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9.救圣驾(1 / 2)

绳其祖武、济世安邦。

京师千里传圣意, 赞扬陈少权的功绩。

卫国公坚守大同,辽人主将被擒, 颓势立现, 大辽奉上降书, 求和。

元朔帝龙颜大悦,朝中文官纷纷赞赏圣帝权略善战、弹压山川。

他决定亲去沂州受降。

元朔帝本就以武起家,又因平定叛乱而得先帝青眼,正值鼎盛壮年的他, 本就恨自己不能亲身杀敌、御驾亲征, 此番北方强国辽臣服大周,他铁了心,要去前线瞧一瞧。

边塞传递消息不及时,灵药听说此事之后,元朔帝已然开拔五百里。

锦衣卫领亲军五千驾前扈从,数百内侍太监宫娥服侍左右, 数二十名文官相随。为保皇帝安危, 一万护国军前往沂州通大同的官道相迎。

京中只余薄皇后、四皇子周牧风, 以及一些年幼的皇子公主。

灵药细细思及前世, 只觉浑身寒毛耸动, 心怯胆寒。

辽人骁勇善战, 心性强韧,岂能随意认输。

前世, 辽人诈降, 派了个假大王献上降书, 诈降大周,元朔帝生生被困沂州半月,京中四皇子监国,又与辽人勾结,试图弄死元朔帝,自己登基。

这一世,苏力青若也重活的话,辽人定会比上一世更多些胜算,父皇不一定能够平安脱困。

她慌忙收拾行装上路,又命身边的锦衣卫火速传书,力劝皇帝不要亲去沂州。

西洲距沂州三千里之遥,灵药领锦衣卫昼夜行路,至张掖时,郑登峰终于等来了锦衣卫镇抚使白玉京的回信。

信中陈述了元朔帝想去沂州之心有多迫切,他与锦衣卫指挥使谢煜相劝不下,不敢再劝,只能全力保护陛下安危。

灵药扼腕着急,然而毫无办法。

只得去信至大同府,恳请卫国公务必相迎。

路还得继续赶。

京师距沂州近,西洲距沂州远。

是以,灵药赶到榆林时,元朔帝已然达到沂州。

同一日,大同前线撤下兵力数万,回防沂州,然辽兵午后突然攻打大同、朔州、宁武、沂州四城,沂州城内锦衣卫全歼在城中乍降的辽人,然城池被围,束手无策。

大同、朔州、宁武乃边关重地,护国军兵力分散,一部分在嘉峪关,大部分在大同。

沂州仅靠当地军所千名将士守卫,而城外攻城的辽人却有数三万之众,若无军队救援,恐怕数日内便会破城。

灵药仅领四百护卫,得知这个消息,如雷轰顶。

行到保德县时,路上已全是流民饥民,破衣烂衫扶老携幼四处流散。

如今,只有募兵。

好在她有真龙令。

她在榆林、神木、河曲三城将三地卫所的数千兵士集合,一路领到了保德,在保德县却遇到了麻烦。

彼时,她们歇在保德城外,简单地饮水升火吃干粮,灵药默默地摸了摸四天没洗的头发,觉得头上油都干了。

法雨无趣地抓了抓自己的胳膊,抱怨道:“公主说话没一点儿用,陛下也不听您的。”

灵药无奈摊手。

“圣意不可违。”她让法雨给她打些水来净手,“就那边那条小溪……”

法雨嘟着嘴看了看远处和徐执瑞坐在一起聊大天的真如。

“您咋不让真如去呢?只顾着打情骂俏。”

灵药心中忧虑,没心思和法雨开玩笑。

“你不也和沈正之打情骂俏了一两个月嘛!快去吧。”

法雨红着脸嘟囔了几句走了。

过了一时又跑回来,叽叽喳喳道:“公主,郑大人瞧见大路上走来一整队举着护国军大旗的。”

灵药心中一动,看见郑登峰搓着手在后头站着,这便站起身,随着郑登峰往大路上走去。

果见一整列望不到头的行军队伍前行。

每一个将士行色匆匆,面色肃穆。

军容严肃。

灵药管不了许多,拎着裙子便去找这列队伍的头儿。

好不容易追上了,却被两个将士一叉子叉住了。

“你是什么人?”

打头的两名骑马将领,一名黑面精瘦,一名高大白净,高高在上地瞧着被两根长||枪架在脖子上的灵药、郑登峰。

郑登峰不急不忙,法雨气急败坏。

“你是护国军哪一路?”

二人竟不约而同问起。

黑面精瘦汉子眉间虽有忧虑之色,却仍是笑了起来。

“闲杂人等,快些散去,别影响咱们护国军行路。”

灵药面色肃然,仰头看着这二位。

“二位将军,我是奉皇命去西洲平乱的天使,听闻陛下被困沂州,特领兵前去救援,想问下将军,你们这是向哪儿去?”

黑面精瘦汉子不耐与灵药寒暄,摆摆手道:“行军打仗之机密,岂能随意告诉你?”

他上下打量灵药的小身板,嗤笑出声,“待你的兵到了沂州城,恐怕所剩无几了吧。”

灵药不恼,往他身后的队伍看去,见其中有一顶乌木黑轿,不甚起眼,心中有些纳罕。

她从袖中锦囊取出真龙令牌,肃穆道:“二位将军,不管你们要去哪里,有何军令在身,都先放一放,随我去往沂州城救圣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