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对劲,敢情是侵蚀痕迹的问题。”
既然两个人都找到了原因,那么,接下来的决定,就很容易下了。
说白了,这次的这件玉壶春瓶上的侵蚀痕迹,咋一看去,的确是非常的显眼,很容易就让人想到,这是出土的古瓷器。不过,正是因为它的品相,而它的侵蚀的痕迹,又太过的深刻,阿三的心中才迟迟的不能确定下来。
相对来说,一般的出土文物,尤其是瓷器这般类型的,按通常的规律,也是分成两种的。其一,就是宛若新瓷。比如,在出土之前,地下环境非常的优越的话,那就不会粘上很多的泥痕。如此一来,侵蚀的痕迹,就非常的稀少,甚至于是没有了;而如过有泥痕的,则说明在地下之时,就已经是受到泥土的包围很长时间了。
自然而然的,也就会有一些不规则的侵蚀痕迹。
这也是因为,在厚重的泥土的包围之下,会形成一定的“土锈”。
现在的这件玉壶春瓶,如果在年代上没有问题的话,肯定是属于元末明初的了,距今少说也有个五六百年的。如此长的时间,埋在地下,侵蚀的痕迹,说不多的话,那肯定是假的,除非是从完全没有被破坏的古墓中挖掘出来的。
但是,若是侵蚀的痕迹太多了,又显得太过做作。
贾似道提出的,一行人到后院这边走走,看一看这些东西是从什么地方挖出来的,未尝就没有想要看看出土瓷器的原先的埋藏的环境的意思。既然都是在自家的后院里的,从现场的观测来看,这样的一个地方,的确是很有可能,挖出一些先辈们埋藏的古玩来。而且,这自己后院的地下,其自然环境,泥土的潮湿程度等等,肯定是连被盗掘的古墓,都还要有所不如了。
能形成玉壶春瓶上的厚重的侵蚀痕迹,也是理所当然。
这会儿,阿三再联想到贾似道刚才的时候判断的这件玉壶春瓶是属于“老仿”的东西。这种可能性,突然的就增加了几分。
所谓的“老仿”也是行家口中的“老东西”的一种。意思就是说,东西不是现代的人所制作出来的,但是,和东西的品相上所显现出来的年代,又有着一定的距离。比如说,这件玉壶春瓶,其器型是属于元末明初的,但是,东西可能是清朝或者民国的时候,一些瓷器制作者模仿元末明初的玉壶春瓶而制作出来的。
这样的东西,到了今天,自然还是有些收藏价值的。而且,只要是仿制的瓷器,品相完好。甚至于是有了一定的技术含量,其价值,甚至都有可能超于元末明初的真正的玉壶春瓶呢。就好比是清代的官窑中的一些精品,像有些乾隆年间的仿制的明代的一些官窑瓷器,在价值上就丝毫都不比明代瓷器来得少
当然了,如果是民窑的“老仿”,在价值上,可能就会大打折扣了。跟前者比起来,不管是在工艺上,还是在艺术价值、收藏价值上,都是大有不如的。
就好比是现在这年头,民间的一些制作瓷器的人,仿制一些古代的瓷器,拿到市场上来,就是属于仿制品,企图以假乱真。但如是这些仿制的瓷器,经过了几百年,乃至于是上千年的时间之后,依旧是完整的留存了下来,那么,在价值上,自然而然,也就非常的客观了。但是,这些民间的仿制品,总不能和一些现今时代的精品瓷器,相媲美吧
贾似道和阿三一起,看了看时间差不多了,大伙儿也不好在后院这地方讲价,便和胡姓男子等人一道,回到了屋子里。
在路上,贾似道透过眼神,询问了一下阿三的意思,是不是要拿下那件玉壶春瓶。毕竟,这一趟前来看货,是小马先找的阿三,三人之间,自然是以阿三为主了。若是阿三自己放弃的话,贾似道倒是可以插手。若不然,贾似道也不好意思明着跟阿三抢不是
阿三微微的眨了一下眼睛,贾似道顿时就明白过来。
归根结底,阿三还是比较看好这件玉壶春瓶的。无非是先前的时候,被上面的侵蚀痕迹给吓到了。不过,查看了胡姓男子后院的地形时候,阿三倒也是能做出判断,这件东西,再不济,也应该是件清朝末期、民国初期的老仿。
价值没有元末明初的真品玉壶春瓶来得高,却也可以尝试一下,跟胡姓男子询问个价格。若是合适,阿三自然不会放过捡个小漏的机会。
于是乎,到了屋子里之后,阿三和胡姓男子开始讲价,贾似道则是继续的查看起其余的这些古玩藏品来。那件白玉佩,贾似道是不打算再看了。哪怕就是民国时期的玉佩,雕刻的工艺很是精湛,因为其质地的不纯,所能获取的利益,也就不会很高。
玉器一类的藏品,就跟贾似道现在所经营的翡翠,是一个道理。除去雕刻工艺、年代这些比较“虚”的价值导向之外,最为重要的,还是要看玉器本身的质地如何就像是一件菠菜绿的豆种翡翠挂件,哪怕就是雕刻的再精巧,设计的再怎么完美,难道它的价格,还能高过一块类似大小的玻璃种帝王绿翡翠料子
除非这件玉器,和历史上的某些特殊事件,又或者就是和历史上的某个名人,有着很大的关系。
用个通俗一点的比喻来说,那就是历史上某个出名的人物,哪怕就是他身边的一块石头,如果他有特殊的癖好,比如喜欢随身携带着这么一块石头,那么,这块石头的价值,就要远远的高于其本身的价值
像是平常市井中,常常有古玩小贩在吹嘘着自己手头的东西的时候,总是会说:这可是某某人用过的东西
这也算是名人效应了吧
“小贾,你有看中什么东西不”小马凑到了贾似道的边上,询问的时候,眼神还有意无意的看了看桌面上摆放着的白玉佩,以及那个粗糙的陶盆。其过来询问贾似道的最终目的,也就不言而喻了。
“怎么,小马哥您看中了,准备出手”贾似道笑着看了眼小马。
小马也是一脸的笑容,有些不好意思的点了点头。
以他手头的资金,若是想要那件玉壶春瓶的话,不管东西是真是假,他都没有那个实力。再说了,以小马的精明,也是肯定不会去跟阿三抢玉壶春瓶的。至于其他的一些东西嘛,像是桌面上摆放着的“铁疙瘩”,虽然他最先去看的是这么件东西,但是他自己都看不太懂,自然也不会贸贸然的就去收购了。
小马可不是做的“铲地皮”的行当,不管是什么样的东西,只要是遇到了,看着是老旧的东西,就都会准备着一股脑儿的全部收下来再说。他做的是在古玩街上摆地摊的门路,在收东西的时候,自然会考虑到,收上手的东西的价值,以及是不是方便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