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少年们下午就来了,没多久就把剩下的地都刨平了,沟壑也都整了出来。
大家拒绝了丁石头留吃晚饭的好意,都说回家吃去,晚上温书就不过来了。
毕竟学了这么久,《千字文》也都学得差不多了,背是早背熟了,就是写字还不熟练。
因为丁石头说过她的成书计划,以后大家都可能要来帮忙抄书,总不能全交给虎子哥一个人吧?
因此,都有了一种紧迫感,想暗中卯起了劲儿,想把字练熟。
一刀黄竹纸三十文,一只细毫普通毛笔是十文,加起来四十文钱,晒十斤木耳就有了,也就是说,他们一天多辛苦些,就能将这成本赚到,
丁石头说过,一刀纸练小楷字能用很久了,他们以前启蒙肯定是有砚台的,买墨条一根二十文钱,多添些水,那墨稍微调稀一点也能用很久了。
六十文钱,狠练一、两个月的字,是肯定拿得出手了。
这个问题以前没人想过,只是舍不得花钱在这上边了,觉得贵,能做家用很久了。
可现在看到丁石头的行动,他们都有些心动。
以前也摘木耳卖,还能卖到五文钱,可是一个月上集几次又能卖到多少钱?可如今不愁没人要货,还不用花时间往城里跑,只要摘回来交给家里人就行。
这笔帐,都会算,因此大家每天起早都往山上跑,不断往高处爬,只为多摘些木耳回来。
在沙盘上写字也越发勤快了。
他们也去做了个沙盘回家,每天有时间就练字。
丁石头教他们,削一支竹笔,以握笔的姿势熟悉写字,以后换成真的纸笔,姿势不走样,状态也能更快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