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明穿之我爹是朱标> 第52章 送礼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送礼(1 / 2)

傅让依然不明白,他们等着,怎么又跟贵州土生土长的人扯上关系了?

可惜的是,朱至并不打算再为他解惑。

而很快,傅让终于明白朱至话中的意思。

朱至下山开始收拾贵州的官员,问的就是他们打着朝廷旗号,苛责于彝族的事。

能苛责于彝族,会不会也苛责百姓,巧立同样的名目收取税钱?

一查,真行,有的官一视同仁,有的官竟然只针对彝族。

朱至不管了,人她都扣下了,查出来的事实一一如实上报,接下来的事谁来管,上头不是有官的吗?

手握朱元璋诏书的朱至,人赃并获的拿人,谁也不敢求情。贵州各县的事也得管,谁来管也是个事儿。朱至就暂时代管着,哪怕傅让是觉得朱至不可能会,偏朱至一试就上手。

傅让瞧朱至不管是查账或是问案都像老手,也是叹为观止,那就不能不问问,朱至这本事跟谁学的。

“你怕是以为当皇帝也好,当太子也罢,都只管将国家大事丢给别人即成,什么都不用管,也不用问。”傅让问得坦诚,朱至也不用瞒着,她自小在朱元璋和太子跟前长大,最清楚不过他们的辛劳。

皇帝啊,每日早起晚睡,坚持早朝,批阅奏折于深夜,要不是身体好些,早撑不住了。

难为朱元璋身体不错,对于朝中大事皆不假于他人之手,为的就是治理好大明天下。

“你是不知,我皇爷爷每日早朝与众臣商议,每每散朝后批阅奏折,但有不明之事,也会传懂的人前来分说一番,总而言之,绝不许人糊弄了他。更别说这十几年来皆是如此,我跟哥哥跟在他的身边,每每看着他勤政不怠,深恐如此依然不能治理好这个天下,便知自己有多幸福。你们有幸福。”朱至是心疼朱元璋和太子的,别管朱元璋有多少缺点,天下能得他们这样勤政不怠,励精图治,甚幸。

对于傅让诧异的小眼神,朱至自然得跟他说说朱元璋和太子的不易,免得他们总觉得皇帝挺好当的。

傅让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对陛下的事,我确实不怎么了解,原以为满朝的文武大臣都会帮着陛下和太子,陛下和太子应该是轻松些的。”

末了傅让不忘解释道:“末将确实从未想过皇帝会比一般人不容易!”

引得朱至侧目相待,扬眉道:“那就要看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陛下,他既得了这天下,唯愿天下大治,国泰民安。至于你,你该考虑的是,你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将军。嚣张跋扈,居功自傲?或者要站在颍川侯的功劳本上挥霍。如应天内不思进取,或倚功自傲,无法无天的功勋之捂。”

傅让嘴角阵阵抽搐,他都不由反思了,他为什么要在这里跟朱至讨论这些呢?

啊,对,因为朱至办事的老练,饶是他比朱至年长几岁,自问都不及朱至。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朝那个方向努力去。连皇帝都不敢松懈,不敢辜负百姓,那你说我是不是应该以他们为目标,和他们一样好学上进?多学本事?”朱至教训人,更得为他解惑,她是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傅让呢?他是不是也对自己有一定的要求?

傅让算是明白了,朱至是在告诉他,她的一身本事都是跟人学的,不拘于朱元璋或是太子,再是别的人。

最终,傅让瞅多了朱至几眼,想到家里的姐妹们,好像,她们都觉得自家位高权重,哪怕她们什么都不会,也不必操心。

“郡主,奢香夫人求见。”傅让感叹于人和人的区别太大时,门口有人来禀,奢香夫人求见。

朱至眼睛立马亮了,“来了啊,我正等着她呢。有请。”

傅让没缓过来,观朱至眉宇间的欢喜,重点难

道不是朱至并不觉得半点意外,傅让哪怕一再提问有些羞愧,本着要丢的脸早就丢尽的原则,果断问:“郡主料到奢香夫人会来?”

“作为一个聪明人她一定会来。”朱至耸耸肩回答,傅让!!

这时候万河已经将奢香夫人引进,跟随在奢香夫人身边的是一位与她年纪相差无几的妇人。

“夫人。”朱至起身相迎,表明她对奢香夫人的客气。

奢香夫人抢先一步见礼,“郡主。”

“夫人不必多礼。”朱至抬手让奢香夫人起来,奢香夫人抬眼扫过朱至一眼问:“郡主料到我会来?”

低头一笑,朱至并不客套,而是坦率直言道:“夫人需要立威,有与大明交好之心,又怎么能错过帮助大明的机会?尤其这个机会还能帮你解决后患。”

奢香夫人面容平静,如实道:“郡主是位聪明人。如今我终于明白,为何大明皇帝陛下会让郡主随军出征。”

此言是对朱至的肯定。

朱至抬手相请道:“夫人坐下说话。”

奢香夫人也不说客套话了,大大方方入座。

朱至也坐下,同奢香夫人对视一眼道:“夫人想要得到什么?”

“大明朝地大物广,不知我们彝族内可有能入郡主眼的东西?”奢香夫人此问落下,朱至颇感惊奇。

“我在日后想修驿道,一条向西,一条向东,以令我彝族百姓的日子能越过越好。”奢香夫人确实是个有远见也有主意的人,或许这些事并不是她一时兴起,而是早已藏在心间。

朱至欣赏与奢香夫人对视,由衷道:“彝族人们能得夫人如此深明大义,睿智之人,甚幸也。”

奢香夫人没有想到能得朱至夸赞,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道:“郡主过奖了。”

“如果夫人有此心,只要你能让你的族人不拖你的后退,剩下的事我们可以互惠互得。云贵之地多宝贝,我们之间可以互通有无。不过,生意只能是你我来做,和大明朝廷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如此,夫人愿意信我?”朱至得把话挑明,她可以和奢香夫人做生意,但这些生意和大明算不上有什么关系。

“啊?”奢香夫人没有想到朱至会这样接话,错愕地张大嘴。

朱至侧过头俏皮地道:“不瞒夫人,虽为郡主,我也得养家糊口。若能互惠互利,夫人想是不会拒绝是不是?”

这话不假,别管朱至是为了什么才会和奢香夫人做生意,目的都只有一个,挣钱。

“不错。但不知我们能做什么生意呢?”奢香夫人面露诧异,也是拿不准朱至究竟想干什么。

“山林之内,药材不少吧。”朱至也是多亏彝族人提起,这才想起这回事。

“越是好的药材越是珍贵。不过,我们须得有言在先,行商该交的税分毫不能昧下。这一点望请夫人监督。”朱至要做生意,该交的税半分都不能少。这可是朱元璋下了严令的事。

作为一个素来奉公守法的人,朱至再喜欢钱也从不贪更不昧。该交的税,该给别人的钱,剩下的才是她赚的,也才是她的!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吧。朱至并不想成为大明的蛀虫,否则第一个饶不了她的就是朱元璋。

“自然。”奢香夫人颇感意外,也是如何也想不到朱至第一件事警告的竟然是税务之事。

“此时言之过早,夫人知道云贵未平,不管是夫人想做的事,或者是我想做的事,都难。”朱至欣喜于和奢香夫人之间算是达成一定共识,但他们还有最大的问题没有解决。

敌人在那儿,不解决他们之前,生意做不好?

“愿为明军领路。而且我会出面说服各酋长,让他们归附于明,再不与元势同流合污。”奢香夫人此番前来最重要的目的

正是如此,她既然成为彝族的土司,就要领着彝族人们走向一条光明大道,绝不会做下有损彝族的决定。

朱至欣慰颔首道:“好,甚好。我立刻去信颍川侯。”

兵出云南的颍川侯就在这时候收到两封信,一封是朱至的,一封是儿子傅让的。

第一时间颍川侯打开朱至的信,信上是工整的字体,字当然不是朱至写的,而是朱至陈述,有人专门为她代笔而写。信中内容,简洁说明彝族情况,以及彝族眼下的水西家族由原陇赞土司之妻奢香夫人暂代土司之职。

重点在后面,奢香夫人一心系于大明,愿意为大明领路,且愿意亲赴乌撒、芒部游说各族归我大明。

“好,好,好!”一看后面的内容,颍川侯连连称赞,喜不自胜。

“贵州有什么好消息传来?”旁边的将士一看颍川侯如此模样,极为好奇。

“能得彝族出面代我朝游说各部,这是不是好消息?”颍川侯明了云贵的情况不简单,他们虽然对云贵的情况不是没有了解,实施起来并不容易。

自然,如果有人愿意助他们一臂之力,既为他们引路,更能为他们游说各方,再好不过。

颍川侯高兴之余赶紧拆开儿子的信,三四页的纸啊,比之朱至只说结果而没有过程的简述,傅让更是配上他的惊叹,包括但不限于朱至都没有入彝族却早料到彝族纷争不歇,以及奢香夫人一定会亲自上门毛遂自荐为他们引路等游说各部种种。傅让表示,现在的孩子都这般厉害吗?他都比不上!

看完儿子的感叹,颍川侯嘴角抽抽。

对,他也没少听人称赞朱至这位太子之女,可是,这不都当作是对寻常孩子的夸赞吗?

他是压根不觉得一个孩子能有多大本事。

结果怎么样?他单纯想让朱至吃吃苦头去,往后就不会再想上战场了是吧。想来这也是皇帝和太子的意思。

可是傅让在信上事无巨细的写下朱至自打入彝族做下的事,在彝族做的事,甚至在贵州做的事。

颍川侯感受到一阵阵的恶意。

哪个孩子料到彝族这样一个她从未去过,也从未见过的族群会因为土司之死生内乱?

哪一个孩子为了向彝族表明他们大明对各族从无歧视,亲如一家,而干脆将苛责彝族的官员捉了起来?

重点更是,她手里竟然还会有皇帝亲笔诏书,有权查查各府县官员不法行为的诏书!

颍川侯就很想问问他们的皇帝陛下了。说好的您要让您的孙女知难而退,往后再不敢动念上战场呢?您给她查查各府县官员不法行为的诏书,这是要借您孙女的手整肃边境官员吗?

“将军?”颍川侯脸色变得那叫一个难看,以至于在他旁边的人没能忍住唤上一句,也是生怕又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那就真是不太好了啊!

颍川侯挥挥手道:“都是好事。既然有奢香夫人愿意为我们领路,我们就等等消息。”

这话配合他那脸色说服力远远不够。

“来啊,我要给皇上送八百里加急。”颍川侯是决定了,他得跟朱元璋问句准话,朱元璋到底是想让朱至上战场的呢?还是不想的呢?

朱至的武力值颍川侯暂时看不见,可朱至那脑瓜子好使,那是有目共睹了,颍川侯必须要得了准话,才能决定往后该怎对待朱至。

很快,朱元璋那里收到颍川侯的信,上面第一时间写下的就是云贵一行的收获,攻下的城池。

这一切都按朱元璋早早定下的行军路线开展的,朱元璋大概也就能猜得到大军到哪里,又攻下哪些城池了。

因而朱元璋不意外。

可是,后面的内容,颍川侯干脆附上儿子的信,连同朱至让人写的信,最后问上一句

,安和郡主到底他该如何安置才好?

朱元璋挑挑眉,分别看完朱至和傅让的信,颇是满意地道:“不错,不错。没有白费跟我讨去的诏书。”

一旁的太子显得有些无奈地问:“颍川侯在信中是夸至儿还是骂?”

没办法,太子想到朱至小小年纪远行云贵之地,心里其实七上八下,好在至今都是好消息,也让太子稍微松上那么一口气。

朱元璋满意的脸,证明收到的都是好消息。但不限于朱至。

太子讨问,朱元璋立刻将手中的八百里加急递到太子手中,“你自己看。”

看就看!太子双手接过,一目十行的看下来,瞧见朱至署名的信时,太子眉头跳跳,还是赶紧看完。待到看完傅让的信,太子静默不语。

“闯祸?”朱元璋一脸骄傲地问。

太子不得不答道:“父皇莫高兴太早,您想过至儿与这位奢香夫人相熟后,接下来她会做什么吗?”

朱元璋???

“您莫忘了,她随我出宫一回便与人做起了生意。到云贵之地,她不会放过的。”太子这心里啊,不知该如何评价朱至才好。

有一点很清晰,朱至爱钱,而且是相当的爱。

自打开始赚第一桶金,太子就注意到了,不管朱至到哪儿,她都会把生意做到哪儿。

云贵会是例外吗?

太子不敢有此奢望,同时也要提醒朱元璋。

“坏了,忘记叮嘱她不许跟人做生意。”朱元璋后知后觉反应过来,面上一僵。

“怕是晚了。如今就算父皇写了信去,让至儿不能做生意。至儿已然和彝族达成共识,此时反悔,有过河拆桥之嫌。奢香夫人愿意为我军领路,更愿意为我朝说服各部族归顺,如此忠义之臣,理当奖赏才是。若让至儿解除和她之间的生意关系,未必不会让人心生芥蒂。如此,不利于我大明与彝族的关系。”太子阐明利害,并不建议朱元璋的亡羊补牢。

朱元璋嘴角抽抽,捉了捉头,最终道:“那就由着她?”

太子意味深长地瞥过某位父亲一眼道:“放出去的风筝再想收回来哪有那么容易。”

这还是朱元璋自己要把人放出去的!

明明朱至只是想跟魏国公徐达学些本事,结果朱元璋竟然干脆让朱至上战场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