不过现在阮文有了更好的选择,刘春红自然而然的把自家侄子丢到一边去,毕竟小谢可是未来的公安局局长。
会计室里热闹起来,就连郭安娜都问了好些关于小谢同志的问题。
阮文是真不清楚,她最近不是忙着搞账本就是带着周建明学习,时间都不够用的,哪有空八卦小谢同志的事。
然而她这一问三不知,到了郭安娜眼里就变了味。
一个院子里住了半个月,哪能不知道?
分明是阮文藏私不肯说,想要把小谢局长内部消化掉。
存了私心偏生还一副左右为难模样,装给谁看呢?
郭安娜转过头去,撇着嘴,耳朵支棱着,听刘春红在那里给阮文出谋划策。
陈主任回来的时候,办公室里正热闹着。
“说什么呢?”
郭安娜嘴快,“刘姐说,阮文救了个当兵的,听说是咱们县公安局长的新局长。”
刘春红剜了她一眼,就你嘴快。
“我估摸着是,也不敢确定。”
陈主任放下手里的书,“是吗?那说不定阮文还能记个功。账本看的怎么样了,问题解决了吗?”她话锋猛地一转,让郭安娜想要继续借题发挥都不能。
“差不多了,我估摸着下月初能先出一部分,到时候还得麻烦主任帮我掌掌眼。”
陈主任对这件事还挺感兴趣的,检查作业似的看阮文做的笔记。
看到她罗列出的科目,觉得虽然麻烦,但整体思路很有意思。
是一种自己见所未见的思路。
她很是期待。
“那我等着你的研究成果。”
阮文郑重点头,继续埋头看账本。
这让一旁的郭安娜气得哼哼,她就知道陈主任偏向阮文。
现在阮文要攀上高枝了,这偏向的就越来越明显了!
下班回到家,郭安娜都还在生闷气。
郭母看到女儿沉着脸,担心她在工作上遇到事,忍不住问了两句,“怎么了,谁给你气受了?”
“除了阮文还能有谁!听说她救了个人,那个人是咱们县公安局的局长。”一想到阮文很可能飞上枝头当凤凰,成为未来的局长夫人,郭安娜气得直跺脚。
“她就一土包子,凭什么?”
郭母知道女儿一向视阮文为竞争对手,想处处压她一头。
这会儿阮文很可能在婚姻上压她一头,自然是一万个不乐意。
偏生她又知道女儿听不进去她的话,竟然不知道该怎么劝了。
“要是让小谢局长见到我,他肯定会喜欢我的。”郭安娜嘀咕了一句,她比阮文学习好,比阮文洋气时髦,小谢局长是见过世面的人,肯定喜欢自己这种拿得出手的城市姑娘啊。
“怎么见到小谢……”郭安娜忽然间想起了什么,“妈,我爸那个朋友的女儿,是不是在王家沟当知青?”
前两年郭母收到一封信,是郭安娜父亲的老友寄来的,说自己的女儿来安平县当知青,如果老友力所能及,帮忙照顾一二。
那会儿郭安娜的父亲得了急症去世了,郭母当时正伤心,哪有空去照顾丈夫朋友的女儿?
随手把信丢到了抽屉里,郭安娜后来无意中看到了。
这会儿她忽然间想起来,“就是在北京工作的那个祝伯伯,我没记错吧?我这周末要去王家沟看望祝家妹妹。”
郭安娜坐直了身体,她觉得老天爷都在帮助她。不然怎么爸爸老友的女儿就刚巧不巧在王家沟下乡呢?
到时候她一定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让小谢局长对自己一见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