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郡主不嫁> 第117章 帝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7章 帝崩(1 / 2)

一百一十七、帝崩

从大牢里出来后,赵宣交代不许轻易放了周家父子。

她和李昶一起往外走。回去衙门时, 何保圣已被押了下去, 贺虑还坐在太师椅上忙忙碌碌的翻看着这些年来,管在何保圣手里大大小小案子的记录卷宗。

他见赵宣又绕了回来, 连忙起身行礼说:“郡主,世子, 下官方才已经将何保圣交由专人看守, 先正在细查这些年他残害百姓的证据,一旦证据确凿, 定然是要将他移交到京城去由大理寺处理的。”

大理寺倒是专门办这些定罪复审事情的好地方,他们手段多, 有的是办法撬开某些官员们的嘴巴。

赵宣现在还是男装,便就作揖朝贺虑说:“如此甚好, 也算是你给安华郡百姓一个交代。只是我方才去了一趟大牢。今日有何保圣与周员外意图害逸阳伯世子, 往日这样的事情他们自然是没有少办!牢中关押着的也不乏会有被冤枉的好人在其中。所以希望大人将近几年的案子都重审一遍,但凡还有一丝疑点存在,就不能草草了之。”

“下官…………下官……”贺虑动容, 眼中不觉蓄泪, 斩钉截铁道:“下官必然一一清查!还百姓一个公道!”他虽说尚年轻, 但是心胸宽阔,有容人之度, 是能成大器之才!

赵宣心里极喜,同贺虑告别之后,回去的路上李昶问她:“我瞧着贺虑的个做官的好材料, 你是否应该稍作提携?”他目视前方,与赵宣并肩走着。赵宣打了个响指说:“我正有此意,回去后就打算写一封荐举信命人送到京城,擢升贺虑为安华郡的新郡守。至于郡守之下空缺的位置,我心里已有盘算。”她笑的神神秘秘,李昶无奈摇头,探过身子说:“你能有什么盘算?无非是想把县太爷的位子给杨奎。你说我猜的可对?”

赵宣心中小九九被他一语道破,面子上还是有些过不去,一拳就捶上李昶的胸口说:“就属你厉害,嘴真快!话在肚子里再憋一阵子能憋死你不成啊?!”

其实杨奎虽然没有正经读过书,上过学,但是他也是认得字的。像县令这样的小关,有些地方都是可以买来坐的,所以赵宣想让杨奎坐县令也不是多么不切实际。相反,他半点儿也不比先前的何保圣差。何保圣亏得还是读过圣贤书,参加过科举的读书人,竟然就这样不顾百姓。尽管杨奎没有功名,又是个粗人,但是他对安华郡的百姓是真心实意的好。他能一心为百姓谋福,这才是一个好的父母官。

她要打,李昶就任由她打,到最后赵宣的力气渐渐变小了,李昶才抓住她的两只小手,眉梢微微上调,口中觉味说:“嗯~”赵宣见他这般,磕磕绊绊的要抽回手:“你……你你……你嗯什么?!”可她方才打的痛快了,这会儿手上没有劲。李昶抓着她的手腕,力气不轻不重的。一不会捏疼赵宣,也叫赵宣挣脱不开。

他眯了眯眼睛把赵宣逼退到树下说:“我看你力气还挺大的,看来昨天晚上…………你嘴上哭着喊着说累了,都是骗我的!”

赵宣一口气提在嗓子眼,上不去,下不来的,抱羞推搡他说:“大街上的,你胡说什么呢?”她从李昶环住她的那只胳膊下面钻了出去,飞快的往前跑。李昶远远的看着她,唇上带笑,脚下运气,不紧不慢的就在她身后几步远的地方跟着。时而落的远一些,时而又快要追上她。

不过不正经也是要适可而止的。回府之后,赵宣便进了书房,给朝廷写折子。她两世加在一起都没有接触过这些朝政上面的事情。抬腕落笔自然就要比旁人更多几分思量以免言语上不端,出了差池被驳回。要知道这里送信到京城都需要两天左右,哪有时间经得起来回折腾呢?

傍晚时分,在案边坐了一天的赵宣才伸着懒腰,从书房里出来。她左右转悠了好久也没有找到李昶。正巧昭娘路过,赵宣便抓了她来问:“可有瞧见逸阳伯世子?”

昭娘将手中的托盘往上推了推道:“没有呢?下午的时候世子爷就出门去了,到现在也没有瞧见回来。”她说着兴冲冲的往外跑。没跑几步又给赵宣拽回来:“你这样高兴,是有什么事没有?”

“呐~您瞧!”昭娘说着把手中的托盘递到赵宣面前讲:“杨大哥方才来了,说是要帮忙做晚膳。他烧的春笋格外好吃,奴婢死皮赖脸的求了好久叫他教我呢!嘻嘻。”赵宣一时失神松了手,昭娘又踏着欢快轻巧的步子朝灶间去了。

赵宣突然的开始觉得头疼,太阳穴处一跳一跳的,震着整个脑袋。她忙活了一下午,都忘记杨奎这一茬了。当时在衙门,杨奎的脸色不是很好,他对自己掏心掏肺的快有小半年了,有什么好事都不忘来告知,结果自己却连着身份都要瞒他。说来赵宣心里实在是愧疚,但她也有自己的苦衷,那时兵荒马乱的,国家正值动荡之际,她来安华郡的目的本意就是为了避难,也是因为太后娘娘的事情想要避开长公主,一个人清静清静。原本是打算过几天请杨奎来吃顿便饭,把事情都摊开说清楚了,没想到他今晚上不声不响的就过来了。

赵宣追着去灶间的时候,杨奎正在锅边忙活,昭娘上蹿下跳的,徐卫对她又是无奈怕锅里的油烫到她,又是窝火,气昭娘根本不听他的话。染香就站在一边远远的看着他们闹腾。

赵宣正在门外犹豫着要不要进去呢,染香抬头就瞧见了她,出声说:“公子?您怎么来了?”她这一声喊,杨奎也抬头看过来了,他与赵宣对视几秒,呡了呡嘴角没说话,又扭头回去烧菜。显然是还没有同昭娘他们说身份的事情。染香赶紧出来,随手关上门说:“公子,灶房里面油烟重,小心沾染到身上去了,杨大哥他们正在准备晚饭,奴婢陪您去前厅等一会儿吧。”

赵宣点点头,也问她:“你知道世子下午去哪里了吗?”

染香抬眉想了想,摇头说:“世子爷去了哪里连郡主都不知道,奴婢哪里晓得啊?”她朝院子上的那一方天空瞧了瞧说:“世子爷上下午申时三刻出去的,才走了一个时辰左右,应该天黑前会回来的。”

“天黑之前…………”赵宣自顾自的念叨了几声。染香见赵宣还是有些心事的模样,解释说:“郡主大可不必担心,世子爷若是天黑之前没能赶回来,奴婢就叫昭娘留一份饭菜,等世子爷回来再热给他送去。”

赵宣眼神放空着摆了摆手说:“我倒不是担心这个。”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昭娘那边就开始端菜上来了。第一盘是最为普通不过的炒茄子,不过杨奎的厨艺也真是没的说,单单一盘茄子都能让他炒的这般诱人,赵宣心里就越发期待着春笋那道菜了。

昭娘,徐卫端完菜就帮忙摆好碗筷。最后那道春笋,是杨奎亲自端上来的。他把盘子放在大圆桌的正中央,二话也没说,就这么坐着。他不说话,赵宣也不说话,剩下三个人还等着用膳呢,可赵宣不动筷子,没人敢先吃。

气氛略微有些尴尬,还是杨奎先开了口说:“小…………小照。”他叫赵宣的名字,叫的比以往要吃力很多:“先吃饭吧,不然就放凉了。”

赵宣点点头,夹了一筷子的春笋放在碗里白嫩嫩的米饭上。

这道菜是用春笋和鸡肉在一起炒出来的。先用小火温油,在把蒸熟的鸡肉切碎放进去,炒到泛红了,最后加入春笋片,调到大火炒。赵宣吃了一口,这味道确实不是以往京城定国公府的厨子能比的。京城里大户人家的厨子做菜不像他们这样随意,如何好吃如何来。他们伺候的都是家世显赫的贵人。贵人的身体大多也要比普通百姓娇弱金贵些,有些俗气或者不干净的油荤沾不得。但殊不知这做菜的学问原本就是粗俗的。人又不是神仙,只要还吃五谷杂粮,他就依然是个俗人。不用寻常人家的油盐酱醋,哪里能吃得出烟火味?

他们见赵宣动筷子了,也陆续端起碗来吃饭。杨奎吃的最快,却还是硬生生是等到赵宣的碗见底儿了,才站起来。

赵宣见他站起来,心想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便轻拍桌子叫他坐下说:“杨大哥,今天早上的事情,我想同你解释解释。”

杨奎却不愿意坐:“郡主殿下,草民也有一事想要求郡主殿下。”他直挺挺的就朝着地毯跪了下去。

此言一出,昭娘、染香和徐卫三个人顿时吓得呼吸一滞,相互间对视了几眼,纷纷站起来。这层窗户纸不戳破,赵宣就一直是那个待人亲和的李公子,可是杨奎把话说穿了,那赵宣就只能是庄姝郡主。

“干什么?这都是干什么?!!”赵宣顿时将手中的筷子狠狠拍在桌子上,扫视着他们四个人说:“这小半年来不是一直都好好的吗?你们现在一个个的这都是要干什么?这都是什么意思?!啊?!都哑巴了吗?!!”赵宣猛然站起来,身后的板凳由于她猛然的动作,向后倒去,砸在地上发出声响。

“一个要跪着!”赵宣指着杨奎,又指着昭娘、染香和徐卫说:“三个要站着!!到底就不能好好的吃顿饭了吗?!!”

赵宣动怒,没人敢上来劝。杨奎倒算是个货真价实的汉子,他站起来,朝着赵宣说:“不跪就不跪!郡主,草民有一件事情相求。”他利索的爬起来坐回板凳上。赵宣捂着脸,她心里晓得是自己的情绪有些激动了,招招手叫染香把凳子扶起来,自己又重新坐回去。深吸了几口气说:“都坐着,只要不回京城,咱们以后都这样…………”

“其实今天早上的时候在衙门里,我和李昶就已经爆出身份了。杨…………”她说到这里微微顿了一下,紧接着道:“杨大哥知道我们的身份,所以你们也不必太过惊讶。”虽然赵宣这样说了,但其余三个人眼中还是难掩震惊,尤其是染香,她瞪大了眼睛,在杨奎看过来时迅速瞥开脸。

众人这次真的是陷入沉默了,尴尬和窘迫充斥在整个前厅里。杨奎把手放到腿前,抓紧了衣裳说:“今天草民要同郡主说的事情,不求郡主能答应,但是还希望郡主能听草民说完。”他站起来看了一眼染香道:“我是个老实人,是个粗人,不会什么花言巧语的。样貌生的也不够英俊潇洒。家中…………无父无母,勉强能过日子,所以草民想,想向郡主求娶染香姑娘!”他看着染香说:“我会对她好,不叫她受苦的。”

一抹红晕慢慢的从脖子爬上染香的脸,一直蔓延到白嫩嫩的耳根处。她的视线甫一与杨奎接触到,就立刻躲闪开来,无处安放。

赵宣知道杨奎对染香有意思,就算先前她们一直是男扮女装,杨奎对染香也是格外的好,格外上心。她先前还在担心身份挑明会不会影响着这两人之间的关系。现在看来杨奎真的是很欢喜染香了,非但没有揪着她们隐瞒身份骗他的事情,反而直接了断的求娶来了。

赵宣瞠目结舌,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说:“这件事情…………杨大哥同我说也是没用的。”她赶在杨奎要说话前,抢过话茬说:“这婚嫁之事,是人身大事。染香她……虽说是我的婢女,但是我也应该尊重她的选择,若是她愿意,我自然乐意放人,若是…………她不愿,那么我也不能强人所难。”她偏头瞧了瞧染香说:“这件事儿,能不能成,全要看染香自己的意思了。”

赵宣说完,杨奎直愣愣的转头去看染香,他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像他这个年纪的早几年孩子都该回满村头的跑了,而他还是一人吃饱,全家不愁的样子。

“郡主!奴婢身子有些不舒服,想先回去了。”染香猛的站起来,没等赵宣回答,夺路就跑。这么多年来,她鲜少有无礼的时候。

杨奎一双眼睛追着染香直到她转弯,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他面子上实在是有些过不去。匆忙说:“我…………我该回去了。今日是事情……就当是我没说吧。”他苍白的笑了笑,摸索着大门,出去了。

赵宣瞧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李昶仍旧没有回来,心底隐隐的有些不安宁。她转身朝自己的屋里去,留下昭娘和徐卫两个人收拾碗筷。

“其实,我也能理解为什么染香姐姐不答应。”昭娘一边把碗叠在一起,一面对着徐卫说:“她呀,是放心不下郡主。”她说,徐卫就听着。

“染香姐姐今年已经二十二了,她年纪也不小了。我家中的姐姐十四五岁就嫁了人,像我们这样在别人府里做下人的,撑死了也该在二十之前找个人家。”昭娘往灶间走,徐卫就跟在后头:“那……她家里就没有催过她吗?”

“怎么没有催过?早几年我还小的时候,就瞧见她家里人来定国公府把她接回去了,说是找人家定了亲。到后来不知道这么的,染香姐姐自个儿又跑回来的,就这么一直伺候郡主到现在。她是舍不得郡主。在京城嫁人都不愿意,更何况是嫁到安华郡来?”昭娘用胳膊肘擦了擦脸上溅到的洗完水说:“郡主能在安华郡住一时,却不可能住一世啊。而杨大哥这辈子就定在安华郡了,染香姐姐嫁过来,怕是日后山长水远,再相见就遥遥无期了。”

她越说越烦躁,甩手将碗一丢道:“你洗吧,我去瞧瞧。”说着就大步迈了出去。徐卫摇摇头,认命洗碗。

昭娘进去染香房里的时候,染香正坐在桌前,一杯一杯的喝着凉透的茶水。她抬头看看昭娘也不说话。昭娘径自进来坐到她对面说:“你想好了?要守着郡主一辈子不嫁人吗?”

染香茫然的抬头看她说:“可是…………郡主待咱们的好,我这一辈子报不完……”桌上这一壶冰凉的茶水已经被她喝上差不多了,现在腹中还隐隐的有些绞痛,她问:“昭娘,你以后也会嫁人的吧?可惜…………可惜啊!”

昭娘知道,她这是又想起映棠来了,当初她们三个丫头就属映棠天天叫嚷着不嫁人,现在…………她真的一个人孤零零的就这么去了。

昭娘在房里陪着染香,一面劝,一面说。灶间里的徐卫洗好碗,听得院子里有人敲门,过去开门一瞧。门外站着一个小厮一般是男子,身量不算高,他探头问说:“请问,这里是李昶李公子的住处吗?”

徐卫点点头,那人便松了一口气说:“小人是清平乐的看门奴才,李公子在我们楼里喝了不少酒,醉了。这会儿赖着怎么也不走,小人说要送他回去,他偏说要小人将李照公子给叫去。”他一脸犯难,拉着徐卫说:“您就随小人走一趟吧!”

徐卫往后一退说:“我不是李照,你先稍等,我去请示一下我们照公子。”他说着关了门,跑到赵宣的房外敲了敲门说:“郡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