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 完颜绰还是没勇气抗旨不遵, 乖乖派人把胡沙虎送往中都,只是李典在选派押运人员时,特意嘱咐了一番, 好好“照顾”胡沙虎将军, 相信从紫荆关回中都的这一路上,胡沙虎不说吃够苦头,也绝对会终生难忘。
送走胡沙虎后,完颜诺一直闷闷不乐的, 完颜绰怕他钻牛角尖,还专门把人找来开解了几句,完颜诺对世子爷并无怨恨, 不过世道如此不公,难免让人心生挫败。
“世子爷,我只是不明白,士兵上阵杀敌, 将领守土卫国, 为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要天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乐业吗?难道说, 除此之外,我们还得纵容胡沙虎这般作恶多端的恶人继续逍遥法外?”
完颜诺的不忿,完颜绰都明白,杀人放火金腰带,修桥铺路无善终, 天道如此不公,人活于世还有什么意义?
这番话,可不该出自一个带兵打仗,四处征伐的大将军之口,又不是整日感怀自伤的文人墨客,为将者,杀伐果断,切忌优柔寡断,完颜诺明显已经钻了牛角尖。
完颜绰清楚地看到了问题所在,不过开导劝解并不是他所擅长的,只能把这活交给军师李典,可惜收效甚微,特别是等中都再次传回了胡沙虎的消息后,完颜诺更是整个人都陷入了极强的自我厌恶当中,悔不当初。
完颜绰这才知道,原来胡沙虎当日不战而逃,弃城而走,抛下西京数十万百姓于不顾时,就已经知道自己罪不可恕,金国国主不追究还好,若是降罪,就是夷三族也死不够的,搞不好连一家老小的性命都难保全,胡沙虎贪生怕死,但绝不是怯弱无能之辈,为求自保,当即决定散尽家财,重金贿赂宫中宦官和朝中大臣为他的不战而逃开脱。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些人收了胡沙虎的重金贿赂,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当然是想方设法地替胡沙虎美言开脱。
待胡沙虎回了中都,金国国主第一时间宣召。
朝堂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胡沙虎二话不说跪倒,以头抢地,痛哭流涕,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容禀,非是臣贪生怕死,不战而逃,实在是怜惜手下将士,不得已而为之。蒙古军势大,正面迎敌,力有不逮,若是继续留在西京,臣和手下将士们恐怕早已做了蒙古大军铁蹄下的无辜冤魂。臣想了又想,还是觉得不应该逞匹夫之勇,在国之兴亡面前,个人荣辱实在不足挂齿,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臣为将来计,这才带着七千精兵撤走,也为大金国保存了七千精兵……臣自知有罪,但罪不至死,还请陛下明鉴啊!”
果然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完颜绰初次听到这番话时,只觉得自己的三观又被二度刷新了一遍,两世为人,活了这么多年,他还从来没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金国国主一听,有道理啊,再一番思量,国难当头,此正值用人之际,胡沙虎好歹也是先帝爷亲封的守边大将,本人也有大半辈子的领兵打仗的经验,一刀杀了也可惜,遂进金口一开,免了胡沙虎不战而逃的罪。
此事不了了之,胡沙虎因此躲过一劫,并没有被治罪。
完颜绰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连饭都没吃,屏退了左右,自己一个人待在主帐里,狠狠发了一顿脾气,更别说完颜诺了,连着好几天完颜绰都没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是在暗中谋划什么,总给人一种渐渐蓄力准备发大招的感觉,在没爆发之前,总让完颜绰提心吊胆,放心不下。
后来,还是李典这个大军师出马,不知道用了什么方法,成功安抚住了完颜诺,至少,完颜诺这小子不再钻牛角尖,成日琢磨着什么派人暗杀,替天行道这类不靠谱的办法。
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完颜绰毫不怀疑,完颜诺有这个能力,但是这么做又值不值得呢?之前完颜绰就说过,胡沙虎死不足惜,但不能因为这个微不足道的人赔上整个忠孝军,哪怕只是赔上一个完颜诺也不可以。
就在蒙古大军连战告捷,完颜绰以为他们肯定会乘胜追击,卷土重来时,蒙古人忽然下令撤军了,实在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完颜绰想了想,还是认定蒙古人此举不安好心,除了试探金国的虚实之外,还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连番征战后士卒疲惫,战马也急需要修整,此次入侵金国,劫掠的战利品应该够蒙古帝国消耗一段时间了。
完颜绰的猜测不无道理,但他没有想到,除了以上两点之外,蒙古人选择在此时退兵还有一个更加险恶的用心,那就是挑拨金国的内部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