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正此人向来记仇, 睚眦必报,沈星洲这么多戏,不把他牵扯进来就不是顾正了,还未到上京, 顾正就送了沈星洲一份大礼, 京中流言四起, 太子殿下失踪和大皇子脱不了干系。
沈星洲被顾正突然一击弄得焦头烂额, 那些流言不止是流言,他们竟然凭空创造出了一些连沈星洲都不知道的“证据”, 实实在在的将沈星洲钉到了耻辱柱上,他谋害亲兄弟, 就没有可能继任下一任储君之位。
本就在风口浪尖的沈星明明看到了希望,太子失踪, 皇后名下只有一子一女, 皇上最近对他顾念兄弟, 倾尽全力寻找沈星河表现得很满意,说不定不久之后他就可以成为太子。
可就是因为顾正, 他的希望又没了,沈星洲亲手杀了顾正的心都有了, 可他知道不行, 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慌乱,不然就是不打自招。
况且顾正提供的那些都是假证据, 只要他能证明那些证据都是假的, 他就一定可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当初要杀沈星河的的确是他, 哪怕他嫁祸卡塔尔部落, 有有动手的痕迹。
只是在自证清白的过程中沈星洲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沈星河的事情似乎也有他父皇插手的迹象,原本沈星洲以为父皇眼中只有沈星河,现在他明白无论是他还是沈星河都是父皇的棋子。
沈望之在乎的只有大丰王朝,而他们这些子子孙孙都是可以被牺牲的,可以被利用的,对于此沈星洲竟然是高兴多一些,原本他呆呆傻傻的总是和沈星河比较,现在看来沈星河不过如此。
只是沈望之现在身体康健,等他退位至少还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沈星洲等不起,他没有这个时间,若是沈望之真的等到十几年后才能退位,那到时候皇家子弟有会新添不少,到时候变数太大。
沈星洲想造反,可他却没有光明正大的理由,但若是一直这样隐忍下去也不是他的风格,他必须要坐上那个位置,他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若是再迟迟不下决定,恐怕他只能受制于人。
从一开始沈星洲就没有选择,他明明是嫡子,是长子,却偏偏被沈星河夺了他的位置,小时候他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可他却知道那些奴才们对沈星河和他是不一样的,他明明是长子,年长的兄长,却要对着沈星河卑躬屈膝,凭什么?凭什么!
沈星洲年幼时就一直被娴妃灌输要挣要抢的思想,他会被娴妃处处和沈星河比较,虽然一开始沈星洲认为这不公平,他是哥哥年纪比较大,当然方方面面都要强于沈星河,可是后来他发现自己错的离谱。
什么哥哥弟弟,皇家怎么会有亲情,哪怕自己做的很好,哪怕他才是拿第一的那个人,可他得到了什么,他得到了欺负,得到了谩骂,他们说他作弊,说他一个孩子不学好,只会那些弯弯绕绕。
后来沈星洲才知道他错的离谱,因为他是大皇子,不是储君的他没有资格比储君还优秀,母妃告诉他要学会藏拙,不然他恐怕会是下一个二皇子,就那么被人丢到水里,再也不能活在阳光之下。
说不害怕是假的,周围一起玩的那些孩子明明早上还一起吃饭玩耍,下午人就没了,整个皇宫最不缺的就是皇子,看着一起长大的姐姐只能嫁给那个废物,难道他就不伤心吗?
沈星洲恨,他恨夏家权大势大,恨皇后虚情假意,恨沈星河假仁假义,恨沈望之抛妻弃子,那些人夺走了本该属于他的位置,让他敬爱的姐姐只能嫁个无权无势,脑子不清醒的状元。
什么表姐表妹,若是有机会上位,沈星洲第一个要杀的就是那个废物状元,伤姐姐的心,既然他有真爱,为什么要同意皇帝赐婚,既然已经接下来赐婚,为何还要为了什么真爱而伤害他姐姐?
难道他们看上去就那么好欺负,只因为他只是大皇子,没有机会继承皇位?这么多年沈星洲积满了怨气,不止是对沈星河的,更是对沈望之的。
虽然沈望之当了皇帝,可那又怎样,在沈星洲眼中他不是父亲,更像个外人,为了皇位抛弃了母亲,姐姐和他,不就是靠着夏家上位的,却还在上位后处处打压夏家,这种人何其可笑。
只是因为沈望之是皇帝,所有人都觉得这很正常,放在民间不就是个靠着妻子上位,升官发财之后,却又怕自己当初所做的事被人诟病的凤凰男吗?
沈星洲并不觉得沈望之靠妻子上位有什么丢人的,他只是无法接受沈望之忘恩负义,贬妻为妾,可惜沈望之现在是皇帝,一言九鼎,不可以有任何污名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