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哥儿和青莲听说阿娘有了小弟弟,都跑过来看望阿娘。
慧哥儿还好,经历了一群弟弟妹妹的出生,早就见惯了。青莲自打记事以来第一次
遇到这种事情,比谁都激动。
三岁多的青莲口齿清晰,她轻轻摸了摸阿娘的胃部,“阿娘,弟弟在这里吗?”
梅香觉得好笑,把女儿的手往下放一放,“在这里,为什么要弟弟不要妹妹?”
青莲皱了皱小鼻子,“要姐姐,不要妹妹。”
梅香顿时笑了,摸了摸女儿的头,“平时都是姐姐让着你,以后你也要让着弟弟妹
妹。”
青莲把头靠在阿娘胸口,“阿娘,上街。”
梅香摇了摇头,“今儿外头太冷了,我们不上街,在家烤火好不好?”
话音才落,外头北风的呼呼声毫无阻挡的传入室内,天上又没有太阳,风这样大,出
去了可不遭罪。
梅香摸了摸女儿的手和脸,上头擦了香脂膏,仍旧滑嫩嫩的。
黄茂林坐在一边,看她们母女俩依偎着说话,心里暖烘烘的。家里又要多个孩子,
他得想办法多挣些家业,还得抽出精力教导孩子,千万不能让孩子长成周大郎那样。
梅香抱着女儿说了一会子话,又转头对黄茂林说,“我想吃羊肉。”
黄茂林顿时喜形于色,“想吃羊肉?我马上让贵仁去买,算了我带他一起去,他小
孩子家家的别被人坑了。”
梅香想了想,“买个后羊腿,回来和胡萝卜一起炖着吃,留一些肉,还可以包羊肉
包子。”
黄茂林点头,大声叫细月,“好生看着你们大奶奶,我出去一趟。”
说完,黄茂林又问梅香,“除了羊肉,还想吃什么别的东西?”
梅香歪着头想了想,“暂时想不起来,等我想起来再跟你说。”
黄茂林笑着进屋拿钱,带着贵仁一起上街去了。
他把集市转了个遍,买了一条上好的后羊腿,回家的路上遇到熟人吴掌柜。
吴掌柜打趣,“黄掌柜,这不年不节的,倒吃起羊腿来了。”黄茂林也不瞒着人家,“屋里人有了身子,前些日子一直不思饮食,!,今儿忽然说要
吃羊肉,可把我喜坏了,先买回去再说!”
吴掌柜连忙道喜,二人别过。因是邻居,吴掌柜还让吴太太送来了一条鲤鱼给黄大
奶奶补身子。
梅香收了吴太太的鲤鱼,把吴太太引进堂屋一起说闲话。
吴太太年过四旬,家里已经娶了儿媳妇了,这几年修身养性,性子温和的很,与梅
香说了许多养胎的闲话。
张妈妈把羊腿剁了,先略微煮了煮,用清水洗净杂质和浮油,下锅略微炒了炒,加
水炖,等到快熟的时候,加了许多胡萝卜丁,一起煮了小半锅。
除了炖羊肉,张妈妈把那条鲤鱼也做了,炒了一盘白菜豆腐,一盘腌辣椒和香豆腐
丁,凉拌了一盘菠菜花生米。梅香让细月盛了一大碗炖羊肉送到隔壁吴掌柜家里,吴太太还回了一些自己家晌午
吃的菜。
梅香说是想吃羊肉,等到吃饭的时候,又净捡着胡萝卜吃。那胡萝卜浸满了羊肉
汁,味道倒是不错。至于那一大盆羊肉,梅香只略微吃了两口。
黄茂林知道妇人有了身子燥性大,把那凉拌菠菜给梅香夹了一些,又把那条鱼尾巴
夹到梅香碗里。
梅香赶忙拦住他,“我自己来,你给我夹这么多菜,我若不吃了岂不白费了你的心
意,我若吃了,一来撑的慌,二来养大的胃口,后面孩子太大可不好生。”
黄茂林立刻停住了,“你不要勉强,吃多少算多少,剩下也不妨事,家里小猫小狗
多,再不济,给我吃也行。”
小饭桌上只有两口子和青莲,说话随意的很。
梅香这回有了身子之后,黄家这边更加重视。黄炎夏出了钱让杨氏买了许多吃食送
了过来,杨氏自己还另外准备了许多新尿布以及几身小孩子穿的新衣裳。
梅香也不拒绝,她知道杨氏如今有些惧怕自己算旧账,收了她的东西,也省得她胡
思乱想。
对于杨氏和闫氏,黄茂林反倒不像梅香这样耿耿于怀,还特意劝梅香,“我已经长
大了,不必再去计较以前的那些小事情,她一个没见识的妇道!道人家,也只能在鞋底和簪
子上做做文章。闫氏那个婆娘被你打了一顿,我的气早就消了。反正咱们也不与杨家来
往,看在茂源和妹妹的份上,对阿娘,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梅香看向黄茂林,“当家的果真大气,我佩服你。我心眼小,谁得罪了我,我要记
黄茂林笑了,“怪不得前一阵子你看到韩明全不搭理他。”
梅香哼了一声,“我大伯娘觉得如今我们过得千好万好,就该饶恕了他们?想得
美,我不找他们算账,是我宽宏大量,并不代表我就要和他们交好。不光是我,阿娘和
两个弟弟那里我也再三交代,不许和大房交好!”
梅香抬了抬下巴,“这些体面都是我自己挣来的,你不服气?黄茂林立刻服软,“我服,我服!”
除了杨氏和红莲,其余唐氏婆媳并莲香等人,先后来看望梅香,倒让梅香有些不好
意思。
日子慢悠悠的过,梅香安心养胎,带着女儿玩。
等过年的时候,梅香的胎象彻底稳了,不再整日拘束在家里,天天带着女儿出去串
门子。一会儿去娘家,一会儿去隔壁黄茂源家,或者去莲香家里。
家里的生意全部是黄茂林在操持,有大福和贵仁做帮手,梅香连油坊的事情都不管
了。整日吃喝玩乐,好不快活。
黄茂林愿意纵着她们娘俩,要不是梅香身子不能走远路,他还想带着妻儿们去县城
耍一耍。平安镇虽说比以前发达多了,比县城还是差远了,连个
听戏的梨园都没有。像样的银楼也没有,只有个刘家铺子,如今虽然开始卖一些金
器,做工质地都让黄茂林看不上眼。
梅香倒是不在意这些,她只要过的畅快就行。
叶氏见女儿过得舒心,心里也跟着高兴,但愿她此生一直这样平安顺遂。
大女儿终于过上了舒心日子,两个儿子也中了举人,等明年秋天,张三姑娘满十!六
了,也可以进门。再翻一年,小女儿也要出阁了。
叶氏觉得日子真快,一眨眼孩子们都这么大了。
自办完酒席之后,明朗兄弟二人这些日子专心在家读书、侍奉母亲,把前面几年不
才过完元宵节,正月十九的上午,韩敬博突然让人来传信,请叶氏及明朗兄弟二人
即刻去县城。
母子三个到了县城之后,韩敬博夫妇亲自接待他们。
才进门,韩敬博先给叶氏行礼,“因事情紧急,惊扰三嫂了。”
众人一顿厮见之后,也不分男女,一起进了韩敬博的书房。
李氏给大家上了茶水,先退出去了。
韩敬博直截了当,“三嫂,县丞大人年前就出发进京赶考去了!”
叶氏有些发愣,明朗和明盛却听懂了。
韩敬博喝了口茶,“三嫂不懂没关系,我只是把这些事情说给你听。县丞大人这几
年搭上了上头的关系,此次春闱若能得中,必定要授正经官职,就算名落孙山,怕是也
会离开荣定县。这县丞一职,我们可以争一争。”
叶氏听说涉及到官场的事情,摇了摇头,“四弟,我一个乡下妇道人家,哪里懂这
些,你只与他们兄弟二人商议就好。”
韩敬博继续开口,“我与张县尉合计过了,县丞一职,朝廷有律法规定,非得有举
人功名才行。荣定县也不是什么大县,县丞职位只是个从八品,别说两榜进士,同进士
都看不上,一般都是本地或附近州县的人担任。这也是朝廷为百姓着想,县令用外地
人,下面县丞等职位用本地人,防止一家独大,百姓受苦。县丞大人长子也有举人功名,但他家已看不上荣定县这块小地方。明朗兄弟二人新晋举人,由我和张县尉使力,
再走一走县令李大人的路子,多送些礼。李大人马上任期就满了,谁做县丞与他又无
碍,且我们好生帮衬他,让他的吏部考核好看一些,李大人自然愿意顺水推舟保举一
!
下,我们倒是可以争一争这个职位。现在有个问题,只能取他们兄弟其中一人。”
叶氏听懂了最后一句话,忽然有些为难。
明朗主动对韩敬博拱手,“四叔,我是长子,理应在家侍奉阿娘,县丞的事情,让
明盛去吧。”
众人都看向明盛,他虽一向嘻嘻哈哈,对兄长却颇为敬重,头一回对着明朗说这样
重的话。
明盛看向韩敬博,“四叔,我年不过二十,尚未娶妻生子,县丞虽不是正经官职,也没有说让一个小孩子来干的事,别说
荣定县的百姓,县衙门里六房三班的人也不服气。第二,我是张县尉的女婿,若我做了
还是县丞和县尉说了算。第三,我一直在读书,从未接触过世事,轻易做官,万一哪里
出了纰漏,岂不连累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