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低头,以前没有读书不是你们的错,如今有了塾学,大家努力,一切都会好起来。”刘学贵见状连忙大声安抚他们。
少年们霍地抬头,不敢置信地望着刘学贵,心里却隐隐生起希望。
他们努力之后,也能像面前年轻的夫子一样呢?
“现在开始整队,听我口令!”刘学贵见他们抬起了头,便立刻转移了话题。
如丁石头当初带启蒙班一样,先从整队开始,教他们规矩、制度、数字。
第一天上课,自然是从公开课开始。
当初丁石连上了十多天免费的公开课,才让大家交上束修,将自己的孩子送来九九塾学。
如今田庄这边的九九塾学刚开,虽然丁石凭着田庄东家的身份直接和三村的村长、耆老沟通,一切顺利得多。
但刘学贵却很清楚,他今天站在这里,就是当初的丁石!
各村学童是送来了,但看到他们当老师的这么年轻,必然心存疑虑,甚至可能读完一个月就不读了。
他受丁石所托来到这里,不仅仅是带新老师,更是树立起九九塾学的制度和风范。
将九九塾学的教书特色播种在各村学童和家长心里,让他们从此坚定不移地选择九九塾学。
丁石曾跟他说过,这不仅仅是赚束修的问题,人要进步要懂得更多,读书是必须的路。
知识让你懂得更多事情,不读书只是一个大字不识、思考有限的白丁,只知闷头种地,出门就可能被骗、被欺负。
进了城,不识字也会面临很多困难,也少气度,容易让人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