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巅峰小说网>军事历史>一纸休夫> 第3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4章(1 / 2)

做姬景元的臣子不容易, 做他的子女更不容易。

子女和和气气,他嫌没血气;子女龙争虎斗,他嫌无情义。一面不虑太子康健, 亦要笃定他的储君之位, 一面又厌他矫情多思;他不喜姬央心思难料, 却又时不时撩拨一下;姬殷要做神仙中人,他老人家更不高兴了:怎么了?你还看不起列祖列宗打下的江山?

要说他不是好爹, 那也不是。为着太子的康健,姬景元不知耗费了多少心血,在各地寻觅神医宝药;姬央的学识武艺亦是他亲自指点,细心教导;姬殷病时, 他能亲手喂药, 与子同榻。

说姬景元是慈父,实不算过。

但, 算计起来亦是毫不手软。

好好的家宴,让姬景元一搅和,吃得众人胃中坠坠难受, 姬景元还在那犹未尽, 感慨道:“寒暑往来子离枝, 朕抱你们膝头之时仿是昨日,如今你们各有妻、子, 寿减方恨聚时少。朕想着,三不五时举家欢聚一回。”

您老开口,哪个敢说不字啊。

楼长危与太子、姬央在太曦门前话别。

姬琅轻咳几声,太子妃抚着丈夫的背, 替他说道:“将军, 我家磬儿好奇武学, 我与大郎忧心他康健,也愿意他吃些苦头,学些武艺,好强身健体,只不知他根骨如何,劳将军得闲看看磬儿与武学一道有无天赋?”

楼长危道:“太子、太子妃,既为强健体魄,便不问天赋如何,一日之中趁天凉之时,学些五禽戏便可。”东宫若干辅臣,哪里会少一个精通武艺之人。

太子妃笑着道:“原是如此,那将军指点磬儿一二。”

楼长危道:“我于五禽戏上并无所长,太子、太子妃若不弃,我荐一人去东宫,看看可能教小郎君。”

太子妃维持着面上笑,道:“将军费心。”

太子姬琅则拉住姬央的手:“二弟,你分府后,你我兄弟许久未曾对坐酌饮了。”

姬央道:“殿下,康健要以。”

“也是,与我能饮什么酒?我一将死之人。”姬琅苦笑,落寞地摆摆手,“你与将军同去罢。”

姬央有些不耐,道:“我与王妃同车,将军骑马快行,并不同归。”

姬琅微笑,这一笑略略削减了他过于削瘦脸庞的尖利,隐约有当年温润如玉的风姿,他道:“弟弟,多心了。 ”

夜风袭来,姬琅的那点笑,随之消散凉意中。

楼长危无意再与他们兄弟周旋,拱手一礼,翻身上马扬鞭就走,身后,姬央与姬琅别后,与王妃同乘,慢悠悠地打道回府。

楼长危回到将军府,看到昱王府大门前挂着的两盏灯,垂下的灯穗在夜风中飘来荡去,执戈的护卫立在两侧,腰背挺直、纹丝不动。王府管事带了两个小厮,提着一盏灯,静侯主人家归来,声悄却有序,见着楼长危下马,躬身一礼。

一叶可知秋,姬央御下定然极严,而下属则身心俱服,否则无此气象。

楼长危拒了门子的殷勤,亲自牵着马到马厩,添了把草料,又从柱子上挂着的布袋中取了一块豆饼喂给爱驹,见它吃了几口,晃晃大头,连喷几个响鼻,好似心情不佳,笑拍几下后,吩咐马奴道:“拿半坛子浑酒给它,八成是嘴馋了。”

马奴应了一声,小跑着捧了半坛子带着酸气的浑酒:“ 这是昨日吃剩下的,酒气散了好些,云追要是不吃,小人再启一坛新的。”

楼长危道:“无妨,它一个畜牲,品不出差别。”

马奴摸出一个毛刷给云追刷着毛,笑道:“小人家中自酿的酒,也不比追云吃的好多少。云追,下旬回家,给你带坛我阿娘酿的酒,可不许嫌弃。”

楼长危闻着泛酸的酒气,蓦得想起姬明笙拿着竹筒饮农家酒,拍了一记云追:“凭它也敢嫌弃。”皇家公主都不曾嫌。

老管家得知家主回来,跛着一条腿,提灯匆匆赶过来,道:“老奴在门口张望,没见,原来郎主来了马厩这边。”

楼长危上前扶了一把:“安伯,你腿脚不便,晚上早些安睡。”

“年老了,觉少。老奴叫厨下备了冷淘,切了梨丝、甜肉,凉浸浸的,很是可口,也解酒意……”安管事随后又笑起来,“老奴多虑了,郎主未曾贪杯呢,人老了,尽说些糊涂话。对了,辛先生在书房等着郎主,再有……李府的小娘子过来了。”

楼长危顿时面露不悦:“安伯,下次不必理会,她在外待得一时片刻,自会离去。”

安管事犹豫道:“到底是小郎君的嫡亲姨母,亲戚呢,这般拒之门外,怕不太合宜。”

楼长危道:“既能拒姓楼的,自也能拒姓李的。”

安管事叹口气,道:“郎主休嫌老奴多嘴多舌,以下犯上,郎主问心无愧,可外头名声不大好听。”

楼长危道:“从来未有的东西,无足挂心。”他本想去看看幼子,就此止了步,“明日叫嬷嬷送李家小娘子回去。”

“是。”安管事应下,又讨主意道,“老奴听闻李家老太太不大舒坦,郎主可要去探望?”

“备礼便好,探望就不必了。”楼长危复又问,“可知是什么病?”

安管事秃着眉骨,面有疑惑道:“说是神识不大清醒,好时没有半点的异样,不好时拉着李家小娘子的手唤夫人的小名。”

楼长危遂立在檐下细问:“原先未曾听老太太有此等毛病。”

安管事道:“李家颇有避讳,含糊其词的,有说不小心跌了一跤,其时没甚不对,隔了十天半月晨起偶尔犯糊涂,又说思女成疾,这才不清醒。李家小娘子却道,无有大碍,是添了年岁的缘故。”

“不曾延医问药?”楼长危问道。这不好,那不对,却都是李家自家人的说词,只没医师郎中的诊断。

安管事低声道:“老奴猜度着:老太太这病,说好听点是有些糊涂,说不好听点,就是疯病。李家还有女儿不曾许人家,自是多有隐瞒。”

既如此,楼长危便不再多问,道:“备礼时,让徐郎中顺道过去看看。”

安管事抬起老眼瞅他一眼。

“不妥?”

安管事道:“郎主也是李家要瞒的人之一哩,郎主叫徐郎中过去,可不惊着李家上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