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247、此生之恩,来世再报!当着众人面,刘枫委任周尚任舒县县令。他没有在舒县待多久,很快,便率兵继续东进前往临湖。毕竟,兵贵神速,时间不等人,他在舒县越久,临湖越危险。他出来六日,还需要三日,才能到临湖。一路上撒下斥候,并没有发现孙策大军设伏。不出意外,孙策在他攻打舒县,应该到了临湖。就不知道太史慈,能不能坚守三日,等到他到来了。周尚在城楼上,目送刘枫率兵出城,良久良久。他这时,才醒悟过来,何止被套牢了。他被算计的死死的,刘枫胜了,他名副其实的舒县县令。而刘枫败了,他是刘枫当众新任命的县令。他这面被江东请出仕县令,城破,又为庐江县令。哪怕他侄子周瑜在孙策帐下位高权重,他也不会被人所喜。他又好气又好笑,临老着了道,一个不好晚节不保。他看着自家儿子,这才跟华亭侯接触没多会,就无比崇拜起华亭侯的模样,气不打一出来。当头,敲了一个暴栗。“爹,你打我干嘛?”周公子一脸委屈的捂着头,有点搞不懂自己又哪里惹到父亲了。“哎”周尚无奈摇摇头,看着儿子熊样,真是人比人气死人,他不由叹息:“刘子台生了个好儿子啊!”在刘枫兵临舒县。与此同时。临湖县前。孙策大军如期而至。与气势汹汹,气势昂昂的兵临皖城不同。如今,只剩下拢共五万兵马,在舒县没待多久。也便留下徐逸本部一万一千人马,驻扎舒县防守。孙策给徐逸的命令是守住五日,只需要五日到十日,为他拿下临湖打败太史慈拖够时间,就可以弃城遁走。当时,徐逸信誓旦旦保证完成任务,最少阻拦十日!对于徐逸的为人,孙策和周瑜还是相信的。于是,也不耽搁,便率大军,直扑临湖,他要先下太史慈!行军两日,他们来到临湖县城外。有趣的是孙策和刘枫的选择一样。临湖县和舒城县发生,除了叫阵的人不同外,几乎没有区别。城前骂阵。口吐芬芳,似乎已经是武将传统美德。而怒气冲天的孙策,策马在临湖县城楼前大骂道:“太史慈,给我滚出来!”一声声怒喝响天彻地,这怒声中饱含着质问,不解,疑惑,他很想得到答案。陈武,背叛,他得到消息,跟周瑜猜测的一样。因其家族原因,忠孝不能两全。他能理解,也可以释怀。而太史慈,他一直坚信,他不会叛主,一直觉得被关押在大牢中等着救出来。然而,太史慈呢?我孙伯符当你兄弟,你怎么有脸,带兵来打我,斩我大将?之后,又有秦松背叛,他彻底懵了。我孙策做了什么众叛亲离之事?为何一个个叛我?投敌?难道都是贪生怕死的小人?他不信,他孙策看人这么久,一直没怎么看错过。可在庐江一个又一个人的选择,就像大嘴巴扇过来,一个又一个巴掌打在脸上。告诉他,他错了,那些都是小人,贪生怕死之辈。“主吴侯,久违了,别来无恙。”太史慈看着城楼下气势汹汹的孙策,早在孙策转兵东进,斥候就回报了。他以为,他可以坦然面对,但他发现做不到,直到孙策骂的声音沙哑,他有些于心不忍。艰难无比的,登上城楼。真的见到孙策,多么熟悉的面庞。那一刻,他心神一阵恍惚。主公,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愣是被他咽了回去。他张了张嘴,羞愧的抱拳,拱拱手道,他心情复杂的想道:吴侯,对不起,都回不去了。当见到太史慈羞愧的出现在城楼上时,孙策长戟指着太史慈吼道:“子义,你我过命交情,何故兵戎相见?我孙伯符可曾做了对不起你的事,让你率兵截我后路,斩我大将吕子衡?是不是,子义,你有什么说不出的苦衷,难言之隐呐?还是说,华亭侯真的那么让人,不惜背主而投?”他多么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多么希望,太史慈有什么难言之隐。他也能给自己一个攻破城,不杀太史慈的借口和理由。喊完话,孙策连自己都不相信,痛心疾首,心乱如麻,泪如雨下。闻言,太史慈强硬的看着泪如雨下的孙策,四目相对。不一会,他忍不住,别过头,泪如雨下,心如刀绞。他恨自己,恨自己为何不坚定,恨自己为何要降?到了这个田地,昔日主公,还是想问他要一个理由,一个不杀他的理由。但他给不了,也不能给。有些事,有一就有二,他已经错付了一个人,不能错付第二个人。一把擦拭了泪水,他仰天大笑,不让人看到他的神情:“吴侯,实不相瞒,公子,不是待子义多好。若是,子义跟你说一顿酒的工夫,公子就让子义心悦诚服,你信吗?呵呵,天方夜谭,谁信呢?不管信不信。子义一直认为,在这乱世,大丈夫当提三尺之剑,建功立业。可公子他用行动,告诉我,建功立业是一方面。我们还有更崇高的伟业,可以用毕生性命去做的。哪怕背主投敌,受万人唾弃,也在所不惜的伟业!子义坚信,公子,他能给这个大汉带来崭新的未来!一个和现在截然不同,全新而伟大的未来!这是天下诸侯,无人可以企及,也永远做不到的!而这个可以实现的希望,子义唯独在公子身上见到。吴侯,谢谢你,你对子义的恩情,子义铭记在心。此生无以为报,若有来世,子义做牛做马,报答您对子义的恩情!”这番话,太史慈说的真心实意,发自内心,掷地有声。一开始刘枫以万民,和建功立业,他将信将疑,但莫名其妙答应了。后来,随着,地库之谈,刘枫定下了崇高的理想。还有土豆、占城稻这些可以实现的物件,他在那一刻,彻底明白,相比建功立业。刘枫说的天下万民是真的。只要得到天下。这些东西,天下普及,找到新的解决之法,大汉将会更加辉煌!这比重建四百年大汉,还要让人热血沸腾,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