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济公隐藏了一千九百年,却选择在这样一个时间点,做出这种事情,那么必然是有人告诉了他什么。
比如西游之路即将结束,人间与天界之间恐怕必有一战……
因为济公原来的佛道修为,佛祖或者菩萨都是有能力进行钳制的,他选择这种两败俱伤的办法,自然是想在这场变局中发挥一些作用。
最开始李白告知对方,可能也没想到,李修缘竟然如此激进。
不过谷小满其实也能理解,作为一个长生者,如果没有集体没有陪伴等等,只是一个人孤独的走着。
那么他们往往会容易走向两个极端。
或者惜命,战战兢兢的活在这世上,遇上一点点风险就仿若惊弓之鸟,十年怕井绳。
或者活腻了,不要命,找到一个目标便不顾一切的往前冲,沿途的风景很美,但是他早就看腻了。
李修缘活了两千年,前一百年相当于是在给佛界打工,同时又做着类似小白鼠的对象。
得到李白的帮助后,他才终于可以隐匿于天地,不再受佛界的控制,但他依然要躲躲藏藏,只能整日混迹在市井之间,不断行走,不断改变自身所处的环境。
这山河虽大,却容不下他一人停留,这风景虽美,却也不及一盒小小的胭脂,莫要说千年,总是万年又如何?
有人浑噩一生,白活一世,庸庸碌碌间便已风烛残年。
有人度日如年……
倘若要争论时间的长短,这种问题在谷小满看来,其实从来都没有什么意义。
人生若想不留遗憾,全看各人自己赋予给时间的意义。
长短不是意义,选择才是。
有人选择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千年前在大泽乡中起义,有人选择守着一棵树直到落红离去。
有人明明很累了,却还在咬牙坚持,有人明明很轻松,却坚持不下去。
而现在的情况,似乎就给了李修缘一个机会,一个明明躲藏在树梢中,躲藏在落叶下苟且偷生,却有了机会飞蛾扑火,绽放出此生最大的光明的机会。
两千年的经验便会告诉他,这一次的机会,千载难逢。
你是愿意做一辈子的懦夫,还是愿意当英雄,哪怕只是昙花一现?
谷小满觉得,漫长的时间会消磨尽一个人所有的理性。
当这样一个机会摆在他的面前,莫过于一个酒徒见到了此生最烈的美酒,或是一个苦苦求学的学者,一朝得道,夕可死矣……
此时此刻,谷小满和李白都懂了,一个是发自内心的感同身受,一个是万年间见过的悲欢离合太多,发自内心深处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