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是老杨和小六子的注意都集中在阿三的观察瓷器的动作上了,没怎么注意,贾似道却是颇有些诧异地看了那人一眼。
“怎么样该不是真的和小贾说的一样,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吧”老杨有些着急地问了一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不要说四万块了,就是四百块,估计都值不了。
“不太好鉴定啊。”阿三犹疑着说了一句,看到老杨的神色的确是有些急了,心下一琢磨,说道,“这样吧,不如找个瓷器方面的专家来鉴定一下,不然,就我和小贾说了,那也是算不得数的事情。”
阿三这话说的,老杨倒是能够理解。毕竟在老杨想来,若是没有点年纪,怎么会懂得鉴定古玩这些老东西呢至少,电视上的那些专家,可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居多。“可是,这要找专家的话,要花不少的钱吧”
说话间,老杨还看了小六子一眼。小六子讪讪地笑笑。他为了那口碗,可着实是没少花费。而看到小六子的表情之后,不用想也知道,专家的“出诊”费贵不贵了,除非你有关系。想到这里,老杨不由得看了看阿三。
要说贾似道第一句介绍的阿三是古玩行里的人,可没少让老杨的心里生出一股子希望来。
“阿三,如果你看着这东西喜欢的话,不如,就你自己收下来吧。”贾似道知道到了这个时候,火候也应该差不多了,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老杨闻言,眼睛顿时就是一亮。很是自然地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如果你看好这件东西的话,那就直接收了去。反正留下来,我们这些人也不懂。”
“可是,这价格上”阿三打量了眼抱月瓶。
“你看着给吧。”老杨说了一句,随意地瞥了眼抱月瓶的主人。这会儿,他也正期待地看着阿三的反应呢。要知道,阿三给出的价格,可是直接决定了他能不能安全地从这里出去。
许是感觉到了他的目光,阿三指了指他,说道:“他欠下多少钱”
“差不多四万的样子吧。”老杨随口说道,随即就用眼色示意了一个手下。那人立即从兜里掏出了一张字条,看了看,才答道:“杨哥,这小子欠下了三万八千九。”
“那我就凑个整数,给个四万块吧,你看,怎么样”阿三琢磨了一下,对着老杨说道。转而还看了看抱月瓶主人的神色。只见对方似乎很是感激的样子,几乎就要跪下来给阿三磕几个响头了。
“行。”老杨倒是一拍手,很是爽快地答应了下来。然后,走到那人的身边,扯了他一把,让他站起身来,说道,“还不过去写张字据”
那人诺诺的应了一声,走到办公桌边,给阿三写了一张以四万元转让抱月瓶的字据。贾似道瞥了一眼,上面的价格,竟然也知道写的是繁体字,这让贾似道更加肯定了自己先前内心里的猜测。再次看待眼前这个人的时候,不由得就多了一份心思,随后,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阿三领着人去把钱给取了出来,老杨便把那张欠条还给了那人,让他离开。多出来的那一千来块,自然是分给了身边的几个小混混,算是辛苦费了。
那原先的抱月瓶的主人,连个“不”字都不敢说,还要一路感谢着出了房间。
贾似道看着不由得一阵的苦笑,装着无意地向老杨询问了一下这人的情况,老杨也是如实相告。应该是河南那边的人,叫刘泽坤,到沿海来打工的。不过,为人比较好赌。这不,这赌场上的输赢,可不是事先所能够预料到的。不但输光了资本,还借了高利贷,欠下了这么一笔钱。
更为让贾似道觉得意外的是,这回是他第二次输得没钱还款了。上回是打电话回老家,临时挪过来的钱,这一次,他倒是硬气地很,死也不肯打电话回去。
贾似道琢磨着,应该是没脸和家里人说了吧。
“兄弟,客气的话我也就不多说了。这回,算是老哥谢谢你们几个。”到了此时,老杨的心神完全地放松了下来,似乎是了了一桩心事,看着贾似道、阿三、小六子三人,脸上也是乐呵呵的,末了还提议要出去搓一顿。
贾似道和阿三笑着婉拒了。看了眼阿三怀里抱着的抱月瓶,老杨会意地一笑,也不勉强,嘴里说着以后再找个机会大家喝一顿,便送阿三和贾似道出了门。
待到走了一段路,打车回到阿三的家之后,贾似道才没好气地拍了阿三的肩膀一下,说道:“行啊,阿三,这回连我都给算计上了。”
“嘿嘿,哪能啊,我这不是没办法嘛。”阿三倒是明白地很,说道,“若不然,等我把这件东西出手了,赚的钱咱俩平分了”这抱月瓶,暂且不管是晚清的,还是民国的吧,就依其的青花发色以及造型大小来看,都算是民窑中的精品了。贾似道先前说的可能是景德镇那边制造的不假,但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却是有些为阿三砍价而说的。
“行了,既然是你收下的,我怎么好意思参上一手。”贾似道白了阿三一眼,说道,“不过,请客一顿,那是少不了的。”
“那是自然。”阿三先是把抱月瓶给放进了自己的书房里。贾似道跟着进去看了看,里面的瓷器,瓶瓶罐罐的还真不少。什么抱月瓶、梅瓶、笔洗一类的,应有尽有。
“不用看了,都是些打眼的东西,留着做个纪念罢了。”阿三自嘲了一句,说道,“全部加在一起,恐怕也还没这么一只值钱呢。”说起来,阿三在瓷器上的眼力,许是受到了卫老爷子的影响比较大,还是颇有功底的。无奈运气实在不怎么样,始终没有遇到捡漏的机会。也难怪这回,在相中了这只抱月瓶之后,会暗地里给贾似道示意了,让贾似道帮忙着砍价了。
和阿三一起互相讨论了一番瓷器的收藏,在阿三的眼里,如果想要收藏的话,东西是珍品那是必须的,其次,就是器物要完整。像贾似道先前收上来的那件碎了的笔洗,在阿三的眼里,即便是修补好了,修复的技术再怎么高明,也属于残次品的类型了。
这样的一种见地,卫老爷子一辈的人,尤其根深蒂固。
当然,不是说这样的瓷器,就没有什么价值了。
古玩市场上,甚至是一些拍卖会上,有残的瓷器,卖出天价的也有很多。只能说,是个人的观点不同罢了。
“对了,贾兄,这段日子以来,瓷器的资料你应该没少看吧”见到贾似道点了点头,阿三遂笑着说道,“那我就来考考你,这抱月瓶,你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