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盛唐风流日常> 第五十一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一章(1 / 2)

长安四年, 秋。

武皇又染重病, 卧病不起,数日不见辅臣, 只有二张在侧不离枕席。

原本李长宁得到武皇特许,可以随意出入,但张昌宗也限制了李长宁的行动。

李长宁、杨慎交来到太子宫,便与太子及太子妃商议,眼下如何应付。

“我与相王前几日见过面, 商议之后决定有所行动。”李显比起以前要成熟稳重得多了,“二张屡次构陷忠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

韦氏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可以污蔑我们,难道我们就不能想办法让陛下疏远他们吗?”

“唉,怕是难。”李长宁在武皇左右伺候,亲眼看见武皇有多么宠爱依赖二张,想要设计离间武皇与二张,很难实现。

“水滴石穿, 试一试吧。即便是不能马上看见成效,听得多了,陛下自有衡量。”杨慎交递了个眼色给李长宁,既然太子和相王都有此意,兴许会有些用处。

于是凤阁侍郎上疏道:“太子、相王,孝友仁明,足以侍奉汤药,宫禁之中关系重大, 不应令异姓出入。”

武皇病情好转之后,看到这奏折,批了四个字“感卿厚意”。

二张早就秘结党羽,以寻退路。不料又外面屡有飞书,说二张谋反。

张易之与张昌宗担心武皇怀疑,多次在圣上面前泪流满面地陈情,“忠心”可见。武皇知道他们有些小心思,但也只不过求个自保而已,便多加维护,不予理睬那些谏言。

这次宋璟又连同一些重臣,坚持上疏,要求收监二张,查明真相,武皇不许。

但那些大臣们没有就此作罢,不断上疏请奏,入宫面圣请治张昌宗之罪,罗列其罪行,请求处死张昌宗。

李长宁这几日恰好频繁出入甘露殿,也能洞悉武皇的一些想法,秘密告诉苏彦伯,苏彦伯再转告给宋璟等人。

宋璟等人商议认为,此次若不能将二张绳之以法,今后更难。所以,这日宋璟又入宫了。

明知道如此谏言实为艰难,而宋璟等人皆不肯放弃,冒着惹怒武皇处以极刑的风险。李长宁心中感叹,难怪宋璟乃流芳百世的名臣贤相,她对宋璟这些人充满了敬仰之情。

“张昌宗屡承宠眷,还招术士占相,终究是包藏祸心,应依法处斩!”宋璟对武皇道。

这些个臣子,仗着有自己的信任就揪着这件事不放,武皇也烦恼不已:“昌宗已向朕自首,理应减罪。”

依照武皇以前的脾气,是该把咄咄逼人的宋璟治罪,可她偏偏喜欢宋璟的大才和气节,舍不得因其刚正而昏庸处治。

“若张昌宗不伏大刑,国法有何意义?”宋璟厉声道。

武皇无奈,好言相劝,附庸二张的宰相杨再思为张昌宗说话,斥责宋璟。

“臣知言出祸至,虽死无恨。”宋璟大义道,他在说这些话之前就想过自己会遭受谋害。

李长宁侍奉在武皇身边,面对这些朝臣争执,始终一语不言,只是关心武皇的头痛症,每日为武皇按摩穴位。

武皇见了那帮臣子后,长长头痛难忍,便问为她按摩的李长宁:“长宁啊,你觉得宋璟这个人如何?”

“长宁一介女儿身,不该妄议宰相。”李长宁心知肚明,一旦她夸了宋璟,说了二张的坏话,就不能留到武皇身边了。

“说说吧,朕想听。”武皇又道,她对宋璟的忍耐几乎到了底线。就像当初的魏元忠一样,即便是武皇再喜欢他们,可一再忤逆圣意,也是她所不容的。

李长宁思量之后,道:“禀祖母陛下,长宁不了解宋璟为人,只是听说,朝臣和百姓都很爱戴他。亦如当初的狄公。”

武皇是那么信赖狄仁杰,若是听到宋璟“亦如狄公”之类的话,一定会打消对宋璟的猜忌。

果然武皇心里的怒气消了,忠言逆耳,她终究是时日不多,舍不得伺候她多年的二张。

几日后,武皇令张昌宗,去面谢宋璟,缓和关系。而宋璟竟闭门不见,彻底激怒了张昌宗。张昌宗恼羞成怒,决意除掉宋璟,以消心头之恨。

张昌宗令其弟张昌仪,在市井中找了个亡命之徒做刺客,商定在宋璟儿子成亲办喜事的那日动手。一来,乱中得手容易,二来破坏宋家好事可解恨。

先前在宫中的时候,李长宁见张昌宗密见张昌仪,这兄弟二人悄悄说了许久话。李长宁心中有疑惑,就找机会告诉了杨慎交,杨慎交便派人盯紧了张昌仪,探子得知张昌仪找了个刺客意图不轨。

消息虽然不能确定是否属实,刺客又哪日动手,但此事大意不得,于是杨慎交指派周常上门拜访宋府,周常告诉宋璟,张昌宗、张昌仪派了刺客行刺他,多加提防。

“宋公,我奉国公之令而来,提醒你,刺客兴许会在几日后令郎婚宴时动手,那时刺客才能神不知鬼不觉混入府中。”周常道。

“恩,我知道了。请代我多谢国公好意。”宋璟一拜,他心里清楚以张昌宗的狠辣个性,派刺客杀他是极为可能的。

于是宋璟加派了人手严密保护,在儿子婚宴这日,也佯装扭伤了脚,始终没有露面。

刺客没有找到下手的机会,张昌宗的行刺计划就这样落空了。张昌宗心里更为恼怒,也只得安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国公府。

晚上,李长宁偎依在杨慎交的怀里,疲惫睡了过去,这些日子总是出入宫中忙着侍奉武皇,她也很累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