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都市现代>美人娇> 第49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9章(1 / 2)

早前传来要重开“月中居”的消息,太尉府上下惊茫一片,这意味着太尉府建成以来,将迎来第一位女主人。好不容易大家习惯了谢大人不近女色,忽然间就要多出一个人来,这也没听说太尉最近和哪家姑娘走得那么近,黏乎得要娶进来啊?

前院在太尉名制下任职办公的吏员们,考虑的是继夫人出生哪个世家,对太尉府的人事经济、朝中各军派系,甚至君臣局势会有怎样影响;后院的人考虑就更多了……但是众人还没等到太尉宣布婚期简讯,也不见什么喧天锣鼓操办,就听说人已经进来了。

如果吃惊的眼神可以论斤两称重,那么两大箩筐应是能装满上秤的。

太尉多年来清心寡欲,后宅空置不用,不过这大片的屋宇和花园草木也需要打理,再加上一应班房配置,还要照顾前院几十号人马,仆役也很是不少。

但毕竟没有女主人,有那留下做侍女丫鬟的,也是高矮胖瘦良莠不齐。为了凑足能在景语跟前亮相的这八个侍女,一向不管内务的虞娘可没少花心思,硬是把府里筛了个遍才挑出几个好的来。这些事原要交给莲子更合适,但不用太尉解释她也知道,莲子姑姑不使绊就不错了,毕竟她是前头夫人留下的陪嫁……

虞娘想到方才在门口的情形,太尉堵着九娘子寸步不让,真是罕见的稚气。

她们几人没得了吩咐,也不敢靠近屋檐下,只在院中栽的珙桐树下站着。这树四月间开花时极美,如今枝头青果累累,过得两月又要绿叶凋敝……恐怕不少人眼中,九娘子便是这中途摘了果子,又很快要被厌弃的人吧。

“虞娘子,”一个圆脸杏眼的侍女悄悄拉了拉她的衣袖,“方才那个人就是太尉带回来的……”

“什么叫那个人,”虞娘轻声打断她,“教你们的规矩都忘了?艾叶你记住了,这院里看到的一切都不可传出去,免得要吃苦头。”

这个艾叶的爹是轿厅管车具的刘头,她娘是厨房里的一个掌勺婆子,艾叶有这层关系,一直做着轻省的活计,养得白白净净。虞娘看得出她在疑惑什么,九娘子一身嫁衣是有些不合常理,只不过这些事还轮不到她们多嘴探听。虞娘见她皱眉似有不悦,当即决定要把她退回去,趁人还没到继夫人跟前,这种性子还是别来讨嫌。

虞娘拿了主意正要开口,就见太尉从屋里出来。她忙先迎上前去,“大人,是夫人有什么吩咐吗?”

谢骁点头,“你们进去几个听差吧,虞娘,有劳你费心了。”

虞娘就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娇儿,招弟,菡光,芳芳,你们且跟我进来。”

谢骁听了不免笑道:“怎么没改个名字,听着不大整齐。”

“我是想留着等夫人来,”虞娘解释了一句,“夫人看上了再留,其余退回的就不必改人家名儿了。”她又叫剩下的几个去打水,其中包括艾叶,最后看谢骁站着不动又问“大人接着要去哪儿?”

“我在边上坐坐,你不必管我。”

他还能去哪,他哪里也不去。谢骁就在廊下的栏杆上坐着,明明什么都没想,唇角还是不由翘了起来。幼娘可说了,等她洗浴过后,有什么事再说。

她要说什么都不要紧,她回来了,他就满足了。

……

城外官道上,新娘子不见了之后,局势不但没有收拢住,反而随着时间渐长越发骚动,不只议论纷纷,竟还有人想趁乱摸嫁妆。

玉萱和湖菱两个挤在一处忧心忡忡,当时她们就在花轿旁,眼睁睁看着谢太尉冲过来一把拉住娘子,把她飞抱上马。那一刻回想之中是那么迅捷,还不等她们从震惊中反应过来,人已经跑开了。

玉萱急得眼眶都红了:“湖菱姐姐,娘子该怎么办,以后她可怎么嫁人了,太尉他真是混蛋,娘子太可怜了……”

湖菱就叹气,这还想嫁人,看谁还敢娶九娘子?她也是一愁莫展,再看浑身急躁的王举人就很是同情,男人丢脸事大,何况是这种事。

丟了大脸的王鹏程心中悲愤交加,气得胸膛一起一伏,下巴上原本精心打理过的一撮短须也狼狈抖动。此刻他真是绝望无助极了,表姐夫叫他回城去向秦家讨个说法,可他怎么敢去?

谢骁那一句“这和说好的不一样”真真是诛心刺骨之剑,这么多人都听见了,他怎么向亲家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说,他这个功名是用和九娘子的婚约换来的?回南通去找大伯拿主意?大伯早就劝过他,功名难得,媳妇好娶,不要惹怒了上面。他现在回去除了得到奚落嘲讽,谁还能给他出什么主意?

落到现在这般进退难堪境地,尖亮的唢呐乐声似还萦绕耳旁,王鹏程胸口郁闷恨不能嘶吼一声,谢骁,谢骁你不得好死!

王家来送嫁的几个女眷中就有景语的三嫂李氏。李氏一看这闹哄哄的队伍停在路上也不是事,就带着人上来和王鹏程商量:“妹夫且先打发乐班子散了吧,人多嘴杂,也帮不上忙。”

事已至此,迎亲队伍也没必要留着了。

王鹏程就给雇来的喜事班子结了剩余的工钱,还有人不长眼地来讨喜封,被王家人一巴掌甩了过去,“滚蛋!”

看着穿红挂彩的喜事班收拾东西、抬着花轿离去,王鹏程的心更凉了。这一去仿佛撕开了一个虚伪的热闹假象,他看到自己无尽凄惶地站在里面,不知如何应对。

“妹夫,先带人回城吧,这日头还滚烫着,回来坐下再慢慢说。”李氏又拿了个主意,王宇也在旁帮腔。

李氏是念着这么多嫁妆还在路上,她没有看住小姑子,可不能再丟了秦家的财产,再说婚事被打断,她去不了南通自然也是要回府的。王宇则是想看堂弟出丑的笑话,前些日举人老爷有多春风得意,今日他就要有多狼狈窘迫,不跌一跤还真当自己厉害着呢!

王鹏程早就没了主意。他脑中混混沌沌,一会儿想着功名怕是不保,一会儿想着皇榜既下没有理由也不能撤他举人资格,一会儿想着怎么面对二品知州秦老丈人,一会儿又想回南通以后怎么面对街坊邻里……

这没了喜乐班子,一行人便没那么扎眼了,除了王家四五个人,剩下的就都是秦家人,以及雇来抬嫁妆的佣工。回程路上,李氏暗暗点了嫁妆,三十二抬没多没少,她又叫人把嫁妆上的彩绸解了。

王鹏程此刻看这大红色格外刺眼,便默不作声。

李氏放心之下,也开始琢磨起今天这事。

且不说太尉拦道一事有多让人惊骇,她就说嘛,王家行聘那一日太尉过来观礼就很不对劲,若果真早就看中,她竟觉得太尉今日之举也不是多突兀。唉,毕竟太尉有权有势出得了格,也收得了尾,她们这等小门户和他这勋贵权势怎么比?且她没听错的话,还有皇帝圣旨赐婚这一句,这更叫人不知如何言语了,若是真的,秦家就是入了皇帝眼帘,谢大人这算得上奉旨抢亲了?

李氏心细,也听到了队伍里传的太尉开口第一句“这和说好的不一样”,不禁猜想得更多:王家和谁说好了,说定了什么?

这会儿家里的喜宴还没结束,宾客还未散去,就这样带着王举人返回,怕是要闹得满堂风声。她公公回来正要为明年铺路谋官,这等荒唐闹剧传开,没有半点好处。公公的官位是秦家头等大事,也是她们大房的立身之本。李氏在心中细想了几遍,拿定主意就叫来一个可靠之人,对他耳语一番命他速回秦府报信去。

待人走后,李氏松了口气,不禁想到:还好九娘子是个失母庶女,娘家又只是府上的一个书铺掌柜,全当没这门亲戚,秦府帮着遮一遮,谁也不知道她嫁去了哪里。这件事,只怕是要草草了之了……

一行人到了城门口,李氏比起失魂落魄的王鹏程,俨然已是发号施令之人。她在路上就派人先行一步清场了一家僻静的茶楼,这会儿就带路叫众人先在这里喝口凉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