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村的学童都是结伴走的,有的跟着哥哥,有的确实有大人同行,而到南城村只是开始,确实都还没有经验。
同村来的人也不多。
“那你说咋办?这些天都忙着田里的事,今天我也是抛下活计过来的,也是想让小娃有读书上学的机会。”
先前不满的那人胀红了脸,尴尬却充满渴望地看着丁石头。
他从没想过的问题,这位少年却想到了,力争的也是他家小娃的安全问题,他自叹不如。
“不知你们村有多少人会来我塾学?”
丁石头看对方神色就知道对方认可了自己的忧虑,便想为他们想个折中办法。
立刻有几个人应声,丁石头数了一下,加上刚才这人,一共有四人。
“你们是大坎村的吧,不知路上可好走?有多远?在南城村可有亲戚?”丁石头又问。
“在江夏村那一头,有两里多地,没有亲戚。”那人立刻回答,其他人没有作声,显然一样。
“我给你们各村提个法子,你们商量一下看可行得通。”丁石头含蓄地开口。
“各村结伴上下学,安排一到两个大人接送,各家轮班,就算耽搁了一下农活,也不会影响到生计吧。”
“但必须是有责任心的大人,若不留心,小孩子本就贪玩耍,到时推卸责任时,可别怪到村塾和在下头上。”
丁石头又叮嘱了一句,心中却是叹了一声。
之前以为开私塾会比耕地种菜容易也轻松一些,甚至打算若能扩招,就放弃种菜赚钱这条路,将东边再建一间敞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