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其他综合>女配她只想报效国家[快穿]> 第170章 170 从芯开始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170 从芯开始10(2 / 2)

下岗。

时代的浪花汹涌而来,将每个人都裹挟进去啊。

那三个字几乎脱口而出。

秦蓁看着碗里的面条,一时间都没了什么胃口。

每个世界的大背景总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她改变了什么。

秦蓁并非力挽狂澜者,她也做不到方方面面。

比如这件事,她就无能为力。

成千上万的工人不得不离开赖以生存的岗位,而在东北,这一举措带来的后果更是让数不清的家庭遭受了苦难。

骤然间被抛到了社会上,家庭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被打垮。

这带来的后果与当初日本金融房产泡沫被戳穿所带来的恶果一般无二。

共和国的长子也成了弃子,东北的经济陷入了低谷之中。

“秦蓁,秦蓁……”

秦蓁回过神来,看着一脸担忧的刘喜民,她露出笑容,“我没事,就是在想和傅厂长打的赌。”

刘喜民不太清楚这孩子在忙什么,他也不是很懂,“那你也要注意身体才是,早晨一定要喝牛奶。”

还清了欠傅鹏霄的外债,刘喜民给秦蓁订了牛奶,每天又会给她煮鸡蛋吃,保证她营养充足。

只不过这孩子好像怎么都吃不胖,倒是个头长得还算明显。

“我知道。”

秦蓁吃了晚饭后去刷碗,回到屋里后,就翻出了笔记本。

秦蓁:半导体生产线、半导体设备生产线,这些产业如果发展起来的话,能带动就业,对吧?

系统:理论上是可以的,芯片的生产依赖于生产线,这个需要的工人不多。但是半导体设备的生产制造需要上百个企业的协同合作,不过宿主你也知道的,作为高精尖的工业生产设备,半导体设备的生产制造需要的合作企业莫不是行业领先水准,甚至超一流水平。

换句话说,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符合这一要求的相关企业。

上中下游的企业,都不合格。

秦蓁当然知道。

可她更明白科技兴国这个道理。

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的崛起,本质是因为政府扶持下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半导体产业的蓬勃发展。

不然还能指望金融兴国吗?

那除非你是美利坚,坐稳了世界老大的位置,每次遇到危机都能够开足马力印刷美金让全世界买单。

不然,那就是空中楼阁,危险的很。

系统察觉到秦蓁的心思十分的兴奋。

系统:宿主,我就说你需要这本《eda技术与应用》,这可是宝典啊。

不止那本《eda技术与应用》,甚至于秦蓁一股脑地买了cad、caae相关的书籍。

其实对计算机相关的内容秦蓁还算熟悉,但当时也只是熟悉而已,现在所需要的是精通。

一口气从系统商城买了十二本大块头的书,九月的尾巴秦蓁睡觉的时间都被压缩到每天只有五个小时。

傅鹏霄询问进展的时候,女孩笑着说道:“你着什么急啊?”

这个在春晚舞台舞出了圈的梗让傅鹏霄愣了下,行吧,他不着急。

可秦蓁这好像是在忙别的。

“你这是……”

“我在研究熊猫eda。”

傅鹏霄:“……”他一定是听错了对吧?

熊猫eda。

电子设计自动化又名eda,国内最著名的eda技术莫过于熊猫eda。但是这个软件可是在首都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十七家单位二百多专家以及上千名工作人员耗时三年半才弄出来的。

秦蓁在复盘?

傅鹏霄不是不相信秦蓁的能力,但这能力是不是有点太逆天了?

因为他们最近在设计的电路都比较简单,其实压根就没有用相关的eda软件。

当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虽说市场上美国的几个eda软件挺便宜的,但相对来说还是太贵了,他们买不起。

用的是傅鹏霄老同学搞的山寨软件,免费的来做集成电路设计。

这说出去有些不太要脸,但谁让他们穷呢。

那山寨软件能省则省,和熊猫eda没法比。

要知道熊猫eda可是在国际上斩获了一些大奖的。

正因为了解熊猫eda的过往,傅鹏霄才觉得这件事处处透着不可思议。

“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老傅同志,你要明白一件事,从0到1,和从1到100,永远是前者更困难。”

傅鹏霄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你好端端的怎么忽然间想要搞这个,不过熊猫eda在国内发展不算多好,你就算弄出盗版来,估摸着也没多少人用。真想要搞,倒不如弄新思、明导的山寨。”

这是国内厂商用的最多的eda软件,山寨他们比较有前途。

秦蓁耸了耸肩,“我只是想知道,能不能把熊猫的功能更强化,如果咱们的软件比美国的还要好用,功能更强大,你说别人是会用咱们的,还是用美国的?”

“当然是咱……”傅鹏霄有些迟疑,“可是老美会打价格战啊。”

美国人一向如此,熊猫eda刚出来后,国内的芯片设计厂商还没开始引进,美国的几个软件商开始搞价格战,这让熊猫没了竞争优势。

再没有刚出来时的势头。

某些程度上,也是国家对民族产业保护不够。

可没办法啊,国家现在还在争取入世,哪敢把美国企业拒之门外?

傅鹏霄恨过来恨过去,最后对老美恨得牙痒痒。

“那咱们就把功能做的更强大,这样他价格战也不好使。”

秦蓁这话里的意思傅鹏霄自然是明白的。

但是这件事并不好搞啊。

尽管在半导体行业有一个金规玉律一般的规则叫做摩尔定律,但是现在芯片发展进度放缓了一些。

设计芯片的软件够强大,可芯片跟不上趟,光刻机的问题解决不了,那也不行啊。

秦蓁笑了起来,“老傅同志你可真是当局者迷,那我问你一个问题,这集成电路最开始是应用在什么领域的?”

“军事啊。”军事到民用,高科技类产业莫不是如此。

傅鹏霄的回答理所当然,答案脱口而出后,他这才意识到秦蓁的目的所在,“你是想要将这个用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上?”

作者有话要说:  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每隔两年翻一倍。

争取晚上再更一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