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电视大学的课程给了大家无限的希望。原本以为拍马难追的事,似乎能够看到隐隐的曙光了。
一片欢欣鼓舞中,终于有人提出疑问:“那就不引进设备了吗?现在我们迫切需要先进设备投入生产,才能满足国民需求。你们不要正好,我们这个热轧机项目肯定是要的。不然热轧板材全靠进口,开销实在太大了。”
其他人一听这话也急了,谁说他们部门放弃引进设备了?大家都等米下锅呢。
一片吵吵嚷嚷过后,总算定下来大方向。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引进现成的设备用于生产,另一方面,自己研发也不能放松。最好是吸取别人的长处,用在研发上。
会议就这样结束了。到底引进哪些设备,没有定论。唯一确定下来的就是几个研发小组,都是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
机械部是最忙的,几乎每个部门都要求和他们合作。
会都开完了,机械部的领导还被一堆人围着,大家各有需求。
以陶处长的级别,在这种会议上根本插不上话。
事实上,他汇报完工作之后就再也没吱过声。
等到会开完了,他跟着自己领导出去,离开人群才小心翼翼地问:“那这个电视大学,现在到底是敌是友?”
局长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根本不清楚对方的用意。
他眨了两下眼睛,才含糊其辞道:“既然现在没发现恶意,那就暂且当成朋友吧。”
他看下属松了口气的样子,又赶紧强调,“国共合作知道吧?虽然我们和他们面临共同的敌人,那就是贫穷落后。但我们还是要提高警惕,提防皖南事变的发生。”
陶处长几乎要苦着脸了。又合作又防备,偏偏对方神龙见首不见尾,要如何提防电视机呀?
可问题领导都替你解决了,要你这个下属干嘛?当然得自己想办法。
陶处长唯一能做的就是加强管理了。他甚至头痛,为什么现在国门打开了,否则他的工作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艰难。
幸亏还有好消息。
农大的那位华教授想要搞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现在可以放心大胆地搞了。不仅有人有钱,背后还有两个部背书,成立了专项攻坚小组。
马上开始搞,想怎么搞就怎么搞。
辅导员气喘吁吁跑到办公室,接了来自陶处长的电话。当她听到这个好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么快呀。
虽然她没在机关里干过,但大学行政工作她好歹也接触过。像这么重大的项目,从申请到立项,中间没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根本不要痴心妄想。
陶处长的声音听上去有些严肃:“不快行吗?我们还有时间磨蹭吗?世界在飞速的发展,我们得迅速跟上,才能实现超越。你记一下,研究技术人员不够用,上过课的学生们一块儿参与进来。工人和厂房的安排,到时候另外通知你们。后面你们可能要暂时离开学校,去工厂参加项目。”
辅导员身为教师的本能立刻上线:“学生不上课吗?一直待在工厂,课业怎么办?”
陶处长奇怪:“不是有电视大学吗?华教授也可以辅导学生啊。”
辅导员哑口无言,为什么在领导口中,他们现实中的大学反而成了辅助了。
可她又不得不承认,人家电视大学的课程内容的确先进。
辅导员接收了命令,回头去找自己的学生们。
窗外暮霭沉沉,华灯初上。
如果放在以前,想要寻找结束了课业的学生们还真不容易。因为他们会分布在各个角落或者学习或者运动。
有人青睐自习教室,有人喜欢一边散步一边背单词,有人则偏爱待在宿舍里学习。
不过现在这已经不是问题了。只要找到了电视机,就能看到他们人。
辅导员趁着一堂电视课程结束的间歇,宣布了她刚刚收到的消息。
教室里立刻发出欢呼,同学们集体高呼万岁!
天哪!他们真的能参与大型联合收割机的项目吗?他们的今天只在电视机上看到过这种收割机呀。如果他们亲手做出来了,那不是梦想照进了现实吗?
辅导员认真道:“这个机会非常难得。如果不是因为人手紧缺,还轮不到咱们这种在校学生。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机会,争取展现出我们农大农机系学生的风采。让人家看了就竖起大拇指,夸一句,不愧是农大来的大学生,就是专业,就是厉害。”
年轻的学生们立刻挺起了胸膛,个个都感觉与有荣焉。
辅导员又叮嘱大家:“回去把个人生活用品收拾一下。后面我们很可能很快就要出发,到时候去工厂一边学习一边工作,会很辛苦。大家一定要做好思想准备,到时候我们采取白天工作,晚上跟着电视机学习的方式。有没有问题?”
“没问题!”
辅导员心中浮现出一种难言的失落。
原来大家根本不留念正常的课堂,只想学先进的知识。
真是大写的现实。
曹雯雯跑过来问辅导员:“老师,我们兰花花,哦,就是田蓝,什么时候回来啊?他们还真扣着她去推广农作物下脚料酿酒酿糖啊,她不上课了吗?”
辅导员很想说,你问我我问谁去?
她虽然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但从局长等人对待田蓝同学的态度,她已经隐隐约约猜测出自己的这位学生似乎在这件事中起着关键作用。
反正表彰活动结束,又参观完毕之后,陶处长客客气气地将她送回了学校,给她安排了任务。
至于田蓝,陶处长的说法是:“糖和酒都是重要的经济产业,田蓝同学的发现很实用,我们需要她配合,积极向全国推广。”
当时辅导员就好想翻白眼。
利用农作物下脚料酿酒酿糖根本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如果找他们学校的老师,说不定能够提出效率更高的转化方式。田蓝同学再厉害,也不过是大一新生而已,至于引导一个项目吗?
然而领导说的煞有介事,自己能反驳吗?自己唯有捏着鼻子感谢上级领导我校学生的关照,假装自己信了他的胡说八道。
编谎话都编得如此敷衍,摆明了告诉自己,他们对田蓝同学另有安排。
辅导员安抚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是件值得庆幸的事。学习方面你也不用担心,她随时都能看到电视机。”
这话辅导员还真没说错,此时此刻,田蓝还真面对着电视机。
这些天,她的内心是崩溃的,她当年上网课都没这么心酸过。
太过分了,外挂简直耍她,明明2021年国内每所大学都有网课,可以提前让1980年的大学生体会40年后的学科发展。为什么还要如此积极的外扩呢?
她看着电视机上英文版本的《飞行器构造工程》,只想泪流满面。
这个她知道,麻省理工的公开课。在她青春的少年时光,她躺在宿舍里穷极无聊的时候,曾经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刷过这门课。
当年她一边刷一边惊叹,哎呀,好有意思。
现在她只觉得人生都没意思。因为她不仅要听课做笔记,她还得把课堂内容翻译成中文。
因为现在国内外语人才奇缺,有理工科基础的外语人才更少的可怜。
刚好,她高考外语拿了满分。
她就说为什么前两天专门把他们拎出来给他们出考卷?合着是为了充分压榨劳动力呐。
陈立恒看得津津有味。他本来就对飞行器充满了兴趣。当初学的是苏联模式,现在再看美国人的套路,感觉又有新收获。
一堂课看完了,田蓝眼睛都成蚊香了,陈立恒还在她边上小声咬耳朵:“你当初有这么好的资源啊,早知道有这个,当年咱们造飞机,也不用绕那么多弯路了。”
田蓝简直想掀桌子了,她直接冷笑,人间凡尔赛:“当年我们从来不愁没途径学东西,我们只愁东西太多,学不过来。”
羡慕不?嫉妒不?自己幽怨去吧。
然而老陈同志不仅不幽怨,居然还感慨万千:“这就是生产力飞速发展的结果吗?食物太多,以至于吃不完,只能丢掉浪费。知识大爆炸,获得的成果太多,以至于来不及学习,只能放着落灰。”
田蓝无从反驳。
想想自己收藏夹里那些收藏过就等于学了的网课视频,她只能捂脸。
真是暴殄天物啊。
可惜天物太多,连暴殄都来不及了。
还是赶紧整理笔记吧,尽快翻译成中文。有些专业名词真的太复杂,必须得翻字典才能给出准确的解释。
说到这个,就不得不批评外挂同志不够贴心。起码得安排双语字幕呀。
看现在的情形,这活估计的他们自己干了。
方秀英还沉浸在震撼中。
原来飞机已经发展到这地步了。居然还有隐形飞机、超音速飞机,简直不敢想象。
她扭过头,询问田蓝的意思:“咱们要不要再看一遍?”
不知道陶处长究竟是从哪儿弄来的录像机。
这个大宝贝现在归他们使用,但凡播放过的课程都要录下来,然后重复观看,把这一节课的内容全部变成文字和图像。
田蓝发出一声哀嚎,疲惫地点点头:“好吧,再看一遍,有些内容我刚才也没顾得上。”
麻省理工的课呀,那是钱老的级别才能驾驭的宝藏啊。让她这个自称的学霸去硬扛,真是太为难人了。
陈立恒提醒两位同学:“出去活动一下吧,不然眼睛吃不消。”
天天盯着电视机看,他现在都感觉看人模糊了。
这实在太糟糕了,军人的血液流淌在他身上,如果眼睛不好使的话,上战场其实挺不方便的。
三人结伴走出教室,在操场上缓缓漫步。
现在他们已经搬离了小楼,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座军营,能看到很多士兵站岗训练。
时已深秋,晚风带着沁凉。
方秀英轻轻地叹了口气,感慨不已:“没想到居然会找我来做这事。”
按照她的家庭背景,这种敏感的事应该不让她沾一点边才对。
毕竟她家人现在都出国了。
陈立恒相当耿直:“你英语好啊,你又是学理工科的,不找你找谁?别想太多,我党用人一贯不拘一格降人才。别说你们家这种莫须有的情况了,就是正儿八经的日本鬼子投降接受思想改造之后,不也在军事学校给大家当老师吗?”
当年的哈军工除了苏联教师之外,剩下的外籍教师就是日本人了。有些人还是被他俘虏的,后来统一送到延安接受改造。再后来日本投降他们不愿意回去,因为有专业技术,就安排他们去军事院校教书了。
哈军工当时搞半导体设备,就有好几位老师是日本人。反正直到他和田蓝穿越到这个世界之前,他们都没离开中国。
不是国家不让他们走,而是他们自己不想走。
长期在中国的生活已经让她们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价值观。如果让他们回去,三观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合,只会让他们无比痛苦,必须得革命。
他们更加愿意将精力放在教学上。
方秀英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看着弥漫出的白雾,微微笑了:“也许吧。”
田蓝笑着问她:“怎么样?不后悔没出国了吧?”
方秀英也很耿直:“以我现在的水平,出国也上不了大学。你看人家的课堂都已经这么先进了。”
田蓝眨巴了下眼睛,故意做出困惑的模样:“不是我们的电视大学吗?”
方秀英摇头,满脸认真地看着他们:“别装傻了,你们真的相信有这样一所电视大学吗?你们不觉得奇怪吗?课程包罗万象也就算了,关键是课程会自己选择学生。我询问过大家,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那就是只要我们对什么感兴趣,课程就会出现相应的内容。如果一间教室里有10个人,6个人喜欢文学,4个人喜欢数学,那么出现的肯定是文学课程。它以人多来决定投放的内容。”
田蓝满脸惊讶,不是假装的,而是当真震撼。
原来面前这位同学已经不动声色地做过了试验。
她点点头,深以为然的模样:“我也发现了。比方说我一个人在的时候,基本上放的都是农学课。可你们俩都是理工科的,你俩一出现,就会变成理工课程。”
方秀英笑着调侃她:“我怀疑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才把我找过来,好跟老九联手压制住你,不然这个飞行器制造就没办法上下去了。”
田蓝眨了眨眼睛,大着胆子询问对方:“那你怎么看这件事?如果没有神秘的电视大学,那我们又怎么能看到这些呢?难道真的是特务吗?”
方秀英可不相信她的傻白甜,直接傲慢地翻了个白眼。
“不会是我们的电视大学,我们要有这么高的水平,也不会有这么多人迫不及待地想出国了。也不可能是什么特务搞破坏。他们要有这么大的能耐,为什么不直接占领了我们的国家?还要这样偷偷摸摸。”
真是言之有理,一句话就说到点子上了。实力才是硬道理。
田蓝循循善诱:“那你觉得是怎么回事?”
“我认为是超自然现象。”方秀英兴致勃勃的,“听说现在苏联和美国都在研究超自然现象,就是特异功能。我们国家也有507所,就是搞这个研究的。我觉得我们遭遇的一切,就是典型的超自然现象。也是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
田蓝震惊了,她甚至觉得方秀英说到点子上了。
关于外挂同志,其实自己了解的本质也并不比面前的女同学多。
她清清嗓子:“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办?这种超自然问题。”
“不怎么办。”方秀英有种豁得出去的豁达,“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呗。即便这是外星人提供给我们的,只是拿我们当实验品而已,那我们也可以用这个提高自己的实力。等到有一天,我们足够强大了,达到了他们的标准,说不定外星文明就会主动跟我们沟通。到那个时候,我们平起平坐,不管对方想干嘛,无所谓了。”
田蓝竖起大拇指,真诚地点头夸奖:“还是你敢想,有理有据。”
听得她都觉得是真的了。
操场上的年轻人还在侃侃而谈,屋子里的陶处长则开始叹气。
耳机勒着他的耳朵真疼啊。要真有外星人在,还不如直接站出来跟他聊聊呢。
一天到晚监听这些人,他也觉得好烦。如果电视机真这么灵的话,不如等他打开电视机,就直接告诉他究竟是怎么回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