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盛唐风流日常> 第五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1 / 2)

中宗李显再也压抑不住心里的滔天怒火, 拍案而起, 怒不可遏地大声呵斥:“一个小小的洛阳令,竟然敢侮辱朕, 侮辱皇后,立即将他处死,朕要抄他满门!”

张柬之与桓彦范见李显震怒,立马跪在地上,张柬之低声道:“陛下息怒, 依大唐律例,韦月将所犯何罪要抄满门?”

桓彦范大着胆子接了句:“未经审讯,他仅仅是上疏圣上,罪不至死。”

“你,你们!”李显怒得抓狂,“造谣皇后,侮辱朕家事,这还是不算死罪吗?”

“父皇。”李长宁实在没能忍住, 站起了身,若是李显因一个奏折便随意处死洛阳令,岂不是贻笑大方,有损天威?

李长宁知道李显不是嗜杀暴君,他只是气糊涂了。可这件事又关系到父母的声誉,李长宁亦更不能为洛阳令说话,来伤害自己的家人。

李显侧头看向李长宁,女儿向他摇了摇头, 示意这件事不能这样解决。如此,只会将事情闹得更大。

这时,又有太监来禀报,侍郎宋璟也来了。

“来得正好,这件事就交给宋璟去办!让他立即处治了那区区洛阳令!”李显暴怒大喊。

宋璟来到大殿,听到李显的命令后,处之泰然,好不胆怯地反问:“陛下,既然有人状告皇后私通梁王,那必须为何不查明此事?查明真相才可还皇后清白!陛下若是凭奏折就将洛阳令治罪,难以服众,只会引起更多猜疑。”

“朕不想听那些道道,立即处死洛阳令,以解朕心头之恨!”李显怒道。

“若是陛下执意要杀洛阳令,就先杀了老臣吧。”宋璟毫不胆怯。

宋璟公然抗旨,更让李显怒气冲天,张柬之与桓彦范见状脸色有变,忙过来劝解,缓和气氛:“陛下息怒,若是要杀洛阳令,秋后问斩不迟。可因上疏而满门抄斩,史无前例啊。”

眼见中宗李显杀气腾腾,连宋璟都想杀,李长宁忙道:“父皇仁义之名震天下,怎可能区区洛阳令而名誉受损呢。父皇,不如这样,洛阳令听信流言胡乱言语,将他流放岭南!”

李长宁此言也是为了给众人一个下台阶,保住宋璟和韦月将的命,也让父皇面子上好看些。

“好吧。”李显缓和了语气,“以长宁所言,流放洛阳令!”

就这样,中宗下旨,洛阳令韦月将被杖刑一百,流放岭南。而宋璟公然抗旨,也被中宗贬出长安。同时,李显对张柬之、桓彦范这帮臣子也耿耿于怀……

李长宁见此状况,只觉得心凉透底,有关在父皇面前说武延秀之事,她一时无心再说。李显这个时候也听不进去别的话,李长宁便拜别离宫。

回到国公府,李长宁叹息连连,她真的没有想到事情早就超出了她的预料,父皇、母后的改变令她无法接受。

杨慎交从苏彦伯那儿回来了,见李长宁一个人在兰花园坐着发呆,李长宁还吩咐了下人谁也不准去打扰她,她想一个人静静。

李长宁想好好思考清楚,看清一些事情……她终于明白起这段历史的走向为何会变得心惊胆战。

“长宁,这儿风凉。”杨慎交站在她的身后,为李长宁悉心披上外袍。

“夫君……”李长宁回过头,看到杨慎交温暖的笑容时,皱着的眉头稍稍舒缓下来。

“你去见过武瑶儿,是不是她说了什么话,让你不开心?”杨慎交坐在李长宁的身旁,“无须在意她的话!”

李长宁摇了摇头,武瑶儿在她的心里根本不算什么,她从来没有正视过武瑶儿那类人。今日入宫见了那荒唐闹剧,她忽然觉得武瑶儿、武延秀的作为都不算什么,真正祸国祸民的……不是她处心积虑对付的人,而是自己的父皇和母后啊!

“我原本以为父皇只是懦弱了些,他可以是一位仁慈的帝王。”李长宁模糊了双眼,她不该这么说自己的父亲,大逆不道。

“怎么了?”杨慎交眉头一凝,第一次听到李长宁用这样失落的语气说圣上。

“我以为母后虽有些行为荒唐了些,但她有鸿鹄之志,至少会像祖母武皇那样,聪明伶俐懂得大体。”李长宁自嘲地笑了笑,“原来不是这样的,和我想象中不一样,我改变不了他们。”

李长宁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力量有多渺小,她之前却还肆无忌惮地以为自己可以凭借那些小聪明来扭转历史。她的想法是那么天真而荒诞……

杨慎交没有说话,他明白了李长宁的心思,轻轻抱住了她:“总会有办法的。”

失落之后,李长宁目光仍旧是奕奕发亮的:“无论如何,我要保住自己的家人,不能看着他们一步错,步步错,落到万劫不复之地!”

“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杨慎交在她耳边,轻声言语,“长宁,你不会是一个人。”

“夫君,上天对我最大的恩赐,就是前途再难再险,有你相伴。”李长宁眸光闪烁着晶莹的泪光,软软的身体投入他温暖的怀抱里。

韦皇后与武三思得知韦月将揭发自己,心生怨恨,武三思偷偷派人将流放岭南的韦月将秘密杀死。而且他们也开始在李显面前大肆说桓彦范等宰相的坏话,韦皇后要把那些反对她的人一个个排挤出朝堂。

自宋璟被贬之后,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皆没能逃脱厄运,相继遭韦后、武三思的陷害,挑唆中宗先后下诏逼死了他们。

朝廷一度陷入了危机,武三思手握大权,比武皇在世的时候更加得意。

不止是中宗与韦皇后性情大变,肆意挥霍手中的权力,安乐公主李裹儿也“不甘落后”。因为帝后与武三思、武崇训父子的娇宠,李裹儿行为举止越来越放荡不堪。

安乐公主任用她游玩时结识的市井之徒为府僚,个个只知道玩乐和讨好,全无真才实学。有人讨好巴结李裹儿,让李裹儿很喜欢,于是李裹儿就将他举荐给父皇,李显就封那人为四品大员!

安乐公主贪玩爱财,她就有这么大的权力,能一夜之间让人扶摇直上,也能让得罪她的朝臣贬为庶民。朝廷上上下下的官员,开始惧怕起李裹儿来。

若是有人犯了刑法,面临重罪,只要给安乐公主奉上金银珠宝,李裹儿派家丁去衙门招呼,罪人就能无罪释放。有官吏想要加官进爵,只要送上公主看得上眼的奇珍异宝,李裹儿就能入宫为他们美艳,中宗和皇后就同意加封。

于是李裹儿胆子越来越大,开始公然买官卖官,她所得的钱财用于营造府邸、奢侈享乐。

一日,李裹儿担心卖官的职位太高,父皇不会同意。李裹儿就事先拟好一份诏书,撒娇让中宗盖上国玺。朝中不少官员纷纷奉承于安乐公主,李裹儿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荣耀光环,野心滋润膨胀。

上有父皇、母后撑腰,下有朝廷私党一呼百应。短短时间里,李裹儿开始不把太子李重俊看在眼里了。

韦皇后一直视庶出之子李重俊为眼中钉,想处之而后快,只是没有找到机会。李裹儿知道母亲的想法,她也很讨厌李重俊,两人矛盾日益增升。

太子和安乐公主的仪仗相撞,公主本该依礼避让太子,而李裹儿非但不让,反而教训李重润恭送她。太子李重俊哪里肯罢休,遂与李裹儿争执起来。

李裹儿生气回到公主府邸后,满脸不高兴,驸马武崇训便是百般哄宠。

“那个庶子李重俊实在太过分了!”李裹儿眯眼,满脸不屑,“他算是什么东西,要不是我大哥出了事,哪儿轮得上他做太子!”

“唉,不瞒公主。我陪太子游玩,也经常遭受他的奚落。”武崇训一脸委屈,他是太子的宾客,经常要陪同太子玩耍。李重俊不喜欢武三思父子,就总是奚落武崇训,还说武三思的坏话。

李重俊是李显的爱子,中宗李显虽然昏庸,但对子女们都是疼爱的。李显立李重俊为太子,也对他寄予了很高的希望,即便是裹儿在他耳边叨叨太子的不是,李显也只是乐呵呵地安抚,没有想过要废掉太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