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69章 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9章 计划(1 / 2)

可怜的太子,为朱至的事真是急得头都快要秃了。马皇后反倒不急,一番安抚太子,这是以后的事,慢慢来。

等朱至养好腿能下地,来到马皇后跟前,眼瞅着马皇后气色上佳。行,亲眼看到马皇后气色,朱至心里的大石终于可以放下。

但是,与之而来朱至就忙得连马皇后都难见她一回。

魏国公府她得去学兵法,更得跟着朱雄英一起,不,是跟着太子一起忙烈士陵园的事,等看到燕王也参与其中,朱至打量太子一眼,太子不为所动,同燕王说起此处本就是坟地,乱葬岗。

葬身之地,从来都是极让人讲究的地方,太子能选定此处,一开始其实好些人都不同意,毕竟这样一个地方,难道不是挺让人害怕的?

可惜,太子反驳得有理有据,再可怕的地方能可怕得过战场。而且乱葬岗也该清理清理,也算是造福逝去的人。

因此,太子让钦天监们联手,先择以黄道吉日诵经超度,将此处尸骨全都整理出来,待烈士们入园时,再将他们一道安葬。

连高僧都被太子请出来超度亡魂了,谁再说乱葬岗不行,有谁愿意贡献出自己家的田地让大明建烈士陵园?

有些话一丢出去,成功把人的嘴堵上了。

让他们贡献田地,算了吧,还是乱葬岗更好。

得说太子早把朝臣们看透,根本不给他们挑三拣四的机会。

朱雄英和朱至到烈士陵园,其实已经不太看得出来原本的模样,百川也不是第一回来,但每回都提着一颗心,生怕主子们有个闪失。

“工部提议在周围多种果树,你看看图,这里,这里一片片都是种果树的地方。”朱雄英来了好几回,事情都上手了,给朱至解释起来也是极顺手。

朱至也很自然而然的从朱雄英手里接过纸张,大致一看道:“咱们只要把要求提出,专业的事当然得让专业的人规划,外行指点内行,不是闹笑话吗?流水都规划好了吗?不会陵园建起没个两年,当即就塌了吧?”

指点朱至是不打算指点的,但是该考虑的问题得提。

“走水图。”朱雄英又递过来一张纸,证明这个问题该考虑的都已经考虑好了,朱至只管放心,没问题。

“走,我们四周看看。”朱至图都不看,给朱雄英建议,他们完全可以出去走走。

“啊?”朱至完全不打算留下来仔细看看工程吗?出去转什么?朱雄英纳了闷,可是朱至像是打定主意,根本没有要因为他的不解改主意的意思。

朱雄英莫可奈何,只能乖乖奉陪到底。

朱至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登了一处小山坡往下一看,好家伙,四周空无人家,方圆数里内不见半点炊烟,这地方建得不是一般的偏僻啊!

“哥,周围一片的坡地是不是都是朝廷的?”朱至瞅着宽敞的地盘,立刻冒出疑问。朱雄英一个激灵抬头盯着朱至,朱至坦然无比和他对视,无声回应他在此时此刻脑子闪过的想法,证明他绝对没有想错,相信自己。

“地嘛,空着就是浪费,能够废物利用不好吗?”朱至单纯就是问问。

朱雄英本着将心比心的想法,不得不承认,朱至说得在理。

“你要怎么样?”朱雄英单纯问问。

“我又不出面。”朱至眨眨眼睛如是答,她要是出面不就成了仗势占朝廷便宜?她能干这事儿?

朝一旁的万河招招手,让他过来。万河乖乖上前,朱至同他一通耳语,万河面上一僵,最后乖乖退去。

朱至飞扬自信的道:“建了烈士陵园,这里可不是从前的乱葬岗了,怎么能让这地方变成无人敢靠近的地方呢?

“再说了,将士们舍身忘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让天下人过上太平安乐的日子?冷冷清清,没有人烟的日子,他们怕是要以为自己白牺牲了?”

扪心自问,朱雄英想的没有那么多,或许没有亲自上过战场,没有见过真正的战场是什么样子,更没有看到过真正的将士是怎么样,朱雄英没有朱至诸多的感触。

“哥,等烈士陵园建起,我一定把周围一带变成应天不亚于秦淮河的繁华之地。我不仅要让泉下有知的将士们知道,大明没有忘记他们的付出,大明的子民们也会牢记他们的付出,百姓会和大明一起为他们守陵,更要让他们亲眼看到大明的繁华,百姓的安居。”朱至眉飞色舞的向朱雄英宣告,建一个烈士陵园不过只是开始,怎么能是结束,给她等着。

朱雄英就不得不问问了,“你莫不是在提出烈士陵园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主意?一步一步算计着了?”

引得朱至侧目,给了亲哥你莫不是傻的表情问:“哥哥,我的好哥哥,你不会觉得,建起一个烈士陵园,往后人人就把这陵园当回事了吧?”

这个,这个!朱雄英补一句道:“朝廷不是有公祭吗?”

“一味只有朝廷出面的事,不是百姓自发,更不是他们发自内心佩服的,能长久?朝廷费财建烈士陵园,难道只为了向天下人昭示,大明没有忘记将士们的付出?

“不,这也可以是对万千将士的示警,唯有他们记着自己的身份,他们是为百姓而战,不曾滋扰百姓,不欺于民,真正为民服务,他们才能得到百姓的爱戴。”

朱至盘算的事不少,只是得一步一步的来,不能急,尤其不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急。

对,或许在朱雄英看来,不,应该是朱雄英和太子、朱元璋看来,建烈士陵园是对武将们的肯定,也是对军中将士的拉拢,可是,陵园建起来之后要是空了下来,脸往哪儿搁?

为了面子,有些事就算他们不想去做,有时候也非去做不可。

“你是要把皇爷爷和爹往火上推。”朱雄英已然第一时间品出味来了。

“哥哥别告诉我说,你不知道别人怎么评价从军的将士。世人看不起入伍从军的人,果真只因重文轻武?难道不是因为凡入军中者,仗着自己的一身武力欺压百姓,以令百姓闻其风而丧胆,虽为将士,实为强盗?”朱至得跟朱雄英好好说道说道了,谁造就的结果,难道是老百姓们?

朱雄英赶紧否认道:“当然不是。”

老百姓们不会主动与将士们为难,诚如朱至所说,但凡见着军中将士,百姓们跑得比兔子都快,谁有功夫招惹军中的将士。

反倒是自认为辛苦的将士们啊,跟老百姓白吃白喝白拿,半点不把自己当外人。

“那都是早些年的事了。”朱雄英有心为大明的将士解释一下。

“要不是早年的事,能有皇爷爷得天下?能有大明?”但凡得天下的军队,没有哪一个是能与百姓为敌的。

朱至同朱雄英道:“所以,莫因天下太平就让军中将士忘了,他们来自于百姓,更不应该忘记百姓之苦。既从军,是为国是为民,而不是为了耀武扬威。”

朱雄英盯着朱至,朱至马上道:“对,以后我要是进了军中,第一时间就要把我的军队变成为人民服务的军队。”

真是,步步为营了啊!

朱雄英已经不想问朱至都打了多少主意,好心提醒一句道:“万一爷爷反悔不让你入军营了怎么办?”

“为什么?”朱至上过战场了啊,虽然只在外头看,没能参与,可那也去试过了。朱元璋不能再用朱至撑不撑得住作为借口,不让她上了吧!

“我是说万一。”朱雄英赶紧补充,他说的是万一是吧,一个万一而已。朱至不能选择性忽略他的前提。

朱至板着脸道:“没有万一。如果皇爷爷不让我上战场,我一定跑到北元去。”

说到这里,朱至眼睛已经放光了,可朱雄英却打了一个寒颤,赶紧拉住朱至提醒道:“我就是说万一,万一而已,又不是真的,你不用现在就考虑万一不成怎么办。”

“不是哥哥提醒我想的?”朱至本来是不打算想的啊,架不住朱雄英提醒了,她就顺势想一想,一想,也没什么,仗嘛,想打还怕没得打?

她要一股作气跑到北元去,嗯,朱元璋能拿她怎么办?管不管她死活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怎么灭了北元!

朱雄英额头渗出汗来,赶紧安抚朱至道:“是我多嘴多舌说错了话,至儿,有事好商量。”

没办法,朱雄英确信朱至说得出做得到。至于朱至到北元会做什么,能做什么?打住,不能再想下去!

“也对,暂时用不着考虑。还是想想该怎么把这一片变得繁华。”朱至也觉得暂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眼下重点是,怎么在烈士陵园建起之后,让眼前的地方变得繁华。

朱雄英抹了一把虚汗,庆幸于朱至的注意力被转移!

但是,朱雄英也不得不考虑,朱至心里的那点打算他该跟亲爹提个醒吧。

万一,万一,真要是不让朱至上战场了,就得严防死守的啊!

朱至不知因为她的一句话,朱雄英已经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一定要提防她。

她一边让万河去把方圆百里的空地全都租了下来,一方面开始编故事,让人说书啊!

应天里谁说的书最受人欢迎,朱至就寻上谁,不讲以前的英雄事迹,就讲讲大明朝建起,那些为赶走元人,为大明建立立下汗马功劳的无名之辈。

无名之人,死了也是悄然无声,记着的人少之又少,却也更能引起人的共鸣。

说来他们哪一个不是默默无闻的人,只做着最寻常也最简单的事,一生就那样碌碌无为地过完了?

但是,他们至少有家人,有儿女。

那早早为国战死于沙场的人啊,却是连个扫墓的人都没有。

清明无人扫墓,灵位无人为之祭奠,多少人听着暗暗抹了泪,这是真惨是吧。

其中说书人说起那为应天攻陷而以美人计毒杀元人守将的事,再一次让他们知道,原来不是所有的青楼女子都是无情无义的人。就在他们眼前,不过是过去了十几年的事而已,有那义气的女子为了守护他们付出了性命,而他们一无所知。

事情过去不久,其实有人记得的,只不过没有人提,慢慢的也就淡忘了。

如今再被人提起,也就有不少人出面证明这一切的真实。

使美人计的六个姑娘啊,她们为了取信元人陪着元人喝下了毒酒,当元人毒发时,意识到自己中计时,对几个姑娘挥刀相向,等明军赶到的时候,几个姑娘身上没有一处是好的,血流了满地都是,那场面极其恐怖。

饶是如此,一气尚存的姑娘们却高兴,高兴于应天终于要回到他们汉人的手里,元人,他们将必死,必死!

说书归说书,戏更得演出来,朱至让人将写好的剧本送到戏曲班子去。有人白送剧本,戏班子求之不得,再说这更是近日说书最火的本子,傻子才会拒绝。

因而街头巷尾,突然间刮起道说大明将士为赶走元人死去的人,男的女的,其实大家伙谁也没有闲下来,只是有些人功劳不为人所知。

如今说书的,唱戏的,纷纷将这些无名的人全都搬到人前,好让人知道,究竟在这和平之下,有多少人付出生命。

与之而来也就有人提起朝廷兴建烈士陵园的事了。

一开始百姓们根本就不关注这件事,朝廷动乱葬岗也好,将来那里要葬的什么人都好,跟他们有什么关系?

结果被说书的和唱戏的一闹腾,应天百姓也就知道,为了天下太平,有许多人身死无名,连个上坟的人都没有。

朝廷出面建陵园,就是为了让这些无人祭奠的人,清明重阳得有一祭,不至于成了孤魂野鬼。

一时间,多少人有了切身体会。谁愿意死后无人供奉呢?大明朝廷是有良心的,立国之后能想到死得默默无闻的将士,这是一件好事,该支持,该肯定。

因此,本来因为去乱葬岗做事不太乐意的帮工,终于明白朝廷一番作为的良苦用心,纷纷积极参与。

以至于,本来朝廷对于烈士陵园修建一事其实挺头痛的,毕竟这要人要钱,哪样不是朝廷缺的?

突然不管大的小的,老的少的人,全都往烈士陵园涌来,本来以为须得费个半年时间才能弄好的陵园,竟然硬生生缩短了一半,三个月就弄好了!

这个事,太子算是相对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书的也好,唱戏的也罢,都是朱至在里头推手,后来自觉帮忙建陵园的人吧,朱至也是个机灵的,来了干活的人就算不给工钱,那也必须管他们吃喝。

人与人之间本就是相互的,你帮我,我帮你,不就慢慢建立了友情?

朱至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更是派了太医前去守着,别管是谁受了伤,染了风寒,一律给治。

当然,朱至更是让人对陵园周围实施规划,开荒种树养鱼养鸡鸭什么的,不拘,谁要是有心在这儿帮忙看护这些鸡鸭的,一个月二两银子。

哇,这工价一放出去,谁还顾得上原本这地方是乱葬岗吗?

上赶着求工作。

随后,陆续有人开始在这一片摆摊,小吃啊,糖水啊,人越多,做生意的人也就越多,有生意头脑的人多着,哪里用得着特意去推动?

等烈士陵园建成后,周围已经安顿了好几户人家。

随着烈士陵园的兴建,水也好,路也好,样样都得修,在这基础上,聪明人能不趁机把水源弄好?搭着朝廷的顺风车,再把自己缺的,又必须得要的全补齐全了。

水的问题解决,路也好走了,人还怕不会多起来?

太子在建成后过去一瞧,哪里还有原本的荒芜。住的人家有了,荒地也有人开垦,再看人来人往的,转头冲朱至道:“你是早想到这也是一笔好生意?”

“爹爹这样说我可要伤心了。真要是按生意来做,三年五载,我别指望能回本。但是,为了不让烈士陵园成为别人的笑话,我得先把样子做好。”朱至手里拿着一扎烤串,一边吃着一边回答,太子看她吃得香,偏朱至竟然没有要分他一串的意思?

“什么肉?”太子面对无知无觉的朱至,转移话题问。

“羊肉。爹您不喜欢吃吧。”朱至又咬了一串,吃得那叫一个畅快,望着太子的时候,依然没有打算给上某爹一串,让他尝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