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霜不愿意与无瑕一同上课,一直闷闷不乐,绿儿为了让主子开心,在主子耳边道,“小娘养的,又未读过书,懂什么?以后在先生面前,霜姐儿可要看她笑话了。”
无霜听言大喜。
玉家有两个偏厅,原本是接待商客的,如今改了一间当作无霜学习的地方,偏厅不大,却很优雅,有几有案,有香有炉,墙上还挂着几幅名人墨迹,像个读书的场所。
苏州本是文人雅士的天堂,连着一些商户们,尤其出入官场和生意场合,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风度,往往极尽附庸风雅之能事,吟诗作画,著书刻书,修建园林,组织戏班等,玉清也爱好此事,做玉器生意,多与达官贵人打交道,又岂能没点笔墨?
再说玉家请的女先生姓傅,出身书香门弟,后来家族落迫了,成了一位女师,每隔两日来一次玉家,除了教识字,还教一些棋琴书画。
傅先生教了无霜一年,刚教完三字经上半部,无霜无心学,先生也无心教,只敷衍讨口生计,还因先生心性高,有些瞧不起商户。
无瑕来了,也没有放在心上。
不过那无霜为了在无瑕面前挣个脸面,竟主动要求背诵三字经,还请先生指教,傅先生怎么不知她心里那点花花肠子,那些官家小姐们整日争来争去,未想这商户之女也是如此,她淡淡一笑。
无霜背得还算顺利,也够难为她的,背完后,得意的朝无瑕扬了扬下巴。
门外伺侯的绿儿欢喜的朝主子竖起大姆指。
无霜看向先生,“先生,我这阿姐从来没读过书,连字也不识得,先生又要从头教起,可是难为先生了。”
傅先生听言目光转向无瑕,见她一直安静的坐着,除了进门时问好外,便一直没有开口说话,性子静得与无霜截然相反。
傅先生问,“可识字?”
无瑕微微点头道,“学生会一些,当然比不上妹妹,适才妹妹背诵的,我有一句没听明白,不知妹妹可否解说一番?”
无霜得意笑道,“那句不明白?”
无瑕道,“古圣著,先贤传,注疏备,十三经,不知是那十三经?”
无霜一怔,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先生。
傅先生端坐着,听到无瑕的提问,相信她是真的不曾读过书。
无霜铭思苦想,“所谓十三经,《易经》《诗经》《书经》《周礼》《春秋》《孝经》”
“这才六经?”无瑕认真的看着无霜。
无霜顿时红了脸,脸色一怒,“我是跟着先生习字的,那管什么十三经,十四经,再说了先生也未教过我。”
傅先生听言又惊又怒。
无瑕哦了一声,目光灼灼的看向傅先生。
傅先生深吸一口气,对上无瑕的目光,见其眼中的狡黠。
原以为是无瑕的无知,那知,无知的是无霜,别看她背得顺溜,根本没有理会三字经的含义,她适才背的就包括了十三经,无瑕嘲笑无霜,无霜却不自知,还推卸责任。
傅先生摇了摇头,知道她资质弱些,却不知,还有些愚蠢了,又想起那日在廊上,无瑕轻轻松松化解了无霜的挑衅。
傅先生垂了垂眸,问无瑕,“你会三字经?”
无瑕回答道,“亡母教过一些,不过己忘了大半,适才妹妹背起,又想起一些来。”
傅先生点点头,“你到是聪明。”
无瑕道,“礼尚往来而己。”
无霜嘲笑她,她为何不能反击回去?
无霜自然没听懂二人的话,傅先生没再说什么,翻开了书本。
这堂课下来,无霜好生郁闷,她不知那里得罪了先生,从先生的目光中看到了先生对她的轻视。
后来,无霜婉转问了母亲,才知自己被无瑕戏弄了。
两日后,无瑕向李氏请安,父亲也在,知道她上了学,问了几句,无瑕道,“幸得母亲曾教女儿识得几字,先生授课女儿还不至于手忙脚乱,先生真有学问,将妹妹教得很好,女儿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